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人物的故事五则,量大管饱,121总品质保证 -- 121gdi

共:💬15 🌺1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小人物的故事五则,量大管饱,121总品质保证

    这是我模仿河友

    “我忘记是GWA还是方平或是谁了”

    写的“小人物”系列。

    希望能跟那个系列一样

    得到很多很多花

    -----------------修鞋匠---------------

    小时候,在我家小区内、大门口处,经常会有一个老爷爷在那里摆个摊。

    地上铺个灰色的白布,

    布上摆满了鞋子和配件,

    边上是一个由三角铁架支撑的

    我至今不知叫什么名字的

    手动铁质设备。

    最后再支个“X”形状,

    最顶上用绿色帆布放屁股的

    可折叠小凳。

    就这么一个摊子。

    我爸的皮鞋坏了,就让我去给这位老爷爷修。

    一来二去,熟悉之后

    每次我去,他都给我点糖果零食。

    我就更爱去了。

    有一次,他突然跟我说,

    他过段时间就不能做了。

    我问,好好地,为啥。

    然后老爷爷就跟我讲故事。

    从前有个国营皮鞋厂,

    改制了。

    下岗了。

    买断了。

    他就把买断的钱,

    加上卖房的钱,

    都给了儿子,

    在上海付了首付。

    现在一边租房,

    一边靠修鞋补贴家用。

    而现在,

    他儿子工作越来越好,

    媳妇也孝顺,

    非要他们去上海,

    帮忙带崽。

    “其实他们就是想接我们去享福,又不好意思说”

    老人家笑着说,

    我就跟着附和,嗯啊两句。

    渐渐地,老人家话题一转,

    又聊到他的工作经历。

    讲以前车间没法开除的刺头,

    讲一闻就知道皮好不好的老师傅,

    讲自己刚进部队时的传帮带,

    将自己当车间主任的心得体会。

    末了,

    老师傅按破例,把一整盒糖都给我了。

    说,

    你能安静听一个老头子叨叨这么久,

    这种耐性,

    别丢掉。

    -----------煎饺摊--------------

    武汉黄陂有一家煎饺摊,

    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煎饺。

    因为我喜欢吃脆的东西,

    比如藕,比如煎饺。

    煎饺皮越脆越好,

    而这一家是我吃过的,煎的最脆的。

    我每天下午5点后就没什么事了。

    食堂6点开饭,

    所以我一般5点出去买东西,

    6点前赶回食堂。

    煎饺摊每天6点才出摊。

    “出来早了,城管要来骂人的”。

    这老板原来不是卖煎饺的,

    而是一个散工。

    就是碰着啥活干啥活。

    泥瓦水电防水补漏代购五金拆装摄像头什么的,

    都会一点。

    可就是文化水平不行,

    初中毕业。

    “当年不懂事,不爱读书”。

    他有次来买煎饺,

    跟原煎饺摊老板很聊得来。

    时间长了,

    那老板就说,

    干脆你来做好了,摊子转给你。

    “不要钱,让我终生免费来吃好了。”

    对方没开玩笑,

    他也当真了。

    煎饺生意挺一般的,

    一个月大约利润4000—5000.

    好在工作时间不长,

    每天晚上6点—10点。

    但是,准备工作中午12点就要做起来,

    饺子都是现包的。

    “所以,有时候我上午还是会出去接活”。

    他问我,厂里需不需要短工。

    我委婉地说,我们这个需要有一定技术支持才可以。

    毕竟,“电老虎”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他知道没戏,

    也没深究。

    只是每次我去,他都问我,

    XXX东西要不要。

    XXX多是一些小玩意,

    比如今天,他问我要不要那种儿童积木。

    我说你怎么这么多小物件,

    跟百宝箱似的。

    “朋友货源杂,有的是别的厂的积压货,我能卖的话也能赚一点,人家也是老主顾了”。

    有时,老顾客会跟他打电话,

    让他把饺子送到其他烧烤摊上。

    他送去后,

    “人家非要我一起喝杯酒才愿意放我回来”

    他说这种事儿的时候,

    满脸凡尔赛。

    不过我感觉挺温暖的。

    当然最让我感觉温暖的是,

    他饺子一份22元10个,

    只收我20元。

    赚大了有没有。

    每天省两元,身价过亿指日可待。

    ---------------卤菜-------------

    滠口街这里很多卖卤菜的。

    卤猪蹄

    卤鸭肠

    卤牛肉

    卤羊杂

    卤香肠

    卤猪脸

    卤牛舌

    卤肥肠

    卤凤爪

    卤顺风(猪耳朵)

