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鹰从天降(一)(完) -- 晨枫

共:💬134 🌺19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的假的?依据是什么?现在还有效吗?

            至少70年代时以色列这么干过,化装成乌干达士兵解救人质,没听说谁起诉他们,难道因为当时两国未宣战?还有现在的特种作战部队中化装是基本训练项目,难道大家都知法犯法?还有化装成敌人违法,哪冒充敌人发假电报假命令是否也违法呢

            • 家园 因为他们没被抓住啊

              没抓住就不算

              记得黄海海战吧?日军开始挂美国旗,开炮前突然降旗换日本旗,这就是对于这条公约的遵守

              还有杰克·希金斯的《鹰从天降》(不是晨枫老大这篇咯)里面德国伞兵准备突袭英国,考虑到这条公约,决定里面穿德军制服,外面穿英军制服(他们也能穿下?不觉得别扭啊?反正我穿两套外套肯定受不了),开始战斗的时候把外面的制服脱了

              这条公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穿对方制服或者平民服装造成战斗中不分敌我、军民的滥杀,有失人道——制服本来的功能就是标明双方作战人员的身份的嘛

            • 家园 应该还有效,和那个规定应人道对待俘虏的日内瓦公约是同一个

              具体条文就不知道咯。

              起诉以色列突击队违法伪装,应该是乌干达法庭才有这个权力,但没有抓住人家啊,哈哈。

              以前还看到,阿登反击战的时候,德军前锋枪杀了几百个美军俘虏,战后德军队长被抓住并被纽伦堡法庭起诉,人家理由是我是突击队,没有能力接受俘虏,按日内瓦公约规定可以枪杀俘虏。法庭竟然接受辩解,无罪释放。搞吧!

              • 家园 无罪的原因不是这样的

                当时一审本来判的很重,连他们的顶头上司都跟着一起倒霉了。但后来美国国会不答应了,因为麦卡锡参议员说

                在审判的过程中有刑训逼供。同时还有其他的美国战俘愿意出面给佩派尔队长作证曾经受到过他合乎公约的

                优待。最后这个案子一直吵到最高法院。二审结果是大大降低了刑罚

                最高法院法官当时的辩词是我们必须给敌人同样的法律待遇,否则我们的胜利也将毫无意义

                • 家园 不得不承认,当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们还是非常有见识的

                  我们必须给敌人同样的法律待遇,否则我们的胜利也将毫无意义

                  相比之下,小牛粪抓了一堆阿富汗人死不放人,道义上已经输了一大截...

                  • 家园 hoho,俺记得有个关于阿富汗人的笑话说

                    小牛粪在白宫开作战会议对付拉登大叔,他媳妇儿进来问:“你们讨论出啥结果啦?”小牛粪说:“俺们决定要杀死100万阿富汗人和一个修自行车的”他媳妇儿就很惊讶“你们干吗要杀死一个修自行车的?!”小牛粪就跟拉部长说“你看,我就说不会有人对杀死100万阿富汗人表示惊奇的……”

              • 家园 您说的是不是派普尔?

                他之所以没被起诉是因为没有证据显示是他直接下令枪杀美军,甚至有人作证他不知情。好像史鉴老大专门写过这个人的传记贴在河里面。

                枪杀美军的事情如果被抓住不可能不被判刑,倒是美军在阿登战役里抓到过冒充美军的德军突击队,那是就地枪毙的,罪名就是穿着对方军人的服装作战可以视为间谍不享受战俘待遇。国内好像翻译过一套专门介绍党卫军的书,里面有枪毙这批德国兵的照片,为了瞄准方便还在每个人胸口绑了个纸牌子。可见美国人认为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 家园 庇隆夫人在阿根廷的号召力无远弗届

        前两天跟阿根廷人聊天,一说起Evita仍然非常激动,奉为妇女解放的先知和穷人的救星...

