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气顶天的技术大拿,官宣了 -- 漂浮游

共:💬409 🌺2816 🌵31新 💬33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房租确实涨了,车票便宜了 -- 有补充

                              房租涨了,但是也没那么过分。我儿子刚刚在杜赛尔多夫最中心的地方(港口区)租了一个小套房,40平米不到,暖租760欧元(包括杂费如暖气和水费,不包括电费和网费),稍微偏一点的地方500欧元能搞定,而杜塞名列德国房租最贵的六大城市(慕尼黑,汉堡,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杜塞,柏林)之一。

                              自从前年德国政府推出德国票之后,学生车票简直太便宜了,34.8欧元每月,可以在全德境内乘所有公交,地铁和普通火车,快速火车不覆盖。

                              另外公立医疗和护理保险每月大概120欧元左右。

                              所以在一个普通德国大学读书的话,每月的固定开销是房租400欧元,车票35欧元,医疗保险120欧元,总共550欧元左右。鉴于绝大部分州对外国学生不收学费,1000欧元的预算可以维持生活。

                              目前德国的最低小时工资是12.82欧元,学生工不用交税,所以要月打工78小时,每周差不多20小时。如果家里补贴一半,那么每周打工10小时可以维生。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一个学生公寓例子 -- 补充帖

                              上周我们去参观两个出售的学生公寓。这是一个靠近大路的大楼,建于1993年,总共包含143个公寓,主要住户是学生,中国学生很多。它的交通很方便,位于电车站旁边,往西三站是我们这小城的应用技术大学(德语Fachhochschule),往东两站是隔壁大城市(德国标准,50万人以上)的大学(德语University)。公寓的面积21.5平米,拥有自己的厨卫。暖租是340欧元,包括暖气,水和垃圾费,不包括电费。贴个布局图吧。

                              点看全图

                              • 家园 那就让当年的我穿越到现在的杜塞读博

                                我假设一个月税后收入没变,就算1500吧,大概率是基本没变。

                                我住你儿子的公寓,加保险和交通费,这就快1000了,外加吃喝拉撒,最后一个月剩不下多少钱。但是我当年扣除每个月固定支出,还能剩一半。

                                你说的公交票便宜了,大概指的是德国政府推出的49欧月票吧,也许学生票还有进一步折扣,这个我不清楚。但我说的是普通的公交包括火车票涨幅惊人,不是同一件事。不是学生又不经常坐公交,就得承受翻倍的票价。另外我听说49欧票马上也要涨价了,虽然我承认这是交通灯政府做的少数几件德政。

                                注意,我这里的数据都尽量取average的情况,我不知道你德国读书一个月550欧足够这个结论怎么来的。诚然,跑到偏远的地方可以租到便宜房子,但就像我之前说的,得准备接受德铁的毒打,如果考虑时不时的罢工,可能买辆二手车是更合理的选择。学生宿舍要运气好才能排到,包括immo24上的那些房子,租金贵是一回事,能否租到是另一回事,如果是个学生,又不是本地人,让房东租给你并不是那么容易。这也就是为啥我的印度同事最后要花1600租个20平的单间,因为稍微便宜一点的有本地人或别的国家的白人和他竞争,房东根本不租给他。当然,这也不是个普遍情况,所以这个数据点我也没有采用。我觉得你儿子一个月的支出基本就代表了普遍情况。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允执厥中。既不夸大问题,也不粉饰太平。德国的问题是很明显一路向下而且让人完全看不到触底反弹的希望。马上要开始的大选,刨开AFD,我的结论同上一次一样,“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让这群人继续撕几年,德国可能就彻底凉了。这个同美国还不一样,美国老唐折腾一下,吃不动东大,吃点狗肉补补身子还是有可能的,虽然现在看也是凶多吉少。

                                • 家园 我儿子的公寓是特殊情况

                                  普通单身中国博士生是不会租他这样的房子的。更可能是租一个暖租500欧元的房子,要求高一点可以到600欧元,要求低一点住我另一个帖子介绍的我家附近的房子240欧元暖租也可以,毕竟到杜塞乘公共交通30-45分钟。

