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芯片业的几条小消息 -- dfindy

共:💬244 🌺2914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纠错:应该加定语,可能是抗磁性最强的非超导材料 -- 补充帖

          抗磁性的材料其实很多,水就是,而人体内有大量水所以理论上人也能悬浮起来。

          把人放进强磁场中会怎样?

          这个实验获得了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物理学奖,但这个搞笑诺贝尔奖其实是很严肃的,得主中不乏科学大咖。比如这位就因为“手撕”石墨烯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家园 错怪韩国人了 -- 有补充

            这下起码不能说他们造假了,也不是根本上的实验错误,最多是夸大其辞。

            乐观的估计,就算这东西只有一定抗磁性,也有可能以此为出发点找到真正的常温超导材料。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韩国人要撤稿了,看来也只有抗磁性 -- 补充帖
            • 家园 再让子弹飞会儿吧

              这家是搞直播被叫停的那个?

              其他地方的实验可都没说行,这家也没说零电阻的事儿

              当年冷聚变可是央视晚间新闻报道,说咱是第6还是第4家重复出来的,而今安在哉?

              • 家园 嗯,到底还是不能相信韩国人。

                《中国科学报》:光看那个视频不能下结论说是超导,对吧?

                毛河光:他们视频中的材料会部分悬浮起来,这是磁体很常见的抗磁现象。超导的话则是抗磁力非常强,可以把火车之类的悬浮起来。

                事实上,万分之一的抗磁就足够把一片小材料悬浮起来,这个材料和现象有很多,不像超导。所以要是最终是这么一个材料的话,就不值得再去追究。

          • 见前补充 4916331
    • 家园 我辈懒人,正需要别人把大饼套在脖子上

      😁😁😁

      (为了方便西河新读者群,这段是本贴中心思想)别人辛辛苦苦把大饼烙出来,并挖个洞套在懒人的脖子上,但最后也得需要吃饼的人偶尔转一下。

      劲椎不太好,要是能不转脖子更好.........😁😁😁

      半导体工业过了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阶段,到了瓶颈期,就只能拼工艺了,而这是中国人擅长的能把所有人卷死的套路。

      下一阶段应该是量子计算,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大量的未知邻域,虽然各家看起来进展显著,仍旧离通用实用还是有相当长距离的。但是这个东西一旦成熟,现有的半导体工业可能被颠覆,相当于技术被清零。台积电现在看是行业顶峰阶段,各种不确定因素太多,向下的概率远大于向上,不看好台积电,更不看好美国投下大笔资金硬要在沙滩上建城堡。

      元宝推荐:梓童, 通宝推:empire2007,dfindy,
    • 家园 中芯国际将在天津建设12英寸芯片代工生产基地

      半导体周期反转之际,中芯国际为何仍斥巨资扩产

      中芯国际官网显示,该公司在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各有一座12英寸晶圆厂在建中。对于官网显示的工厂和新项目是不是同一个,中芯国际工作人员向观察者网表示,“天津之前是8寸,就一个新的12寸”。

      ....

      规划建设产能为10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可提供28纳米-180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

      .....

      今年5月,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为1865亿美元,而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的产值仅为312亿美元,自给率约为16.7% ,比2011年的12.7%高出4个百分点。

      。。。

      在这312亿美元的产值中,中国大陆本土企业只贡献了123亿美元,占比39.4%,仅为整个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的6.6%

      ...

      市场上有分析认为,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占全球3成以上,而中国大陆本土企业的芯片产能占比不到10%。

      评:从上面的6.6%计算,中国大陆本土企业的芯片产能这不只占2.2%么?说不到10%那可是太客气啦。但一般说的是中国和美国的芯片产量基本都在12%左右,这个数字不知道是咋算的

      就按312亿都算中国产能,占国内市场的16.7%,国内市场是总市场的1/3,那么产量应该是总市场的5.5%

      另及:这个产能是10万片每月,比下面帖子的3000片每月可多多了,也许那只是一个试点性质的?

    • 家园 集成电路供应链项目建成 国产20nm技术研发线预计9月投产

      这是去年的新闻

      http://www.bepurestandards.com/news_show/7496a74b-00ad-4ab3-9cdf-85ae7cd1c779/%E8%A1%8C%E4%B8%9A%E8%B5%84%E8%AE%AF

        2月20日,集成电路供应链及先导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项目进行了环评公示,最终由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建设本项目。根据公告可知,本项目总投资51.37亿元,建筑面积约25385.1平方米。

        公告显示,本项目产品定位是用于先进图像传感器、65nm~28nm及以下逻辑技术研发线的建设,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项目特点是建成后,可为12英寸晶圆生产线提供厂房及动力配套设备,并为多个工艺验证及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提供场地及设施;工艺特点是新建项目将建设集成电路国产验证中试线,产能为每月约3000片12英寸晶圆,工艺制程以65nm~28nm及以下为主。

        此外,本项目严格遵循了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对于离子注入工序中使用的砷化氢,本项目通过优化废气收集系统,对其进行单独收集处理,避免与其他废气混合排放;动力设施中空气压缩机组、中央空调机组广泛采用热回收技术,利用制冷机冷凝器冷却水余热生产热水,既消除了其他加热方式的综合能耗,也减少了冷却塔运行负荷。

      项目预计投产时间为2022年9月,相信本项目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规模生产效益,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本土设计企业,并为国内的半导体装备、材料及工艺开发提供先进支撑平台。

    • 家园 李毅中:上微已经搞定28nm光刻机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谈中国芯片真实现状-哔哩哔哩】 [URL=网址]标题[/URL]https://b23.tv/R907cdT。28nm制程的光刻机去年已经落地​!

    • 家园 2023年芯片产能过剩

      这个是项立刚的在去年南京富士康准备扩产时提出的看法。他现在还坚持这个观点。

      一年过去,还未到2023年,芯片产业的走势基本若我当初预见,不是长期的持续的短缺,而是开始过剩。一个多月前,我发文分析认为2023-2025年全球将迎来芯片过剩危机,这对新兴的中国芯片企业这是生死考验,中国大陆的市场不能留给台湾企业,更不能让台湾企业借大陆的资源、资金、人才压制大陆企业。

      项是早年的中专毕业,学会计的。后来考上人大文艺学研究生,自称是通信行业观察家。出版过几本5G的书。河友陈经、前河友科大胡不归(袁岚峰,好像不来了)反对,还有其他一干人等反对。有些人拿项的中专学历攻击他。

      他经常抨击一些知识分子坐在书斋搞研究,对产业实践离很远或蜻蜓点水查点资料就发表观点看法,惹得一些学历光鲜的人揭他中专背景。但他从不讳言他的学历。

      通宝推:empire2007,
      • 家园 禁卖导致过剩好理解啊

        毕竟中国是一巨大市场。真要过剩了,本来就是禁卖,半点也影响不到国内芯片出品。有关系的是那些国外制造芯片的公司利润压力。

      • 家园 成熟制程紧缺

        40纳米以上的8英寸晶圆紧缺滴!多数工业、民用芯片都是成熟制程,比如40纳米的MCU,55纳米的NOR,包括各种车规芯片。扩产的是12寸,更针对消费电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