      • 家园
      • 家园 战后还这么活跃,头脑和肌肉一样发达的家伙。
      • 家园 沙发并送花

        总算抢到了

    • 家园 【原创】鹰从天降(四)

      先头牵引机上,斯科兹尼的情报军官盖尔哈特·朗古特(Gerhard Langguth)上尉曾和斯科兹尼一起在空中侦察Gran Sasso,所以是突击部队的牵引机机组中唯一见到过现场的人。起飞前,斯图登特命令滑翔机必须在离Gran Sasso八公里外3200米空中解缆,郎古特坐在飞行员后面,看着吃力地拖着滑翔机的Hs126,心中对能不能在160公里的途中和1小时的时间内达到斯图登特命令的解缆高度一点把握也没有,于是他命令先头牵引机掉头往回飞,意图用盘旋上升来得到必要的高度,二号机跟着转弯,但是这个动作把在三号位置的斯科兹尼的牵引机搞糊涂了。驾机的是滑翔机中队的中队长海登里希(Johannes Heidenreich)上尉,看到前方山峰被一层云遮住,以为郎古特得到放弃行动的命令,所以也往回飞,但是飞了三分钟后,觉得不对,还是下定决心,继续往前飞,其余的7架牵引机也跟着他。这样,斯科兹尼的滑翔机就由3号位置变为先导位置,第一个冲下去,郎古斯和2号机的18名伞兵本来应该首先占领着陆场,现在反而在向罗马方向背道而驰,尾随在大部队后着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橡树行动”的滑翔机在空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从滑翔机里看前面的牵引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突击部队在飞行中

      这一切混乱对斯图登特精心制订的作战计划带来极大的混乱,海登里希最后在下午2点03分,在离山顶3公里、比山顶高仅400米的位置释放了斯科兹尼的滑翔机。海登里希在转弯脱离的时候,没有看到下面有任何动静。海登里希30分钟后回到了Patrica de Mare,除了3架亨舍尔燃油不足必须降落在别的地方外,其他牵引机也都安全返回。返航的机组报告说,看到8架滑翔机正在向目标接近,第9架滑翔机迫降在山腰上,机上的伞兵没有受伤(也有说法有一人受伤),已经开始爬山向山上冲击了。

      但是对滑翔机上的人来说,惊险刚刚开始。旅馆背后的三角形平地根本不平,实际上是速降滑雪开始的地方。山顶上乱石嶙嶙,然后倒是平了,但是开始向山下急剧倾斜。山坡的强烈上升气流和山峰之间的紊乱气流使滑翔机的下降过程难以控制,但是海登里希手下最有经验的迈耶-威纳(Elimar Meyer-Wehner)少尉还是设法把滑翔机降到离旅馆的阳台只有40米远的地方。在下降和着陆过程中,斯科兹尼已经用刀把滑翔机的布蒙皮划开,观察周围,做好应变准备。其他滑翔机还在降落的时候,斯科兹尼的人马已经拖着索莱蒂将军冲进旅馆了。冯·贝尔莱普希手下的一个军士在战前曾经是教意大利文的老师,他也跟着斯科兹尼冲进了旅馆。地面上一片静悄悄,滑翔机在旅馆上空150米划过时,地上的警卫终于被惊动,很多人涌了出来,但是只是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没有作出任何抵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滑翔机横七竖八地降落在狭小、崎岖的地形上,后面就是山顶上唯一的旅馆,缆车终点站在右侧图外不远处,这是唯一上下山的途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所谓“平坦”的地方,滑翔机的着陆滑撬上都捆绑了带刺的铁丝网,以增加摩擦阻力。铁丝网一下子就被拉掉了,根本没有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国飞行员在这样的地形上在突击着陆,机上没有人受伤,这手艺可是没说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冯·贝尔莱普希中尉(左)和迈耶-威纳少尉(右)在Gran Sasso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国伞兵在Gran Sasso的旅馆外警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冯·贝尔莱普希中尉(右)和刚上山接防的莫尔斯少校(左)握手,莫尔斯身后是第三连连长舒尔兹(Karl Schulze)中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箭头所指的就是墨索里尼探头观望的窗口,旅馆最右面的阳台就是斯科兹尼和他的人马冲进去的地方

      在斯科兹尼冲出滑翔机的时候,墨索里尼也站在窗台前看着滑翔机着陆,试图理解正在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斯科兹尼大叫,要墨索里尼赶紧缩回去,谁知道意大利宪兵是否有命令,要是有人营救就击毙墨索里尼,那样的话,就功亏一篑了。斯科兹尼的人马冲进旅馆,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只有在墨索里尼房间的门口,几个意大利宪兵和斯科兹尼的突击队持枪对峙,但是在索莱蒂将军的劝说下,他们也放下了武器。斯科兹尼走进墨索里尼的房间,对墨索里尼说了那句著名的话:“领袖,元首派我来救你了”。整个营救行动只持续了3分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旅馆的阳台看斯科兹尼的滑翔机,距离有多近!不能不佩服飞行员的高超技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斯科兹尼的滑翔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墨索里尼从旅馆里安全地走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除了斯科兹尼(左,大步行走的高个子)和他的人马外,送行的人群里,也有已经解除武装的意大利宪兵(穿黑制服带船形帽的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行动结束后,滑翔机已经不可能再用,被炸药炸毁

