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主席五月份说亩产八百斤要努力,怎么七月份就亩产万斤了? -- 东晓山

共:💬106 🌺462 🌵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毛主席五月份说亩产八百斤要努力,怎么七月份就亩产万斤了?

    毛主席五月份说亩产八百斤要努力,说得很细,很客观。怎么到了七月份报纸上,各地上报的数据变成亩产万斤了?这胆子哪来的?

    毛泽东主席在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1958年5月17日):

    感谢河南长葛县第一书记的发言,这个发言很好,我又看了一遍。

    一年把一百二十万亩地全部深翻一遍,深翻一尺五,争取亩产几百斤。

    这就提出一个新问题,各县是否都能做到。河南长葛县能做到,别的县难道不行吗?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行不行,四年五年就可以了吧?五年总可以再翻一次吧?

    我看五年总可以,他们第二个五年计划把全县所有的地都翻一遍。

    没有好工具就用长葛县那样的工具,用他们那种办法。他们的办法是。先把熟土翻在一边,然后把肥料施在生土上,再用铁锹把二层生土翻开,与肥料搅拌,打碎坷拉后仍放在下层不动,挨着翻第二行,把第二行熟土翻在第一行生士上,依次翻下去,表层土不变。这是个大发明,深翻一遍增产一倍,至少增产百分之几十。增产的措施,土壤应当放在前边,土、肥、水、种秄,还有密植,要单列一项,要合理密植。

    广东一亩要搞三万垛,每垛插三根秧,每根秧发三根苗,结二十七万个穗,每穗平均六十粒,共一千六百二十万粒。两万粒一斤,一亩八百斤。

    亩产八百斤不就算出来了吗?北方的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都可以这样算一算[哆啦A梦吃惊]毛主席五月份说亩产八百斤要努力,说得很细,很客观。

    怎么到了七月份报纸上,各地上报的数据变成亩产万斤了?这胆子哪来的?

    https://wx1.sinaimg.cn/mw690/9c7297c7ly1g92p0bmgs5j20hs0dc3zj.jpg

    点看全图

    通宝推:ccceee,
    • 家园 因为六月份钱学森说可以亩产4万斤

      楼下笨狼提邓拓,其实挺没意思的。

      那个时候全国都是浮夸状态,抓某一个人、某几个人来背锅是不合适的。造成那么大的形势,几个人是办不到的。

      就拿邓拓来说吧。

      58年邓拓是人民日报社长,总编是吴冷西。人民日报铺天盖地的发卫星,这两个人能做的了主?

      那么邓拓吴冷西上面是谁呢?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

      没有胡乔木的同意,第一个卫星肯定给打下来,第二个肯定就放不上去了。

      胡乔木上面又是谁呢?主持日常工作的邓小平。

      邓小平肯定是支持的,毕竟他也站在了稻草上。

      邓小平上面又是谁呢?毛主席啊。

      看到毛主席这篇讲话也是很搞笑。详详细细地讲要农民怎么翻地、拌肥......,说明中央对粮食产量很着急啊。这浮夸风不就是从上开始刮的么。

      同样就在这篇讲话里,毛主席对钢产量是非常的乐观:

      为什么我们比苏联的建设速度要快?四十年他们搞五千万吨钢.我们可能只要十五年就行,从今年超可能再要七年。王××提出一九六二年四千万吨。很有可能六三年达到五千万吨以上。是否如此,请大家想一想。讲十大关系时讲过。可否比苏联快一些?因为我们条件不同,六亿人口。苏联走过的道路。苏联的技术援助,应当比苏联发展得快一些。我们将十月革命的传统、列宁的群众路线加以发挥,依靠群众。农村依靠贫农,不过他没有这句话。

      刚看了泉畔人家河友的帖子,57年钢产量是535万吨,62年只有667万吨,63年只有762吨。

      为什么要在钢产量急于超过苏联,因为我们要证明不比苏联差、起码不比赫鲁晓夫差啊。

      毛主席五月份对粮食产量还是很谨慎的。六月16日份人民日报发了个钱学森的论证消息,理论上光合作用可以亩产4万斤,结果有的生产队用电灯来照水田以图增产。

      不知道毛主席信不信钱学森的论证,反正在8月9日视察山东历城时,北园农业社主任李树成说,原来计划亩产2万斤,现在我们要争取产4万斤。当时毛主席听了很高兴:好,你这个人,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干大的。

      • 家园 这个地是洗不白的

        作为火箭专家,钱学森的造诣在当时当然数一数二。但这不代表他在其他领域就是专家。不管钱学森那篇流传最广的文章是不是他本人写的,他其他文章中早就在鼓吹理想化的“光能转换”。问题是他的光能转换假设完全不考虑是不是还有其他条件的限制。例如植物本身是不是能将全部光能转换为碳水化合物,是不是还需要肥料,是不是生物结构本身就限制了转换等等。他发一篇文章不够,一篇接一篇的发。这就不能用“展望”这种借口来开脱了。

        钱学森据他自己说从来不看科幻小说(除了坐牢的时候看过《海底两万里》)。但从他表现来看,他却非常容易相信各种“奇迹”并给出“科学解释”。“亩产万斤”的论证是这样,后头的“开发人体特异功能”和“气功”也是这样。“亩产万斤”还可以说是政治氛围的问题,“开发人体特异功能”和“气功”可没人逼他。

        • 家园 【讨论】钱学森的文章,其实是否定亩产万斤

          您看不出来?