                                  德国票去年原价49欧元,今年涨到58欧元,但是学生价是34.8欧元,我在前面的帖子里简化成35欧元。

                                  既然你说你原来读博士的时候还交税,那么你是领工资,而不是领奖学金的,所以交税的时候同时交保险,你不用像普通学生那样再自己交保险。由于德国票覆盖所有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和普通火车,只有快速火车如ICE, IC, EC和IR不包括,所以公交单价和火车票涨价对学生没影响。

                                  鉴于你是博士生,住房要求可能高一点,所以你的每月固定支出正常情况不应该超过600+35=635欧元。

                                  另外我原来的帖子只说每月550欧元的固定开支,1000欧元足够维持生活,没有说"德国读书一个月550欧足够"。

                                  这是我的原话。

                                  所以在一个普通德国大学读书的话,每月的固定开销是房租400欧元,车票35欧元,医疗保险120欧元,总共550欧元左右。鉴于绝大部分州对外国学生不收学费,1000欧元的预算可以维持生活。

                                  另外给其他网友普及一下德国读博的纳税情况。德国读博士往往可以拿钱,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拿工资,那就和普通工作的人一样,工资收入要交个人所得税,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保险部分雇主(大学)和雇员(助教,博士生)各交一半,拿到手的是净收入,不用再自己去买医疗保险了。其他福利也和普通纳税人一样,如有孩子可以拿儿童金同时适用覆盖全家的医疗保险,万一失业可以拿失业金,算入缴纳养老金的年限,而且在申请长期居留和入籍的时候也计算纳税年限。

                                  二是拿奖学金,德国的奖学金是纯收入,不用交税和保险。因此博士生拿到奖学金后要自己去买医疗保险,28岁以下的公立保险是每月120欧元左右。但是上述普通纳税人享有的一系列福利就没有了。

                                  因此净收入相同的情况下,拿工资是比拿奖学金更好的选择。

                              • 家园 出售的学生公寓?

                                是出租的学生公寓?还是出售的私人学生公寓,可以私人买下来自主或者出租?

                                这个价格冷租每平大概10欧,相当实惠了,尤其是在你介绍的这么好的地点。

                                平面图画的。。。居然没有床,沙发床么,也没有书桌和椅子,生活气息好浓啊😂

                                • 家园 房主准备出卖

                                  起价五万欧元,其实他有两个一起卖,总价99500欧元,43平米,差不多2300欧元每平米。地点适合学生,因为去大学确实很方便,但是不适合家庭,毕竟在大路边上。现在有学生租在里面,买了后只能继续租。

                            • 见前补充 5045783
                              • 家园 早上开车时听的npr news

                                有个女士介绍孩子上大学费用情况。一儿一女,平均一年28K每人。我开车听不能完全理解细节。

                                学校in state。儿子通过棒球队入学的,有奖学金。

                                她说她比较早就开始saving,参加了一个州的什么saving计划,钱可以用于任何教育相关的支出。

                                也说到了租房,不是学校里面的宿舍,是在学校外面,但是几乎都是学生的公寓。

                                还提到了有种选择,可以在家上两年,然后在学校上两年,证书上没有任何区别。

                              • 家园 我在北京四年的住宿费合计400欧元

                                查了一下现在还是那个价。

                              • 家园 真便宜啊

                                旁边邻国 房租涨的很厉害,2024年秋季入学的很多都是跑校。

                                乌特勒支大学医学院旁边小镇,8平米, 375,水电气还得另出!

                                • 家园 荷兰人的生意头脑一贯比较好

                                  而且乌特勒支就在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边上,不能理解。

                          • 家园 你应该谈谈辍学的那个为何辍学了?总不会是钱够不想读了吧

                            方平的例子不太好,是要更高层次,所以缺钱很正常。家里又没有矿。

                            我一直再问你们普通专业的学生的贷款,你们都不说,奥巴马那是读律师,家里条件也好,不具有样板意义。

                            另外,你是读了硕士博士,而且似乎都是奖学金解决,那也不具有普遍意义吧?

