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普京这次搞这么大,是在安排身后事吧? -- 方平

共:💬194 🌺1275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应该有预案吧,不需要通过他,他能未雨绸缪,少犯错误就好
                            • 家园 停止计划生育,也是反射弧太长

                              中国人口,是从2016年开始剧烈下降的,

                              习2012年底上台,反射弧过于迟钝,到了2021年5月31日,才放开三胎生育。

                              -------

                              当然,皇上都是圣明的,有错的,都是1997年已经去世的邓小平的罪过。

                              • 家园 中国人口现在都在增长。唉,网上最不缺自作聪明的
                                • 家园 Zero9999让我了解了习大大的基本盘

                                  re: 中国人口现在都在增长。唉,网上最不缺自作聪明的

                                  ----------

                                  @Zero9999 让我了解了习大大的基本盘

                                • 家园 你最好懂点初等数学,抛物线的知识,就知道什么叫趋势。

                                  人口是大时滞系统,看人口数量好像增长,其实结构早已崩坏。毕竟只要死去的人少于出生的人就可以增长,可是现在死去的人都是抗战时期出生的人,那时候才出生多少人?现在新增人口才48万,明年乃至将来都是负增长,新生人口还不如抗战时期的出生人口。

                                  抛物线的知识,初中学的初等数学就可以,不会不懂吧!

                                  • 家园 个人是希望人口负增长一段时间,人口降降才好

                                    我始终没搞明白为啥就这么害怕人口负增长一个时期。。。

                                    缺劳动力?不会呀,这次产业升级就是智能化为核心的,同样的财富创造过程中,未来人力所占比例必然越来越小。。

                                    养老?只要解决好分配制度,养老纳入社会化体系,我不觉得这无解。。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那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迟早会被人类自己压垮。。

                                    • 家园 人是根本

                                      当然是要受教育人口。我所在美资企业感受很明显,曾经仰视的工程师一个个退休了,中国团队越来越重要。但是印度也很猛,这边招一个,印度能招几个

                                      • 家园 是,提高教育人口与人口素质是关键

                                        人口总量下降,但教育人口比例上升,这两者觉得处理好是不矛盾的。

                                        像老美人才结构里理工科被印度人华人逐渐改变,自己觉得还是他们教育思路上出问题了,太依赖走捷径,人才全球掐尖利来的快,但弊端现在也慢慢显现了。。

                                        我们国家目前这方面就反而有个优势,基本框架队伍主要得靠自己体系来培养锻炼,那队伍的稳定性继承性就会相对好也长久。。以后全球人才掐尖现象国内肯定也会普遍。。

                                        老美理工教育现在看至少其中小学教育是出了问题,追其原因自己猜测还是太贪眼前利益,不舍得像以前美苏争霸期间那样重视中小学数理化教育,不舍得给底层留上升空间,教育资源就严重两极分化,公立和私立成了两个极端,公立人口基数大,但又提供不了足够的上升高度;私立听说是质量很好,但那也是阶层固化的组成方式,而且培养出人才又集中在法律金融医药这种很赚钱行业。。。上面是有臆断成份,国外河友不少,当时抛砖引玉吧。。欢迎指正。。

                                        老美财富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没少捞的。。但他的教育人口质量相比较其美苏争霸期间恐怕是走下坡路的。。而且素质教育个性教育旗帜下,底层教育环节上,理工教育比重很可能一直在下滑。。一面是性价比很高的国外引入人才,另一面是比较麻烦且需持久投入的基层教育,感觉老美以前主要是依靠了前者。。。而国内,尽管多年来,顶尖人才出国发展是常态,但各行各业的基本理工人才还是主要依靠了国内教育体系,而且很可能中小学教育模式还更有一些优势。。

                                        我们以后提高教育人口数量,在体系上有更好的发展框架,就是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分配上具有很强的可调节性,比如最近的对校外培训的改革,对衡阳模式的打压,对资本办学的整顿。。先不谈措施是否正确,但公平性上具备很大的可调节性,也给边远落后经济不发达地区留了空间。。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才,也是社会公平性上具体体现。。资本控制下办学弊端就是最终会形成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国内按现在道路继续走下去的话,至少受教育人口数量与质量问题不用太担心。。。

                                        再一个担心人口总数量下降原因是养老困难和低端劳动力相对短缺。。看美国移民,他也是欢迎高端人才,不怎么欢迎低端劳动力移民。。老美基层没居委会大妈这种角色,一捅到底的移民管理怕是困难。。但国内移民精细化管理应该是不难的。比如以前广州的黑人问题,现在就不怎么严重了。。

                                        就是个度的问题,因为不是资本当家,那社会资源的分配完全覆盖解决或部分解决养老问题上还是有基础条件的。还有一点就是老人也是具备创造财富主观能动性与可能性的,把老人资源利用好,也是能发挥作用的。和扶贫一样,简单处理就是给钱给物,升级版呐,修路造桥搭平台搞教育培扶自我造血。。

                                        只要不简单盯着短期利益,低端劳动力移民这种国内想控就能控,发展到今天,以后提高企业竞争力主要手段就不会是一味压低劳动力成本,而更应该借助这次智能化产业升级实现质变,这个过程完成后,就更没必要在低端劳动力市场里盯着移民了。。

                                        基于以上理由,自己觉得人口数量问题没啥大不了的,鼓励生育这种没必要,下降一个时期更好。。把社会资源的公平性问题解决好,把教育人口比例提上去把终生教育的事情做起来,那各行业职业人才就不会短缺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人口数量和人力资本

