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说,闭关与锁国 -- 葡萄

共:💬125 🌺40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有兴趣,请看看第七部分如何

          (七)毛泽东和白求恩的手术

          http://www.cchere.net/article/476801

          • 家园 一直都在拜读大作,个人觉得行文比较晦涩,主旨意思似乎摇摆不定

            或者是我把握不住把,这是我本人水平有限,不便再发表什么言论,还是看帖吧

            不过我是什么帖子都看的,比较杂乱,思想也不成熟。

            不管怎么样,我是推崇读中国的古书的,可能是因为我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有关,我非常羡慕那些能随手引经据典的人。小的时候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西方文化上,小提琴,吉他,素描,西方小说。只是长大后才猛然发现,中国自己的东西才更好啊,于是责备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西方的东西上。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很是不安的,是的,现在随手可以找到想知道的任何信息,可我知道的越多,人越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更不知道知道这么的东西对社会对民族有什么用。诚然,发展是要发展,但有必要朝死里发展吗?

            看过一本《以善致善》,估计很多人会攻击这样的论调,可我越来越相信,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在用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文化了。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这样的心情,一个“急”字不足表达。

            所以还是不说了,多看少说吧,也请大家别怪我,因为我确实说不出什么东西,脑笨嘴笨,手更笨。好帖我一定献花的,什么积分什么声望,我是一点无所谓的。

            • 家园 贵兄和本人一样

              这篇文章甚至不用任何大的改动,就能描述我的现状。小时候学习钢琴,从而迷恋西方尤其是俄国人的东西,倒是自己的不知道了;看得越多越迷茫,呵呵,有时候深夜看完书想写点什么,但是抓不出来头绪,所以一般只能写成翻译、整理。和您一样急切,幸好有西西河。

            • 家园 说的好,其实我的文字只有一个主题:中国

              其实一直以来在身边,在社会在论坛见到很多人与很多争论,很多人结论是相同的但是出发点是相反的,很多人出发点是一致的但是结论又是相反的,这些在论坛见的更普遍了.

              其实在论坛里那么多争论里可以看到,最终都是各种利益的角逐而且都乐于以中国的名义.我想用自己的所学所闻所想从中国的角度,看利益问题.比如从经济增长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社会与法律的角度,曾经军事与发展的角度,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大家能结合这些利益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事情会有所不同.也许大家看完这些分歧依旧,问题依旧,但是这些是对同一问题有共同认识基础上的,而不是现在很多时候表现的,常识的混淆.

        • 家园 有声有色???我听说的可是怨声载道。鄙视你这种居高临下的教育

          人家小孩子的回应可是现学现用的:这读经作业,真是弄得我们道路以目,我们皆曰可杀

          相信未来的这几代人用这类教育方法这个教育体制这种自以为是居高临下的教育指导方针教育之下,会导致找不出多少不讨厌经史子集的孩子这样的后果

          我个人是非常遵从中国自己的文化,非常崇拜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的。相信2000年来的人都是比不上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的,我更认为独尊儒术忽视墨道法名阴阳纵横诸派是非常荒谬和可笑

          我完全不抱希望,中国文化很难有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Tags): #读经#怨声载道
          • 家园 十分对不起,遭您鄙视了。

            读书肯定是怨声载道的,小孩子有谁愿意读书呢?可读了这些书,长大了才发现有用。

            我只是听说有这样的活动,而且我崇拜的南怀瑾大师也在积极推动这项活动。不过我听说好象是自愿的活动,没有强制性吧,如果有强制性,那就不太好了。

            如果你说我是居高临下,那我先道个歉,我从不敢这样对别人的,我非常自卑,说话都不敢看别人的眼睛。人家对我凶一点,我说话都是心怀忐忑的。

            我小的时候很讨厌读书,不过父母逼迫没办法,上了学校,很讨厌背这背那,特别是99乘法表,总是羡慕别人说西方国家的小孩子都不用背这个,所以非常向往西方国家,而我从小的口算课从来是不及格的。等我真正到了西方国家学习,才发现99乘法表这些基础的东西有多好。老外在算术的时候,发现乘法除法就要用计算器,问他们11乘11,25乘4,他们通常会想一下,然后严肃的告诉我,这样的计算是要用计算器的。

            我想我是属于那些比较笨的人,希望您不要鄙视我了。也喜欢看您的帖子,希望有更多的帖子出来。

            谢谢您!

