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在国内被删的文章-关于谷爱凌的。 -- 可有思考

共:💬97 🌺515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承认双重国籍的坏处是啥,好处是啥。

      总得有些好处,才有国家愿意执行这个政策吧。总得有些坏处,才让不少人对它深恶痛绝。而向我这样的,懵懂无知,也不知道你们在批判和担心什么。所以,能否深入下群主,把这事由表及里给讲清楚了。

      • 家园 双国籍牵涉到国家的自信和攻守地位

        后进国家双国籍肯定有害,因为双国籍使人才被吸血更为便利,先进国家承认双国籍肯定利大于弊,取全球智力为己用,不要你的人,只要你的脑,最后往往人脑兼得,所谓“欲终取之,必先与之”,和千金买马骨是同类的国家策略。

        TG就是自卑太久了,所以连这类浅显的国策都倍受质疑。

      • 家园 承认双重国籍没什么好处

        承认双重国籍,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谷爱凌这样的了,引入某些项目的运动员,代表中国拿几块奖牌。

        但是坏处是极大的。因为中国目前外国人客观上是享受很多特权的,以至于基层警察基本管不了外国人。那承认双重国籍以后,你街上跟人吵架,人家来一句“我有双重国籍”,你还不得秒怂啊,光这就引出多大麻烦。更不要说,贪官们自己办个护照,然后警察去抓,人家还理直气壮要求通知某国大使馆了。

        真的科学家不需要中国国籍。中国大学里的外籍教授现在很多。

        • 家园 这么说,人家回复一句“我是美国国籍"岂不是更秒怂?

          既有中国籍又有美国籍,或许约束手段还更多点。

          可以打点补丁,比如只要有中国国籍,在国内均视同为单国籍管理,在国外就不管了(本来也管不了,现状基本就是这样)

        • 家园 承认双重国籍,当然是选择有利的一面

          只要你是中国国籍且身份核实并登记在册,甭管是否有外国护照,在中国境内就按照中国人来管理,不承认所谓的外国领事保护权。这在技术上没什么问题。

        • 家园 你的意思是,中国对“双重国籍”的人没有司法管辖权?

          所以,有人想利用谷爱凌造势,在中国社会制造一批不被中国司法管辖的“特权”人,而中国政府居然会同意?

          • 家园 不同部门观点不同利益不同呗

            不说归化运动员,就说外国留学生。

            教育部、大学、大学所在地的警察,

            观点和利益就不一致。从理论上讲,

            警察当然对这种留学生是有权执法的,

            真贩毒什么的查实了也审判枪毙不含糊。

            但是要是打架斗殴什么的小违法,基层

            警察执法要请示某个级别以上的上级,

            手续烦得要死,所以基层警察常常就能

            不管就不管了。

    • 家园 那么像寒春这种,要不要欢迎呢?
    • 家园 一堆正确但阴阳怪气别有用心的废话
      • 家园 完全支持

        本来想写点什么,但是您的一句话全概括了。送花支持吧。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真正强大还确实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人到了成年观念就很难改了,只有等着下一代人了。

        岔开一个话题,7,80年代的时候,人们觉得流氓罪(聚众淫乱)枪毙罪有应得。现在觉得关你何事。也许再过2,3十年,人们的观念就是啥叫归化,想入中国籍的多了,能者入之。

    • 家园 是量体裁衣还是削足适履

      不懂奥运会能否让永居者参加,向网友们请教一下。

      龙眼在加拿大政府当高工,从事管理工作,每年掌握大笔资金,权力不小,责任很大,但一直没有压力或者歧视,要求龙眼加入所在国的国籍,最近还因为成绩突出,获得市局颁发的年度最佳奖项。

      永居政策很值得中国借鉴,不要把爱国和自由发展对立起来,这会严重制约中国的人才引进和技术发展。大秦和汉唐之所以强势,很大程度是因为不断引进大批外来人才。至于籍贯和居住权如何管理,应该是量体裁衣,还是削足适履,反映了国家管理层的政治智慧。

      当然,一切都应该以公开,公正和公平为原则。

    • 家园 你还是向华为的任老爷子学学

      人家任总就是广取天下英才,不问英雄出处。所谓中国14亿人口众多,人才足够自用,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需要多样性的人才;人口基数大但是如果同质性强,则未必能产生各种各样的人才。

      至于说造原子弹的人才都是中国籍,但是其领军人物绝大部分成才于海外,更说明当年把国外培养的人才为我所用的必要性,当然,对其忠诚性的审核是必不可少的。

    • 家园 自力更生也没那么容易

      解放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给了很多技术,在苏联解体后,中国引进了不少俄罗斯和乌克兰专家参与军事技术开发。另外大飞机现在还在试飞阶段,而且核心部件如航空发动机还是进口的,目前还不能说成功了。

      说说我比较了解的发电设备。解放的时候,这个这方面的产业几乎是零,解放后苏联和捷克给中国提供了技术和设备,先建了哈尔滨和上海两家,后来建了东方,在他们厂房里现在有可能还可以看到捷克斯柯达的机床。在苏联技术的基础上,这三家进行了继续开发,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所以在80和90年代引进美国西屋技术,缩小了和国际水平的差距。到了21世纪初,又再次引进德国和日本的最新技术,和世界水平逐渐拉平。后来中国疯狂建电厂,中国现在煤电技术领先全球了。这里可以看出,不是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而是依靠技术引进加二次开发才实现了技术超越。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工业汽轮机和发电机领域,国内工业汽轮机的老大杭汽起步也是苏联技术,70-90年代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21世纪初才完全独立,其产品在国内第一,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不错的竞争力。国内小型发电机行业的佼佼者济发,其技术来自原ABB,后来的阿尔斯通。

      类似的故事也在核电和重型燃气轮机邻域发生,不过晚很多,燃机领域还远远没有结束。核电领域中国分别和法国阿海法和美国西屋合作。燃机领域2016年国家推出两机专项,2019年分别和德国西门子和意大利安萨尔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这一领域在五年内都会和国际水平有不少的差距。

      通宝推:响水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