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雪夜妖谈-引子 -- 夜如何其

共:💬1384 🌺14859 🌵3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王

            你也理解错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宽松世代(1987年后出生,快乐教育下长大)数理化童子功不行,成不了可靠的工程师。

            这个还不是日本一国的问题,发达国家普遍因为去工业化,人口质量都在下降,最起码是数理化功夫和奋斗精神下降。

    • 家园 这篇核心观点是日本出现 -- 补充帖

      了十几年的时间窗,至于能不能变现那取决于很多因素。

      至于中兴,这只是中性词,光武中兴,同光中兴都是中兴。

      日本省还是日本州,恐怕都不是日本心甘情愿的。

      历史大趋势在没有“人定胜天‘的豪迈理想加持的情况下,一般是不能因为人的好恶改变的。

      历史周期律启动了,拦不住了。

        • 家园 我觉得你可能对日本太乐观了

          日本出现十几年的时间窗

          巴菲特大举进入日本后,这才突然发现日本有可能要经济重振了。

          巴菲特去年11月买台积电,这个月就抛了。

          现在的日本,属于内外交困。

          外部:

          安全,同时交恶于中俄,局势不断恶化,具体就不说了,都看得见。

          外贸,开始走下坡路,连续20多个月逆差;即被美国裹挟远离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又挡不住被美国吸血。

          产业,优势产业岌岌可危,日本经济支柱汽车行业,在全球最大的两个单一市场,也是日系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和美国,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具体看本田和日产,丰田还坚挺。

          能源,全球局势不断变化,俄乌冲突、沙伊和解,去年能源出口国普遍赚的盆满钵满,能源进口国普遍逆差,日本能源安全是潜在威胁。

          人口,日本的问题不仅仅是老龄化的问题,而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我之前看到一个日本的数字,日本终身未育的女性占比(50岁还未生育的女性在同龄人占比)27%,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扩大(因为要等到50岁才能统计,所以这个数据是拖后的),据日本某机构自己的数据,未来将会达到32%。

          一个政治、经济、安全、产业、人口、能源上都不乐观的日本,出现十几年的窗口,显然对日本太乐观了。

          • 家园 有美国在,日本不是啥问题啊,我个人感觉日本维持难度不大

            美国的吸血和美国的好处,我感觉凭借日本现在保有的自主技术,不涉及军事安全基础下,日本还能坚持。

            如果朝鲜发个几枚导弹,估计日本会产生波动。

      • 家园 你这是拿如果当成论据

        整个帖子的基础全是末尾的这半句。

        【但如果未来产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东亚的话,】

      • 家园 日本为美国代持的资产该过户了

        日本是个政治上的矮子,它何德何能持有巴西、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核心资产,如果某个标的美国企业也想要,轮得到日本企业吗?既然在任何事务中日本都是一致行动人,那必和必拓的股权放在日本商社手里也没有什么区别。

        巴菲特两年前就开始增持日本四大商社股权了,一直以来这个都是日本的“非卖品”,一方面华尔街面临资产荒很多年了,华为抖音大疆的股权都不卖,三菱三井也不错,不卖也🉐卖。另一方面,让你持有必和必拓,我再持有你,兜兜转转就回来了。

        • 家园 关键是中美竞争中对抗后

          结果是中必输。

          如果是这个结果,日本确实有所谓中兴可能。

          不是这个结果,日本会成为美帝为续命而不得不"牺牲"掉的下一个弹药库而已。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人、财、物,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看不到日本中兴的一点支持因素。

          能看到的,只有楼主的美好祝愿\期待而已。

          • 家园 日本已经原则上同意CHATGPT接入政府网络

            这个国家已经出卖了自己的信息主权。

            现在的日本已近接近被吞并前的夏威夷了。

    • 家园 章五,直升机撒钱是否可以克服通缩

      疫情初期,黑心资本家出身的特朗普做了个不符合其身份的事情。

      大撒币,向普通人发钱。

      加拿大也是如此,连我都想去申请福利,尽管我不富裕,但阴差阳错之下,结果一项都不符合条件。

      但换成政府角度,认为我还是通过某种形式享受了福利。

      疫情后期出现了少有的富人通缩的现象,表现就是餐饮服务的重创。

      穷人吃快餐可以,但下不起馆子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学习西方,向全国人民发放消费代币卷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这样直接发放消费末端,和商场打折,吸引去购物一个道理,肯定促进消费,能克服通缩。

