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生总有限 功业总无涯 -- 崂山一道士

共:💬40 🌺32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人生总有限 功业总无涯

    杨洁拍的电视剧《西游记》是现象级的作品,成为了假期必播的连续剧,也诞生了很多好听的主题曲和插曲,小的时候很喜欢听。那时出了一盘磁带,包括了电视剧中所有的歌曲,封面印着孙悟空的美猴王装束,双目炯炯有神,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当时在一个小音像店徘徊了很久,咬咬牙花掉了手中仅有的零花钱,买回了家。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是我人生中买的第一盒磁带。可惜早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于是翻过来覆过去地听,基本上所有的歌都烂熟于耳了。《敢问路在何方》是大家都公认的好作品,但我这个人比较奇怪,偏喜欢小众一些的。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的时候有一插曲,有两个版本:流行的是郁钧剑版的《五百年沧海桑田》,似乎是为了更突出猴子不屈的性格,其中唱道:“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 我喜欢的却是女声版的《他多想是颗小草》,其中唱道:“他多想是颗小草,染绿了荒郊野外;他多想是只飞雁,闯翻那涛涛云海......蹉跎了岁月,伤透了情怀,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蛮多哀怨。在我看来,似乎更贴近猴子当时的心情。

    又比如说《女儿情》,在互联网上很流行,其实这支曲子还有另一个版本《相见难别亦难》,是女儿国一集的片尾曲,但就不怎么流行了。而我却偏偏更喜欢这一版。“道不尽声声珍重,默默地祝福平安,人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远去矣,远去矣,从今后梦萦魂牵。” 更有诗意。比起直白的“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更令人回味。

    还有一些插曲很有禅意。比如唐僧在菩提树下体味释迦牟尼悟道时的《青青菩提树》:“仰参菩提树,遥望故乡路,几多朝朝暮暮,漫漫云烟无数......面对大千世界,功过从何数?....”曲调也非常优美。

    话说回来,相较于《敢问路在何方》,我更喜欢的是整个电视剧结束时的《取经归来》,也是蒋大为唱的:

    “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

    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

    取来了真经,回返我华夏

    鬓添白发,减损韶华

    战胜了八十一难心不老

    赢得了世代传颂是酬答

    人生总有限

    功业总无涯

    休夸说妖魔鬼怪全打怕

    莫提起险山恶水都平踏

    又一条征程,正摆在脚下

    自度度人,自觉觉他

    要把这真理妙谛播天下

    要让我九州处处披锦霞

    人生总有限

    功业总无涯”

    我总觉得这首歌完美结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思想。既要建功立业,“让九州处处披锦霞”,又借用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感叹“人生总有限,功业总无涯”,还颇有雷锋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意味。而“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先自度,再度他人,正有佛家的味道。而取经路上的苦难和取得真经的喜悦都成为了过去,“又一条征程,正摆在脚下”,正如我们的人生,本应永远向前,去感悟,去体验,至死方休。

    其实每个人创造的“功业”,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又能是多大的浪花呢?历史上的唐僧,从印度取回的真经并没能真正流传开来。反倒是慧能开创的禅宗最终开花结果,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我看过一些评论,大意是唐僧还是更趋向于注解已有的经文,而传播范围太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阶层。但这并不影响玄奘法师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大写的人在历史上的地位。

    通宝推:道可道,郭三,empire2007,落木千山,广宽,俺是老胡,老调重弹,偶卖糕的,gb2312,风雪,陈王奋起,凤城,冬晓,铁手,闻弦歌,肖羽,云杳,白马河东,大眼,onlookor,苏仙岭,不如安静,
    • 家园 年轻那会

      老喜欢那个女儿国的悄悄问圣僧了,对情呀爱呀的颇感兴趣

      大点后反而喜欢里面那首扫塔歌了,大家品品这歌词:

      乌云压顶夜森森,

      塔铃响声声。

      月色昏暗灯不明,

      知是宝塔第几层。

      一片禅心悲众僧,

      师徒扫塔情殷殷。

      驱散妖雾乾坤净,

      换来晴空月儿明

      一片禅心悲众僧和最后那句换来晴空月儿明有没有让你们想到毛老大

    • 家园 难得的叙事风

      有喝茶聊天的感觉。可是看看回复区,又开始辩论了。个人感觉老西西河讲事情多,新西西河讲观点多。

    • 家园 中国佛教不同于印度佛教,是一种新说

      历史上的唐僧,从印度取回的真经并没能真正流传开来。反倒是慧能开创的禅宗最终开花结果,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

      吕澂先生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里面提到过,玄奘法师在印度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最主要学习的是《瑜伽师地论》,这里面包含种姓的思想。

      玄奘法师深知这种思想不符合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国文化最反对这个。就想改变这种说法或者回国以后干脆不讲这部分,受到戒贤的严厉批评。所以就没有改,这是慈恩宗很快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

      关于禅宗的兴起,葛兆光在《中国禅思想史》里面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

      从达摩的自南而北,到惠可的身死非命,僧璨的埋名深山,再到道信,弘忍的大开法门,禅宗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经营,终于开始崛起了……

      禅宗的崛起倒是真的颇有人生有限,接力奋斗的意思在里面……

      通宝推:empire2007,陈王奋起,崂山一道士,绿色蔬菜我的爱,住在乡下,铁手,
    • 家园 看来得找来看看

      我觉得以前的一些作品,虽然用今天的眼睛来看,视觉效果远不如现在的作品,但是用心程度,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编剧,台词等等,有时候觉得比现在的要好的多。

