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爱国与否 -- 志钊

共:💬26 🌺1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这句:道德是约束自己的,不能用道德约束别人
      • 家园 我国的历史书标记了大量的道德楷模

        就是用来约束人的, 而且是写书人用来约束看书人的.

        道德规范区分了族群。有人大声说:”我蛮夷也“,就可以不遵从我们的道德规范,人们也不会去强求他。但是,就会享受蛮夷的对等待遇,这些人历史结局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处在社会族群之中,觉得社会道德规范对自己没有约束力,那就相当于自称蛮夷了。

        • 家园 强加和自发的区别

          强加的外在规范(最小自由)和自发的内在认同(基本平等),都是道德。问题是现在强加太多,自发太少。还有人以强加来反对自发。就像有人用强制性来反对宣誓性法律。😅

          • 家园 道德都是强加的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不管你是遵从道德还是反对道德,其实本质上都是社会赋予的能力。所谓“除妄亦是妄”是也。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人的精神是有结构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大体代表与生俱来的本能,超我大体上来源于社会(主要是道德),而自我负责居中调节。也就是说,道德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外界强加的。如果没有超我,那也就不会有自我,那么就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类似狼孩。

            以上说法和脑科学稍早前的看法是部分一致的:人的大脑可分为爬虫脑、哺乳脑和皮质脑(也有叫原始脑、旧脑、新脑,或者本能脑、感性脑、理性脑)。进化机制比较苯,不会在整体上对大脑进行优化,这个结构大体上可以看成是需要新的功能时就把脑原来的某个部分放大并复杂化然后包裹在原来的脑上。而且皮质脑发育相当晚,出生后都没完全发育完成,甚至要延迟到20岁以后。所以年轻人比较容易情绪激动或者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成年人相对不那么容易。而这个部分的使用,也基本是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得来的。

            近年来随着EEG和MRI等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可以在人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脑科学研究。其中李贝特(Benjamin Libet,200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相当有冲击力: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基于这些研究,《未来简史》的提出更加极端的看法:“社会系统仍然认为人类整体有其价值,但(绝大多数)个人则无价值。”

            • 家园 前者是不能做坏事,后面是要你做伟人

              未来简史还是别看了吧,典型的科学主义者,连事实和价值都分不清。马克思和佛洛依德的问题是,他们两个预设了道德=社会规范。所以你不会有其他结果。然而传统的道德是指人有实现善的潜能,无非是程度不同。所以这里其实是定义问题。

              • 家园 兼听则明嘛

                其实每个人都是在“盲人摸象”,区别在于是只认为自己摸到的才是真的,还是能吸取并总结他人的经验,从而离真相更近。

                抱着死理不放,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还有能不能对“不做坏事”有帮助,和这个东西存不存在是两码事。“上帝”是不存在的,然而信上帝确实能让人少做不道德的事。同理,相信“自由意志”同样能达到类似的效果,而且这个还被实验验证过了。

                也就是说即使这个东西不存在,它仍然可能是有用的,有时候用处还很大。即使道德都是外界强加的,但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看个人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谓共产主义“劳动成为第一需要”,也是需要主客观共同改进才能实现的,只有这样“六亿神州尽尧舜”才可能真的实现。即使《未来简史》里也认为少数精英人类是不可或缺的。

      • 家园 道德是本来社会的,默认就会约束每一个人

        个人当然可以选择不遵守道德,但也要做好承担显性或隐性惩罚的准备。

        • 匿名 享受权利就要准备承担义务

          如果你要享受一个群体的权利,那必然带来义务。那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享受到的权利大于你所尽的义务,二享受到的权利基本等同于你所尽的义务。三所尽的义务大于你所享受到的权利。对第一种情况,所得大于付出,他们是最应该回报群体的。第二种呢付出所得相当的,但是按照人性本善的观点,他们也应该偏于善待群体。对第三种来说,付出大于所得,他们确实有抱怨的理由。但是如果群体并不是特意针对你一个特定的个体的话,那至少你也不应该有特别超过平均怨恨值的情绪。能保证公正地对待自我与群体及群体里的其他个体,就可以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群体成员了。

          • 家园 “享受权利就要准备承担义务”,这本身就是一条道德标准

            而且被普遍接受的时间还不长。古代阶级社会只享受权利但不承担相应的义务才是主流,反而被认为是天经地义。

            所以说道德是有阶级性的,也有群体性。很多时候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时候甚至是矛盾的。认同某种道德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经历和三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