      但是会导致多大的通胀,反而不太肯定。

      因为这取决发放总量,和发放形式。

      按传统统治思维,这个事是不能做的。

      第一,普遍发钱,等于不发钱,没人感谢你。

      第二,钱不过我的手,就不是钱。

      真要发钱的话,好事得做好,特别是研究好老百姓的心理,采取点手段。

      有钱人不发,能增加穷人的幸福感。

      但宣传适度,别高级黑。

      • 家园 一个会计阻碍了全世界人民的幸福

        仔细想想,其实直升机撒钱符合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人有工开,美国人消费,中东卖油,巴西卖铁,泰国马杀鸡,非洲打猎,经济繁荣,人民幸福……唯独不符合一个人的。。。工作操守。。。那就是公司里的那个妖里妖气的小会计。

        “所有人给我停下来!这账做不平!”

        账做不平!!全世界人民的幸福就是被这四个字卡死的。

        “烧死她!烧死她!烧死她!”

        愤怒的人民呐喊着

        女会计嘴角流下鲜血,死前喃喃自语: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家园 章四-大下岗前后企业干部中坚对工人的真实态度之一 -- 有补充

      事情过去很久,有些是可以慢慢说了。

      山东大下岗潮并不太激烈。

      当时感觉,市属企业完蛋的多。

      当时都一样,市政府门口坐着讨工资的工人。

      市长搬到附近的宾馆或者某大楼里去办公。

      晚上开会,跑到学校的会议室里去开。

      真的给做贼一样。

      那个时候万幸部属企业下放给地方了,就逼着兼并。

      反而好的市属企业,打死也不干这事,本地户知道本地的本地户的德行。

      这些空降十几年的外来户们兼并了后,才知道有多差。

      倒闭原因就两条,

      一是干部贪腐,地方上企业贪腐,按那时候的标准,真是惨绝人论,一点吃相都不顾。但说实话,绝对金额不大。主要还是舞台小,限制了表演能力的发挥。

      二是负担太重,不说退休的。甚至还有被几个老病号吃垮了的企业。

      兼并的结果和过程挺有意思。

      一是人员膨胀,不到三千人,一年暴增至一万人以上。登报吹嘘的时候,市里找事大发雷霆:明明只给了你们四千人。

      他们也好意思说,兼并前一个月,这些破企业调入的人员,好像不是他们办的手续似的。

      二是原有职工极其紧张,这关系到子女就业问题。领导们后来才知道职工在这方面的敏锐性。职工城市户口的待业子女从不到200人(农村户口不是必须安排的),暴增至5000人。

      三是差别对待。严格审查档案,地方企业级别极低,档案混乱,大量人员的干部身份被取消,基本工资不并轨(部属企业高),岗位工资只发70%,工龄工资被兼并前,不认定为本企业工龄(这个是允许的,一般而言那时候,大中专学生上学即为参加工作,也算工龄的,但没有正式文件确认,但复转军人的军龄都算)。

      通宝推:大胖子,真离,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3)
      家园 大下岗态度之二 -- 补充帖

      大下岗按说不太久远,不过看现在,似乎不了解的人更多。

      国资部分合并,出现过两次容易混淆,时间挺近的阶段,一次是大下岗前后,另外一次被称为拼舢板做大船。完全两回事。

      只说大下岗,有时挺奇怪的,大厂兼并破落户,破落户还觉得自己吃了亏。

      原因大致有:

      1,可能部分真吃了亏。那是地方分一轻局,二轻局啥的。八个企业,就一个靓仔。地方图省事丢掉七个烂仔,干脆拆庙不留和尚。打包送了。

      靓仔当然不满意,但他又养不起其他兄弟,哪怕给他一个。

      吃亏的,还有干部,已经说过了。

      吃亏的,还有财务问题,以及过去混乱的地方,产生的一些弊病受益人群,皮已不存。

      ---字数限制---

      家园 大下岗态度之三 -- 补充帖

      第二就是忙总说的兼并时机问题。要卖个活鱼价,要平等待遇。

      但那时是替政府背包袱,不是后来私人窃取国有资产。

      谁稀罕要你啊?拜完堂才发现没雕花床,认命但有气!

      说完这些,然后说说大下岗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不足,提供不了就业岗位。为了社会稳定,各企业人员过剩,负担太大。

      政府企业不分家,企业办社会,市长厂长们巧妇难为。

      迟早得爆。

      唯一区别就是,忙总提过的,是否可以不一刀切,缓和一点,拉长一点,减少痛苦。

      但是大下岗作为潮流,是必然的经济规律,是对过去,包括前三十年的总清算。

      ----待续,字数限制----

      家园 大下岗态度之四 -- 补充帖

      具体引发大下岗的原因是什么?

