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鸿星尔克,野性捐款;网友,野性消费! -- 大神盘古

共:💬90 🌺616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鸿星尔克,野性捐款;网友,野性消费!

    2020年,营收不足30亿,净利润亏2个多亿;

    2021年,向河南捐赠5000万物资。

    捐赠前,直播间一天人数在1000左右;捐助后,经网友转发,当晚直播间人数上百万;所有商品卖断货。晚上12点,网友想见老板;老板骑共享单车到直播间,劝大家理性消费。

    各种段子不断:

    鸿星尔克:我们董事长一直都希望能够理性消费,249的鞋子已经很贵了。

    网友:叫你们董事长不要多管闲事,我就乐意购买

    鸿星尔克:请大家有需求购买,我们的产能没有那样多

    网友:今天就算你们厂里的缝纫机踩得冒烟了也不能阻止我购买

    鸿星尔克:既然大家这样说,那我们企业给大家购买运费险吧,方便后面大家退货

    网友:我不退货,也不穿,我就放在鞋柜上看

    鸿星尔克:鞋子大家不合脚和不喜欢都可以退货,我给大家展示下细节

    网友:不用展示细节了,只要是东西我都买,哪怕是把吊牌寄过来,我自己缝纫也行。

    鸿星尔克:这个是我从业以来,收到认可最高的一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真的感谢大家。

    过往捐赠记录:

    2008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赠300万元现金和300万元价值的物资。

    2013年,向福建省残疾人基金会捐赠2500万元物资

    2018年,捐赠价值6000万元的服装以改善贫困或残疾家庭的生活条件。

    2019年,向中国残联捐款1亿元。

    2020年疫情期间向武汉捐赠1000万元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防寒服等。

    理性消费,国货自强。

    点看全图

    通宝推:玉米菜,尖石,
    • 家园 民心所向!这才是重点。

      鸿星尔克是否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那是企业本身的认识和能力问题。鸿星尔克的捐款是个契机,促发了人们的情感,展示了人们对国货的认识和热情、甚至热爱。这就足够了。就整件事而言,鸿星尔克的使命已经完成。

      至于鸿星尔克真捐还是假捐,对鸿星尔克重要,对其他厂家、人们等各方面不那么重要。如果鸿星尔克没能抓住这个机会,自会有其他企业抓住机会。

      对于鸿星尔克,无非一个个案,采取法律手段处理就完了--但我愿意相信鸿星尔克会抓住这次机会。

    • 家园 这事影响非常深远,国货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鸿星尔克,代工出身的一个家族企业,这些年磕磕绊绊的,只能说顽强的活着,非常有代表性的。这次事件中,人们首先会比较,鸿星尔克和耐克阿迪的区别:

      质量差不多,都是国产,不一定谁好。

      设计可能土点,也看不太出来,区别不大。

      价格呢,鸿星尔克鞋子一般一百多,还天天打折,买一送一。耐克经常七八百,几千也有。

      最大的区别就是品牌了,天壤之别。一个是高档洋气有面子,另一个很low,穷人穿的。区别就在那个勾上。

      这次之后,人们突然发现,这个品牌是最没用的,完全是虚的东西。它的作用,一个是基本品质保证,但国货质量完全没有问题,无论哪个牌子,或者没有牌子。另一个是消费习惯,你想买运动鞋和服装,首先会想到耐克阿迪,但这个是可以改变的,一次事件就改变了。另外,品牌就代表高档和虚荣了,这次事件也被改变了。人们为了一个洋气的大牌子付几倍十倍的价格,就是智商税。然后它还会用新疆棉这种事情来羞辱你,这是自取其辱。为什么不去支持鸿星尔克这种自己人呢?一个值得信赖,值得尊敬的国内品牌呢?他们才和我们是一伙的。他们能赚更多钱,公司规模更大,自然会把赚的钱回馈社会,比如提供工作机会,养活产业链上的各种公司和店铺,也包括救灾。

      这次事件,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洋品牌上面的光环给击破了,透过品牌塑造、营销和广告等虚的东西看一看本质。本质就是你要买一双不错的鞋子,舒服一点,穿个两年不坏就够了。人们冷静思考一下,发现两个品牌的鞋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国际大品牌,另一个却是自己人,有中国这个品牌的光环赋予,更值得偏爱。你要是受灾了,国内企业可能会竭尽全力来救你。两者的价格相差几倍到十几倍,鸿星尔克一直都是微利或亏损,让耐克赚了大钱,这不公平,我们亏欠了鸿星尔克以致类似的国内企业。