      在旅馆外面,有一个德国伞兵不小心开了一枪,但是意大利宪兵仍然没有反应,德国伞兵迅速将呆若木鸡的意大利宪兵解除武装,押解进大餐厅。墨索里尼特意关照,不要把意大利宪兵当战俘对待,意大利宪兵也很高兴没人朝他们开枪。据说开始时,意大利宪兵曾以为从天而降的是英美突击队,前来押解墨索里尼的,但德国滑翔机上的十字机徽清晰无误地表明身份时,他们仍然除了目瞪口呆之外,毫无反应,真不知道他们的罗马军团的祖先是不是在地下羞愧地翻过身去。

      把墨索里尼弄出去也费了不少周折。德意已经反目,周围还有尚未解除武装的意大利军队,所以从地面接出去行不通。斯图登特的第一个方案是下午4点伞降一支部队,占领山谷出口的Aquila de Abruzzi的机场,然后用一架亨克尔运输机把墨索里尼运出去,但是命令传达不及,行动错过了时机,这个计划泡汤了。第二个方案是在山脚下缆车起点站旁边的一小片空地上降落一架Fiesler Storch轻型联络飞机,把墨索里尼接出去,但那也是一片崎岖之地,飞机在降落的时候,严重损坏了起落架,不能起飞了。没有办法,斯图登特只好用第三方案,派他自己的飞行员盖尔拉赫(Heinrich Gerlach)上尉亲自驾驶另一架Fiesler Storch,在山顶滑翔机着陆的地方强行起降,接墨索里尼出去。意大利宪兵和德国伞兵一起动手,把场地上的石块尽量清理掉,整理出一条短短的简易跑道。飞机只能坐两人,但斯科兹尼怎么会轻易让自己的战利品从手指缝里溜走呢?他不顾盖尔拉赫的强烈反对,坚持把自己人高马大的身架塞在墨索里尼的身后。为了尽快获得起飞速度,在飞机发动机增加马力、螺旋桨加速旋转的同时,地面的人们紧紧抓住飞机上一切可以下手的地方,不让飞机滑动以损失宝贵的跑道长度,时机一到,一起松手,飞机迅速加速,但跑道实在太短了,飞机是在太重了,飞机在不平的地面上一扭一摆地开始滑动,然后跌跌撞撞地滑跑起来,最后在滑雪的下坡处消失,过了几乎使心脏停摆的无穷长时间后,飞机在谷底重新出现,正在摇摇晃晃地拉平,起飞成功了!山顶上的人们一片欢呼。其实飞机的起落架在重压之下,早已快要承受不住了,在地面上蹦蹦跳跳的最后一跳时,右起落架终于折断。幸好起落架坚持到了最后一跳,不然可能是机毁人亡。经验老到的盖尔拉赫用剩下的两个起落架将飞机在罗马安全地着陆,然后墨索里尼被转移到一架大型的亨克尔运输机,继续飞往维也纳,再转飞“狼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esler Storch轻型联络飞机,墨索里尼最后就是乘坐一架这样的小飞机离开Gran Sasso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墨索里尼和斯科兹尼在营救行动之后准备登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墨索里尼在斯科兹尼的帮助下登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墨索里尼已经在机上,斯科兹尼正在设法把自己塞进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盖尔拉赫在准备起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国伞兵正在担忧地注视盖尔拉赫起飞,注意其压趴下的起落架,和上面的彩色图比较,可以看出超载有多严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战斗结束后,德国伞兵身背FG42自动步枪,在滑翔机前留影

      与此同时,山下的德国伞兵在莫尔斯少校指挥下,兵不血刃地夺取了缆车起点站,山上、山下的德国伞兵通过缆车汇合了。墨索里尼撤离后,山上的德国伞兵和意大利宪兵都从缆车下山,然后上莫尔斯少校征用来的卡车回罗马了,路上没有意大利军队或游击队阻挠,无惊无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