    卤蹄髈

    卤花生

    等等,

    都摆在一个有玻璃窗的金属推车上。

    我花了四个月时间,

    把附近大约二十一家卤菜店

    全买过一遍

    最后,找到最合适自己口味的

    长期购买

    其中有两家,

    间隔不到5米。

    我第一次去A的时候,

    A店老板说他家凤爪都剪了指甲,

    跟其他那些卖的凤爪不剪指甲的

    妖艳贱货(这四个字是我加的)不一样

    还多次强调他家与众不同,

    绝对不缺斤少两。

    有时我去B家店的时候,

    A店的老板有意无意总往B这里瞟几眼。

    我就当

    没看见。

    ------------鸭肠,你怎么还上颜色了------------------

    整个滠口这一块,

    所有卖卤菜的,

    只有一家的鸭肠是白色。

    我跟老板说这事儿,

    老板气愤地说

    他家绝对不加色素。

    我说,

    老板你误会了。

    我要的就是白色的鸭肠。

    白色好啊,

    纯洁。

    不然怎么说

    白洁,白洁呢。

    白洁好啊。

    白洁老师

    最好了(这一段是我脑补的,大家不要放在心上,也没必要百度)

    反正,鸭肠我就在这一家买。

    没错,

    我就是“白色鸭肠至上主义者”,

    没错,

    我就是觉得

    这家店的小姐姐好漂亮啊。

    -----------------A君,头疼的债务----------------

    A君跟我打电话,

    说要我帮他个忙。

    我说我【氨基酸浓汤】

    别的本事没有,

    你请客吃饭我去【混个脸熟】倒是做得到的。

    A君听完,十分感动,

    立马挂断了电话。

    我回拨回去,

    “好吧你说吧,我已经正经起来了”。

    A君就说,

    最近有个麻烦事儿,

    他们公司有一笔钱回不来。

    我说大兄弟,

    你要砍谁?

    然后,

    电话里又是一阵忙音。

    我再回拨过去,

    “大兄弟,我不光正经,还严肃起来了”

    A君就说了,

    甲方爸爸的法人,

    驾崩了。

    我一听,就知道大概是什么事儿了。

    为了显得自己专业,我赶忙说

    “是要我帮忙拟谥号吗?”

    又是一阵忙音。

    “我不但是个很严肃的正经人,而且从不随便插话”。

    A君就开口了,

    对方法人逝世后,

    其公司另一个股东拒不清偿欠款。

    需要我帮忙催个款,

    实在不行就打官司。

    我说好吧,15%不能再少了。

    他说行,这么多年兄弟,我说多少就多少吧。

    我就问他,对方公司欠你公司多少钱?

    A君说,

    “8500。”

    “万?”

    “元。”

    于是我把电话挂了。

    通宝推:流江河,尚儒,假日归客,瓷航惊涛,菜根谭,北纬42度,GWA,大眼,李根,
    • 家园 该说有能力

      "这种耐性,

      别丢掉。"

      '我花了四个月时间,

      把附近大约二十一家卤菜店

      全买过一遍

      最后,找到最合适自己口味的

      长期购买"

    • 家园 我一大学同学是黄陂人

      他毕业分在武汉一家设计院工作,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出差就路过武汉,在他处小住了几天,学了一句当地俚语: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于是我总拿这句俚语调侃他。后来读到当地报纸有篇文章为这句话辩诬,说那个jian字是“尖”,jiao是饺,形容黄陂人戴的帽子是尖顶的,孝感人戴的帽子像饺子,汉川人帽子介于两者之间。我读了后稀里糊涂的,感到有点扯:尖顶的大概就是像江南阿Q戴的那种帽子吧,可这像饺子形状的帽子是个什么样?拿破仑戴的那种?

    • 家园 宝推,就是老兄这氨基酸浓汤到底是啥意思

      白丝不得骑姐。。。

    • 家园 后会有期

      你这是学古龙的“坑”出版商和购书者钞票的招数啊,那比我的年纪还“老朽”啊!你太浪费河里的纸张花销了,被铁手收拾应该是早早晚晚的事吧?

