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十三)无计挣脱的宿命(上) -- 履虎尾

共:💬69 🌺1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淘书记(十三)无计挣脱的宿命(上)

    在书市上淘书,好比是守株待兔,又好比是大海捞针,有很多好书,从来就没有在书市上出现过。想真的把好书淘到手里,那是难上加难。不过呢,读书的人都有个毛病,好显摆。有几本好书,明明是连摸都没摸过,见都没见过,缺偏偏要跟别人吹牛,过一下嘴巴头子上的干瘾。

    当年履虎尾一直羡慕不已,耿耿于怀,朝思暮想而始终没有淘到手的,有如下这么几本书:

    一本是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当年让俺朝思暮想的这部《红与黑》,在东行地下书市上只出现了一次:那天,俺们几个淘友正在路边闲聊,一位妇女急匆匆地走来,在我们身边停下,从怀里掏出了这本厚厚的《红与黑》。站位最靠近的那个书友手疾眼快,一把就将《红与黑》抓在手里,问了一声价钱,立即掏出三元钱来将书买断,连价都没还。俺当时站在一旁,急得抓心挠肝的。强自按捺住内心的抬价竞购冲动——行有行规啊,要想继续在书市上混,就不能“撬行”。眼看着好书被别人淘走,自己连吭都不许吭一声,这就是人生八苦中最苦的那一苦,“求不得”啊。

    《红与黑》的内容,俺当年曾经听一个读过的同学讲述过。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叫“于连”,于连出身下层,但却一门心思往上爬,记得马季先生当年的相声里有句歇后语,前半句是“乌龟上树”,后半句呢,就是“王八小子攀高枝儿”。呵呵,用这句歇后语来挖苦法国的于连正好差不多。于连这厮生得眉清目秀,相貌堂堂,而且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是个“唐璜”似的英俊小生。于连出于报复心理,先是同一个贵夫人——市长夫人谈情说爱,接着又同一个贵族小姐搅在了一起。不久,贵族小姐怀了孕,已经准备同于连结婚了,于连马上就要因此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跻身于上流社会了,然而这时,市长夫人在忏悔时泄漏了她同于连之间的秘密。这消息传了出来,于连跻身上层的美梦如同肥皂泡一般的破灭了,一切都白费了。于是,法兰西愤青于连闯入教堂,向正在忏悔的市长夫人连开数枪……

    再一本是拜伦的《唐璜》,也是当年俺朝思暮想而求不得的书。在书市上,俺从来没见过这本书的踪影。直到七十年代中期,俺从一位朋友手中借到了此书,这才了却一段心愿。《唐璜》的内容俺前面胡侃过了,就不重复了。

    再再的一本呢,就是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了。

    俺在金色的十月进了北京,入学后,系里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给我们班配备了一部彩色电视机。好大的电视机哟——俺们这些山沟里来的“土老冒”把眼睛都瞪圆了——电视的屏幕足有十七英寸,跟俺今天面对的电脑居然差不多一般般的大小!

    当时,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有美国的黑白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和彩色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至于体育现场直播,不论是“女排”郎平张容芳,还是“男足”李富胜古广明,更是大大地吸引眼球。(履虎尾按,哪位有兴趣,把“电视在中国”这个题目侃一侃,一定能吸引大量的眼球)

    当时,电影与电视好像是属于一个系统,没有分家,凡是在电影院里上演的,电视里也都立即转播。所以,刚引进的几部外国电影,像《未来世界》啊,《追捕》啊,《狐狸的故事》啊,我们也都在电视里看到了。外国电影中最好的一部,就是根据雨果的名著改编而成的《巴黎圣母院》。

    由于电影艺术的特殊要求,必须在两个小时的有限时间内,将故事演绎完,因此,电影《巴黎圣母院》不得不舍弃了原著中大量的(几乎多达四分之三)精彩内容。例如,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关于女主角吉普赛女郎埃斯米拉达以及敲钟人卡西莫多的身世的那一条线索,就被无可奈何地舍弃了。但是,这样也有这样的好处,这就是故事情节更紧凑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更鲜明了。

    电影《巴黎圣母院》有一种震撼的力量,它把电视机前的大学生们全都惊呆了。它用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浪漫的情调,悲惨的结局,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多层次全方位的历史画卷。

    看完电影后,我向身边的一个女同学发问:故事中,同吉卜赛女郎发生感情纠纷的男人有好几个,你认为,这几个男人中,最爱埃斯米拉达的,应该是哪一个?

    那个同学略一寻思,回答说:副主教!

    呵呵——心有戚戚,心有戚戚也!