      推及其他国内企业,他们一直都在激烈的内卷当中,天生就低国际品牌一等或好几等。他们一直也都艰难和努力的活着,有各种常见的缺点,犯过各种错误,但他们质量不差,并不会偷工减料和坑崩拐骗。当然,他们没有光环,逼格也低,不值几倍溢价,他们也没有这种期望。一双上好的运动鞋,怎么也值一两百了,这就是我们认可的白菜价,应该给他们保留一个公平的利润空间,没必要让国内企业一直微利生存。

      不正常的是国际品牌,包括很多奢侈品,他们不值这个溢价。买大牌子都是为了装逼有面子,让周围的人羡慕,而这都是虚的,不是造不出来的芯片。这次事件后,国货才能装逼,洋品牌装逼的光环被打碎,他们的溢价或销量自然就下降了。中国人会冷静的想想,那一个皮革的塑料的也是国产的包包,为啥就是奢侈品?正版和a货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花几个月的工资买一个包包,这不是被洗脑了吗?

      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奢侈品是很严格的,你会想到黄花梨,紫檀,翡翠,和田玉,云锦蜀锦,西湖龙井大红袍和茅台等等,昂贵稀有的材质,繁复独有的工艺,独有的产地限制,还要有光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成本高昂和不可复制的。凭什么一个中国代工厂产的,批量流水线的塑料包包,就能卖几万块钱?这说明什么?我们被洗脑了,被赋予了一些似是而非、半懂不懂的价值标准。lv、香奈儿为什么值钱?因为它在国际上都这么值钱。为什么在国际上值钱?因为在欧美值钱,欧美认可它是奢侈品,国际乃至中国也该认可。中国品牌为啥不值钱?因为国际不认可,欧美也不认可,中国货就是廉价产品。

      这些固有印象可以被打破吗?国际和欧美都很难,但在中国却不难。我们没能力做出几万的塑料包包,那就一律几十块钱包邮好了,全部白菜价,这才公平。欧美已经是我们的敌人,或者对手,不应该遵照他们的标准。你买几万的包包是为了装逼,如果周围人认为你是傻逼,那自然就没人买了。这不影响几百万上千万的玻璃种翡翠手镯,这个可遇不可求,不可量产的,还能保值升值,适合去装逼。而钻石买了就折价一半多,典当行都不收,人造的论斤卖,完全靠营销洗脑撑着。

      人的观念认知这种虚的东西,要改变真的很容易,在鸿星尔克这种事件中,可能一夜就改变了。疫情也一次就打破了欧美和民主自由的美好假象,说到底,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可以蒙蔽一时,不能蒙蔽一世。

      推广到所有国货产品,包括你们公司的产品,技术国际领先的也不少,很多行业是中国独有的垄断的。有吐槽的地方,但都是用心有力的去做了,保质保量,凭什么不能多卖10%的价格?为啥就土了呢?凭什么就比洋货差几倍?多10%的价格,利润就翻了一倍还多,公司就活得轻松好多,我们也舒服了很多。

      我预言,这次事件,是国货品牌崛起的号角,也是欧美价值标准洗脑破碎的开始,欧美软实力的一次挫败,也是中美长期博弈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大国博弈,超级大国争霸,还是要靠硬实力。软实力只能只能忽悠缺心眼的国家,对中国没用。

      通宝推:醉寺,四十千,chuchong,须弥一芥,陈王奋起,楚天,老树,方平,广宽,钱六,拿不准,小泽珍珠,大神盘古,尖石,唐家山,
      • 家园 这件事对相关行业的人是有冲击的

        转段话吧,在这个时间点上很多行业都可以思考同样的问题了

        ————

        李大铕 07月22日 14:04

        鸿星尔克这个事情让我有点想法,其实我想讲一下,就是这些年中国的国产运动品牌,除了李宁,安踏,剩下的都真的是靠着模仿椰子鞋等其他大牌的鞋型或者贱卖自己来活的。

        有的鞋比我十几年前还便宜。不骗你们。

        很多品牌在十几年前我上学的时候并不是低端的品牌。一样用港台最火的代言人。鸿星尔克如果我没有记错,那个时候是在陈小春最火的时候代言的。

        那个时候我记得我买了一双他们家的鞋应该花了,可能得有200多,刚才我去旗舰店看了一下,整个震撼到我。就是那种做工应该放在国外牌子能卖2000+,原价才200 出头点,现在还搞特惠,淘宝已打折159。

