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酷与牛B之间 《千里走单骑》观后感 -- 马伯庸

共:💬31 🌺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酷与牛B之间 《千里走单骑》观后感

    酷与牛B之间

    今天是冬至,在这样的天气里出去看电影,而且是那个拍了《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张艺谋的新片,这简直就是个冷笑话。

    但我有三个理由:

    第一, 这是一部张艺谋的文艺片,不是武侠。

    第二, 剧本不是他自己写的。

    第三, 主演是高仓健。

    张艺谋就象是令狐冲。令狐冲手中无剑的时候,就是个连三流高手也打不过的废物;但是一旦舞起剑来,所向披靡,无人能当其锋。

    张艺谋也是,他如果拍自己写剧本的武侠片,只是个三流货色,不值一晒;但是他如果重新捡起文艺片,就会绽放出令人惊讶的锋芒,让人见到一代宗师的风范。

    所以我才会去看《千里走单骑》,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这真是一部又酷又牛B的片子,真酷,也真牛B。

    骂一部电影,可以从很多方面骂的酣畅淋漓;但是赞美一部电影,却很难下嘴,尤其是《千里走单骑》。

    最初的感动来自高仓健,当我看到电影开头高田先生的身影时,心中涌起一阵怀旧般的温暖,那是来自于《追捕》中的。其实自从《铁道员》以后,我就再没机会看过他的戏,而《千里》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电影院中见识这位男子汉的风采。

    电影的开头是灰色调的,呈现出来的冷峻一如高仓健本人。我查过相关资料,知道负责日本部分拍摄的人是降旗康男,所以并不意外。

    一直故事进展到丽江,我才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惊。丽江很漂亮,按照张艺谋的习性和近年来大片的流行趋势,我本以为这会是一部很华丽的片子。但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千里》以一种洗尽铅华的朴实风格展开,甚至比电影的开头还要朴实。

    大部分时候观众看到的只是普通的县城、普通的村庄和普通监狱,尘土飞扬,人影散乱;镜头几乎没有刻意取过什么景,玉龙雪山只在镜头闪过时惊鸿一撇,丽江的特色建筑一扫而过。整部片子色彩并不浓烈—这本该是张导最擅长的——就连背景音乐都略显淡泊,节奏凝重而内敛,鼓荡着一股雄浑沧桑的内力

    这真是张艺谋的片子么?

    或者应该这么说,这真是一部高仓健的片子。

    高仓健是那种一皱眉一绷嘴,无需任何言辞就出戏的演员,他的这一特点与电影节奏配合的契合无间。没有任何花哨,一切都以最自然的方式舒展开来,缓慢有致,不急不躁,让人随着高田先生一步一步迈进健一的世界,从那高大硬朗的背影去感受一位老人的执著,以及那隐藏在深处的对儿子的爱,浑如朱自清那篇著名的《背影》。在这里,故事、演员以及镜头语言达到了一个完美的调和。

    片子没有什么刻意煽情之处,有好几处我以为会煽的很厉害的段落——比如杨杨追汽车那一段——都被尽量淡化了。就连高仓健轻易不落的眼泪,都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没有大作文章,点到即过。

    电影把情绪深深压抑在高田先生岩石般的表层之下,情节流转圆融,但是那种聚敛在银幕之后的深沉父爱却气韵十足,力透纸背,让观众能从电影流泻出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到它的热度。如同诱饵一般,轻轻露头,一放一收之间,就钩出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感动。这就是所谓“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吧。

    甚至一直到了结局,电影都没有给观众压抑了90分钟的心情一次释放的机会,没有特写,没有升华,仅仅只给了高田先生面朝大海的一个背影,而且稍现即逝。

    看完以后,我没哭,也没有心潮彭湃,没有激情难抑,只是微微感觉被一种麻酥酥的氛围笼罩,让整个人沉静下来。说实话,已经许多年没有片子让我有这种微妙的沉醉感了。尤其是看完了无数号称史诗的大片以后,竟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那种感觉,真舒服。

    搞笑以挠胳肢窝为最下乘,煽情以撒胡椒粉为最低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象这种“未动工商意已传”的功夫才是最高明。

    不过《千里》还是有一些地方比较遗憾。高田和杨杨之间的关系铺垫我个人觉得还不够,占的分量太小,以至后面杨杨与健一之间的象征性置换显得有些勉强。高田和杨杨应该是整个影片的重心才对,他们两个承载的是两对父子之间的互动。

    那些群众演员也很值得称赞,真实感十足,尤其是石头村的和主任,真是太可爱了,几有《一个也不能少》里的校长风范。他们在与巨星的碰撞中丝毫没有造作,个个都称得上是本色演出——虽然我不认为把小孩子拉屎的场景真实反映出来是个主意,太本色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片子,比“无英十“强一万倍,只比《活着》差那么一点点。如果让我选择一种死法,那么就让我象高仓健一样酷死吧。

    建议不要选人多的时候,这是一部适合在电影院里独自一人欣赏的片子。我很幸运,环艺和我公司在一栋大厦里,于是我选了一个人最少的时间,电影院里除了我就两个人、如果你没这么幸运,那么不如去包场……

    最后我要说的是,张世X是个烂人,尽管我从不看重庆青年报。

    关键词(Tags): #千里走单骑元宝推荐:履虎尾,
    • 家园 亲王的文笔也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家园 赞!父子之间的感觉,表现的真好。

      相当的好呀。(以前也听过,提不起兴致看,看到亲王堪比《活着》的评论,忍不住PPS找出来看一下,赞)