          理工科,一提到理想状态,要么是建模型、搞理论,要么就是进行否定。例如:小邓啊,你的这个计算结果,只有理想状态时,才会得到啊。意思是你的这个计算结果不正确。

          钱学森一篇一篇发,实际是报警,亩产万斤不可能。阳光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全利用,不可能的事啊!钱学森是用这个应付刘邓,避免被迫害。他们那些搞亩产万斤的罪魁祸首都看出来了,您几十年后还要认为钱学森是支持亩产万斤的?

          • 家园 没人逼他发这种文章

            搞理想模型啥的没问题。但有人逼他这么搞吗?没有。

            到后来搞人体特异功能最终搞出全国“气功热”,这也没有人逼他搞什么理想模型吧?难道你要说他牵头搞人体特异功能是为了否定人体特异功能的存在?

            这种事情上,实事求是就好了。钱学森是元勋,对两弹一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这不代表他在其他领域也“值五个师”。要知道即使是科学泰斗牛顿到了晚年也沉迷神学和神秘学。

            • 家园 你怎么知道没人逼钱老?

              当时政治环境如此,任何人,特别是领导和名人,必须对政治运动表态。

              钱老不表态是不行的。

              你一句没人逼他,证据何在?!

              • 家园 你可自己去看叶永烈的文章
                • 家园 叶的文章啥时候成了依据了?

                  那哪位河友随便写一篇,算不算依据?

                  • 家园 叶永烈的文章是第一手资料

                    他的观点如何不论。但他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文章看,他是想为钱老开脱的,所以说钱老只是“展望”。问题是从1956年就写这种“展望”文章,而且一写再写,就不能用“展望”或者“过关”来解释了。只能说钱老是主动写这些文章的。

                    承认一个名人,尤其是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名人也是有缺陷的很难吗?其实名人都是有缺陷的。只不过有些人的缺陷不明显,有些人的缺陷造成了重大后果罢了。但是以为一个人学术成就高,就样样完美,这就是追星心理了。

                    • 家园 一个疑似报复行为,被你说成钱老有罪

                      究竟是谁在给谁洗地?

                      你说叶大量第一手资料,请给出第一手的证据。

                      第一手等于不偏么?

                      如果叶既第一手资料,又公正不偏,请问哪个资料证明当时政治大环境下,钱老能置身事外,钱老能对政治运动不表态?

                      中国赫鲁晓夫和走资派,整人是很厉害的,谁能否认?

                      • 家园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1956年钱老就开始计算到底能产多少粮食了。这年还没有反右,也没有大跃进,也没有人民公社,更没有亩产万斤。哪来的政治大环境要逼他表态。

        • 家园 你这话听着别扭。

          把一个火箭专家的非专业猜想当成真理,到底谁傻?到底谁别有用心?科学家就不能打乒乓球?就不能评论容国团?你非要选择相信议论乒乓球的科学家同样能当乒乓球冠军,那是阁下经验问题。何况50年后,至少土豆万斤是实现了。

      • 家园 害钱学森蒙冤半个世纪的“万斤亩”,摘自网上,

        本文作者叶永烈先生在为钱学森写作传记时,采访了诸多当事人,详细考证了这段公案的来龙去脉,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钱学森早在人民日报放第一颗“高产卫星”之前,就已开始研究粮食亩产问题,发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针对农业发展远景所做的科学展望或理论推算,将钱学森的理论推算与“高产卫星”联系起来、引起毛泽东注意的,是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但这篇文章并非钱学森亲笔所写。在调查过程中,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钱学森保存的关于“万斤亩”的剪报以及1993年钱学森谈论“万斤亩”的一封从未公开发表的信件,这封信表明,钱学森一直到1993年仍然坚持他当年对粮食亩产的推算。今揭载于此,以飨读者。

          钱学森是一位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科学家。他喜欢研究、探索专业之外的种种问题。这可以说是他的一大优点,是知识广博的表现,也是他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的体现。他的兴趣范围可以说遍及整个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只要翻一翻《钱学森书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就不难发现,钱学森晚年对三峡工程,对数学哲学,对嫁接技术,对文物收藏,对牛肉面与洋快餐……都有兴趣,而且在通信中表达自己的见解。《钱学森讲谈录哲学、科学、艺术》一书,则收录了钱学森关于哲学、思维、美学、音乐、建筑、园林等等诸多方面的文章。

          钱学森的博识广闻是令人敬佩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经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高产卫星”是怎么放起来的?

          钱学森的“万斤亩”公案,发生在1958年的“大跃进”热潮中。

          自从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在1957年10月4日跃上太空之后,“卫星”在中国成了最时尚、最流行的新名词。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第二生产大队有5亩小麦丰产试验田,每亩平均实产2105斤的消息。

          很巧,这个农业社叫“卫星农业社”。

          4天之后,《人民日报》又报道说:河南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第一大队第二分队,“又有2亩9分地总产量达到10238斤6两,平均亩产3537斤7两5钱,比二大队的最高产量每亩多1425斤,超过这块地去年亩产750斤的三倍多”。《人民日报》在报道此事时,特地使用了“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的标题。从此,“高产卫星”一词便频频见于中国各媒体。

          随后,“卫星”越放越多,牛皮越吹越大。就像拍卖会上此伏彼起的叫板声一般,很快就突破了亩产万斤的大关。

          “吹牛比赛”的高峰,出现在1958年9月12日。这天《广西日报》头版整版报道广西环江红旗公社水稻亩产13万斤!