        特别难受,每个单品可能有的浏览量,购买量才是个位数十位数。

        我告诉你们这种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我讲两个点。

        第1个就是在2000年开始中国的时尚媒体开始发展,大量的国外高端时尚的媒体的刊物进驻到中国。

        但是这帮做媒体的人完全套用的是西方价值观,他们所有的创意团队都是由总部指派过来的,而中国本部的权力并不大,也就是说难听一点,整个都是在挣洋客户的钱然后宣扬的是他们的审美观,他们的价值观,欧美的那些东西。他们来告诉你怎么吃怎么穿,什么是lifestyle。什么是高质量的人生。

        就是这些所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生长了20年,也吃了20年的红利,让大家的审美观完全变成了外面月亮就是圆。就变成了完全以洋气,大牌这个词为审美的高位。

        但是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输出。只要它输出的够久,深度浸润的够久,就会变成是“标准”,“对的”。

        当你的意识在一个领域里面被不断的影响,那它就能形成这个东西的标准,也能够代表这里面最好最高级的东西。这种对你的影响会进入到你的血液。好比我来看别人化的妆,我仍然会以这个妆面塑造出来,人的角色感和味道是否“洋气”,是否“高级”为一个标准。因为这个游戏的规则就变成是他们这样规定的。(好比说化妆里面所谓的“立体”,所谓的我们要把自己立体化,化的得像欧美人一样,非要在平地上面盖高楼。这个就是国外的文化审美观念的影响,一味的去追求跟他们一样,企图获得跟他们一样的力量感。而维纳斯这个美神,有告诉过立体的东西就是好的吗?你完全都不知道,你认为对的东西他之所以对是为什么。只是有很多的人都在告诉你,这是唯一的方式,因为这个东西是漂亮的是好的,你便欣然接受了,你没有质疑过)

        中国的时尚媒体其实这几十年没有干太多对社会,对国家,对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发展有所裨益的事情,他们只不过一直在构建加强和稳固外来的意识语言(但是不能怪他们,大家都是打工人。你不在意的,别人在意,掏钱来做,你不能说给他们打工的是不好的),作为一个国际的个体,在艺术上在审美上发展有太大的影响。他们做的一直都是单通道(我告诉你什么高大上,你听着),一直交流的,交换的,都是经济上的利益。本质上来说的话。

        他们不屑于也不希望去帮扶本土,没有太多使命感和经济利益以外的,有关于世界文化角色的使命感和对本土产业起到什么信息整合的作用。(提一下洪晃做得ilook杂志,她是见过世面的人,高级知识分子,对美有自己的感知,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自己民族血液里那些东西是有依恋和认同的,她也知道怎么构建语言,怎么结合本土和国际化,所以她做的时尚杂志在当时是非常贴合于中国本土可能能够发展出来的方向,但是在那个大的环境中,以其个人的力量,以其一个人的意志或以小群人的意志是很难改变这种格局,所以并没有得到资本上很多的支持,但是这个事情是对的。)

        所以这种意识形态传媒的力量叠加,势必让中国的品牌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了。国产品牌开始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始不得不基于生存的目的,干一些两头不受待见的事情。

        这种累积的结果,导致更多的不会买账。把钱都给国外赚。

        自然就没有发展。

        第2个点要说的就是:很多人会说,我之所以不买国内的品牌,是因为国内的品牌很恶心,很多都在抄国外的品牌,然后自己的设计又很丑。

        确实客观情况就是这样。你现在随便看一个国产的品牌,他不出几个跟椰子像的感觉就不能活。

        但是这个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钱,做不出好设计。

        你们知道一个能够独立完成优秀的设计的团队,需要投入多少吗?

