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经济节选) -- 多余6688

  • 共: 💬 118 🌺 347 🌵 3
  • : 💬 1 🌺 1
  • 《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经济节选)

    之前就联产承包的一点个人想法开贴请教,没想到大家讨论热情蛮高,认识水平人生阅历也远超我这个一时兴起的三脚猫,颇有插不上话的感觉,于是下笨功夫搜集了一点资料,希望可以为讨论提供一点参考,力所能及的做点贡献。

    《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1978-2018)》,编著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算是官方发布吧,可信度应该没啥问题,只是内容稍显芜杂,读起来比较费神,所以花时间做了点精简,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省略了和经济关联不大的部分内容,个人增补了一点1978年之前的背景材料,以及一些作为历史背景的重大事件,比如对越自卫反击战、96年台海危机等。

    原文链接:http://www.81.cn/jmywyl/2018-12/16/content_9379962.htm

    ——————

    一九七七年

    1977年6月,万里调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经常到农村查访,把"吉姆"轿车停在村外,自己步行入村,见到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面。据本文作者姚力文回忆,农村一家人不能同时出工,因为没有那么多条裤子,揭开锅一看,都是菜叶,基本上没什么粮食。万里当场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省委六条”),包括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减轻社员的负担,落实按劳分配政策。

    一九七八年

    1978年2月3日,《人民日报》以《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为题,报道了安徽省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经验。6月13日又报道了四川省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经验。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在1977年11月和1978年2月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和《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鼓励实行生产责任制,减轻生产队和社员的负担;坚持按劳分配,保证社员分配兑现;开展多种经营;慎重对待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队向大队过渡的问题;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正当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并很快见到效果。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访问日本。

    1978年11月12日,邓小平抵达新加坡,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在此之前,我们常将新加坡称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然而,邓小平对新加坡的成就感到震惊,特别是对其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政策表示赞赏。他向李光耀总理请教,李光耀则坦率地指出,为了交朋友和吸引投资,中国应首先停止对别国反政府武装的支持,并关闭设在华南的广播电台。……邓小平回国后,果断地停止了“文革”期间的“革命输出”政策,转而积极引进外资,改革体制,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这种虚心接受和坚决改革的姿态给李光耀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后,他回忆道:“我从未见过一位共产党领袖,能在现实面前如此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己之见,尤其是在邓小平当时已74岁的高龄下。”

    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一份秘密契约正在被签订,这份契约叫“大包干”。当时安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许多农民为了活命不得不拖家带口外出乞讨。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邓小平在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结讲话。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一九七九年

    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期的敌对状态,为改革开放创造了国际环境。

    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访美。

    对越自卫反击战:狭义是指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地区爆发的激烈战斗;广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一九八〇年

    1980年4月17日,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

    1980年5月15日,中国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于正式成立。

    1980年9月2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要求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

    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指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大包干”从此有了全国“户口”。

    一九八一年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

    到1981年底,全国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一九八二年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就农业和农村问题连续发出5个一号文件。

    1982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指出,要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好坏直接联系,把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

    1982年12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一九八三年

    1983年4月24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将国营企业原来给国家上缴利润的办法,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缴纳税金。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

    到1983年底,全国有1.75亿农户实行了包产到户, 占农户总数的94.5%。

    一九八四年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一九八五年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1985年4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会议作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

    1985年6月1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物价局《关于价格改革出台情况及稳定物价措施的报告》。

    一九八六年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1986年10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鼓励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198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计划因邓小平首次批示的时间为1986年3月,又称“八六三”计划。

    1986年12月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指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一九八七年

    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987年11月24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7年12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启动全国首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 

    一九八八年

    1988年2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住房供应管理逐步由单位化向社会化、专业化改变。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1988年3月18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决定新划入沿海开放区140个市、县,包括杭州、南京、沈阳3个省会城市。此后,国务院又相继决定开放了一批沿江、沿边、内陆和省会城市,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格局。