      总起来说,就是计划经济衰落,导致维持国企体制的垄断性不再。

      以曹德旺为例,过去收拾他的逻辑何在?

      他的行为破坏了供销社的垄断性。

      供销社是干什么的,都应该清楚。

      无论工农业,计划经济体制制度设计再好,他也有两个致命缺点,一是违反经济规律,扭曲市场(这个也是优势),二是第一点的延伸,就是需要国家暴力来维持。

      然后还有一个通用性的弱点,任何制度,设计的再好,运行过久,都变形变坏。

      国企一旦没有垄断性,高昂的成本无法摊薄,大下岗就无法避免了。

      我不赞成南方私企是祸首的言论,尽管发家致富初期,可能不太光彩。

      发展他们,也是中央决策。

      -字限-

      • 家园 大下岗态度之六

        很多人对上,态度很令人玩味。

        能做到极其敬畏和极其藐视同时。

        上边也是人,操作本质就是面多加水,水多了面,吃上馒头就行。

        但昏聩操作另说。

        大下岗一刀切,各地操作不同。

        比如山东虽然出了三光书记,但是底子好,直到今天山东打工出省的比例都少,考学考公务员不算打工。

        南方下岗人数少,气候温暖。

        上海则出了联合保底的政策。

        东北最惨。

        朱相在当副总理,清理三角债中,对东北的印象很坏。东北讲面子吹大牛的特点,也对南方人产生了一些误导。

        东北的惨状,上边,地方,企业都有责任。

        东北最令人诟病的是,把工人整的这么惨,接着居然国有资产流失了。

        这真是太混账了。

        我们山东企业那时候的说法是,领导不吃肉,我们咋喝汤?

        怕领导傻帽,不去卡国家的油,其实都是干出来的,就是多截流一点自己搞分配。

        东北搞得有让工人下锅的感觉了。

        • 家园 东北上海下岗多原因很简单,国企多

          国企多下岗才多。

          当然,改开开始盲目进城的也多。这也是个问题吧。

          总的来说,当年各地下岗的都不算少,如果按照今天的失业率来看当年,就是这个样子吧。

          只不过是国家有意公开的压抑了下岗的舆论罢了。

          你家不是下岗的,自然也就没了同情心。

      • 家园 大下岗态度之五

        我出身于普通人家,没有啥关系。

        从来没有看过所谓的内参,我只听说过,能看到内参的非领导人士,都极其的腹黑。

        我只能根据个人体会,说一下我理解的大下岗缘由。

        标志性事件都是发生在东北和上海,但上海的后续影响小。

        时间上看,如果没大事件的爆发,需要工人阶级的支持,不然会提前的更多。

        延缓了三年。

        南巡之后,就应该开始考虑了。

        从我们集体学习的材料来看,90年代初就开始了,规模不小。

        92后,企业要求发展大中专学生入党,不再发展工人。除复转军人无新。

        94年内部干部企业管理培训,去掉面子话,就是泰罗制和现金流。

        邻居厂长上课时,举例后,说了一句话:工人不可信!

        这个时候,国企干部中坚虽然懵懂,但是已经屁股过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朱相接受李昌平上书,大下岗的同时,减轻农民负担。

        统治术很简单,一次只收拾一种人。

        只要不收到自己头上,很中性。

        人性的特点,也挺愿意看别人热闹的。

        文革的初衷也是只收拾一种人的。

        • 家园 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

          我对温州和上海有一些了解。

          在温州下岗从来不是大问题,因为本来就没有多少岗。温州唯一比较出名的下岗问题是位于温州苍南的矾矿。就是那些在岗的也很多人停薪留职去做生意,我原来就读的村小学在90年代就有两个年轻教师停薪留职去做生意。

          我92年到上海读书,那时候下岗就开始占据很大媒体关注,当年最出名的是挑选培训一些纺织女工当空姐,最后几个好像前两年退休了。上海的优势是92年之后经济大发展,出现很很多新行业,服务业也大发展,所以吸纳了很多下岗工人。比如我97年毕业从事集装箱运输行业,92年的时候上海的集装箱业务量还很小,97年的时候好像还低于高雄,现在已经雄踞世界第一无数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