          对于农业大放“高产卫星”,《人民日报》给予高度肯定。请读一读195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今年夏收大丰收说明了什么?》:

          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

          只是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出多少粮食出来。

          须知,这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社论中的话,可见当时的“万斤亩”浪潮是何等的壮观。

          钱学森七论“万斤亩”

        行文至此,该写一写钱学森的所谓“万斤亩”公案。

          在1958年4月至1959年9月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钱学森曾经六次从科学的角度撰文谈及所谓“万斤亩”问题。另外,在1993年又就这一问题写过一封信:

          第一篇,1958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的《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

          第二篇,1958年6月《科学大众》杂志第6期的《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后》;

          第三篇,1958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第四篇,1958年6月《农业科学》第12期的《可以实现的理想》;

          第五篇,1959年2月《科学通报》第3期的《谈宇宙航行的远景和从化学角度考虑农业工业化》;

          第六篇,1959年9月25日《知识就是力量》第8-9期合刊的《农业中的力学问题》;

          第七篇,1993年4月21日钱学森致海外友人孙玄先生的信。

          通常人们所知只有一篇,即1958年6月16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对这一问题稍有些研究的人,知道多一点,能举出《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知识就是力量》上的三篇文章。

          笔者后来查到钱学森发表在《科学大众》杂志上的文章,以为也就这么四篇。

          为了深入探讨“万斤亩”这一公案,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查找了钱学森自己保留的剪报,又找出了《农业科学》和《科学通报》上的文章,复印给了笔者。

          另外,钱永刚还找到钱学森1993年4月21日写给海外友人孙玄先生的信,钱学森在这封信中针对海外传言再度论述了“万斤亩”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献。

          这样,终于找齐了钱学森关于这一问题的所有论述,即六篇文章与一封书信,便于全面探讨这一问题。

          从标题上来看,钱学森专门谈“万斤亩”的问题,也就那篇《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产生影响最大的,便是这篇包括标题以及标点符号在内也总共只有552字的“豆腐干”文章。

          严格地说,《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发表的这篇文章,不能算是钱学森的文章。这在后面将会述及。

          然而,引起激烈争议、使钱学森蒙尘半个多世纪的,恰恰是这篇短文!

          早在1956年就开始计算

          1958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头条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名义发表了钱学森的文章《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这是钱学森在一次小型座谈会上的谈话,记者根据钱学森的谈话记录加以整理后发表。从标题就可以看出,钱学森的发言主要并不是谈“万斤亩”的问题。但是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作为一个搞力学的人来说,不免总是从能量方面来考虑。最近我算过这么一个粗浅的账,就是地球上一个单位面积上,受太阳的能有多少。假设我们说一天太阳光照在地面上,只照八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八小时太阳光照上去,如果我们只计算1%的能用来转变为植物有效利用的能,这个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那么就可以在一亩面积上年产约八千市斤的淀粉。当然这里面有许多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但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去考虑。

          八千市斤的淀粉,换算成小麦或者稻谷,当然也就在万斤以上。钱学森所说的“一亩面积上年产约八千市斤的淀粉”,也就是“亩产万斤”。

          这篇文章虽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但因为标题不起眼,所以并未引起太大的注意。

          钱学森为什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谈起“万斤亩”问题呢?

          据钱学森的学生、两院院士郑哲敏回忆:

          1956年春,在阜成门外的西郊宾馆,科学院制定12年规划。在中间休息聊天时,钱学森就在计算大概每天太阳辐射到叶子的能量有多少,但因为实际上植物吸收的效率很低,就觉得农作物的产量一定有增长的潜力。(《亩产万斤-气功-钱学森》,《科学新闻》2009年11月9日)

          也就是说,早在1956年春,钱学森就已经在思考、计算这一问题了。那时候,还压根儿没有什么亩产万斤的农业“高产卫星”。

          就连《人民日报》在1958年4月29日发表钱学森的文章的时候,也还没有什么亩产万斤的农业“高产卫星”,钱学森纯粹是从科学的角度展望农业发展前景,与“高产卫星”无关。“科学家思考这些问题,我觉得完全正当。因为科学家说一个事情时,总是有前提的,如果怎样,就会怎样。”郑哲敏说。

          为展望农业美好前景而提出

          钱学森关于“万斤亩”的第二篇文章《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后》,发表在1958年第6期的《科学大众》杂志。

          所谓“农业发展纲要”,也就是毛泽东亲自主持制订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从1956年起到1967年这12年内,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分别达到下列水平: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150多斤增加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 208斤增加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由1955年的400斤增加到800斤。简称为“四、五、八指标”。

          为了展望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之后的美好前景,《科学大众》杂志编辑部特约钱学森撰文。钱学森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名义,写了署名文章《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后》。这篇文章总共作了8点展望:

          人工控制气候提上了日程;

          农业生产接近了工业生产的方式;

          动力是发展农业的心脏;

          生物能的利用解决了燃料问题;

          养殖小球藻成了农村的新副业;

          工业支援农工;

          农业生产还远远没有碰顶;

          将来的农场。

          不难看出,这是钱学森乐观展望十年之后中国农业前景的文章,是一篇充满乐观情绪的畅想式的文章。他既谈了“人工控制气候”,也谈了“农业的工厂化生产”等等。钱学森在“农业展望”之中的第7点“农业生产还远远没有碰顶”,谈到了农业的单位亩产问题也就是他从1956年春就开始研究、计算的问题:

          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成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倍,所以我们的生产还远远没有碰顶。现在让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落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利用的部分,……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而是这个数量的20多倍,等于农业发展纲要的最高标准的60多倍!