      敢问路在何方,确实很有名,也很顺口,其它的歌看来也该好好注意一下。

    • 家园 慧能开创的禅宗要求低,玄奘的要下功夫无法偷懒

      禅宗其实根本不要什么努力,只要抖机灵就能混过去。而玄奘翻译的那些,都是哲学大部头,非下苦功不可,对于非职业选手,根本搭不起那个精神。类比是古代秀才转行学中医只要一个晚上,但是学西医要和普通人一样从头学起,因为后者是有真知识在的。

      在舆论为所谓的秀才们把持的古代中国,这种惠而不费的禅宗,能够大行其道,不奇怪。但是从佛教本身学术发展看,导致中国的贡献很低。直到前些年,真攻学术专业的僧人,需要去斯里兰卡读博士镀金,和这种历史上的轻佻态度不无关系。

      通宝推:冬晓,
      • 家园 明明是禅宗更难吧

        禅宗专接“上上品”,也就是“上上根器者”,意味着绝大多数人连门都入不了。打个比方就是非爱因斯坦那个级别就别想了。其他品,如中下品,包括部分上品,需要从“唯识”入手。唐僧创建的宗派就是“唯识宗”。

        禅宗《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里唯一由中国人写的“经”书。禅宗的思想也对中国思想有巨大影响。

        另外禅宗除了“顿悟”派也有“渐悟”派。

        顿悟顿修顿证者,非上上根人,不能得入。

        • 家园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顿悟其实并非“顿悟”,而是渐修之后的顿悟。当然渐修也不见得有顿悟,但是顿悟的前提肯定是渐修。有点“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的意思。

          • 家园 “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顿渐”既指“悟”,也指“修”。禅宗南北的差异主要是在前者,也就是“顿悟”还是“渐悟”,而不是“顿修”还是“渐修”。

            《坛经》中说: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我的理解就是慧能认为利根者可以直接“顿悟”成佛。打个比方就类似现在的为天才儿童准备的特殊教育。

            .

            禅宗虽然自称来自于“拈花一笑”中的迦叶,但最明显的顿悟例子其实是“龙女”。

            《法华经》中说: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惟常宣说妙法华经。”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 家园 我认为”顿修”还是“渐修“

              都是要修,顿渐是速度问题。如你所言,天才儿童还是需要特殊教育,而不是不需要教育。再者,"顿悟"是否真悟?还需渐修。从心理学来说,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得翻好几个来回,才算真悟。

              • 家园 天才儿童适用的普通人未必也适用

                否则可能就是揠苗助长了,有害无益。

                就算是释迦摩尼佛,从燃灯古佛处得法算起,也需经过8劫才超脱生死,91劫后才成佛。

                《心地观经》卷一曰:

                “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太子瑞应本起经》曰:

                “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

                而普通人可能连释迦摩尼的根器都不如。

          • 家园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因此才有顿与渐之假名。

            我学习过<<金刚经>>, <<心经>>, <<地藏经>>很多年。

            于<<金刚经>> ,只能似懂非懂2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特定场景会突然想到,会新生欢喜但又没办法用语言表达。慧能大字不识,俗家时卖柴听人讲,心里已经了然;端的时慧根深厚。

            于<<心经>>,能背诵能默写,但完全不懂;

            于<<地藏经>>,缘于父亲去世,回想他一生坎坷的命运;希望他轮回不再有今世之苦,遂信愿行,为他读诵会向。

            反正学习和修行佛法比我做的任何事都难。

            • 家园 对佛学没啥见解 -- 有补充

              只对对佛学的历史演变和其中涉及心理学部分比较感兴趣,所以有一点点理解。供你参考。

              我们中国古代实际上并没有很浓的宗教因素,从历史上看,夏商周里面,只有商比较迷信,凡事都喜欢占卜,还爱用活人献祭。夏没有,周也没有,周应该是大面积进入了农耕时代,比起其他地方的渔猎海盗,人民的生活相对稳定,农业化比较早。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实际就是对死亡之事的回避。孔子的态度是先研究活着时候的问题,死亡问题先搁着。和同期文明比,简直是远超远超远超的存在。欧洲但凡有半个孔子在,就不会有中世纪这回事了。

              但是死亡的恐惧还是无法避免的,孔子可以,绝大多数凡夫俗子做不到。道教对死亡的办法是修仙,长生不老就能免于死亡。这个办法明显违反事实,行不通。佛教对死亡怎么看的?佛教三法印,第一就是”诸行无常“,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按照物理学研究,现在的宇宙是从大爆炸中产生的,宇宙的诞生前几秒的演化,已经可以描述得比较清楚,将来也大概率会消亡。所以就算当前的宇宙,也有成住坏空。对应于人,那就是生老病死了。所以,从佛学来看,死亡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而是非常正常的一个过程。

              但也要反过来说,佛学一下子跑到终极,过于消极了,和传统/儒家积极入世相比,各有各的优点。总体来说,传统/儒家指导我们生,佛学教我们如何看待死。要让佛学指导我们生,我认为是不恰当的,也不见得是佛主的本意。当然,生死也可互相促进对照,这就更要辩证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佛学更看重“空”的原因 -- 补充帖

              “成住坏空”有四个阶段,为什么佛学特别重视“空”呢?我个人估计和印度那一带的阶层固化有强烈的关系。如果个人和家族的奋斗都没什么指望,都被固定到指定的阶层,人生毫无希望,那么“空”的确是最值得研究的。

              扩大来说,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中国的神话传说是比较温暖的,其他各地的都比较残酷。特别是古希腊的,简直没眼看,动不动就乱来,毁灭世界的,残酷而冰冷。神话不能完全反应事实,但肯定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事实的大致反映 。很怪的

            • 见前补充 4963834
      • 家园 正相反,慧能开创的禅宗要求高

        或者说八个宗 派要求都高,一样高。哪能这么比较,一有分别心就远了。

        你这个抖机灵说的口头禅,还是禅吗?

        禅需要修行,相当一批学者把它当学问,已经离题万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