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计算机疯狂 -- 萨苏

共:💬121 🌺8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先生写的真不错,上花!

        感觉,现在的骨干网上光纤已经是普遍了,而这最后一公里的用户接入,实在是百花齐放呀.

        从拨号到ISDN,再到DSL/ADSL,现在还有电力载波的PLC,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厚厚,跟不上技术的发展,一不小心就可能给放倒在沙滩上了.

        • 家园 现在已经利用可见光通信单向广播了

          利用发光二极管(LED)明暗或亮度高速变化来传输信息,速度可达数十Mbps, 由专用的传感器来接收。

          特点:

          1)不象无线电通信那样由政府管制

          2)对电子仪器没什么影响

          3)信号源和接收者范围可以目测确认

          4)高速可达数十Mbps

          用途:

          1)数字信息传播,

          空港,游乐场等人多地域的信息,现在日本关西空港在试验

          道路状况,日本的交通灯采用节能的LED点阵,汽车从交通灯得到道路信息。

          2)仪表数据自动采样。

          由仪表上的发光二极管传出数据,无线无电磁污染地采集

          摘自《日经商务周刊》

          • 家园 是吗? 太令人震惊了

            因为接收装置得非常敏感和准确才行呀.交流电是50HZ或60HZ,大家就已经看不出来白炙灯炮的变化了.要是10MBps的话,这LED还会暗吗?

            最大的挑战,是在空气中传播的稳定性问题,不是说LED,而是说天气总要变化的,象雨雾什么的,很容易遮蔽传输线路的.

            挺悬的,不过也挺让人神往呀.

            • 家园 接收用的传感器

              又不是人眼,应该能探测到非常高频率的变化:)

            • 家园 类似的东西早就在搞了

              前几年电信业大泡泡的时候, 就有人在搞楼间的无线光通信了. 当初的目标是155M的速度, 距离在几百米的样子. 后来怎么样不知道, 我估计是花完了风险投资就完蛋了. 如果是用来做跟交通灯一起的信息发布的话, 我觉得技术问题也不是很大. 天气问题并没有想象的严重, 只要调整占空比LED也不会一直亮着.

              • 家园 这种技术叫free space optics (FSO)

                挺成熟的,已经有不少应用。主要有激光和发光二极管两种光源。用激光的速度可以达到gigaE级别,距离几公里。发光二极管的速度小几百兆,距离几百米。大气扰动和雨雪已经不是大问题,雾比较麻烦不过军用技术已经有一些办法解决。主要问题是建链需要line of sight,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直线无障碍,距离不如光纤,另外没有光线可靠性好,所以只是辅助性应用。每套设备的结构一般就是一端是ethernet,发射光源on-off keying加载信号,光源前加望远镜式镜头帮助约束光束。大多数是用于点对点通讯,广播式的距离很近。距离跟光束扩散角有关,光束越紧,距离越远;光束越宽(广播范围越大),距离越近。

              • 家园 要是光通信的话,还好理解

                利用激光进行传输,好象小时候就看到过科教片的,但好象是话路实验(音频).

                偶主要是觉的LED太悬了,可能不是偶想的普通LED吧,是特定光谱的? 而占空比,在上M的速率下,跟亮度关系不大了,偶举交流电的例子,就是说哪怕一秒亮50下(考虑人眼睛的暂留,就更少了),灯就已经是一直亮的了.当然,电子设备跟人眼睛不一样的,偶瞎说的.

                对这东西不了解,说错了,不要见怪啊,先给老大献朵花.

    • 家园 telecom这事儿是7分政策,2分市场,1分技术
    • 家园 提个反对意见

      计算机普及和网络普及是好事,可应用水平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尤其是工业上的应用,不是短时间用钱可以堆出来的,看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外和国内的应用就知道了,尤其是这些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各核心专利技术,才真正是会下金蛋的鸡呢.国内的兼容机,不还是要给鬼子们交钱才能攒起来,就象国内VCDSVCDDVD机市场再火,鬼子们一样也乐的合不拢嘴呀.

      中国人的热情,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应用的热情,一定要火上浇油才行,否则,一样是替鬼子打工的干活.

      让计算机应用的热情,来的更猛烈些吧!

    • 家园 德国,以至欧洲的互联网革命没有高潮是有原因的

      计算机的家用普及不是问题,反正德国佬老实规矩到没盗版这个词,大部分人都老老实实掏钱包买软件.

      互联网是一个不同的概念,上网需要的是拨号,ISDN,cable modem,光纤到户.....十多年前在德国,拨号上网还是主要手段,连老美那边都是几千万的AOL用户,大图杀小猫的事情不多,更没啥卡砸变态...但老美人拨号在本地是免费的!这就建立了上网的群众基础,没事拨号挂在网上一天,顶多老妈老姐煲不成电话粥,但起码这样用电话是免费的,AOL月费2,30刀一交就齐活了.

      德国的'德国电讯'是国家垄断企业,电话费国际长途打中国要3块半马克一分钟,比抢人还狠!最可恶的是要收当地电话费,一分钟虽说是五芬尼...可上网泡网就没多少人敢了.你算算,我这样的网虫一天上网八个小时,一月240小时,14400分钟...720块马克!再趁钱的上网心里不被这个数字压死?

      到我走都看不到德国的互联网高潮来临,这个垄断的电讯系统就是根本的障碍.

      德舵的兄弟说说,现在那边还是不是万恶的旧社会?

      • 家园 LD前一阵子去德国出差,大吃一惊

        那么富丽堂皇的旅馆居然只有一台烂烂的计算机供客人使用,拨号上网,键盘脏兮兮的,键位也十分古怪;OS是某个古董版本的linux,不支持中文...

        听着象是垃圾场里捡来的旧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