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 -- 陈经

共:💬1310 🌺3017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针对共产主义的和平演变基本实现了

              现在中国恐怕没几个人相信共产主义了,不过同时中国的民族主义也越来越强了,很大程度上把和平演变的成果给抵消掉了。

              • 家园 共产主义自身在理论上和操作上的缺陷,这和和平演变有什么关系??
                • 家园 这个嘛,我认为是有关系的

                  顺便把上面那个关于上纲上线的一并回上。我觉得吧,和平演变本来就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是冷战时期为了颠覆共产国家的策略之一呀。我前面那个帖子的意思就是说,即使和平演变这个策略的操作真的停止了,但是和平演变的目的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达到了,而且似乎已经从外部推动变成内部自觉了,俺不乐观。

                  • 家园 如果和平演变是某个固守的标准现在的社会已经无法达到,那现在就是成功了

                    问题是这个标准我们有必要固守吗?

                    • 家园 这。。。。咋说呢,也许我比较保守吧

                      我不认为那是个要固守的标准,而是对一种理想的追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这种理想和责任造就了我们父辈许多人无私奉献可歌可泣的故事,培育了无数精忠报国的平凡英雄。这个东西,是一个集团或者群体精神或心理上的依托和支撑,和平演变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和摧毁它,所以我认为和平演变的目的至少是部分达到了,而且似乎已经不再以外部力量的推动为主,而是我们社会内部自发地进一步转变了。

      • 家园 【原创】相对富足的财政开支只能作为复兴的起点

        1到29的分析看了都很欣赏。但所有分析背后一个无比重要的前提:960万平方公理和13亿人口,并没有被强调出来。

        但谈到创新的问题,其实也是有前提的。实际就像中国足球,不是因为有13亿人口,就能拉出11个人组个队伍能坐世界积分排名第二的;也不会因为有了9000亿外汇储备就可以去买11个人来。

        发达国家的大学里有巨为庞大的人员从事基础研究,人民有普遍的高教育水平才是创新的源头。这是我们国家不具备的,也不是用钱可以轻易买来的。就像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实现普遍教育都有可能成为无底洞一样,为创新打好基础要的钱可能远远要多的多。

        从创新退一步到模仿,很多技术看起来就像一层窗户纸,要捅破它不难,但捅破以后你会发现后面还有一层纸,再后面还有...;你随便抓10个国内顶尖的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的专家来问,大概都会苦笑加摇头。

        十年树木,解决吃饭问题,靠垄断搂些钱都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实现起来现对容易;但要真正的强大、创新,没有百年树人的过程是几乎不可能的。

        从明朝闭关锁国开始,再到清朝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中国的积弱是个400多年的历史。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相对富足的财政开支只能作为复兴的起点。

        • 家园 十三亿人口,超过十一亿是低素质农村人口。

          城乡差距就和非洲原始部落与欧美大城市的差距一样。这样的人口结构和数量即便是国民生产总值全球第一也谈不上什么现代化发达国家。人口数量问题结构问题不解决就是再过一千年也谈不上什么强国。西方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考虑不明白。中国会变魔术。但是中国另外一个特点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既有基本素质上的,也有环境差距上的。这个社会背景下谈西方式的普遍民主根本没办法谈,不具备现实的可能。农民数量多人多欺负人少。这样的民主基本可以退回封建时代去了。毛泽东时代工农说了算。我是见过工农干部的素质的。大家把这个国家分了。把有钱的杀了是不是真的就天下太平了。毛泽东时代不是已经给出答案了。养一群懒汉任其不思进取的堕落。民主了谁不给好处就不选他。人的素质都是在生存竞争中磨练出来的。这么个差得离谱的人口素质再不磨练还有什么前途。

          部分人被淘汰也是无可避免的。只能尽量保证它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如果你在奢望社会认同什么的,还要去比比高低那不是给自己找难受马。现在的问题不是过去那样了。大部分情况下救国不如救己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这个国家才能谈得上进步

          • 家园 其实差距没那么大,但是很多人的素质很可怕

            其实城乡差距也没有非洲和欧洲那么大,南方的不少农村还是挺富的。不过,人的素质问题,不论哪里,都不是一代人可以解决的;农村很多地方真的是黑极了,无法无天~~~可怕。

        • 家园 你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了

          科学和技术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一个国家的发达,只要靠技术就可以了,但是要想受人尊重并取得全球独霸的地位,那要科学和技术一起强才行。陈经虽然没有明说,但我是这样理解的:以市场为驱动、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必然是以技术为主题的,我们有那么的多的钱那么多的人不愁技术上搞不出一个名堂来。如果你把强国梦定义在这个地位上的话,那么这个梦想是伸手可及的,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一下就可以了。