          在这里,钱学森根据光合作用的理论推算,“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而是这个数量的20多倍”,亦即稻麦亩产可以达到4万斤至6万斤。

          钱学森的这篇文章,谈的是农业的展望,是农业的将来,就太阳能的转换的科学计算而言,钱学森并没有错误,至今仍是中国农业努力的目标。

          用计算尺反复核算

          钱学森还在《农业科学》1958年第12期上发表了《可以实现的理想》。由于《农业科学》是半月刊,所以这篇文章当在1958年6月发表,这篇文章,署名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全文约1300字。这篇文章专门论述“单产量的极限”,原标题是《什么是单产量的极限?》。

          钱学森经过一番论述和计算,最后做出结论:

          我们相信在一亩地上一年产20万斤干物质是可能的。像稻、麦等作物,我们可以算总干物质的1/5是籽粒,4/5是茎杆。那么只要我们也做到20万斤干物质,一亩稻、麦地的年总产量就可以达到四万斤谷子!这在今天自然还是一个理想,但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

          钱学森所说的,依然是“理想”,亦即展望。

          当时担任钱学森秘书的张可文在2010年5月17日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说,在1958年5月,钱学森写完一篇文章,交给张可文寄出去。张可文看完文章,问道,亩产那么多,可能吗?钱学森回答说,完全可能。

          张可文回忆说,文章寄出之后不久,农业科学院的《农业科学》编辑部来电话,又询问文章中关于万斤亩的计算是否准确。电话是张可文接的。她转告钱学森。当时,钱学森从衬衫左边的口袋里掏出计算尺一拉,当着张可文进行计算:每亩田接受的太阳能是多少,打个折扣,转化为多少粮食。钱学森告诉张可文,计算是无误的。

          张可文打电话给《农业科学》编辑部,钱学森经过复核,准确无误。

          张可文作为当事人的回忆表明,钱学森是经过仔细的计算之后写下那一段文字,他是以科学家的严谨认认真真对待这一问题的。

          细析552字的短文

          从钱学森一系列文章的写作时间来看,钱学森的第一篇文章《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第二篇文章《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后》、第三篇文章《可以实现的理想》,都写在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开始报道“高产卫星”之前。

          钱学森的第五篇文章《谈宇宙航行的远景和从化学角度考虑农业工业化》,发表于1959年2月;第六篇文章《农业中的力学问题》发表在1959年9月25日出版的《知识就是力量》第8-9期合刊上,那时候以亩产万斤为代表“高产卫星”浮夸风早已经饱受批评和纠正,所以钱学森的第五、第六篇文章《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也跟亩产万斤的“高产卫星”无关。

          惟一例外而且影响最大的是1958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上的署名钱学森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一文,发表在亩产万斤为代表“高产卫星”刚刚开始“放”起来的时候。《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一文,总共552字,1958年6月16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第四版,全文如下:

          “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2105斤以后,又有2亩9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3530斤小麦。

          土地所能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160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160万斤!

          所以,只要我们有必需的水利、肥料等等条件,加上人们的不断创造,产、量的不断提高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条件不具备,明天就会创造出来,今天还没有,明天一定会有!

          这篇短文在发表时,还配了一幅署名娄桑的漫画,画着太阳手持“太阳能”对小麦说:“你把这些都吃掉,还能长大二千倍!”

          由于这篇文章是在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标题很吸引人,文章加了花边,而且图文并茂,所以很快就引起注意,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钱学森前两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影响大,最重要的是把钱学森的理论计算,跟当时正在盛行的亩产万斤的“农业卫星”联系起来。然而,这篇短文的开头前两段共149字,明显地不同于钱学森行文的风格。看得出,这是《中国青年报》编辑加工的文字。

          不光是我作出这样的判断,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和美国的学者毛海波、Patrick Lu,James Hu、刘雅臻、George C.Cheung,也作出这样的判断,认为这是被《中国青年报》编辑添加的文字:

          被添加了的文字包括三方面内容:

          1.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

          2.六月十二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的一个动人的消息

          3.总结式口号

          以上三方面内容中的前两点内容,其实是抄录了两段公开发表的消息文字,这种抄录法在写作中是被允许的,没有疑义,这里不作讨论,今天要讨论的是钱学森为什么要把自己已经在《科学大众》上发表了的文章中的第七小节的段落中“挖”出两百个字来,再在这“挖”出来的两百字前面,加上两段抄录来的文字,再换上一个《粮食的亩产量会有多少?》这样的宣传味浓郁的题目,急急忙忙放到《中国青年报》上来再刊登一次,这是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正常情况”下会去做的事情吗?(毛海波,Patrick Lu,James Hu,刘雅臻,George C.Cheung,《最新发现:制止浮夸风钱学森有功》,2009年11月《美洲时代星期刊》512期)

          《中国青年报》编辑给钱学森的文章加了149个字,把钱学森在1956年春就开始思考、研究的科学问题,跟1958年“大跃进”中的所谓亩产万斤的“高产卫星”联系在一起,钱学森这位卫星专家变成为“高产卫星”提供科学依据!