        那些国外的洋牌子为什么能够做出让你啧啧称奇的设计,是因为他们很有钱,他们养得起这样优秀的人才和团队。

        在一个国外受过专业学院派教育的设计系的学生,他的前期的投入可能是上百万的,这样回来的人你给一个国内的民族企业去打工给的工资又不是很高而且下方的权力也不是很够。

        以至于你根本吸纳不了真正具有独立设计能力和高级审美的人才。

        你可以说这些做老板的人太土了。没有远见。

        确实,这些老板,很多是打拼出身,没有审美通识,也不懂设计语言,设计重要性,甚至有的人只是为了挣钱。从挣钱省钱出发,他们并不知道也不认同做服装做时尚本质是在做创意产业。他们是纯数字,纯工业维度去看这个行业。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完全不想,也不愿意掏钱去链接有创意的年轻设计力量。有设计师也只是打工画图抄版的。做自己的产业遵循的是小农思想,国外卖几千块钱的东西,我找几个设计师把它抄一抄,他卖1000我卖100。小农思想,鸡贼做法。

        但是即使他不土,他没钱也没有用,没有人会给他们做。

        设计看上去是一个好像非常依靠人类的智慧和灵性的事情。

        但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是人,最缺的是钱。

        就像科技行业一样,国家不断的在吸纳国外的优秀留学人才回国报效祖国。没有这个人,没有那些钱人家怎么回来呀?你就是做实验一个仪器小小一个,几百万,上千万。如果国内不能提供这种资金的话,他学这个东西他想搞实验,他搞不了买不来这个器械。他只能被动的去当所谓有的人口中的卖国贼,但是他们的心里其实特别纯粹。一个专心于自己的专业,企图用自己的毕生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作出贡献的人,是很纯粹的,因为那个东西就是他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进步就是发展,他没有其他的七七八八的东西装在自己的脑子里,像我们普通人一样,今天我要这样,明天我要那样总是摇摆的搞科研的,搞创造性工作的人,他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他的生命力会推动他终将走向能够去让自己发展,让自己的专科发展的方向,这是他们生命的使命,没有任何价值观能够凌驾于他们之上。我花了那么多时光人生,花了那么多精力财力,去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专业的人才,但是我要干事情,我的家伙事儿都没有,你这不让我做,那个设备你又说没有,那我怎么办?

        所以做一个事情其实很简单,钱到位,人到位就行了。

        有的时候是人到不了位,更重要的是钱也到不了位。

        中国现在学服装设计,投身时尚行业,审美工业的人多的要死。但是都引不起重视没有很好的条件。这帮孩子家里都是比较有经济实力的,从小的消费水平,吃穿讲究都比较多,人家没法说了,全凭爱国两个字就自降身价去给你打工去给你做设计吗?

        你的产出和你的投入是成正比的。你在金钱上低投入,你在人才上低投入,那你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你已经处于被淘汰的地位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对于自我的审美,对于时尚这方面有比较大的不自信,这个不自信是一个客观的情况,一方面来自于中国国学的传统的审美,没有得到很好的延伸和传承,中间有断掉过。你刚好是一个真空,然后另外一个外来的东西就来告诉你。嗯,我们的东西比你的好,你应该来用我们的东西。这跟国力的强盛也有很大的关系,国力一强,什么人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也就起来了,能够把自己那些看上去非常老旧的,但是实际上非常好的东西去把它接过来再拿出来再擦一擦,让它发光。

        国力不强盛,老是对别人有一种依附感和自我虚弱感的话。那就是谁的气场强,谁说了算。

        所以这十几年中国人对于审美的东西是很弱势的,甚至可以说是很畸形的,承载了很多外来的东西,而这些外来的东西并不是为我们准备的,他们是为了挣我们的钱准备的,他并不是为了服务我们来准备的。

        这些年很多人都通过物质条件的跃升,逐渐对事物的感知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因为网络信息分享的逐渐发达,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维度能够学习更多的东西,当你有了学习你就会有判断,你慢慢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外来的那些所谓高大上的东西落到你的身上,并不一定能够产生多少魅力或者说魔力。有的很多东西其实是跟我们相冲突的。但是他们那边不断的加大经济的投入,不断地在买广告,不断的地找人代言,不断的在用意识形态去侵入你的大脑,去训练你对一些他们的文化符号,,意识形态,视觉语言的“肌肉记忆”。而对本土的视觉语言,价值观念,视觉文化符号,进行脱敏。把两者进行潜意识的概念区分,他们的变得的是代表了“新的”“当代的”“潮流的”“xxx所引领的”“多元化的”“有吸引力的”(比如性感这个符号,就是一种隐含的价值利益),而本土的变成了“历史的”(老的过时的),“不够国际思维的”“不时尚的”“没有吸引力的”。就让你从自己的文化语境里面被剥离出来,换一个系统。一切都他们制定的法则运行规则,他们定义的美的系统。

