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巴西与加纳的比赛我的几点看法 -- 不爱吱声

共:💬37 🌺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觉得,瑞士和乌克兰这俩队

        碰上剩下14个里任何一个都玄……偏偏就是他俩碰上了

        • 家园 这就是布拉特的如意算盘啊

          费心竭力把瑞士搞成了小组第一,又给瑞士弄来个十六强力看起来最弱的乌克兰,满心欢喜地在贵宾台上就等着瑞士创造历史进入八强了,结果没成想,自己反成了乌克兰的垫脚石。呵呵,当初还不如做绝点,把突尼斯弄进来没准还能赢一把。

        • 家园 十六强里比较差的几支队伍

          瑞士乌克兰澳大利亚厄瓜多尔

    • 家园 赞同关于前锋过人的点评,送花

      面对门将或最后一个后卫时快起来容易,慢下来难。我很赞同不爱兄的点评,肥罗在这个球的处理上的确有审时度势的功夫。

      低头带球高速突破容易,高速突破时观察形式再做动作就难多了,根据形势变线和改变节奏还能粘住球是真功夫。

      • 家园 对于前锋技术那段,我又作了些补充说明,您再看看

        链接出处

        • 家园 不爱兄的意思我心里明白,我也有一样的苦恼啊!

          确实“预判”这个词只说出了一半想说的意思,但又苦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想来想去,问题就在于这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不是一个词可以概括的。我就试试乱评一把,不藏拙,无知者无畏了

          借用武侠小说里的说法,高手出招有一个“势”,所谓一击必杀的那种高手,势不可挡。可一旦这个势被挡住了,或者一击落空,往往就失去了主动。决斗的时候这就露出了空门,让对手有机可乘了。足球比赛里虽不致于被后卫当场“咔嚓”,那也多半失去了控球权,没有了破门的机会。

          很高很高的高手,有一种境界叫做收放自如,这个就厉害多了。不是有“硬生生”地收手就伤了自己的吗?可见放是一种境界,收是更高的层次。

          不爱兄形容的那种能力,不完全是“预判”。预判错了就棋失一着,有些球星(呵呵,肥罗啦)是让对手来判,还要让你判错。上届世界杯中国跟巴西打过之后,好像大头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肥罗的步伐很独特,好像完全没有碰到过,很难防。

          我觉得很多球的处理上,他体现出的就是一种收放自如的功夫。从接球的第一个动作开始,每一个动作都收得住,也就是还有变化,就看后卫怎么反应。一旦你“扑上来”,这就是假动作;要是你稍有迟疑,对不起,这个是真的,空间就这样晃出来了。

          很多人都知道后卫最忌讳轻易出脚,其实真正忌讳的是重心的移动。对手突破时经常看到的就是后卫贴上去,把线路封住,但是不会上去就一脚破坏。而且很多时候后卫要弯腰,把重心低下来,就是这个道理。记得好像是德尼尔森(?),为了过一个后卫,原地做了十六七个“踩单车”,可对面的哥们真的是一动不动。等他踩得自己都烦了,终于带球动起来的时候,一个前抢就把球断下来鸟。当时我看得乐啊!现在想想,这个就是差距。状态好的肥罗不会这样干滴。

          所谓收放自如,不是一种能力,而是技巧,身体,经验,最重要是脑子都到了那种水平而形成的一种境界: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是假动作,也可能就是射门前的最后一个动作。

          • 家园 与兄台侃球很是过瘾,再献丑一次

            不管说的对不对了,在胡诌八扯几句。

            记得萝卜酒从前曾经讲过踢足球与武术相通之处,很多地方与兄台的理解一致,你这里说的“势”,说的步伐,记得与他当时说武术中的“空”和“松”很类似,我将当时的联结和相关的讨论放到这里于兄台共享。

            下面一段是萝卜酒兄当时对体育运动中“松”的说明

            链接出处

            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松软的, 但因为有直接的目的, 又松软得不彻底。 比如打羽毛球, 是个入了门的手抓拍子都是松的, 但其肩恐未松。 人身上最难松的是腰腿, 踢足球要急起急停, 非腿脚松尽做不到。 如果,踢足球踢得身手(脚)敏捷, 基础就很好了。 只要和明师一起生活一年、半年,懂了拳理,看了事例, 一但懂劲可一日千里。

            我练重量是松着练, 不是练健美那样憋气、鼓劲地练。 松着练是连筋骨,不是练肌肉, 主要是练腰腿。 上大重量要有过度, 有恢复, 有修息。 杨家练功方法很多,徒弟未懂劲前李雅轩不愿传,怕离了松柔之大道。