          毛海波等以为:

          这件事情是哪几位好心编辑和记者及相关领导帮助钱学森做的?现在已成了一桩无头案,因为大多数人已作了古,但就是因为这篇文章的出现,才使得钱学森从此乘上了遭人诟病的历史列车,几十年来,指责钱学森的文章陆续面世,许多人以钱学森这篇文章为证据之一……

          《中国青年报》“操盘手”泄露天机

          其实,这并非“一桩无头案”,当事人也没有“已作了古”。

          据我所知,那篇《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的“操盘手”,乃当时《中国青年报》科学副刊编辑Z君。

          也真巧,Z君是我的老朋友。我们结识于1978年5月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的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前几年我的朋友尹传红先生从北京来沪,知道我与Z君有旧,跟我聊起Z君的种种“轶闻”,说Z君曾经为郭沫若整理过一篇讲话稿,深得郭沫若赞赏。接着,尹传红还说,钱学森的文章也是他整理的呢!当时,作为聊天,听过算数,我并没有在意。后来我着手写作钱学森传记时,就请尹传红确切回忆Z君与他谈话的内容。

          尹传红很认真,专门写了一封4000字的回信,于2009年10月5日用电子邮件发给我。征得尹传红的同意,现摘录其中几段:

          我始终认为,Z是个好人。他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做的一些事情,既受当时特定的背景、条件制约,也有他个人的认识局限。

          下面,我就试着回忆一下听闻那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吧。

          1998年八九月间的一天,我与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李大光,应《中国文化报》之约,来到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樊洪业研究员的办公室,参与“科学与人文对话”系列对谈。其间我从樊的书架上看到一本书(具体书名忘了),内中收的是大跃进时期的各种文章。

          在翻到钱学森写的那篇《粮食亩产会有多少?》时,我随口说了一句:“钱学森那么大的科学家怎么也讲那种大话?”这时樊洪业说:“可别小瞧了这篇文章,当年毛泽东就是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它,才相信粮食高产‘卫星’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几个月后,我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一次活动上见到Z。闲聊时说起过去的一些事情,我无意中提到钱学森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那篇文章,Z听了当即大笑(他平时就很爱笑),拍了拍我说:“你知道那篇文章是谁写的吗?”我摇头,他道:“就是Z某人啊!”我很惊讶:“是您捉的刀?”他说:“是我根据钱学森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的。整理稿让他看过,征得他同意,就署上他的名字发在《中国青年报》上了。”

          Z还说,他也没想到经他整理的那篇文章毛主席会看到,并且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

          从尹传红与Z君的谈话中,可以清楚确认,那篇《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并不是钱学森亲笔所写的,而是Z君为之捉刀!

          不过,我经过仔细的比对,发现Z君所说“是我根据钱学森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的”,不确,这并不是Z君记忆的差错,而是故意的托词。

          我对照了《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的核心段,惊讶地发现,与钱学森在1958年第6期《科学大众》杂志的《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后》的第7段《农业生产还远远没有碰顶》几乎完全一样!

          1958年第6期《科学大众》杂志是在1958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几天前出版的。显然Z君在读了1958年第6期《科学大众》杂志上钱学森的文章之后,以高度灵敏的政治嗅觉,注意到其中的第7段《农业生产还远远没有碰顶》,稍加改动,然后“戴帽穿靴”在前面加上“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在结尾处加上口号式的“今天条件不具备,明天就会创造出来,今天还没有,明天一定会有!”再加上醒目的标题《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找人画了漫画,就在《中国青年报》科学版上登出来了!

          经过Z君这样一番精心“加工”,钱学森原本谈农业展望的一段文字,变成了解答当时的“热点问题”“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因为在农业“高产卫星”频放“大跃进”岁月,千千万万读者不约而同地问:“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这么一来,钱学森变成了专为农业“高产卫星”提供科学注解的科学家!

          倘若不是那天与尹传红聊天时,Z君在兴高采烈之中“泄露天机”,脱口而出说钱学森的文章乃是出自他的移花接木,恐怕至今难以揭开《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的内幕。

          为了希望Z君详细回忆当时的情况,我于2010年5月16日下午在北京走访Z君家,看望久违的Z君。很遗憾,年已八旬的Z君借口身体欠安,不愿再谈往事。

          当天晚上,Z君请他的女儿给我打来电话,转告他的两点意见:

          一是你去看望他,表示感谢;

          二是关于钱学森的文章,他不想说,也不再说,包括对他的女儿也不说。

          至于Z君为什么“不想说,也不再说”,我不得而知。其实Z君当时主持《中国青年报》科学副刊笔政,把钱学森发表于别的杂志上的长文中挖出一段,精心加工,“梳妆打扮”一番,在《中国青年报》上“闪亮登场”,这原本只是表明Z君是一位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编辑,紧紧扣住时事焦点发表相应的文章。也许今日的Z君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封口了,所以“不想说,也不再说”。尽管如此,好在基本事实已经清楚。

          我找Z君,原本还想核实一个问题,即Z君所说的“整理稿”是否“让他(钱学森)看过,征得他同意”。

          由于Z君“不想说,也不再说”,他的编辑加工是否征得了钱学森的同意,就无法核对了。我问钱学森当时的秘书张可文,当年是否经手《中国青年报》寄来的小样,她说记不清楚了。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钱学森有什么责任的话,那就是:

          如果Z君当时确实事先把“整理稿”寄给他过目,他应当表示不同意发表;