                            • 家园 辍学大概是因为学习很难吧

                              我在上研究生院的时候,大概算了一下,我们那一届去了大概十几个人,最后毕业的时候还剩一半吧。剩下的就都是各种各样原因离开了。

                              你心中的普通人的贷款:每年欠十万,最后高利贷,利滚利。

                              更大的可能是:家里没钱,就不选那些贵的学校了。 选点便宜的,每年稍微贷款个2~3万。家里稍微也支援一点。毕业之后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收入的1/3左右用于还贷款。

                              奥巴马夫妇那个属于精英系列,能去法学院。只要能去法学院,医学院的,借点钱不算啥。 极大概率很快回本。什么当了总统才还清那属于噱头。

                              中国人来美国读博士,没有奖学金基本来不了。所以是普遍结论。如果扩展到所有美国的博士,基本上绝大多数也需要有奖学金。没有还能读的那真是极少了。有些是读到中间奖学金除了问题的,这是很正常的。 你的导师出问题了,钱没着落了。相当于你老板入不敷出了,那你没钱也挺正常。

                              看运气,一般直接拿硕士走人。倒也不赖。也有转学的,换老板的。 这一般时间上耽误一两年,不太划算。 也有实在没办法回国的。当年出来的人心气都很高,感觉没脸回去。但是放下面子天地宽。我一个朋友最后回去了,倒腾倒腾一个学物理的最后进银行了,最后也折腾的不错。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你吧,说来说去都是精英,比如吧,奖学金完整全学期,还得

                                找工作完美。

                                这个也算是中国人的正常吧,就算中国人,你估计一下全奖完美的占比多少呢?

                                我估计你周围大概都是九成九全奖完成。

                                不过,我就想了解一个美国人,考普通专业,正好家庭困难,申请了贷款,工作也比较顺利,但是呢,工资稍微有点低,那么这种情况他能坚持下去的可能性多大?

                                他会贷款多少呢?还款时期多少年呢?关键是这部分比例大小?

                                还是说,他们这类人一般人就选择不读了,直接进入社会。你认为这种人是多少比例?

                                当然,我怀疑一些中产阶级也有可能不冷静选择高贷款进行投机,导致突然中断吧。

                                或者说,据你听说贷款还款率是高还是低呢?

                                工作后就是高利贷状态,至于在学校利息虽免感觉也不算低,你这块我也看懂了,就是免除学校期间的,但是工作后也不算低,还有利滚利感觉。

                                • 家园 我觉得我终于大概知道你想些什么了

                                  本来你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的。但考虑到这么帖子,我终于看懂一个了。

                                  美国是这样一个国家:不管什么人,它给你机会。抓住了你的上升空间很大,几乎比世界其他地方都大。 但是你要是抓不住,死的多惨它不管。

                                  上海滩看过吧,冒险家的乐园。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你举这个例子无非就是一个人连续做出错误决策嘛。我猜啊,家里条件不好,但是还能申请到好大学。说明学习还是不错的。 学费是阶梯状的,所以穷不一定负担大。但是总之负担就大了。然后工作也不顺利,贷款还不起。 这种人的比例呢?如果让我说,应该是不高的。因为你怎么那么寸,什么都让你卡点了。都能有本事申请到好大学了,顺手顺延一部分到工作中怎么就不行了?白痴那么多,稍微正常点活不也就干下来了。

                                  但是有没有,肯定有。而且吧,其实我感觉也没多惨。一个人,再惨能多惨。一般真正惨的,要死要活的,都是拖家带口的。 而且是使劲上杠杆的。你挣钱能力再强。只要杠杆上的够大,也可以比流浪汉还脆弱。

                                  我不是社会调查学家,我没法给你各种比例的问题。我觉得即使给了你,你也不会满意。你需要在你的认知里证明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代表,从根子里就坏了。而中国,虽然被小平等变修了这么多年,主席的余荫依然能保佑人民的命运比美国人好。

                                  怎么说呢,大过年的。 心想事成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