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自吹一把 -- 胡里糊涂

共:💬190 🌺1386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即便以现在的出生人口下降速度,

          中国人口降到十亿,在没有大的战乱的情况下,至少都需要百年以上。计划生育政策成功了吗?并不成功。人口占比四分之三的农村,二胎是起步,三胎是常态,只有城市里严格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拿房价,教育成本说事的人,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借题发挥。社会越稳定,生育意愿就越低。二战结束后的近八十年,是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稳定的八十年,率先进入发达国家的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人口出生率不足的情况。老龄化使社会趋于稳定的标志。至于说中国未富先老,总不能归罪于前三十年的稳定和高速发展吧?起点太低,发展速度太快。

          • 家园 你这里没人批判真奇怪

            我说在大部分农村其实实行的是一胎半政策都被批判了。你说二胎是起步,三胎是常态都没人批判。看来我要对我自己的人品自省了。

        • 家园 二共对宪法和台湾民进党对一中宪法的态度差不多

          中国宪法还是工农联盟,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共坚持了多少。稻公真烂,一个小学生给大学教授打个三七开,还貌似公正的样子。他要有本事遵义会议怎么没选他,老人走差不多了才跳出来为证明参加过遵义会议改史书。

        • 家园 陈王你这帐算得不对

          新中国70年,粮食年平均增长大约是百分之二点三,这基本是极限了。这是老邓人口政策的出发点。他必须尽快把人口增长率压得明显低于粮食增长率,这样才能实现人均粮食数量增长,进而实现其他财富的积累,改善人民生活。

          我们今天觉得粮食不是问题,第一是人口出生率降下来了,第二是我们搞成了工业化,可以进口大量大豆。如果这俩有一个不成立,那我们的粮食都成问题。而这两件事都是老邓路线的成果。

          “一个人一生创造的财富肯定高于他消耗的财富”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有足够的粮食吃,可以活到他创造的财富等于他消耗的财富的那一天。但对于邓小平来说,这不是前提,而是问题。

          通宝推:曾自洲,
          • 家园 21世纪了,竟然看不到20世纪60、70年代2次绿色革命

            农业早就不是你和邓们理解的那种农业了

          • 家园 你这帐才是算的不对,这是工业社会,不是小农时代

            60年代的化肥革命,和70年代的种子革命,史称农业史上2次绿色革命,科技让粮食生产的增长张上了翅膀,开始爆炸性增长

            邓已经处于科技带来的2次绿色革命的成果期,粮食快速增长的前景已经不是星火,已经开始燎原。

            邓在科技农业面前,仍然抱着2000年稳定不增长的小农思维不放,掏空了各种科技投入,为中国的整体科技带来灾难。

            84-94年,除了他过于丢脸还推掉权力的89年,农业都受困于小农经济而停滞。

          • 家园 你光计算粮食,不计算畜牧业渔业

            也不计算水果和其他非主粮的增长。

            中国食物供应按照卡路里的计算,年增长量肯定是远超5%的,根本不是制约人口发展的关键。

            何况,粮食再紧张也不能强制引产啊,那是杀人。

            • 家园 你上了达雅的套了。70年科技农业,和传统农业能混在一起吗

              60年代的化肥革命,和70年代的种子革命,史称农业史上2次绿色革命,科技让粮食生产的增长张上了翅膀,开始爆炸性增长

              邓已经处于科技带来的2次绿色革命的成果期,粮食快速增长的前景已经不是星火,已经开始燎原。

              邓在科技农业面前,仍然抱着2000年稳定不增长的小农思维不放,掏空了各种科技投入,为中国的整体科技带来灾难。

              84-94年,除了他过于丢脸还推掉权力的89年,农业都受困于小农经济而停滞。

              通宝推:阴霾信仰,方平,empire2007,陈王奋起,
            • 家园 主粮不能保证的时候,你怎么可能大发展畜牧业渔业呢?

              “没有主粮?何不吃牛肉?!”

              这是你陈王说的话嘛。

              • 家园 放牧捕鱼需要粮食吗?

                水面养殖需要粮食吗?

                土豆山芋算粮食吗?

                西瓜苹果算粮食吗?

                就算农民养猪,靠苜蓿山芋藤稻糠麦麸,算粮食吗?

                一心替逆向法西斯的稻公辩护,连基本的逻辑都不顾了。

                • 家园 是否需要粮食看养殖密度

                  我尽量按自己的经验逐个对你的几点进行评论。

                  水面养殖: 80年代初期有人承包了池塘或河流,放点鱼苗,没投料就有收获,但是产出不高,生产周期长。现在的渔业养殖普遍投料,很多原料是进口的。

                  土豆和山芋: 土豆在南方是纯蔬菜,在某些北方地区好像可以算粮食。山芋也就是番薯,在80年代初期对不少人来说还是粮食,比如我们温州地区的山区和海岛如洞头岛。

                  西瓜苹果: 这个一直是水果,不管饱。

                  农民养猪: 原来农民家里顶多养两头猪,否则需要买饲料,饲料往往是粮食。当年猪饲料主要是家里碾米获得的糠加在地里打的猪草再加泔水,要煮了才给猪吃。现在养猪养鸡都是大规模养殖,需要很多粮食。另外一般情况下是不舍得给猪吃番薯的,番薯藤倒可以煮了给猪吃。番薯可以晒番薯干,番薯丝或制作淀粉。

                  • 家园 我计算的是总卡路里

                    因为达雅说粮食年增长只有2.6%还是多少,我来说这个的。

                    人类广义粮食的生产一直是超乎想象的。土豆番薯算不算粮食不重要,我家人吃不了都是给猪吃的,随着这些杂粮的生产,很多都是不计算在耕地中的,但实质性导致养殖业是在逐步提高的。达雅计算这些东西的时候闭口不提。

                    中国的粮食生产年化增长2.6%,不是我们的上限是2.6%,而是我们的需求就是这么多。耕地少,出口没有竞争力,需要多少粮食,自然就会生产多少出来。达雅倒果为因,替老邓的强制引产辩护,我忍不住说了几句。

                    • 家园 你又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了啊

                      就照你说的,我们目前这个被老邓严重压下来的人口增长速度需要粮食年化增长2.6%,而这个2.6%已经逼得我们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透支土地未来并大量进口大豆了。那你倒是说说,如果老邓不压得这么猛,人口增长得更快些,需要更多的粮食的时候,粮食哪里来?

                      别跟我扯土豆红薯啊。你要是说一个月只能吃20斤大米其他只能吃土豆红薯,那我肯定不觉得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虽然真有可能有助于减肥长寿。你也别扯吃牛羊肉海鲜,那玩意根本不够当主食的。

                      • 家园 提到大量透支用化肥倒是想起前些年河里有人在推广测土定肥了

                        测土定肥法能少用化肥,反而能增产20%以上。

                        推广这个技术的最大困难就是地都分了,这个技术需要大片平整土地才能用上。

                        这些年搞土地流转,倒是新闻里面能看到农业部也在推广测土定肥法。

                        包产到户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倒退的。这种倒退被过度使用化肥等透支土地的耕种以及前三十年的良种等因素掩盖了。

                        这些年农业部在推广紫云英的绿肥种植,也算是为以前滥用化肥善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