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天津进入战时状态,一冷链员工,冷库门把手核酸阳性 -- zy8899

共:💬192 🌺834 🌵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夏天的时候成本高,现在成本下来了,但其他方面难度大了

                                              前一个同学,两口子年薪税前应该在40万米刀以上,这钱花就花了。

                                              后一个同学,因为飞得多,是金卡会员。买票、退票都很容易。差不多估个时间,先把票买了再说,反正不走可以退。走的时候手上有三张牌。

                                              另一个朋友,刚回去正在隔离中(父亲肺癌快3年了)。机票相比夏天不贵,但是整个过程非常紧张,跟打仗似的。

                                              所以我非常不理解有些河友说什么这些措施可以堵住所谓“两头占好处的”。真有本事“两头占好处”,这点钱根本不是事。

                                              • 家园 我是觉得没那么复杂,

                                                也就是控制流量而已。

                                                肯定会不方便,最近收紧检测核酸的要求,会更不方便。

                                                但无论如何,这个口子还开着,每周若干航班,当然对于有钱的人不算是个事,好比那个王什么东西,还自夸逆流去国外转一圈处理他的商务。

                                                • 家园 所以呢,遇到困难,除了自己兜里的钱,啥都指望不上。
                                                  • 家园 您希望指望到什么程度?

                                                    控制流量和遇到困难只能指望钱没有直接关系吧,现在每周回国大概总有几千人吧,有困难的不会比这个多多少吧?因此这和控制流量无关,照您的意思,只要是甄别有困难者,优先让他们回国,就解决了,而不是一定要扩大流量。

                                                    • 家园 楼下的假日归客河友说了德国的情况:

                                                      假日归客:还是可以大大增加撤侨的数量的

                                                      德国在大约一个月内到2020年4月17日为止,总共撤侨24万。德国的政策是,突发危机之前出发的人士,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回到德国的话,德国政府负责撤侨,费用先由德国垫付,之后德国政府会向被撤侨者收取普通经济舱的票价。撤侨对象包括德国公民和长居人士及其家属。如果有人在新冠危机爆发之后,同时德国也对相关国家发布旅行警告后还执意前往这些国家,德国政府不再负责撤侨。

                                                      说一个大家拿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个小盆友,祖籍湖北(非武汉),回国做交换生。为了陪爷爷奶奶过年(也是为了感受下国内过年的氛围),早回了2周。武汉封城的前一天(或两天)一头扎进湖北。大家拿撤侨的时候,武汉已封城,没有通行证根本进不了武汉(飞机从武汉起飞),向领馆求助,领馆出面与湖北政府协调申请进武汉和出武汉的通行证(送机的亲戚离开机场回家需要出武汉的通行证)。从武汉坐包机飞到大家拿一个军用机场,在军营隔离,费用自理。

                                                      中国人口基数大、做起来要复杂得多,所用时间也要长得多。但是这里讨论的是该不该做的问题,而不是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军改撤销了2个大军区、5个军部,不会连几个空军营都找不出来吧。自家公民流落在外,在医疗资源和隔离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只要愿意回,尽量接回国隔离(永居华侨除非真有事或脑子进水,不会凑这个热闹),这是我的观点。

                                                      桥上老师说的每周几千人,是纯粹的个人旅行,甚至与国籍无关(我刚回去的那个朋友就是加籍,父亲癌症快3年了),自然不能称之为撤侨。

                                                      桥上老师的控制流量,让我想起杨振宁母亲的豆腐。总量控制、但是不发豆腐票,自然只有有钱人吃得起。

                                                      大家拿有不少黎巴嫩移民换了护照就回去发展,结果每次出事撤侨都要撤回来一些仅仅是名义上的公民。老百姓也抱怨,但是政府从来都是只要拿我的护照,我就尽量撤。

                                                      我说的大家长时间在不同环境下生活,思维方式自然不同,指的就是这个。

                                                      通宝推:高三三班,
                                                      • 家园 随着中国发展

                                                        海华的想法和国华会越来相差越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像桥上学长这样温和的还能交流。某些出口成脏的同学只能敬而远之了。

                                                      • 家园 我说的就是您说的这个:

                                                        “在医疗资源和隔离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至于包机,我记得是美国人不同意。英国似乎搞过包机。

                                                        另外您说的只有有钱人吃得起我不赞成,两万多块钱,对于能出国的人来说,大概都能出得起吧。

                                                        至于思维方式不同,确实如此,我没觉得真到了需要撤侨的紧急情况,至少和利比亚埃塞俄比亚之类比还有距离。

                                                        我记得您的观点也类似啊?您话里话外的意思不也是还没到“真有事”的程度吗?在这个前提下,控制流量应该可以吧?