      片中,语言的问题表现得很多,表面上是日语与中文的沟通问题

      其实,父亲与叛逆期的儿子间的语言,跟日语与中文一样,难以沟通。

      现在,年纪大了,当然好多了。

      从十八岁出门求学后,至偏已二十年矣,即使再忙再远,每年春节都是在家过的,但相互间的对话,依旧很少。

      父与子这对男人与男人之间,很难用言语沟通,也许不用不着用言语来沟通。

    • 家园 nod,《千里走单骑》的确拍的很不错,给了我一个惊喜

      尤其是在看过陈凯歌的《无聊×2》之后,在风闻陈凯子要和馒头拼命这类令人沮丧的消息之后,看到这部片子,真是给了我很大的慰藉。

      片子里面高仓健在录像机里举着锦旗向王主任求告的时候,我的泪水很不争气的就下来了,这是我许久以来第一次为电影流泪了。

      很本色的片子,很本色的高仓健,很本色的群众演员。

      为老谋子经过这两年的堕落后重新走上正道而叫好,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老谋子这也算是被专政群众教育好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鼓一个掌先!改邪归正后的处女作很是成功,希望继续发扬,期待ing、、、、

      另外,看到高仓健,真是有种亲切感,老高真是老了,脸上的肉已经开始松弛下垂了,不过还是那么酷,那么牛B,我喜欢死你了,老高,代你的忠实崇拜者(我妈),向你致以亲切的问候。

    • 家园 对老谋子发自内心的一个服字, 他从英雄到单骑的超越比李安的

      从卧虎到断背要大得多.安子的精神境界从喜宴到现在,是静静流淌的河水;老谋子,象是岩浆找到了出路,流向了海洋.

      李安是在美国,很自由的地方,只要别太和自己过不去,活得其实不累.老谋子不一样,名声,周边的浮躁,叫嚣一片的要进好莱坞.他静下来了,走出来了,还用了人之间的自然感情来漟中日这个雷阵.

      堂堂哉,老谋子!

    • 家园 我看了,我哭了。。。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流眼泪--或许是因为我也开始懂得感情了

      • 家园 昨晚终于看到了

        看了楼主的影评之后,每次去中国物产店的时候,都会问上一句:《千里走单骑》来了吗?

        终于,店长给了个明确的答复:来了,但被借走了。又细问了两句,心里凉了半截。

        一时可能看不到了。为什么?

        同一盘上还录着《艺妓回忆录》。

        周末,再去物产店,再问同样的问题,最初仍是店员令俺失望的回答。抱着一线希望又补充

        了一句:和《艺妓》是在一盘上的。这回,店员给了我个惊喜。有的。

        看来是刚还回不久而且是经他手上的架,他反复翻了几遍货架,终于给找到了。小伙子挺敬业。

        另一个值得“庆幸”的是,那片中竟然有那么多日文对白。还好,口译和字幕做的也挺敬业的。

        顺便上网查了一下:上周四(2月16日)是高仓健先生的75岁生日。

        高仓健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24427.html

        高仓健影传(精彩章节)

        http://book.sina.com.cn/nzt/ent/gaocangjianyingzhuan/index.shtml

        对了,您那另外一盘还没看吧。搁箱子底吧。

        这个周末俺还看了本书: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看了扉页上的作者生平介绍后。

        长叹一声,无语。

      • 家园 呀...地主的眼泪...那什么来着
    • 家园 只说三句话

      1、本年度华人最佳影片,就是这部片子;

      2、老谋子的深厚功力和高仓健的雄浑实力是本片的核心价值;

      3、马老的影评写的太精辟,弄得我无法下笔,憋死了...

    • 家园 我对张拍的乡土片还是很有信心的
    • 家园 就冲老马这么夸张的捧场,这电影看定了

      花不花钱就另说了..

    • 家园 请马兄在标题上加上分类词。
    • 家园 <无英十>是个什么片子?

      虽然我对<活着>的内涵很赞同.但是我极不喜欢这类片子.

      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活着>会受到那么多赞扬.难道仅仅是因为文革么?在我看来,人生冷暖,世态炎凉并不是非要经过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才能体会.有时候,平平淡淡的生活反而更能让人感到人性之丑恶,生活之无情.

      • 家园 《活着》最出彩的并不是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活着》不是

        一部渲染悲惨的小说,《活着》中最能打动人的并不是这些所谓的惨,而是那些人们顽强的生命力、小人物的勇气和坚韧、以及渡尽劫波后依旧平淡面对这个世界的顽强。

        犹如对中国数千年来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写照,活着——就是最大的勇气,没有绚烂华丽、没有豪言壮语,一切的根本简单而朴实,那就是活着,活下去,这是为中国人谱写的一曲无声的赞歌。上面这位兄台如果只是从文革那方面去看《活着》的话,我觉得那就狭隘了,要看文革的话,您不妨去看王晓波。

        我一直很喜欢《活着》这部作品,并由此深深的喜欢上了余华。我觉得余华笔下的中国农村才是最真实的,而像路遥那种意淫的《平凡的世界》,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说到这里,不免罗嗦两句,我知道我对路遥的攻击会引起众怒,但是我依然要说这个人是我见过中国最自欺欺人最意淫的作家,他写的《平凡的世界》,除了在标题中有个“平凡”二字外,我翻遍整部书也看不到一点所谓平凡的东西,从孙家那些儿子们一个个的人生经历来看,哪一个是平凡的?哪一个不是走到哪里都有一大堆女人死了活了的要嫁给他们?还有些牛皮实在是吹得惨不忍睹,我都懒得说,如果说这是写的农村的话,我只能说,这是路遥自己做梦梦出来的农村,一个意淫的小农思想的作品。

        关键词(Tags): #活着#平凡的世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