    电影《巴黎圣母院》真是好极了,它把电影艺术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至:第一,编剧改编得好(编剧是谁来着?记不得了)!第二,导演摄影都好(都是谁来着?也记不得了)!第三,演员选得好,也演得好!无论是艳丽耀人的吉普赛女郎埃斯米拉达,丑陋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还是不美不丑的副主教,以及配角卫队长、诗人冈古瓦等等的,这些演员都把自己的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第四,配音配得好!姚锡娟啊,毕克啊等等的,上海的那几个大牌配音明星全都披挂上了阵。

    不过呢,电影千好万好,归根结底,还是一百五十年前的大文豪雨果,把这部小说写得好哇。

    关键词(Tags): #宿命#《红与黑》#雨果#《巴黎圣母院》元宝推荐:雪个,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红与黑》和《巴黎圣母院》

      当年看过中文译版和英文简写版,同期喜欢的还有《简。爱》,《双城记》,《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黑郁金香》,《飘》,《汤姆大叔的小屋》,《远大前程》,《鲁滨逊漂流记》。。去年三月份回国的时候把这些作品的英文原著全买下了,可是到现在都没好好看过呢,有些书感觉只要拥有就满足了,多虚荣啊

      • 家园 俺当年淘书的心理,与绿兄的差不多

        读过还不够,还要占有好书。

        这个意思俺以后要提到的,现在还不能细说。

        • 家园 虎老师,问个中文文法的问题. 如何区分限定与非限定修饰语?

          例子: "体育以外的伪科学话题"

          若按限定性修饰来理解, 就是 "体育以外的{伪科学{话题}}", 意味着可能还有体育之内的伪科学话题.

          若按非限定性修饰来理解, 就是 "伪科学,这是体育以外的话题".

          似乎中文在这上有着固有的含糊性. (英文可通过后置的which从句用不用分隔逗号来区分)

          有没有简洁的方法表达两种语义不致混淆?

          • 家园 顾左右而言他——

            衲兄啊,俺不是学中文的,这些理论问题,俺差不多是一窍不通啊。

            俺稀里糊涂的理解是:

            汉语不太讲究语法,只承认约定俗成的东西。要想判断一个句子的准确涵义,光看这个句子本身是不够的,要把句子放在全文中,根据全文来而定,结合句子的上下文一起来判断。

    • 家园 太意外了,有得了一个通宝
    • 家园 一花双宝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 家园 送花
      • 送花
        家园 多谢虎兄!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 家园 【原创】无计挣脱的宿命(下)

      《巴黎圣母院》的全名是《巴黎圣母院——1482年》。这部在1831年出版的长篇巨著,是二十九岁的雨果用一百五十多天的时间赶出来的。

      雨果一生之中共创作了长篇小说五部,《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雨果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把《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这三部小说,看做他的社会小说三部曲的第一,第二,第三部。

      为了说明自己的创作缘由和目的,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序言中,假托了这样一件事:

      在数年前,本书作者参观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个手刻的字:

      ANARKH (宿命)。

      这几个饱经岁月侵蚀,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的大写希腊字母,肯定出自中世纪某个人之手。这些字母中其所蕴藏的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雨果的心灵。刻在圣母院阴暗钟楼上的神秘字迹,如今已经荡然无存了。字迹中催人泪下的那不为人知的“命运”,也烟消云散了。本书(《巴黎圣母院》)正是根据这个字写成的。

      那么,这个假托的希腊字,到底是谁写的呢?在小说正文的第七卷中,雨果给出了答案。原来,这几个希腊字母,是副主教堂•克洛德刻下的。副主教堂•克洛德在情欲的灼烧和嫉妒的痛苦中,用圆规在巴黎圣母院的墙上刻下了大写的希腊字“宿命”。

      很显然,这种情节的安排设计,直接体现了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的一个主要意图,这就是对人性的抒发,对人道主义的张扬,对宗教教条和禁欲主义的严厉谴责。雨果假托“ANARKH”这个希腊字,就是要用激情的笔触来刻画“人”的悲剧,来刻画人的内心冲突、分裂、破碎、毁灭的悲剧。