          如果Z君当时没有把“整理稿”寄给他过目,在事后他得知《中国青年报》发表那样改头换面的文章,应当要求《中国青年报》更正或者道歉。

          也许是当时钱学森并没有意识到那篇短文会产生那样巨大的影响,也就没有说什么。

          也许钱学森碍于他的声望,不便于在当时对Z君的“编辑加工”说什么,也就没有说什么。

          然而正是由于钱学森没有说什么,这篇短文也就一直被以为是钱学森写的,把钱学森推进流言的深深的旋涡之中……

        无凭无据,李锐造谣

          我为什么要如此详尽调查《中国青年报》那篇短文的发表经过,那是因为这篇短文被毛泽东看到了1958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关村参观“中国科学院跃进成就展览会”时,曾经对钱学森这么说:

          你在(中国)青年报上写的那篇文章我看了,陆定一同志很热心,到处帮你介绍。(《中国青年报》记者集体采写,《最大的鼓舞记毛主席参观我们的展览会》,1958年11月15日《风讯台》)

          后来毛又在别的场合说,他之所以相信当时亩产万斤的浮夸报道,“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毛泽东的话,使《中国青年报》上刊载的这篇短文广受关注。

          关于毛泽东后来的这段谈话,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追根溯源,都来自当时担任毛泽东通讯秘书的李锐的回忆。李锐在《反思大跃进》中说: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问毛泽东:“你也不是没当过农民,你应当知道亩产万斤是不可能的。”毛泽东说: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后来毛泽东检讨说,他是上了科学家们的当。

          《直言李锐六十年的忧与思》一书(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67页)中,李锐有类似的记载,只是文字略有不同:

          一天晚上,毛泽东找秘书李锐谈话。在谈到粮食“放卫星”问题时,李锐特地问毛泽东:你是农村长大的,长期在农村生活过,怎么能相信一亩地能打上万斤、几万斤粮?毛泽东说看了钱学森写的文章,相信科学家的话。

          还是李锐,在《庐山会议实录》(春秋出版社和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78页)中写及1959年7月11日夜,毛泽东与周小舟、周惠以及他谈话时,当时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周小舟当着毛泽东的面说:

          农业是根子。粮食“高产”引起钢铁高潮。刮共产风不能怪公社书记,主要怪上面。哪里有什么万斤亩,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李锐在周小舟的话后面,加了这样的补充:

          关于万斤亩,上海会议时,我问过主席为何轻信。他说,钱学森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是太阳能利用了百分之几,就可能亩产万斤,因此就相信了。

          另外,据李锐笔记,1959年毛泽东在湖南视察时,曾经对周小舟说及:

          提倡敢想敢干,确引起唯心主义,“我这个人也有胡思乱想”。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怪各部门,否则,王鹤寿会像蒋干一样抱怨:曹营之事,难办得很。说到这里,他自己和三个听者,一齐哄堂大笑起来,经久不息。说关于敢想敢干,“八大二次会议是高峰,还有钱学森的文章,捷报不断传来,当然胡思乱想起来。“许多事我都要负责,有些也真负不了。”

          也就是说,毛泽东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那篇以钱学森名义发表的短文。尤为严重的是那句“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后来毛泽东检讨说,他是“上了科学家们的当”!

          不过,关于毛泽东谈论那篇以钱学森名义发表的短文的相关记载,都出自李锐笔下。李锐提及的当时在场的田家英、周小舟,都已成故人,死无对证。

          为了查清事实,2010年5月13日我在北京走访当事人李锐。虽说李锐九十有三,却人如其名,眼光敏锐,思想敏锐。那天上午,他一口气跟我谈了近三个小时。

          李锐对我说,他跟钱学森,“无一面之缘”,所以跟钱学森无怨无恨。他听毛泽东几度谈起钱学森时,他并没有读过《中国青年报》上以钱学森名义发表的那篇短文。他是从毛泽东的谈话中,才知道钱学森就万斤亩写了文章。

          李锐回忆说,毛泽东跟他谈起以钱学森名义发表的那篇短文,总共有两次。

          一次是在1958年11月21日至27日的武昌会议期间,在武昌的东湖别墅,毛泽东找他单独谈话。

          李锐说,还有1959年3月25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他出席了会议。毛泽东约他单独谈话。

          李锐说,在这两次谈话中,他问起为何相信万斤亩,毛泽东都提及了钱学森的文章。

          我问,当时还有没有别人在场?

          李锐说,只有他与毛泽东。

          我又问,当时做笔记了吗?

          李锐说,没有。但是毛泽东的话,他记得很清楚。

          我说,这么一来,你所回忆的毛泽东关于钱学森的谈话,并未见诸档案记录,也未见诸别人的回忆,成了孤证。

          李锐回答说,本来就是我和毛泽东两个人的谈话。

          所谓“冒叫一声”

          前引《中国青年报》记者集体采写的《最大的鼓舞记毛主席参观我们的展览会》一文,发表于 1958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刊第61期《风讯台》,可以说是一篇当时不多见的毛泽东与钱学森会面情况的文字记录。《风讯台》是这样报道的:

          1958年10月27日下午,毛主席到中关村参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在参观过程中,毛主席看见了钱学森同志,和钱学森同志谈了话。

          ……主席看见了钱学森同志,主席说:“我们还是1956年在政协见的面。那一年,全国的干劲很大,第二年春天也有劲,以后就泄气了。接着就是匈牙利事件,又来个反冒进,真是一股邪风。说‘马鞍形’是不错的。你在那个时候敢于说四万斤的数字,不错啊。你是学力学的,学力学而谈农业,你又是个农学家。”

          钱学森同志回答说:“我不懂农业,只是按照太阳能把它折中地计算了一下,至于如何达到这个数字,我也不知道。而且,现在发现那个计算方法也还有错误。”

