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就是55分流后,其中一个5的前景。 -- 沾花富翁

共:💬212 🌺919 🌵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哈哈,你这最后一句扎心了

                初中大部分听不懂,高中除了语文啥也学不了。

                可不就是体育特长生,赛车手韩寒?

                • 家园 韩寒中考成绩可不差

                  韩寒中考文化课468分,松江二中是上海市著名中学,当年录取分数线486。韩寒进松江二中确实是靠体育加分,但就单算文化分,他在上海读个说得过去的高中也是够了。那个年代高中录取率还没现在这么高,韩寒中考就单算文化成绩,保守估计也应该是上海市前30%的水平。至于上了高中,那是他自己不想学了

              • 家园 你这说到根本了

                为啥三十年前,中专、中师、职中都可以形成自动分流?就是因为读完了有可看见的一条路在,孩子们不会废掉,还会继续奋斗。

                为啥现在反对一刀切赶职中?因为现在职中太差,完全没有希望,去了就废了。一刀切,则是连家庭自救的机会都不给。

                深层原因在哪儿,无非就是机会越来越少,同样的付出,原来还能看到一条路,现在成了死路了。按说发展了四十年了,经济增速一枝独秀,咋就路越走越窄了?

                是中国人民不努力吗?还是说中国人民效率太低?

                正如你说的现在清北都去小学教书了,我看到还有很多去街道办的。这正常吗?不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清北怎么说也是前百分之0.1以上的智商条件了吧,为啥不能投入到对社会效益更好的领域内呢?这是不是对他们的天赋,以及过去培养的投入的浪费?

                问题到底在哪儿呢?为啥发展了三十年,屁民们的路越走越窄了?

                另外,对你的两个观点,我看法不同。

                现在211混的不比当年中专生差啊

                2017年的时候,一个2012级的985学校的毕业生,为了找工作,陷入传销,死了。东北大学李文星。2021年,我的211毕业的小表侄,已经啃老两年多了。

                他们比三十年前的中专生混的差远了,比起职中生都差。

                必须明确这些人是初中教的内容大部分听不懂,上了高中除了语文啥都学不了学生

                我也算城镇结合区出来的,在农村也呆过,在镇上也呆过。我的同学中,我没有见到过,初中教的内容大部分听不懂的。如果有,也是极个别的。

                假如现在这样的学生很多,我觉得更多的是教育投入不足、学校放羊导致的,而不是孩子本身智力问题,智商总体分布就在那儿。

                通宝推:沾花富翁,西安笨老虎,宏寺,
                • 家园 讲讲身边实际例子,比较中专生与二本生

                  985就不要掺杂进来讲了。

                  如果有,请讲讲身边实际例子,可比较中专生与二本生的出路。如果没有,那你的论断“去了就废了”不能采信。

                  • 家园 我来讲个。

                    一,二本生。

                    巴中农村女生,家庭条件很差,考上我所在地的二本院校,法律专业。毕业后考上所在地的公务员。房子,车子都有了,结婚的男方条件也很不错,现在有了孩子。平时空闲时,一家三口开车自驾游。

                    二,中专生。

                    我曾经的一女友医院医生,带了几名卫校的实习生。相处融洽,一直联系。这些实习生毕业后,大多失业。

                    一毕业生由于其父亲是一学校,校领导。于是就在学校附近开设了加文具店。仅靠学校业务就活的风生水起。

                    一毕业生幸运的找到了所学专业工作,在村镇当护士。一个月一两千元。但是由于地处偏远,几步路就逛完的村镇,这村镇唯一的医生和护士平时只能干瞪眼,大家太无聊,最后沦为医生的情妇。平时两人是夫妻生活,休息时医生回市区照顾妻子儿女。

                    我这曾经的女友得知后很震惊,劝其离开。但又不能介绍更好的去处,故事最后的结局是继续留在村镇当着护士和情妇。

                    • 家园 是村还是镇?差别大远了。

                      镇上的卫生院,没有配一个护士,一个医生的 说法。

                      一个普通的乡镇,通常配十几个左右医护人员。

                      村上的卫生站,一个人看守的情况多的去。也不是每个村都有。比较大的建制村才会设一个站。这样的村通常到县城的交通比较方便。站上即便有女医护也会在县城里买房.

                      你说的情况。是畸形的变态恋情关系,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场景下。和卫生站没有一点点瓜葛。

                    • 家园 查到一个特大喜讯

                      中专生函授一年弄个大专学历就可以报考公务员了。

                      前途光明,大家可以宽心不用那么焦虑了。

                      • 家园 如果只想要个文凭,办法多得是

                        直接百度“学历提升”,小广告一大堆。我老婆的一个姐姐,前一阵子还说,准备“买”一个研究生文凭,充充门面

                        • 家园 央企与大厂是认品牌的,二本生怎么办

                          想必很多河友的孩子们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以现在焦虑点在中考政策。八九年后,孩子有幸上了大学的家长们面临更加焦虑更加尴尬的处境。

                          毕竟90%的孩子不是985也不是211就是个杂牌大学,如果不是出类拔萃的话还是与那些令人羡慕的岗位无缘,并且我的感觉是人一旦拿了个大学文凭,高不成低不就的端倪就要往外冒,有点类似“剩女”思维:堂堂本科生你让我去民营小公司?剩女归宿概率大。

                          • 家园 学习不行还想进大厂,那你让学习好的去哪儿?

                            一个二本生还高不成低不就?自己在全市的排名没个数吗?

                            • 家园 2021高校应届毕业生太惨了?909万人同时就业

                              你是海华看不到国内新闻吧?到底想表达什么?二本大学生很好就业?

                              • 家园 你怎么也玩这一套:妄断别人是海华。

                                1、人家上一句完全看不出是否海华,不要妄断;2、海华就看不到国内新闻吗,太落伍的想法了。

                                这样很不好,太low。

                                • 家园 他连续两个回帖逻辑凌乱不知所云

                                  上高中咋就八九成也就是个二本杂牌大学?

                                  这还用问?很难沟通的感觉。海华又不是贬义词,至少在我这儿不是。

                                  • 家园 你自己的混乱你自己感觉不到吧?

                                    央企与大厂是认品牌的,二本生怎么办?

                                    说的好像除了央企与大厂就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怎么办?放低要求,别光盯着央企与大厂。承认现实,以后找工作只会更难。

                                    堂堂本科生你让我去民营小公司?

                                    现在一本率那么高,二本生还觉得堂堂本科生不能去民营小公司?现在的二本就是几年前的三本,更多年前的大专。当年的三本生都能接受民营小公司,现在的二本生就不能了?我们同事就有当年的三本生,我甚至还找过个专科的。人家都是从小公司开始,努力学习,积累经验,现在能力比大多数一本生都强。

                                    说到海华,我觉得你才像是海华。你不知道现在的一本率吧。对于大多数河友的孩子,需要担心的不是考个二本,而是考了一本还是找不到工作。因为几年之后可能已经没有二本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