            • 家园 如果是有优秀的老师带领下自愿学习,本来是好事

              可是,就中国目前的体制,有多少不变味的地方呢

              所谓试点,就是拍脑袋抽两所学校,然后规定要读什么什么多少多少,还要抽人比赛(不是比赛理解了多少,就是比赛死记硬背能背多少)然后编一个取得多少多少成就,领导多少高瞻远瞩的表功文章。

              从多年前我那时候的读诗,与现在的读经,我看到的几个试点,模式却别无二致。这就是我认为没希望的缘故

              您那边的孩子真幸福,南老师听说是很有能耐和学识的

        • 家园 可以的话读读我的文章第八篇,我想这个是我对中国文化的总结

          欢迎指教,或者我单独放文化百科讨论如何

        • 家园 对儿童不发漫画,不搞案例教学,推动少儿读经活动?

          轰隆!我,倒也!

          中国的小孩子,新中国成立前读了不少经,不知道当时世道人心如何?

          可达三代之治乎?

          我估计您去朗读清史稿都坚持不了10分钟,不明白阁下何以认为少儿读经能有成效,小孩子不会反感。

          我认为让小孩子反感传统文化,见效最快就是让他们读经。

          关键词(Tags): #小孩子
      • 家园 最近朋友出的中国文化的书专门去蓝登的总部

        是她自己写的关于中国文化学术的书籍,中国人没有人愿意出版但是蓝登特地把她叫去了纽约总部谈合约 可惜大陆版本没有只有法文与英语版本说实话我们西方人了解我们是用放大镜,而我们是用望远镜而且是反过来用

      • 家园 文化是上层建筑,你有什么样的实力就有什么样的文化

        那时的嬉皮文化不是因为化工技术的发展才产生的吗。再说,吃都吃不饱能嬉皮嘛。

        • 家园 是呀,这个才是道理

          文化是时代的背景与时代的象征,文化不是静态的东西是随历史经济变迁而变迁,变化而变化的.很少有一成不变,丝毫不改的文化能延续至今.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惟有多元化的选择才能给我们更好的利益回报,而我们长久的历史与文化祭奠不正在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丰厚的回报么.为什么外过人喜欢用放大镜,用无比的热情来研究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很简单那不仅仅是喜欢.日本拿我们的豆腐做出了欧洲市场垄断的高档健康食品,这个就是道理.有的我们不开发利用,等到别人占领了也就晚了.比如世界中药销售国家与地区中,曾经第一大国是日本而不是中国.丢西瓜捡芝麻的事情我们做的很多了,自己的利益不明白争取拱手送人能怪的了谁.

      • 家园 对什么评论之前,最好先了解下,望慎言.

        先说件事情,在上世纪初帝国大厦独领风骚几十年.当初设计者遇到了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传统的欧式砖市结构基坐无法承担大楼的整体重量.不过当他偶尔翻开自己旅行的相册,在照片中残破的中国佛思背景吸引了他.中国传统的梁柱结构,墙倒柱不倒的特点让他灵机一动.当时正好赶上大钢铁的时代,钢梁结构不仅仅铸就了帝国大厦的辉煌,而且也拉开了摩天大楼的建筑时代的帷幕.

        文化的继承不仅仅是翻出来掸掸灰尘,晒晒太阳,而应该在旧释的基础上注入新解,否则我们以后的后人又继承什么呢?文化历史表明一种文化总会失去一些宝贵的古董,但同时也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灵芝。

        如果愿意了解诸子,我在文章系列8里,简述过,也简述了中国文化的2000年来的沿革.

        很显然的是,无论你怎么评价这些年来中国文化的变化,无论从变革角度从表现形式角度从科学技术角度,在2000年大多数时间了,中国的都没有停下过脚步.中国领先世界科技1500年不是建立在一个2000年前就已经死去的文化上的,无论从狭义的文化还是广义的文化上都不是.

        仅仅以朱熹来说,这个被我们今天批判的完无体肤的腐朽没落的代表,还有一个被曾国藩蒋介石推崇备志的王阳明,这个在中国思想的影响不亚于另一次革命.他们的思想不仅仅影响了后人,而且对现代日本儒教资本主义和韩国现代儒家社会有的不可忽视的基础意义,这个是世人所见.

        仅仅以最低标准,中国近代历史上至少有两个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与理念至今还深刻影响我们的时代,这就是孙文与毛泽东.不知道有人说的,既便是最低标准的中国文化的思想家,也已经300年没有诞生过了从何而来.

        就象一直以来竭力证明中国文化已死亡的学人证明汉字即将死亡那样,一个拼音替代汉字的方案就此出炉.当计算机时代来临的时候,汉字将要面临灭顶之灾的感叹四起又怎么样呢.但是谁有想到,恰恰是计算机重新使汉字焕发出自己的生命力呢.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文化,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文化构筑了中国文化的整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先后是继承与吸收却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能保存几前年丝毫不变的文化只有一个是特例:古埃及.