    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以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等规定载入宪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

    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听取工作汇报时,提出“两个大局”思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待续。。。】

    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改开通宝推:普鲁托,本嘉明,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改开用于没有错

      如果有错误,那是改开不彻底,不深入,还需要继续、深入改、扩大放

    • 我就说你们以“改开”叙事真理

      这贴本身跟新发贴《小岗村40年》的,没过,就全发这里吧。没过的原因,俺也不知道的,我是投了花。猜猜吧,猜猜又不会让人怀孕:陈词滥调,一方是看贰看烦了,一方是实在烂泥扶不上墙,脸皮虽厚,也不想这么丢人现眼。

      以下为原跟贴:

      这贴是要回《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经济节选)贴的。主要是想看你把这个系列发完。88河友概然发新贴了,也就相当于该贴发完了。

      新中国建国以来,一直努力打开国际政经文交往,处境艰难,工作艰辛,成果斐然。至于经济建设,同样处境艰难,工作艰辛,成果斐然。前27年封闭固化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是被封锁,被战争威胁。各种形式的对中国的封锁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比如瓦森纳协议。

      新中国建国以来,变革改革乃至革命,是一直存在的。故而邓“改革开放”的口号,从口号上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对“改开”的争议,在于资封修神复辟,在于出卖侵害工农利益,在于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改开”派一个出于阶级立场,一个为了表明“改开”正确,自然必然否定前27年,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工农,否定独立自主。是为“改开”叙事。他们事有不谐,就是“改革开放不够彻底”,跟一神教的“对主不够虔诚”一个套路。

      “改开”叙事一些东西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比如全国普遍性的强奸女知青/女知青献身大队书记;比如著名的万里没裤子穿:一个可以通汽车的村普通村民没裤子穿!?比如流传甚广生动传神的国家高级干部到国外如同傻子一般——能相信这样的傻子能搞好一个国家的建设? 傻子才信。

      为什么“改开”万般皆有理,前27年什么都不对? 我问过 @懒厨 兄,在这也问问某些诸君吧。

      为什么我现在回这里?因为这个贴关于小岗村的描述,就是“改开”叙事的典型,都是好,就是好。贴子的最后,是赞颂宣扬争议极大,屡屡强推而推不下去的资本下乡,即实质性农村土地私有化。

      “改开”是受到广大坚持共产主义坚持共同富裕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爱国家爱人民党员群非议的,并在18大后慢慢风气转变。应该说风气转变还是有效果的,不然的话,“改开”根本不需要解释,只需要“改革开放不够彻底”,就横冲直撞了。

      @多余6688 河友,们,不管你们是否支持共产党,是否支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别忘了,中国传统上就是要“大同社会”,要“均田地,等贫富的”,是“汉贼不两立”的。

      帝皇将相,宁有种乎?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 挂帅就是不对嘛

        刚刚在别的楼说过

        意识形态挂帅民主自由挂帅都是走极端

        搞钱挂帅当然也不行

        走极端的事情可以短时间搞一搞

        长期搞要平衡,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这样。

        同理可推,环保挂帅不对,疫情防控挂帅也不对,防控才搞了两年多,大家就觉得永远这样了,一直依依不舍,纠缠不休,文革搞了十年,全国上下就必然更思维固化脑子焊死了。

        教员说矫枉必须过正,于是改开就用搞钱挂帅来破意识形态挂帅……大致如此,目前是24字12个帅12线程同时运行,单线程生物无法生存。

        • 实事求是,这样要求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

          空总,要求实事求是,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改开”叙事,能大致做到实事求是吗?