        但是好在一点是大家有一个觉知了,就是自己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不好的或陈旧的,而别人的东西不一定全都是好的,适合我的,服务于我的需求的。他们只是给你制造需求,制造评判标准,制造欲望,制作衡量人与人之间阶级差距的工具。

        现在我们在处于一个将格局明朗化的时代。

        我们自己的品牌有很多可能会被淘汰。

        也有很多外来的品牌,也会逐渐在我们的心里会被淘汰掉。

        这一张烦乱的桌子终究会被清理掉,上面最后留下的逐渐会是那些有序的,美好的,有创造力的存在。

        我并不觉得有的倒下的品牌。是可以救赎的。

        我个人的观念是更倾向于如果半死不活还不如彻底死掉。不破不立。

        死掉了好清零再重新开始。把位置和机会让给有本事有能力的个体。

        最讨厌的就是死又死不了,但是那把位置又得占着,不让新的进来。这是最糟糕的,因为这种情况会让臭的更臭,烂的更烂。

        但是这些并不是。我说这番话的初衷,我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其实咱自己的东西是可以发展的好的,但是前提条件是我们的腰包得硬,然后我们的脊梁骨也得硬。

        消费者的腰包得鼓,消费者的脊梁骨也得硬。

        国有品牌的腰包也要鼓起来,同时他们的脊梁骨也得硬起来,不要老去学别人去投机取巧。而且他们的脑袋瓜也得打开一点。你所谓的完全不缺人才,但是如果你的脊梁骨不硬,你舍不得花钱去用,舍不得放权去让人才创造。你就起不来。

        消费端这边,我觉得已经逐渐好了,这个市场的前景已经预备好了一种期望。老百姓比10年前钱多了,而且老百姓也能够接受国产品牌只要做得用心,真的做得好,我就愿意为你掏钱。中国人的血液里面是流淌着一种朴实的美德,他们喜欢朴实的又有力量的东西。

        而做品牌的,有没有对自己有自知之明,有没有去清理过自己的内在认知,到底是想投机取巧挣点小钱,挣这种残余观念的红利的小钱,还是未雨绸缪,挣下一个20年50年的钱,真的做一些好的产品给自己的同胞们用用。

        这个非常值得商榷和思考。

        通宝推:暗夜行路,MaverickZ,大神盘古,海峰,桥上,
      • 家园 啥是品牌,品牌就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

        什么是好的品牌呢,消费者认可、认同的品牌,那就是好的品牌。

        我小的时候没有喝凉茶的习惯,也基本不知道凉茶。要说家里时不时一箱箱的买凉茶,那要从王老吉08年捐了1个亿开始。

        说喝凉茶不上火,或许有吧。但是对王老吉也好,对加多宝也好,最初的认可就是来自于那1个亿的。消费者认可,认同它,它就是好品牌。

        通宝推:广宽,
      • 家园 国货真的一点都不差了

        我跑步多年,一直都是New Balance的粉丝,两年前老婆推荐了Asic, 也不错。

        上个月想换跑鞋,网上查了一圈,最后买了特步,真的很惊艳,超轻之余,弹性刚刚好,价格比同档的李宁还便宜一半。

        质量方面,其实国货早就站起来了,只不过以前的消费水平支撑不起国外那种品牌效应,现在国内的消费水平起来了,假以时日,同样的国货的品牌效应也会建立起来的。

        通宝推:陈王奋起,
      • 家园 同意你的关于国货洋货的分析,但判断太乐观了

        崇洋媚外的心理,不是一两个事件就能消除的。

        就在前两年,我青岛的朋友还在托我买限量版的乔丹鞋,给他的宝贝儿子穿的。孩子在中学里,这种鞋是斗富和炫耀的手段。

        中国和西方在很多方面是拉近了,但意识形态的转变是相对滞后的。去年被定义为“公知覆灭元年”,可见公知在中国大地上猖獗了多久:从河殇算起,恐怕至少也有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的事情,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通宝推:田昭明,
        • 家园 一方面国家引导,一方面自己做好