      但是你的文字确实非常有趣,画面感十足,对话符合人物身份,值得我学习。

      我准备把原来想放在方河友楼里的凑热闹的东西移到你的楼里来,因为他们是“技术流”,而你这里是“杂串汇”。后会有期。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再补充,“卖花男”之歌: “白领”们的花开花落

        再补充,“卖花男”之歌:

        “白领”们的花开花落

        补充个趣事,怕一会儿就忘光了。

        油三在卖“鲜”花时,有些不可告人的密诀,那就让自己的花存的特别多,但是也同样是卖得特别快。他的花没有卖不出去的,不像其他花摊那样拼命地靠喷水来保鲜,到了晚上如果卖不出去的话,蔫透了也就得全扔了。

        他的保鲜法,我会留在下一篇的“餐馆三折”里后叙,这里只交待他的“心理分类”推销术吧。

        还记得油三过去卖过肉吗?和河里另一个“七天”河友描述过的“中国城的女理发师”一样,人家可都是阅人无数的,干过真正地见过“世面”的职业。他们对于人性的弱点的分析和把握能力都是一流的,都是实战演练下来的。

        油三清晨的那批花是卖给刚下火车的高级“白领”们的(包括所有年龄段)。她们基本上都是匆匆忙忙的,基本上没有时间来浏览价目的,挑得也基本上都是最好看的,不过却是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显摆”的,但是摆不上几天就一定会换掉。他就可以给推荐她们一些并不是刚刚采下来的了,花头儿应该是大部分已经开放了的,而且东西是价格贵些的了。

        油三的中午的主流客户,就是那些利用午餐时间闲逛的中下级中年“白领”们了,她们一下班就要往家里赶,现在买了花是为了回去后插在家庭的花瓶里的,而且自己一个下午也不见得有时间去照顾花们。油三就会耐心地帮助她们精挑细选那些价廉物美的,而且也会细心地传授给她们“让花儿慢慢地开放”的诀窍,顺便也就推销了许多含苞待放的“滞销品”。

        油三的傍晚的关门客户,多是那些独身的“白领”年轻自由身们,他们一般都是“曲终人未散”,还会留连在市中心里找个地方玩玩的,留束花儿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派用场。他们(她们)会把油三的的余货一扫而空,也从他那里学到许许多多“什么样的男女会心仪什么样的花”的知识。他们多不在乎花的新鲜程度,更何况也一定会从油三那里获得自己满意的“优惠价”呢。

        油三的“花”情商极高,这给他带来了好“声誉”和源源不断的老客户。这就是那个老犹太人在观察了他数月后,自己找上门来的缘由。

        通宝推:流江河,empire2007,菜根谭,
      • 家园 先匆匆地涂几笔

        补充,“油三后传”

        油三的“炼油梦”已经翻篇了,瘾也过足了,现在早就已经是梦醒时分了。

        当年他以贷款购下了一个工业地块和厂房(是在房产低潮下入手的),找到了一个正经八百的化工专家来助阵,在国内以“合资”的方式找到了生产设备的厂家,还以“技术签证”的名义从国内请了一批价廉物美的技工(人家贪图出国开个洋荤,当成个包吃包住的“旅游”,工资价钱就随意了)。

        我自己也凑热闹帮了些人场,除了在河里四处讨教外,还给他免费当个顾问。记得当时还惊动了远在南非国的大牛“橡树村”。

        好消息是废旧轮胎确实是可以炼出油来的,坏消息是经济效益不易见效,而且后继乏力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也不毁有志者。具有中国人血液里的“居安思危”的传统的油三,及时地把“生意”给转手了。巧得很,下家是一些过去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的移民兄弟们。

        看起来,风水确实是轮流转的,中国人在海外也开始取代过去的“老大哥”的角色了。

        平心而论,油三的眼光是非常准的,“堤外损失堤内补”,他那个工业地产的升值,有力地弥补了自己的其它亏损。整体来说,他也籍此秤出了自己的“份量”,而发现了自己的长项和不足,在人生旅途中获得了另一次收获。

        把过去的“油三”的故事也贴在下面,做为背景吧:

        "浮世绘"之二:

        “周瑜打黄盖”与”空手套白狼”的故事

        都说世界上犹太人是最会算计的民族, 可是我的一个朋友, 就让他们看到了”天外有天”:咱们华人才是这个世界上的最会算计的“老大”呢!