          主席笑着说:“原来你也是冒叫一声!”这句话把大家引得哈哈大笑。

          可是主席接着说:“你的看法在主要方面上是对的,现在的灌溉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丰产的主要经验,就是深耕、施肥和密植。深耕可以更多地吸收太阳,让根部多吸收一些有机物,才能长得多,长得快。过去是浅耕粗作,广种薄收,现在要求深耕细作,少种多收。这可以省人工,省肥料,省水利。多下来的土地可以绿化,可以休闲,可以搞工厂。”

          所谓“冒叫”,是湖南一带的土话,是一种带有自谦口气的“冒昧地说一声”。臧克家在他的《毛泽东和诗》中,曾经引用毛泽东关于旧体诗词的一段话:

          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

          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我冒叫一声”,只是自谦而已。

          毛泽东对钱学森所说的“你在那个时候敢于说四万斤的数字,不错啊”,显而易见是指那篇以钱学森的名义发表在1958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上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在那样的场合,钱学森无法向毛泽东解释那篇文章并不是他亲笔所写,所以毛泽东称钱学森“你也是冒叫一声!”

          钱学森对毛泽东所说的不懂农业云云,是实事求是之语。钱学森当时是就农业发展远景进行太阳能转化为粮食的计算,“如何达到这个数字(即亩产四万斤),我也不知道”。至于钱学森所说“现在发现那个计算方法也还有错误”,也确实如此。所以他在1959年发表在《科学通报》和《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更加详尽、准确的计算。到了1993年,钱学森再度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是粮粒“理想最高年亩产是32-53吨”,远远高于他在1958年所计算的亩产四万斤的数字。

          所谓“向毛泽东检讨”纯属瞎编

          然而,也有人把毛泽东所说的“冒叫一声”,引伸为“冒进”,引伸为毛泽东对钱学森的严厉批评,甚至由此编造出钱学森当面向毛泽东检讨的所谓“故事”。

          在祁淑英、魏根发著的《钱学森》(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这样编造钱学森“向毛泽东检讨”的假故事:

          走出展览会的展厅,已经快到中午12点了。毛主席的座车业已停在门前等候。钱学森走近毛主席,不无羞涩地对毛主席说道:

          “主席,我犯了一个错误,需要当面向主席检讨!”

          毛主席停下脚步,惊讶地问道:“学森同志,你犯了啥子错误呀?”

          “那一天我向您讲过的关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潜力问题。事后,我请教了几位农业专家,他们都说那是缺乏科学根据的。”钱学森诚挚地说道。

          “噢,原来你钱大科学家也是冒叫一声呀!”

          毛主席大笑着,坐进车内,向大家挥挥手,车子平稳地开走了。

          对照1958年11月15日的《风讯台》报道原文,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明显的杜撰和篡改:

          一是《风讯台》报道原文中并没有“钱学森走近毛主席,不无羞涩地对毛主席说道:‘主席,我犯了一个错误,需要当面向主席检讨!’”

          二是《风讯台》报道原文中也没有“毛主席停下脚步,惊讶地问道:‘学森同志,你犯了啥子错误呀?’”

          三是钱学森对毛泽东说“那一天我向您讲过的关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潜力问题”,又是子虚乌有!钱学森什么时候对毛泽东当面“讲过的关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潜力问题”?

          四是作者把钱学森所说的“现在发现那个计算方法也还有错误”,篡改为“事后,我请教了几位农业专家,他们都说那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这种任意瞎编的虚假故事,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为钱学森倘若当面向毛泽东“检讨”,这就表明钱学森承认1958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上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是他写的,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那天,钱学森究竟跟毛泽东主席说了些什么呢?1976年9月16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终身不忘毛主席的亲切教诲》中写道:“1958年10月27日,毛主席亲临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展览会。毛主席第三次接见了我。毛主席肯定了展出的科研大搞群众运动的成绩,指出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毛主席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向。”

          事实表明,钱学森从来没有认为他的关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计算是“缺乏科学根据的”。钱学森也从来没有向毛泽东说过:“主席,我犯了一个错误,需要当面向主席检讨!”

          不要“听了不实之辞而轻信”

          要揭穿所谓钱学森当面向毛泽东“检讨”的这种“假故事”很简单,因为在1959年9月25日出版的《知识就是力量》第8-9期合刊上,钱学森又发表了《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一文。那是钱学森应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国庆而写的。钱学森详细地论述了“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得先计算一下在我国平均纬度的地方,一年之中在每一亩地上到底有多少太阳光落在上面。这个能量可以用各种单位来表现。我们这里选用从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的斤数来计算,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正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制造淀粉和纤维这样碳水化合物的。我们算了一下,一年中落在一亩地上的阳光,一共折合约94万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这个数字,94万斤!自然,高等植物叶子利用太阳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计最高也不过是1/6,这就是说,单位面积干物质的年产量大约是15.6万斤。但是植物生长中所积累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粮食,像稻、麦这一类作物的谷粒重量,约占重量的一半,所以照这样算来,单位面积的粮食的年产量应该是7.8万斤。这是说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晴天。如果因为阴天而损失25%,那么粮食的亩产量应该是5.85万斤。这是说,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长,如果仅在暖季才长,也许要再打一个2/3的折扣,那么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

          另外,钱学森发表在1959年2月第3期《科学通报》(半月刊)的“展望未来的科学”专栏的《谈宇宙航行的远景和从化学角度考虑农业工业化》中也指出:

          自然,要实现这样一个复杂交错生产的生产系统,里面自然有电气化、自动化的问题,但也有尖端的科学问题。例如,从日光能源来计算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每亩年产干物质约24万斤。如果一半是粮食,那么稻、麦、玉米等的年产量可以是每亩12万斤(并秧的不在此例)。但这是说作物只能从光合作用生产粮食,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的有机物。到底能不能?如果农作物这样的高级植物也能像菌类一样直接利用有机物,岂不就突破了太阳光能量的限制,那么每亩年产量可以无限制地提高吗?这问题很值得研究。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告诉笔者,钱学森一向坚持自己对于万斤亩的计算是科学的,正因为这样,钱学森从来没有对此表示“道歉”或者“检讨”。

          钱永刚教授把一封钱学森从未发表的信,用电子邮件发给笔者。那是钱学森于1993年4月21日给海外友人孙玄先生回信。孙玄先生在海外听说关于钱学森的万斤亩的种种传言,向钱学森提出相关的问题。钱学森在回信中说:

          4月14日来示及附件拜读。我非常高兴您提出了您的看法和意见。您可以公开发表您的见解以便大家参考。我只讲两点:

          (一)据我确知,先父在北京中央文史馆用的(名字)是钱均夫,不是钱家治。

          (二)据气象记录,在中国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为120-200大卡,即每年每亩地接受日光能量为8-13.3×108大卡。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气中的CO2和从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则每亩地每年有190-320吨。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达50%,而粮粒只占全部产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亩产是32-53吨。说亩产万斤,才5吨,远远小于理想数。所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可以实现的,现在我国的亩产最高记录为1.5吨。所以您是听了不实之辞而轻信了。

          也就是说,钱学森在1993年仍然明确坚持他关于万斤亩的计算是正确的,并劝说孙玄先生不要“听了不实之辞而轻信”。

          在钱学森看来,当年的计算还太保守,“理想最高年亩产是32-53吨”,也就是 32000-53000公斤,64000-10600市斤!也就是说,不仅是万斤亩,而是十万斤亩!

          钱学森的这封信,清楚表明了他对于万斤亩的坚信,认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可以实现的”。

          钱学森的这封信,也清楚表明,有些书中所谓他向毛泽东“当面检讨”,纯属无稽之谈钱学森称之为“不实之辞”。

          三点客观评价

          在笔者看来,钱学森的“万斤亩”文章,应当从以下三点进行客观评价:

          一是“万斤亩”在科学计算上是正确的。正因为这样,作为一位严谨的科学家,钱学森反复用计算尺计算了太阳光能转化为粮食的数量。他1993年甚至得出“粮粒”可以达到亩产10万市斤的结论!

          二是在“大跃进”年代,作为“海归”的代表人物、作为科学界的头面人物钱学森应约就《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发表谈话、发表文章,原本不过是表态谈话、应景文章而已。《中国青年报》编辑截取他的文章的一小段,经过改头换面式的编辑加工,演变成为1958年农业“高产卫星”提供科学依据,在广大读者中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责任在《中国青年报》。经过《中国青年报》编辑的“戴帽穿靴”,加上了井冈山民歌,加上来自河南“高产卫星”的“动人的消息”,把钱学森原本应《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之“景”所写的文章,变成了应农业“高产卫星”之“景”而写的文章,使读者误以为钱学森在为农业“高产卫星”充当吹鼓手,因而使钱学森蒙受不白之冤。应当说,由那篇“戴帽穿靴”的短文引出的种种严重后果,其实与钱学森无关。

          三是把钱学森夸大为“大跃进的推手”,是“亩产万斤”浮夸风的“元凶”,显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当时钱学森只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他怎么可能成为“大跃进的推手”?!那篇以他的名义发表的552字的短文,即便是他写的,也不可能成为“亩产万斤”浮夸风的“元凶”?!

          钱学森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发展远景写了一系列展望性的文章,无非是为了描绘《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美好前景,充其量不过是应景文章而已。

          公案自有公论

          应当说,毛泽东在1956年对于粮食的亩产量的判断是符合科学的。毛泽东在制订《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曾经提出:“半个世纪搞到亩产二千斤行不行?”

          半个多世纪之后的2010年3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水稻亩产做出这样的概括:

          目前,全球水稻的平均亩产大概接近300公斤。即便科技发达的日本,其亩产也只有445公斤。无论是杂交水稻的单产,还是种植面积,中国都领先日本。

          中国种植的杂交水稻面积达到2.4亿亩后,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袁隆平表示,到2015年大面积亩产提高到900公斤的目标,可以实现。

          今年80岁高龄的袁隆平甚至希望,自己90岁的时候,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的亩产可以达到1000公斤。(中国新闻社2010年3月7日电讯,记者赵建华、刘育英报道)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权威。按照他的说法,直到2020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的亩产才能达到1000公斤,也就是毛泽东在1956年所提出的“半个世纪搞到亩产二千斤”。

          这清楚表明,曾经种过田的毛泽东,对于水稻亩产量的估计是非常准确而科学的。

          钱学森并未道歉。在钱学森看来,他当时所做的太阳能转换为粮食的科学推算而言,至今仍是正确的,所以不需要道歉。也正因为这样,他在1993年又一次对太阳能转换为粮食作了一番科学推算,表明他对于自己的科学推算的坚持。

          

        通宝推:ccceee,海上金流彩云乱,桥上,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