          但科学的基础性和复杂性不是以企业为单位能解决的,的确要靠一个国家长久的财政投入以及国民高等教育素质的普遍提高才行。

          虽然我不看足球,但可以试着打个比方,那11个人虽然买不来,但教练可以买来,外来先进的训练设施、最新的理论,甚至把100个人外派培养等等,这些前提和机会都可以用钱买来。从战绩上来看直接效果虽然不明显,但有了钱有了这些条件以后,后面的人员素质和战绩都是可以期待的。而且,你拿足球的例子也不典型,足球事业也可以说是我国千百个行业里最不争气的一个了。而其它的行业相对而言都没有那么差,所以我们完全是有机会的。

          特别是要指出的是,现在这个世界太庸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全世界盛行。据我所知,有欧洲老牌强国基础学科地位很强,但是在美国日本的技术优势(也包括中国的比较优势)下也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他们做梦都想从科学强国转为技术强国,但历史与体制惯性太大了要想转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一点兄台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过吧??

          • 家园 【原创】9000亿美元能买来什么

            解释过去只要找到充分条件就够了;但预测未来一定要找到或者创造出所有的必要条件。

            解释中国官办经济超常发展的关键在找出垄断和低成本这两个因素;但预测中国未来,必要条件还没有找全。

            先向被“9000亿”诓进来的人道个歉。能买什么的问题放到以后再说,先说个别的话题。

            很多人对“民主”这个字很不感冒。的确有时候看到有些人谈民主让人是会感觉“太恶心了,哇哇吐”;看到很多的民主现象也觉得很滑稽,甚至荒谬。但另一方面有些实行了“民主”的国家有的确搞的风生水起。好典型和坏典型都让它占了,让人觉得困惑。

            “社会契约论”是个在国内很少被谈起的名词,其实一直有人说,它才是欧洲400年来进步的基石。所谓“民主”只不过是一种实现契约的手段。

            “社会契约论”实际是个很简单、很实在的东西。如果用陈经的说法应该是个很实事求是的东西。两个农民同时既种地又织布是不需要什么契约的,你种你的,我种我的,自给自足,当然整体的幸福水平也就低些;但如果合作一个人种地,一个人织布,可以想见两个人的整体幸福水平应该都能有所提高。当然前提是能实现的好,谁也不能随便退出,谁也不能消极怠工,否则种地的人只能光着屁股,织布的人吃不饱肚子,还不如原来。

            这基本上就是契约的作用。社会生产、分工复杂到一定程度,契约变成一种予生俱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你一出生,你就已经欠别人,欠社会一些东西,同时别人、社会也欠你东西。最粗最粗的条条框框就是,社会应该为你创造一个好好作人的条件,你要好好作人回报社会。只要这一句话能实现,大概每个人嘴角都会有笑容。

            有契约比没契约好,好契约比坏契约好,但契约精神我以为是中国未来30年发展的一个必要因素。

            我上次说“从明朝闭关锁国开始,再到清朝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中国的积弱是个400多年的历史。”其实我不但是指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更多的是契约的问题,不仅是契约具体的条款,更是人心里的一个契约责任问题。更残酷的现实是,作为中国一系列契约中最重要的契约的两个主题--政府和人民对此都很迷糊,也很含糊。

            见到了一个“富政府”,几只“现金牛”,感觉可以傍上了一个强有力的大腿,或者因为可以参与其中而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样只能让我们越走越偏。

            在陈经的文章里有一句“因为人民,很不满意”。我模模糊糊从这句话里看到了一些契约责任。作为一个后发达国家,把少量的人均财富聚集到政府的手里也许是追赶发达国家的唯一途径;以及忍耐了、尽责了的契约一方期待着另一方的行动。人民可以等待、可以牺牲;但不能无限制的等待。

            • 家园 9000亿美元能买来什么2

              本来不想再就“社会契约”这个话题说下去,因为生怕会陷入到“空对空”的地步;另外又看了一遍昨天写的文章的最后一句,觉得自己都有点毛骨悚然。但思前想后,总觉得“社会契约”这个话题应该是所有问题中最“实事求是”的一个了,忍不住再说两句。

              在一个社会里,各司其职,各人作好份内的事,尘的归尘的,土的归土的,大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基础了。按契约论的说法,你在作好自己份内的事时,同时也拥有要求别人作好他的事的权利。

              可惜“社会契约”无论是作为公民的自觉,还是社会的共识,认知度实在太低了。

              好多人说公务员加薪的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这么说当然没错,但总觉得技术含量太低。政府与人民是社会契约理论里最重要的两方,政府/人民与公务员其实大概是现实操作中更实际的一种契约关系。政府/人民通过加薪,让公务员能过上相对安定富足的生活这是政府的责任;隐藏的含义是政府/人民也要求公务员能廉洁奉公、快捷有效、承担更大的责任。但结果是“公务员”变成人们眼里一个极大的肥缺。