                                          基本上,中国的人口数量达峰就是这两年的事,说不定就是今年。以后,就进入人口负增长的阶段。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还是会持续提升一段时间。

                                          世界银行将人的生产能力( 如教育、营养) 所代表的价值称为人力资本。受教育的程度深刻地影响人口的质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今后,我国的发展会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高学历人才占比越高,发展的质量才会越好。重视教育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多少能缓解对老龄化社会、人口负增长的恐慌。

                                          但是,人口总数量下降始终是个麻烦事。全社会在养老方面的投入,会挤占其它方面(比如教育、科研)的投入,容易导致经济增长乏力。有研究指出,老年抚养比每提高1 %,会使GDP 显著降低0. 23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为13.5%,日本为28.7%,模型显示大约在2055年我国人口结构达到当前日本的状况。按2019年的生育意愿计算,到2070年时,我国人口会下降到10亿。

                              • 家园 关键是这个政策是他定的,后人不敢推翻,因为他的

                                设计师的名义。

                                • 家园 把计生政治运动化,高压线圈禁,整个官僚体系难转弯

                                  大跃进、计生、反右,都是他把政务政治运动化,一票否决制,高压线圈禁,逆向筛选干部,以至于自身失去纠错机制,直到头撞南墙才回头。

                                  把一般政务政治运动化,一向是邓的风格,所谓“实操能力强”。

                      • 家园 我觉得你挺面熟

                        最近河里流行改名,我都不知道谁是谁了。

            • 家园 这位兄弟错的离谱,普通人怎么突破战争迷雾

              关于乌克兰战争这几天,一面倒是俄军失败,打的各种不顺利。注意到一点,此次俄军所有战报都是一个口子出,而且简单文字,没有图片。与叙利亚战争完全不同。想想为什么?

              其次,根据俄罗斯 乌克兰战报,我们在28号,俄乌谈判前,看到俄军已经卡住了所有战略要点,完成对乌克兰军队的切割包围。基本上 东部乌军已经被包围 切割在 哈尔科夫 马里乌波尔等几个地区。北部乌军基本在基辅周边被切割包围。赫尔松已经拿下,敖德萨乌军基本上也是毫无作为。

              同时,整个4天,乌军一次连级以上主动出击没有。当然这可能是美国人教的城市巷战思路,不过有常识的人知道,一个没有任何战场主动权的参与方是什么结局?

              ---------------------------------------------------------

              关于尼泊尔那个协定,穿破迷雾,清晰看到这是 美印合谋,美国在前台,印度在后。尼泊尔实际上是卖给印度了。各路网友会焦灼,我国潜心投入尼泊尔这么多年为啥失败了?确实 中国除了不痛不痒的抗议啥都没有。

              那么做个不负责任分析,尼泊尔在二战后其实上层是英国扶持,印度不断渗透,并且是印度势力范围内的所谓中立国,和不丹锡金一个性质。不丹锡金在被印度先后实际吞并后,印度为了北方边境这次躲美国之后,下决心吃尼泊尔了。

              美国这次塞印度这个大礼包,一个是面上为所谓美版一带一路做样板,私下里还是吃烂钱走账。一个是在俄罗斯进乌克兰的同时,稳住印度这个俄罗斯传统盟国,印度在战后其实一直是俄罗斯盟国,简单说印度本土势力亲俄,传统统治阶层是英国马甲,看成是穿印度马甲英国人就行了。和香港那帮人一样的。

              这是一个层面。那么后续印度会在合适时间启动吞并尼泊尔的。

              那么中国前期在尼泊尔基建,比如穿越喜马拉雅山的隧道和铁路是不是白修了呢?当然不是。而且应该大力推进,加紧完成。以发展尼泊尔经济的名义投身尼泊尔基建。发包方是美国人 印度都行,基建给又快又好建好。

              为什么如此卖国呢?

              ------------------------------

              做个不负责任推测。美国人到的地方,一定会带来颜色革命那套NGO,这些组织反印 反中都是自然的,这是美国人软实力体现。印度吞并尼泊尔的情况下面,美国还是会一如既然下烂蛆。

              那么,在尼泊尔基建完成之后,尤其是我们中尼铁路 高等级公路通车以后。印度会启动合并的法律进程。尼泊尔毕竟是个2000万的国家,在美国渗透多年后,必然会有各种反对党,我们也会培植,印度吞并过程,一定发生颜色革命。印度也会悍然出兵。而前面紧张局势的过程,我们会自然完成边境军事集结,当然是所谓自保性质。

              在印度进军吞并时候,就开启新时间窗口了。

              我军可以迅速借印度吞并尼泊尔时机,全面开打,一举打掉印度中央政府。击碎印度。前面尼泊尔的基建就为我们快速进军提供宝贵的通道,并且为后续的后勤提供保障。

              简单说,尼泊尔是中美默契的一个坑,让印度贪婪的跳进来。

              通宝推:醉寺,
            • 家园 还有一个是国外网友不清楚的

              目前国内的出生人口速度已经快接近负增长,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解决台湾问题,不久将来连兵源都要枯竭,人口老龄化,到时候难道请雇佣兵么?

            • 家园 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毛熊帮着作苦活的

              兔子自己总是想不脏双手,这种便宜事不会永远有的。

              通宝推:潜望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