            ????君只要生活规律, 经常运动, 高兴、轻松、不喘气地踢足球, 他日一定有缘得悟太极之妙。

            下面一段是我当时谈自己踢球的体会并请教萝卜酒兄的帖子:

            链接出处

            我的理解:“松是为了劲”,就是平时腰松,但一旦有机会确实要发力,松是为了最后这个发力。

            我喜欢踢足球,踢了将近二十年了,也算是入了门。比如说盘带,你一定要松腰,你松了就好做动作,就可以做假动作,但是一旦对方来抢球,你要马上通过突然变向来突破对方。而突然变向正是由于你一直松,使得你的力可以随时发出来,可以向任何方向发。足球的盘带主要就是两种,一种是不接触球的,就是两腿交替在球上摆,腰沉下来,这个要求非常好的柔韧性,就是腰松得厉害,亚洲和欧洲人很少有用这种的,南美人又,如梅尼奥。还有一种比较常见,要接触球,让球在两腿中间来回动,腿要摆起来,向球拍一样,球来会弹,马拉多那和奇大内都是高手,练好了球就像粘在腿上一样,但要求还是松,你不松,球就不听话。我是从小练得这招,真正比赛时,我最漂亮的过人全是这招的功劳,关键是要快,而块却是因为松,我深有体会。

            还有您关于腰对足球运动的重要性的论述我更是深表赞同!

            看罗兄的文章真是大开眼界,更懂得了“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以前自己也写过一个马拉多纳的帖子,

            链接出处

            下面一段摘抄是我对当时马拉多纳技术特点的理解说明。

            看马拉多纳踢球可以看得人血脉蓬张看得人发疯发狂。它不可能90分钟如一的表演他的绝技,一场比赛中他时而消沉时而兴奋,但他总会在不经意间抓住对手的漏洞发起致命一击,负责专防马拉多纳的队员一般比较痛苦,他要保持始终如一的神经兮兮才行。马拉多纳爆发力好,启动迅速,头脑清晰对球场上的变化可以明察秋毫。他将足球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自己得身体中,算是人球和一了。用他的亲戚马克思的话说就是“马拉多纳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与足球技术和意识相关的东西。”也可以说足球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大脑细胞!他过人的神计是出自本能。他很少做大幅度的假动作,他带球基本上可以保证球不离脚,他随心所欲地变化球的路线,人在球在,我几乎从来没见过一旦他趟起来他的脚下球被断过,对方往往对他采用的是让球过不让人过的犯规战术,或者多人包夹逼他传球,即便这样他超人的足球意识使得他即便在多人包夹的情况下也能传出好球给队友创造机会,对巴西一战即为其经典战例。我儿时刚开始学踢球的时候,教练要我们连盘带,就是左右高频率摆动双腿磕球同时向前跑,但保证球永远在两腿之间。马拉多纳的盘带功夫是我见过球星中最精纯的。他跑动中上身微晃,对手上来阻截的时候,很少做大幅假动作,因为作大幅假动作会影响速度,根据对手的出脚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过人动作,可以说独孤九剑的精髓已经被他发现理解运用纯熟了。我曾经着意模仿过老马的带球动作,在球场上偶有神来自笔,而最精彩时候往往都是靠我下意识过的人,就好像你在专心网上发贴灌水,突然余光有个黑影扑向你,你会下意识的用手去挡一样。从此我才明白老马的球技已经登峰造极,球人一体了。你仔细观察那足球史上的经典绝唱。老马面对英格兰后卫变向拨球启动,然后开始高速奔跑,一旦用余光发现有人来拦截,他根本不减速,就那么下意识的一晃或者球轻轻的变向,人就过了,等他绝尘而去,只留下一个个呆鹅在他后面大流口水。可怕的是他这种靠下意识过人的绝技并不是偶一为之,相反是时常显现。所以我说老马是足球场上永远的王中王,因为我感觉没有超人的足球天赋,没有低重心,没有大脚掌,没有敏锐的足球嗅觉,没有为足球而生的脑袋,无论如何也炼不出来再一个马拉多纳的。球人一体应该是踢球的最高境界了,这只有马拉多纳做到了。

            • 家园 击节送花! 跟兄台交流不仅得益良多,而且真是性情所致

              而突然变向正是由于你一直松,使得你的力可以随时发出来,可以向任何方向发。

              您的一席话,还有引用萝卜酒的文章,让我有开了一扇窗户的感觉!