                                                        您也不至于拿黎巴嫩撤侨和这次的事相比吧?

                                                        • 家园 何为“医疗资源隔离资源允许”?这恰恰是我们思维方式的不同

                                                          比如说,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中国是否有能力搞一个加拿大1/10水平的低保(农村老人每月给个8、900块钱,而不是100块)?(加拿大人均GDP是中国的4.5倍)

                                                          这个问题换个问法就是:中国的资源是否允许搞一个加拿大1/10水平的低保(农村老人每月给个8、900块钱)。

                                                          所以说:“医疗资源和隔离资源”是否允许,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一个主观判断,很大程度上看你愿意拿出多少资源。

                                                          由于戴口罩,今年感冒的人少了很多;因为害怕病毒,很多以前有点小病就去医院的人今年不敢去了。据说国内医院今年的生意非常不好。至于隔离资源就更不用说了。军改撤销了那么多大单位,闲置的军营找不出来?我不信中国政府能调动的资源连德国都不如。

                                                          我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就是:在少数公民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数公民认为应该拿出多少公共资源来帮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思维方式显然是不同的。

                                                          至于您说的:

                                                          没觉得真到了需要撤侨的紧急情况,至少和利比亚埃塞俄比亚之类比还有距离

                                                          让我无法理解。

                                                          游客结束行程回不了国,长期滞留海外,吃住如何解决、国内的工作乃至房贷按揭怎么办?项目停了,劳工没活干却回不了家,挣不着钱还要花,本来是出来挣钱的、反要倒贴,难道就不是困难那?难道只有生死才是困难?

                                                          对于家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自然屁事没有,但是对于游客劳工来说,这困难可大了去了。

                                                          您说的2万多块钱是大半年以后的事了,当年机票被黄牛炒到8万----我相信这超出了中国劳工承受力的极限,否则以当时的航班数量,价钱还会更高。大半年的时间,再找个媳妇,孩子都快生出来了。

                                                          • 家园 我没觉得有游客回不了国

                                                            劳工的事我不知道,如果他们没失业,那就应该没问题吧?

                                                            至于您说的“在少数公民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数公民认为应该拿出多少公共资源来帮助他们”,那也得看是什么困难吧?至少我记得初期的时候曾经包机接小流回国,就属于您说的比较困难的人吧。

                                                            我说“和利比亚埃塞俄比亚之类比还有距离”,这是事实吧?有什么不能理解的?我们刚刚有能力在遇到生死问题的时候撤侨,但在没有生死问题时慢慢来,不能理解吗?非得立马包机把所有需要的人都撤回来?还有个操作问题吧?所以我说控制流量,不是不撤,不就是满了点,代价搞了点,罪不可赦了?这里不仅是拿出多少资源的问题,还有和国内疫情相关的问题,理解不了?

                                                            到底是五千还是八千,具体决策可能错误,但总归是有限度的,我说个控制流量,就赶不上您这高才的思维方式了?

                                                            您一说话就这么绝对,我也无法理解。

                                                            我不属于您一贯爱说得真有钱那一部分人,两万块钱对于我还是比较多的,但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对于去国外的人,两万块钱还是拿得出来的,您说得八万,大概都是您的真有钱的朋友们炒出来的吧?现在已经降到两万,至少说明问题在缓解吧?没有您说得那么火上房。

                                                            至于您说的军改,就事论事,跟这事不挨着吧?

                                                            现在隔离的方式不是随便找一堆房子就行了。实际上是要被隔离的人吃喝拉撒睡都在里头,外边要有一堆人服务,还要经过训练,要配医生护士和检测人员。实际上有搞得不好泄露了的。

                                                            您说得提高农村医保水平,这个我赞成,但是,还是得但是,我觉得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像您这么高才,大概跟玩似的,那您就回来搞吧。

                                                            您说“难道只有生死才是困难?”,现在中国还是穷国,至少比您那儿穷得多,从您的话里话外也能体会到,所以生死之外的问题,恐怕还真来不及都考虑到。还有个和国内的平衡吧?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还是那句话:搞不搞,不仅是资源问题,更是愿不愿搞的问题

                                                              说个我自家的事吧。我大姑是解放初的师范生,当时为了供她上学我奶奶把首饰全部变卖了。我大姑在学校认识了大姑父,毕业后跟着大姑父去了外县,过起自己的小日子。小时候,大姑每次回家,奶奶都抱怨她不帮家里,大姑每次都哭诉自己拉扯三个孩子各种困难。是不是真困难呢?是真的。那时候谁不困难呢?

