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土豆杂谈 -- 奔波儿

共:💬139 🌺58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仿佛听到了喊声

        想来必然美味,哪怕成本上不合适也要吃(如果原价收钱的话)。

      • 家园 我贡献温州话里的土豆称呼

        我们温州话内部变化比较多,我知道的温州话系统的土豆叫法就由两种,普遍叫杨梅番薯,有些人也管土豆叫杨梅芋。温州盛产杨梅,而当年温州的土豆都小个,和杨梅差不多大,所以就这么叫了。土豆在温州地区是非常不重要的蔬菜,和主粮也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番薯原来很重要,是山区和海岛的主粮。综合这两个原因在温州土豆的大名是杨梅番薯。

        另外在法语和德语的某些方言里管土豆叫地里的苹果。

        • 家园 会有那麽小的土豆

          或者你们那儿杨梅巨大?

          通常土豆没有完全成熟的话会经历有杨梅大小的阶段。

          成熟的土豆才杨梅大小,在欧洲是精品土豆了,可以卖特殊价钱。

          • 家园 这个我可以提供旁证:就是这么小

            以前家里种过马铃薯,主要就是2-4厘米大小,4厘米,乒乓球那么大,就罕见了。种来当蔬菜,不削皮。所以看书说削土豆皮,感觉这么点,削了还有什么嘛。

    • 家园 去年定点扶贫

      单位定点对口的县出产的土豆,紫皮的,很起沙。一大袋,吃了半年吧

      可惜没有烤的家伙事,自己也不会做薯条,只会炖菜。炖菜里起砂的土豆特别优秀。

      小时候埋到炉渣里,取出来那个美。有时候土豆还有种刺激的气味,烤土豆掰开能闻到,很淡,不好形容,不是那种发青土豆的涩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法国姑娘,意大利老头

      法国姑娘的确生活品味高,情感细腻。但是和法国姑娘相处自己品味素质也要相当。

      意大利人挺有意思的。有一次我开车去美国一个意大利人聚居区。我街边停车技术渣。一个意大利老头看见我怎么也停不进去,主动来用满口意大利口音指挥。然后觉得我朽木不可雕也,干脆顺大街跑出去几十米给我占了个位子,叫我开过去...

      • 家园 我们家遇到过一个意大利老太太

        我们家遇到过一个意大利老太太,本来问她怎么转公交车,老太太先把我们送到下一个公交站,结果发现我们不可救药地哑巴加文盲,只好一路把我们送到目的地

      • 家园 意大利人有点像咱们国人,热心肠

        我以前去米兰看见老人家们在街边坐地闲聊,俨然是国内景色。

    • 家园 【原创】土豆杂谈(1) -- 有补充

      上大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那是真正的来自五湖四海,除了(当时的)三个直辖市、港澳台和西藏,每个省区的人都有。一聊起天来,才发现,这各个地方的饮食习俗真是千差万别,例如这土豆吧,河北同学说是“山药蛋”,陕西同学说是“洋芋”,广东同学说是“薯仔”,福建同学说是“番仔薯”,喜欢掉书袋的同学说它的学名叫“马铃薯”……其实呢,大家说的都是同一样东西。

      土豆的英文名是“Potato”,一瞅拼写,就是个外来词。没错,英文的“Potato”来自土豆的西班牙语“Patata”。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乘风破浪,跨过大西洋,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陆,发现了这种印第安人广为种植的作物。当时,加勒比海地区的讲泰依诺(Taino)语的印第安人称红薯为“batata”,而南美洲讲克丘亚语(Quechua)的印第安人(以印加人为主)称土豆为“Papa”。西班牙人分不清红薯和土豆的差别,干脆将两者杂在一起,称之为“Patata”。而这个词以讹传讹,到了英国人耳朵里,就成了“Potato”。

      现而今,土豆早已在世界各国安家落户,并成为世界第四大主食作物。2018年,土豆全球产量为3.68亿吨,其中,中国一家占了1/4强,接近1亿吨。说起来,土豆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其营养成分也异常丰富,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等)、维生素等多种成分。与苹果相比,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虽然如此,土豆在中国,很长一段时期,是被当作蔬菜,而不是主食。

      至于在英国,土豆可是妥妥的第一主食,其地位早已超过了面包。“炸鱼薯条”(Fish and Chips)更是英国的国菜,习老大出访英伦,时仍首相卡梅伦就是用这道菜+啤酒招待得他。在英国,由于工作的缘由,自己去过英国很多地方,如果不熟悉当地的饮食,那最好就点炸鱼薯条,反正,这道菜足够你填饱肚子,厨子的水平再次,也差不到哪儿去。另外,就是看店外有没有排队的,如果有,那就赶紧排上,一定差不了。

      通宝推:尚儒,老老狐狸,燕人,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配个小标题——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 -- 补充帖
    • 见前补充 45810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