        有2句成语,一句叫叶公好龙,一句叫邯郸学步,前面说的是有人喜欢龙喜欢的不行,真龙来了吓趴下了.后面说的是有人喜欢学人走路,没学好自己原来怎么走路都不会了这个就只能爬回去了.说中国文化已死的大多如此.

        中国文化的根基里,易经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易经里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用大白话发过来说,自己不努力,说什么都是白搭.

        儒家强调的慎独用现代语言叫加强自身素质,儒家讲究礼节与现代社会文明礼仪是相一致的,儒家推崇忠诚这是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抛弃的思想,儒家尊重敬老爱幼这也是维护古今社会稳定的基础。六艺在现在看来是最早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教无类更是诸子中对普及大众教育唯一身体力行的。这些东西无论在现代社会还是未来可预见的社会都有现实的价值,这些价值观念的丧失又对我们的国家民族意味着什么呢.

        里根把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格言放在了办公桌上,我朋友工作的卡通公司运用的山水技法的卡通技术现在是国家一级机密并在欧洲获得丰厚的回报,日本人把豆腐开发成了高级健康食品,24节气依然在我们居家旅行生产生活里起到不小的作用,不要说吃老本怠尽.不但是鸡尾酒疗法对爱滋病治疗起到不小的贡献,我好朋友的家族拯救的珍稀药材与中医技术已经成为与德国拜耳合作开发的爱滋病疫苗的关键.这些都是历史久远中国文化的载体,他们没有随历史而干枯而是随着时代与科学的进步为我们的明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我们创造源源不尽的财富.

        至于入宝山而空手而回的人,我想不是什么死了,而是他们的创造力在探索之前就已经死了,是那自强不息的心死了,仅此无他.

        • 家园 葡萄兄最后说得可是技术不是文化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既要从老祖宗那里寻回技术,也要从别人那里学来技术。就像拜尔的那个例子,技术是相通的。e什么时候都等于mc2.

          技术兴国没有传统和新潮

          • 家园 和学习西方文化一样,怎么学习中国文化是一样的问题(举拜尔例)

            西方文化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学习的过程,掌握的他们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和与之相关的哲学思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的学习与掌握西方在这个世界现时胜出的原因及关键.说个例子,在大陆漂移说成立前,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就和地心说被推翻前一样.但是一旦这个门被打开了,我们能认识这些意味着什么么.很显然,认识这些与否很大决定了我们对未来的决策.这个就是我要说的学习要学在关节上,总是跟着人家跑不是办法.

            同样的问题,我们曾经遇到过不少.就拿拜尔的例子来说吧.合作的关键很显然是种草药,而且是种濒临灭绝的草药.那么我来告诉你这草药为什么到被灭绝的边缘.第一是环境因素,草药的原产地由于盲目上马污染型小企业,草药原来的生存环境被破坏,现在是迁徙到新的培育中心了原来的环境那草药已经无法生存.第二是中医的大环境,由于中医有很多来自中国文化与哲学的东西,由于现代科学不能合理解释就变成愚昧腐朽与落后的东西,当然针灸是例外因为这个疗效毕竟光为人知尽管还没有很好的科学的解释,也内现代科学所认可了.第三就是认为非科学理性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尤其是现在人常说的经济价值,这个就是造成这个草药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原来草药的生存空间,都被拓展做经济开发用.

            说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对待中国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在很多技术上就体现了这个观念.如果你愿意仔细观察,很多中国地方的古老习惯风俗,虽然曾经用科学原理无法解释但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那些曾经我们以为落后的东西又曾经焕发出新的光彩.而有的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今后开发与利用.比如藏族绘画采用的传统工艺,就比现在任何先进科技的喷涂材料都更能在世界屋脊保持颜色的鲜活与长久.

            这个也是我写文化的原因,也是我文字的开头认识什么是利益的原因,这些年我们捧进饭碗讨饭的事情多了,这里我就说件事情作为结尾吧,周庄和平遥现在都是旅游的热点,寸土寸金,而不知道你们知道与否,作为周庄与平遥的旅游资本的古建筑全落,不是因为当地人可意保护,而是因为他们当时不靠近现代交通干线,没有能力进行旧城区改造.80年代初,中国城镇曾经有过一轮大规模改造风潮,但是尽管有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力劝,当时有能力改造的都迫不及待的上马了,无数有当地文化特点的古城古镇就在瞬间消失了.后来当周庄与平遥通过旅游,走出了自己的黄金路,当年那些镇长县长才想起了那教授,重新请他去规划,可惜有的已经无可挽回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