              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道理来解释南美球员的那种“韵味”,没想到用太极可以诠释得这么到位。唉!忍不住感叹一番,越是深刻的理念越是简单,越可以纵横贯通啊!多谢兄台。

              您开坛聊德国队的进攻,我对这届德国对不熟悉就不敢妄言了。倒是对阿根廷有感而发,能在大战将至时与兄台的文章相得益彰(自我吹捧)真是痛快!

              补充一点,看梅西的动作真是特别有这种“松”的体会,的确集少年老成的大气和初生牛犊的锐气于一身。

    • 家园 好评!

      必有一包子

    • 家园 妙评!

      三个单刀的对比就能看出胖子的厉害了

      泽萝卜头的那个比较常规

      阿德没晃倒门将倒了自己

      胖子一骗而过……

      • 家园 胖子虽然慢

        但是还是很大气

        阿德总是忍不住透出一个'小'字来

    • 家园 探讨一下

      巴西的实力毋庸置疑,不过就本场来看,谈不上针对加纳的打法作什么透彻的研究,甚至根本就没有研究。因为加纳自己撞在枪口上了,巴西向来就是这么个打法,自己并不过于投入进攻,而喜欢对手冲出来攻,然后利用己方队员的突破、插上,用个人能力来得分。这样子打,对巴西来说是最舒服的打法,可怜的加纳就这么防线压上让巴西轻松地拿下。

      巴西的反越位很成功,但不可缺少的是加纳的配合。所进的第一、第三球,从慢动作回放中,我们可以看到都是加纳的右后卫莫名其妙地堕后于整条防线,如果这位兄弟能和大家保持一致,这两个球就很可能没有了。当然,像加纳这么个对攻战术,即使这两球不丢,也会丢别的球。

      巴西的个人实力高于大多数队伍,但谈到战术变化,巴西并没有过人之处。从巴西的几场球看,多数威胁来自于卡卡的组织,小罗的作用反而没有卡卡大。大罗的状态有所提高,但也只是部分而已,多数时间仍然不够积极,只是大罗的威胁在于即使状态不够,碰到了机会后成功率仍然很高。这一点是很多其他前锋无法比拟的。

      巴西有问鼎的实力,但翻船也毫不奇怪。感觉上他们每一个人能力都很强,但永远无法让每个人都同时发挥出色,并且过于依赖个人,无法形成1+1大于等于2的效果。加纳如果采用死守加反击的战术,当巴西久攻不下,忍不住脱离了自己擅长的打法,开始全线压上进攻时,加纳的机会就来了。遗憾的是加纳没有这么做,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还是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有希望,干脆不注重防守?

      另外,兄台用预判形容前锋有些不妥,在足球术语里,预判anticipation是后卫的技术指标,前锋处理球时需要的是冷静composure和决断decision,这两点素质加纳的锋线是欠缺的,否则巴西的门就得穿个几次了。

      • 家园 花一下你的想法

        另外,兄台用预判形容前锋有些不妥,在足球术语里,预判anticipation是后卫的技术指标,前锋处理球时需要的是冷静composure和决断decision,这两点素质加纳的锋线是欠缺的,否则巴西的门就得穿个几次了。

        我使用“预判”形容前锋也是我没找到特别贴切的词表达我的意思。我主要的意思是说,巴西进攻队员在运球或者射门的动作很有连贯,驾轻就熟主要是他们在做前一个动作的时候就预先考虑到下一个动作如何做。罗纳尔多本场比赛这个球如此,他上一场打入日本队第二个球也是如此,就是背身接球的时候已经预先想好下一个打门的动作,所以那个球进得让人感觉非常轻松,这实际上是他技术趋于化境的体现。反观加纳球员在本场比赛中在同样位置拿球却屡屡打飞,明显是缺乏“预先准备”。你给的两个词,冷静composure和决断decision都不足以表达我的意思,不知道有没有更合适的词?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足球运动员这种“预先设计好下一个动作”的能力才真正体现出一个球员的水平高低。这种能力靠单纯的训练应该是训练不出来的。多打高水平的比赛可以部分增强这种能力,但想达到罗纳尔多的高度,没有天赋是不行的。

        至于你说的巴西一贯打法就是防守反击,我不太认可这种说法,我始终觉得巴西目前选择防守反击效率第一的打法是为了他的赢得冠军的整体战略目的有关的。单纯从这场比赛看,确实这场比赛的成功是与加纳的配合分不开的,你这么说也未尝不可。现在下任何结论还太早,下一个对手法国队并非易与之辈,希望他们能逼出巴西的真本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别的不说,第一个球解释得就不对

        当时罗纳尔多是从后面插上的,前面右翼还有一名巴西球员在牵制加纳的后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