              在我看来,政府作为契约的一方最基本的义务之一就是宣传和普及“社会契约论”。

              说到科学和技术,其实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出于兴趣在从事研究工作。只要契约的另一方,无论是政府、企业、院校只要能提供一种过的去的生活条件和一个公平的环境,即使有些清贫,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坚守的。

              把一个国家,或者仅仅一个行业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寄托在引进上,全世界我真的还没有看到一个让人满意的例子。无论台湾的IT还是韩国的半导体,那个真正是靠引进作大的。

              我们国家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但这种优势到底是一种优势还是胜势?我们对某些产业的乐观和“牢牢占住”到底牢不牢?地主(西方发达国家)家里到底有没有余粮?如果地主婆撸下手上的戒指会不会也是种田的一把好手?看到别人家里一根黄瓜要30块人民币,我们到底应该感叹自己的农业太有优势,还是沮丧在工业上劣势太大?

              微软的市值大概是3000亿美元,google大概有1000多亿吧,波音大概是5,600亿的样子。如果真的花9000亿的外汇储备我们到底能买来什么?

              造原子弹的难度系数如果是1,造核裂变反应堆的技术难度是多少?造核聚变反应堆的技术难度又是多少?

              我们的国家马上面对的将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了,没有兄弟姐妹的一代,不懂得分享与忍耐的一代。我们的“比较优势”还能维持30年?

              相对富足的财政开支可以作为复兴的起点,960万和13亿让我们能多了一些赌本。这些是很了不起的资本,但要说世界第二,我很不乐观。

              • 家园 大大不以为然

                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会仅仅是突出某个或者某几个单方面要素的。你所说的“社会契约论”从其原始发展来源来看很难说能否站得住脚,而从现在你说得观点来看,引用的论据,无非是“制度决定论”甚至是“自由市场论”所引用的内容。自由市场论里面一点就是自由的市场,或者说“看不见的手”将会最终提升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注意,他这里道德的提升可不是要求“作为公民的自觉,还是社会的共识”作为前提的,而是自由市场中不断博弈的过程,带来道德提升的结果。那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开,是否我们更应该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呢?

                好的公民自觉和社会共识,在我看来,这些会是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继续发展的前提。

      • 家园 【奉承】经济发展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我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有那么一点感觉,说出来敬请指正。

        ----------------------------------------------------------------

        老大是对政府满乐观的,俺拜读你的大作业也增满了信心。

        其实经济发展是有自己的规律的,开放之初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从头打拼,哪里那么容易就谈到自主创新,就算想到了也没有那个本事。

        不同商品的利润是不同的,但是不同商品的利润率理论上是相等的。袜子的利润可能是1块钱,但利润率假定是10%,那么airbus的利润率也应该是10%,但是这个10%的利润率是代表了数千万美元的利润,这就不一样了----而且由于市场竞争受到技术入门的限制,可能利润更大,但在这里我们假设都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小额资本的合理起步方式就是从袜子开始,从头开始,一点一点地进行资本的小额积累。等到有可能生产客机的时候再来考虑生产客机的情况。当然这只是有了可能性,不是说你想组装各飞机就能组装的,至少还要考虑怎么能让飞机飞起来吧。这就是科学技术问题,自主知识产权说白了就是超额利润的保证,没办法这就是门槛。自主创新就是要打破这种门槛。

        刚开始大家都没钱就是积累的时代,就是给人作袜子的时候,等手里有那么一点钱的时候,资本的逐利性质就开始显露出来,刚开始老是挣人家手里一点零钱,咱们工人打工,可是咱们的企业家不也在打工么。等有点闲钱的时候就要考虑从市场上得到应该属于这部分闲钱的利润问题了,咱不能老让它憋在手里阿,鸡蛋归根结底是要变成母鸡的么,总在这么一点电冰箱电视机等低利润的产业里边打转转那不是抢着给人家做垫底的么,于是信用制度就发展起来,比如虽然我们的股市是那么多的问题,但毕竟是解决了一部分大企业的发展资金需要问题。现在资金积累了,那么资金的积累就要求资本的高额回报,大鱼要吃小鱼么,袜子的利润能和airbus的利润比么?政府的引导虽然很重要,但是说白了还是资本自己要寻求更大利润的自觉性,政府么,就是资本的代言人而已。

        到目前为止,陈先生还是主要就产业资本的发展来讲的,我倒是急切的想听听关于信用资本的讲解,信用资本才是资本运作发展到最高层级的运行方式,它的运作与产业资本的运作根本不一样

      • 家园 呵呵,看老大的文章就像喝醇酒一样,带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