      《巴黎圣母院》的主人公们,社会身份不同,时代环境也不同,但是在他们的身上,无一例外的存在着活生生的人性。即使是邪恶如魔鬼般的副主教,他的邪念,他的恶行,也无一例外的要由鲜血淋漓的痛楚来作为代价。副主教一生的际遇告诉读者,作为神父,克洛德的生存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人的存在与宗教的存在,人的行为与上帝的行为,这两种存在两种行为的必然相逢,也就必然爆发出不可调和的冲突来。对于副主教克洛德来说,悖论、痛苦、负罪就是生存本身的实质。灵与肉之间的冲突无法调和,信仰与欲望之间的冲突无法调和,最终导致灵魂与肉体的彻底分离——死亡。主人公毁灭了,其他的无辜者也随之而毁灭了。雨果在这种描述中,把他所主张的人性抒发到了极至,把人道主义张扬到了极至,把悲剧的恐怖气氛也渲染到了极至。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悲剧,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这个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吉普赛女郎埃斯米拉达。她美丽、善良、温柔、多情,小说作家把能够给予的,几乎都给予了她。埃斯米拉达自幼遭受不幸,失去家庭和母爱;以后又所遇非人,爱上了一个根本不爱她的人;又为社会、宗教所不容,遭受到种种诬陷;前来救助她的人(除了乞丐王国里的弟兄,卡西莫多,还有生母女修士)又自相残杀……

      美的对立面是丑,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巴黎圣母院》最明显的一个艺术特征就是善与恶、美与丑的鲜明对照。作家的对照手法不是像以往那样,把美与善、丑与恶分别集中在不同的两类人物的身上,而是把美丑、善恶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交错,互相补充。外表美丽的,灵魂未必善良;外表丑陋的,灵魂也未必丑恶。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独具匠心地塑造了一个外表极其丑陋的形象——敲钟人卡西莫多。卡西莫多“又驼、又瞎、又聋”,集众丑之大成,丑到了不能再丑的程度。然而,就在这个丑极了的肉体中,却包容着一个美好善良也达到了极至程度的灵魂。善良的灵魂偏偏形体可憎,邪恶的人却偏偏道貌岸然!艺术大师雨果用这种对比鲜明的反衬手法,把人物形象的本质揭示得入木三分,把浪漫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至。

      一部《巴黎圣母院》,便足以奠定雨果伟大小说家的地位。三十多年后,雨果出版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就是更伟大的作品《悲惨世界》。《悲惨世界》以处在社会底层的受苦受难的穷人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了一幅悲惨无比的立体画卷。

      这部历时十六年才完成的五卷本的宏篇巨著,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完全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对社会制度的黑暗不合理,对司法制度的死板不公正,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小说中的几个主要形象,都是生活在死亡线上的人物,他们代表了法兰西社会的下层。《悲惨世界》的写作主旨非常明确,就是要为这些下层穷人鸣不平。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中指出:“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羸弱——还不能全部解决,只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愚昧和穷困,那么这一类书籍就不是虚设无用的。”正因为如此,《悲惨世界》才堪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才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雨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一八六六年发表的《海上劳工》,这是歌颂人同自然搏斗的一部作品。《海上劳工》的情节比较简单:船主的船失事了,船主许下诺言,谁能将船救出,就把女儿许配给谁为妻。青年水手吉利亚特挺身而出,战胜了困难,将船救出。但当吉利亚特得知少女另有所爱的时候,他放弃了自己权利,走入流沙之中,自溺身亡。雨果把主人公吉利亚特称为“约伯和普罗米修斯的结合”。吉利亚特的劳动被升华为一种足以与巨大的自然力相抗衡,并战而胜之的伟大力量。雨果曾经在海岛上流亡了十余年,雨果熟悉大海,熟悉海上的劳动者,因此,叙述起来,得心应手。小说中吉里雅特勇斗章鱼的一段情节,大大提高了巴黎人对章鱼的兴趣。以至于在巴黎掀起了一场“章鱼热”。在《海上劳工》的序言中,雨果进一步阐发自己的创作理念,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

      “三种宿命般的力量压在我们的身上。教条的灾难,法律的压迫,自然的冷酷无情。”

      雨果认为,宗教、社会和自然,这是人类的三大斗争目标;同时,它们也给人类带来“三大需要”,即“信仰”的需求,“创造”的需求和“生活”的需求;这三大需求又使人类遭受到“迷信的磨难”,“偏见的磨难”和“自然力的磨难”。其结果就是三种宿命般的力量压在我们身上:教条的灾难,法律的压迫,以及自然的冷酷无情。雨果所进行的小说创作,就是为了抗拒这三项宿命力量的压迫。《巴黎圣母院》是对第一项“教条的灾难”进行谴责;《悲惨世界》是对第二项“法律的压迫”进行谴责;而《海上劳工》,则是对第三项“自然的冷酷无情”进行谴责。最后,雨果更进一步提出,“和这三种灾难混在一起的是内在的灾难那至高无上的强制力量,即人的心”。

      由此可见,雨果的小说尽管题材多样,情节变化复杂,但最后都是为了刻画这个“至高无上的强制力量”。于是我们明白了: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关键词(Tags): #《悲惨世界》#《海上劳工》#浪漫主义#人道主义元宝推荐:雪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