                                                              88年,我奶奶去世了,大姑就基本不来了。

                                                              又过了几年,我考上大学的同时我妹妹考上了师范。我赶上了大学公费的末班车,我妹上师范也不要钱,但是妹妹的学校出了幺蛾子:向新生借款5000块,毕业还(3年)。

                                                              90年代初落后农村的5000块啊,差点把我家逼上吊了。当时我父母两边都算上,体面的亲戚就我大姑一家(大姑父是县文化局长、大姑是文化局会计),去她家借1000块钱,3年后还,愣是没借到。依然是各种困难:两个孙子都很花钱、两个表嫂单位效益不好、二表嫂非常难缠、表姐面临出嫁。。。是不是真困难?是真的。老两口不贪污,又不想儿女孙子受一点委屈,怎么能不困难呢?

                                                              又过了10年,我小姨在农村经济几近崩溃的时候,去城里投奔我妹。为了安置我小姨,我和我妹凑了10万块钱给她买了一套小产权店面。七天:我的小姨 (1)

                                                              当时我妹夫还没开公司、我还在北京,我们都是工薪层。为了凑这10万块钱,我们几乎把兜里的每一个铜板都掏出来了(除了我太太的钱,我们的工资卡是分着的)。

                                                              我们困难不困难?困难。不过我小姨更困难

                                                              此后不久,我出国、我妹夫开公司,都需要钱,但我们都是自己想法克服,没去找我小姨要债。因为我们困难,小姨更困难

                                                              所以说,在很多情况下,困难既是事实、也是借口。低保也好,撤侨也罢,不仅是资源问题,更是愿不愿搞的问题。

                                                              中国现在GDP眼看坐二望一了,人均GDP过万美元了,以穷国自居,作为争取国际利益的策略当然没有问题,像您这样,用于糊弄自家人,我只能哈哈了。

                                                              通宝推:宝特勤,
                                                              • 家园 都有程度的问题吧?

                                                                就像您说的,谁更困难?谁糊弄?

                                                                我已经说得够清楚了,现在没有生命问题,您也承认,那只能是衡量,您为什么扣这么大帽子?您前面拿叙利亚黎巴嫩打比方,根本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您是很了不起,乐于助人,但是,我比您穷,您肯帮我吗?或者说,您肯帮所有人吗?

                                                                我一再说要衡量,投入资源,尤其是医护资源,要考虑国内状况,国外那些人没有迫在眉睫的危险,所以可以先衡量,上面这几条哪条错了?我只是说控制流量,怎么就成了借口了?

                                                                • 家园 别管桥上老师是富是穷,我都不会随便帮,因为我对您没有义务

                                                                  咱俩也没有私人交情,我也没有能力帮助所有人。您这么质问我,难道是认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可以等同于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我根本没有举叙利亚的例子,也没有只举黎巴嫩的例子。我前面首先说的是德国和大家拿本次疫情的撤侨,然后才说黎巴嫩。举黎巴嫩的例子是因为黎巴嫩有一批对大家拿没有过任何贡献、长期生活在黎巴嫩的公民。对于这些人,每次有事,政府的态度一直是:只要拿我的护照,政府就有义务撤。无非是事后找他们收个费用的问题。

                                                                  我每次薪水拿到手,只剩不到60%(扣掉的钱中有我自己交的RRSP)。我缴纳的税金的一部分,被用于帮助各种需要帮助的居民。其中包括低保、免费医疗,以及本次疫情政府的各项开支。我认为这样很好,因为如果哪天我碰到困难,不至于被扔到大街上没人管。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能力强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能力差的人享受更多的社会照顾。之所以有这种理想,大抵是因为小的时候家里很难,经常非常无助吧。

                                                                  我运气好,能力比较强,也愿意为社会付出。因为我希望:在我运气不好、或者我的子孙后代不那么有出息的情况下,可以受到社会的照顾。

                                                                  =======

                                                                  今天去农场买鸡蛋,农场主的儿子跟我抱怨自己辛苦劳作、还要养那些懒人,我跟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如果政府希望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得到帮助,就不可能避免养懒人;如果政府一个懒人也不想养,就会有很多真正的穷人得不到帮助。

                                                                  说来说去,还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

                                                                  多说一句:与鬼子相比,中国人更加爱谈感情、谈亲情。但是感情这东西,除了谈,还有付出。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困难(跟对方困难相比,小得多的困难),那么在需要对方付出的时候,就只能用道德绑架了----作为一个从小受尽白眼的农村人,这种情况我见得非常多。

                                                                  当然,前面付出后面也不一定能有回报,因为有白眼狼;但是如果不付出,需要对方付出的时候,靠道德绑架就更没有谱了。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他满篇都是都是优越感

                                                                  我们都是被俯视的对象。您说的是不入法眼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