        我这里给他的化名叫“油三”,以免和西西河里大名鼎鼎的“油二”搞混了。油二是靠石油起家的,这位是靠猪油发家留洋的。(详情后补)

        且说这大洋洲的头号都市里有一位犹太佬,惨淡经营数十年后,打下了一片天地,是一个传统服务业的无冕之王。旗下的分店布局精妙,占据了闹市的黄金铺点,生意兴隆得很,可是人家仍然据安思危。一日掐指一算,按战略目光,该行业在数年后会走入“夕阳”。怎样才能全身而退,到哪里去找个“垫背”的呢?

        于是,咱们这位油三就入了他老人家的“法眼”。

        说起这油三,也是有来头的。他本是东海边那个大都市的一个“卖肉的”,原来物资紧缺的时代,也是个叫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改革开放后,“肉票”不通用了,他也吃不开了。不过,人家头脑灵活,又从猪油上大捞了一票。说穿了很简单,他把没人要的肥油全吃进来,土法上马,用大锅炼成脂油后,再卖给乡办肥皂厂。就这样,凑足了学费出国留洋了。

        出国后,他不甘于为老板打工,当上了“卖花姑娘(爷)”,在闹市一个露天的角落里摆开了鲜花摊儿。他起早摸黑,又揣摩透了那些“小白”们的心,价廉物美,不久就把别的同业们都挤跑了。后来也开了分摊儿,成了一方的“花霸”。

        “惺惺惜惺惺”,对油三已经观察数月的老“犹太”,上门游说了。他给没有创业资金的油三画了一个“大饼”:如果油三乐意的话,他愿意把自己的“王国”恭手相送。

        条件如下:

        1。转给他一个店经营,先以欠条抵债,不必付钱,但要每天按固定的金额“纳贡”,数年后将债务一笔付清。(然后,店归油三),否则的话,全部都是白干。

        2.每转让一个店铺后,将以此类推,直到全部为止。

        这好像是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油三心里明白的很,这可是“空手套白狼”,险得很哪!面对一个“夕阳”行业,每吃下一个,就是给自己脖子上套上一根绳子,将来很可能是,白白为人做嫁衣!

        可这又是“周瑜打黄盖”的良机,人家愿打,咱得愿“挨”,不然的话,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他一咬牙,签下了这个“不平等条约”。

        光阴似箭。数年后,老“犹太”乐乐和和地如愿以偿,把手里的“鸡肋”全部出清了。他腰里揣了一大把,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金票子,去开发他的新型产业了。还暗暗地盘算着,数年后,再来廉价购回那个,他算准了一定会要破产的老本来。

        又是数年过去了,老“犹太”的财产缩水了一半后,又回来了。

        但是他大大地跌了眼镜:油三的生意不仅没垮,反而翻了一番,不但原来的阵地在不断扩大,还在另一个繁华城镇又圈了好大一块势力范围,开了好几个分店。

        为什麽?这个商业机密,咱可不能乱嚼嘴。不过我可以引用一些油三的原话:

        1. 经营全是学他们的,可咱们比老犹们更“勤快”,也比他更“节约”(“抠门”?)

        2. 他是很会算,并没有判断错那个趋向。但他忘记了,“水是往低处流”的,但是也会“回转着流”。咱们就是比他们能“熬”,他预料的那个“拐点”确实是来临了,可是硬让咱们给咬牙,“勒裤带”给“熬”过去了。

        油三并没有停步,他又在重寻“故梦”,真的去上“炼油”工程,要搞“高科技”了。

        他说,这回,万一能成功。搞大后,我会去忽悠那位“老犹”和他的朋友来入伙。也许也会转手给他们,再演一场“周瑜打黄盖”。

        说到这里,我还想“事后诸葛亮”地总结几句:

        1. 跟在别人后面走不一定是"笨蛋",但是决不应该忘记,咱们是为了:“一定要超过他!“

        2. 捡别人丢下的“垃圾”也不丢份儿,但是,是为了把它变成“宝”:去“臭”还“香”。而不会把自己也混同与垃圾。

        与河友们共勉。

        通宝推:流江河,empire2007,宝特勤,大眼,起于青萍之末,江南愿,
    • 家园 好好的文章,排版排成这样

      这段看得发笑。好赞。

      ————————————

      他有次来买煎饺,

      跟原煎饺摊老板很聊得来。

      时间长了,

      那老板就说,

      干脆你来做好了,摊子转给你。

      “不要钱,让我终生免费来吃好了。”

      对方没开玩笑,

      他也当真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