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 潜望镜

共:💬131 🌺842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

      兄台可能忽略了,这场大会不仅是表彰先进。而且要团结大多数。

      不加上那几个字,可就要丢掉一部分可以团结的对象。

    • 家园 改革分田先锋小岗村也在2018年胜利脱贫了!

      大包干的小岗村,靠集体经济成功脱贫,收入落后于大寨村。

      新华社合肥2月25日电(记者姜刚)记者近日走访“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了解到,2018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0万元。得益于持续深化改革,这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1978年冬,小岗村18枚“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一举解决温饱问题。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小岗村集体经济一直是村级经济发展“短板”。

      “由于没有找准发展路子,原来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十多年前还有欠债。”大包干带头人之一、老村委会主任关友江告诉记者,“想为村民办点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唯改革才有出路!近年来,小岗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土地股份合作试点、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有效盘活集体资产,拓宽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记者了解到,小岗村成立“村企一体”企业——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小岗村、大包干等品牌开展经营活动。目前,该公司已控股3家企业,参股9家企业。

      幸福田园发展公司、旅游投资管理公司、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过去的一年,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新合作组建8个股份合作实体,已带来约300万元收益。

      在控股、参股企业利润分成,以及小岗品牌使用费、广告和旅游收入等发力下,2018年,小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上一年的820万元增加到1020万元。

      改革红利正在释放。两年多前,小岗村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突破,并连续两年分红。“今年每个人分红520元,比去年多170元。”村民陈本道说,“村里发展好了,咱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

      作为对比,中华第一村大寨村2008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2013年超1.8万;中原第一村南街村2013年人均收入达2万;天下第一村华西村2007年人均资产过百万,人均收入8万元。小岗村这些年终于脱贫村民年底还能领到520元的分红,后来居上,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 家园 包产到户的牛皮也该吹破了

        包产到户实际就是解散农村基层组织,把农户打散成单独的个体,茫然无助地面对市场,最终为城市里的产业链外包工厂提供廉价劳动力。

        那么多人就没有思考过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怎么能提高生产力呢

    • 家园 实话实说,改开对脱贫扶贫很可能是负效果

      虽然我现在是大稻,但是我还是要说实话。改开有很多贡献和成绩,但是对于脱贫扶贫很可能是负效果。

      因为改开一上来就解散的人民公社。可以说,农村的贫困,基本都是这件事造成的。如果不解散人民公社,那很可能全国早就脱贫了。因为人民公社这个体制就是强制全体成员在经济上基本齐步走,快也不许快慢也不许掉队,在消除贫困方面具有制度性优势。一直到前几年,中国都还有几千个人民公社,这些人民公社没有贫困的。事实上,保留人民公社残余多的地方,一般就不会贫困。

      评价改开对脱贫扶贫的贡献,应该以“不改开,继续搞人民公社”为参照。而当局现在是以“啥都不干”为参照,这个是不合理的。

      最后,我要看看 @方平 是不是又要跑来说我是在黑某人。

      通宝推:布隆施泰因,燕人,潜望镜,empire2007,方平,
      • 家园 公社的作用主要是促进集约化经营,增加积累,提高生产效率

        消除贫困是公社体制的副产品。

        看看少数保留公社的例子,因为有集体资产的存在,农村才有足够的资本来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从而增加农民的议价权。仅仅是单纯的农产品初级加工就能使得农民的收入提高几倍。

        这种初级加工虽然简单,但也不是分地以后的单干户搞得起的。

        比如简单的一个玉米烘干处理,就能让玉米卖出去的价格增加好几倍。湿的玉米会烂,农民经常要遇到粮贩子压价。

        收入多了,各种积累也多,自然不容易像小岗村那样扶贫几十年才脱贫。

        • 家园 玉米收获的时候就比较干了

          粮食作物收割的时候都比较干了,一般晒几天就完全干了。我自己没在大田里种过玉米,就在菜园里种几个我自己吃。嫩玉米水分不少,老玉米就完全是干的。另外农村普遍有晒谷场,农民家里有谷仓,所以一般粮贩子是不会在农忙季节去收购粮食的。而且原来的粮贩子自己也是农民,农忙时哪有时间去收购粮食。

          所以玉米烘干机效率比较高,可以节省人工,但是原来估计也没什么人卖湿玉米。

          • 家园 自己收点玉米和大规模种植工作量完全不同 -- 有补充

            少量玉米自己晒晒是可以,大规模种靠个人忙不过来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东北那边有搞初级合作社的,就面临玉米被粮商压价的问题 -- 补充帖

            合作社刚搞,没积累没法搞机器烘干处理。

            对比一下杨易辰保下来的兴十四村,已经发展到玉米深加工产业链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