          • 疫情防控可以vs一下文化大革命

            共同点

            一,期间正事都没有耽误,当年的于敏团队黄旭华团队等,现在的华为团队等。

            二,结束了以后很多人欢呼雀跃,也有很多人(主要集中于西西河😂)依依不舍不想走出来。

            三,都处于国际形势不太好的时间段,当年是同时对抗美苏,现在是川普第一任期极限施压。

            四,当年的工人是一边搞文革一边有工资按时到位,农民没有。

            • 扯淡呢,文革中后期几乎和农民无关,还在收拾下乡中学生呢

              自己也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正常发展。

              大寨就是典型。小岗村继续讨饭。

      • 先要申明

        我不是啥“改开派们”,我要真是改开派,帖子也不会发不出来是吧。

        事实胜于。。。标签。

        帖子没发成当然不开心,但是也说不上太多情绪,谁让我一句“联产承包只能脱贫难以致富”,左右看了都不爽,自作自受,公平合理。不过呢,对“可显”还是有点意见,除了歧视我这种不合群的极少数,不知道还有啥用。

        前30我的态度已经反复说过,后30我们各尿各壶也不要争了,有时候不一定非要求同,存异也是可以的。

        女知青这种例子,可以肯定是少数情况,不然就和每个男性都是强奸犯的女拳分子一样荒谬了。

        资本下乡也是,问题肯定有,但是总的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私有化也不是洪水猛兽,要相信我们的大一统传统,资本翻不了塘的。

        我一般不谈主义,也不信任何主义,我只看实效。

        有句玩笑话:最难沟通的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被灌输了标准答案的人。

        也就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意思。

        • 何必声明呢

          私有化是不是洪水猛兽,很看情况。当初主席坦率的承认社会主义还是承认资产阶级法权,说资本主义的尾巴还要留点。自留地,集市,农贸市场,队社企业副业的存在,样样桩桩的客观存在,表明中国前27年并非“改开”叙事所说的死板疆化。这个时候私有化当然不是洪水猛兽。“改开”后,私有化就洪水猛兽了。说太多了,不重复。举个例子恒大吧,吞了多少人?

          88河友你反复说“改开”的缘由何在?起初就是你认为当年不存在工农相互促进。“改开”40中国经济有没有发展?要你说?你当批评“改开”的都跟“改开”派们一样睁眼说瞎话,闭眼看不见?人家是实事求是的指出“改开”当中的问题吧?但是话说回来,40年的成绩,是“改开”派卖出来跪出来的?狗屁。华为比亚迪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国家的体系在支撑。没有公企的重工体系在支撑,他们在生产啥都得被人控制。 如小红书对帐贴中某河友所言,值得骄傲的都是社会主义残留(大意,非原话)。中国目前产业突破的关键产业政策,正是社会主义残留。

          你反复举“改开”的经济成就来说事目的为了什么?要不你自己说明一下。

          标准答案?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标准答案,“改开”叙事是伪标准答案。而88河友,你们硬要把伪标准答案当成真理。

          “改开”派,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争功诿过第一名。我说的。

          • 申明的意思

            是因为做人要诚实,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明明是偏不承认也不能明明不是随便承认,这就是我理解的诚实。那么,一个诚实的非改开派,为什么要“吹”改开呢?当然是因为自己亲身体会亲眼所见,改开以后这些年,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我只是诚实的陈述事实,怎么就变成吹了呢?

            至于你说“值得骄傲的都是社会主义残留”,其实我没有被通过的《小岗村简史》,就是想找一找答案,希望从小岗村40年的发展历程,搞清楚前后30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预设立场的探索一下集体化和个体化各自的优缺点。小岗村1978年从集体化改成个体化,2015年又从个体化改成股份制(集体化),从2005年以前的只搞农业,转变为一二三产兼顾的混合经济。那么,促成以上转变的原因,哪些是内生的,哪些是外生的,怎么起作用的,和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关系如何。。。这就是我发帖的原因。

            当然,该帖的悲惨命运说明,左右河友好像还是对“实事求是”比较有兴趣,只不过对“实事求是”的理解上,我们可能稍有不同吧。

            另外,经真离河友开导不要浪费,准备在本帖重发一次《小岗村简史》,诚邀“可显”谢谢。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