          比如海尔冰箱,华为手机,就是高端,老百姓就是认,无他,人家做的就是好。

          • 家园 做高端难,但把对手拉下来不难

            高端的装逼不够,很多国货没那基因。现在是问题是崇洋,洋货天生高一档,我们自己会脑补它的高级之处。只要把这个打掉,洋货的高利润自然就没了。

            一双耐克,一双国货的鞋子,没有logo,你能分辨出来吗?不能,因而可能就是一个厂子生产的,但两者价格相差好几倍。

            一个lv的包包,到底好在哪里?其实说不出来,但背上它会获得别人的羡慕,这就是价值。但如果别人的认知改变了,说:花好几万买个塑料包包,脑子有坑,你这种强行装逼最low了。看我这个云锦的包包,真丝纯手工,看这手感,看这花纹,才一千块。这样就够了。

            其实这种认知的东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最希望国人能认真想一想,哪些认知是欧美给我们强行灌输的,有悖于常识和理性的,人云亦云的。只要多思考那么几回,就够了。

            • 家园 中国人崇洋确实挺可怕的

              中国60、70年代的老人们,确实是膝盖都跪在地上,生根了。

              我见过有老人,收入不高,买车,说国产车质量不好,一定要买合资车,结果买了一辆雪佛兰的低端车,还洋洋得意的。

              ----

              看到他们那种贱样,忍不住打击了他们一下。

              我说,所谓合资车质量比国产车强,这个合资,仅指德国、日本大厂的牌子。再放宽点,韩国现代车也可勉强入围,跟国产大厂的质量差不多或略好一点。

              其它国家的车,尤其是美国车,除了肌肉型的皮卡、越野或者6缸豪华车,那些廉价的美国车,质量真的未必有国产车好。

              幸亏你没买的是中国生产的合资,如果是墨西哥生产的原装进口车,便宜5%也不能考虑;真正美国原装进口的,便宜20%都不能考虑。

              你想想,一堆老黑老墨,嗑了大麻,晕晕乎乎的装出来的车,这种车你也敢开?

              -----------

              自我反思一下,现在年纪越大,嘴巴越来越讨厌了。

        • 家园 应该会很快的。

          不用几十年时间。因为现在的传播手段是网络,无论全世界哪个角落发生了新闻,瞬间就可以传遍全世界,而且受众都是百万级起,不是几十年前纸质媒体可以比拟的。思想的改变是基于现实的变化。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落,这种思想上的变化会更快。

          通宝推:田昭明,
      • 家园 看得眼睛都湿了。
      • 家园 去洋运动,挺国货,强内循环。

        先从央视等一般传媒作起。

      • 家园 希望鸿星尔克用好这次事件

        能够成功的延续下去,把各方面都做起来,这样也有一个示范作用。否则互联网的热情很短暂,很快就忘了。

        像08年地震,加多宝捐了一个亿,国人也非常感动,也卖断货。后来呢,也没咋样。

        过去13年了,加上经济发展,中美敌对,疫情的对比,新一代的成长,其实国货崛起的条件成熟了很多,天时地利人和都不怎么缺。这次事件只是一个契机,一个让国人重新思考的机会,能否真的国货崛起,还要看后续发展,国货们给不给力了,国人给不给力了。其实如果能兴起一股以国货为荣的风潮,品牌的差距自然就不是大问题了。

        想想流浪地球和战狼二,电影的毛病也不少,远不是那么完美,就是激起了民族的自豪感,国人憋屈了那么多年,总算发泄一把。所以,我觉得国货崛起,或者说洋货品牌陨落还是很有希望的。后面随着疫情的蹂躏,欧美的形象会进一步恶化,自然洋品牌也会进一步褪色。我们也不歧视耐克,就和鸿星尔克,匹克之类的价格差不多,挤去洋品牌溢价就行。

        很多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而已,做意大利手工皮鞋的就是工匠、大师,我们的各种匠人,包括非遗的手艺人,就是农民工。古希腊的就是城邦,都是城市,都是高大上的城里人,文明人,而我们同时期就是部落,都是村子,野蛮落后,其实有什么区别呢?无非就是包装的好,会装逼而已,而大部分的光环都是国人自己脑补上去的,说白了就一文不值。

        现在我们称呼外国为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古代呢,称呼一般为匈奴,倭奴,身毒,大食。再等几年,中国登顶了,民族自豪自然也就回来了,连带着所有国货品牌自然也就出现了溢价。

        通宝推:唐家山,钱六,拿不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