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山东大学异性学伴事件背后很可能是全国性的大丑闻 -- 逍遥蜀客

共:💬121 🌺844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就事论事,“学伴” 本来就应该是同性,国际惯例

        所谓 “学伴”,就是外国的 buddy 制度,直译为 “哥们儿”,放到中国的语境,就是赤膊睡上下铺的那种。

        “学伴” 的作用,就是熟悉校园生活,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何时上课何时下课,何时有科系活动、社团活动、宿舍活动,新生容易一脑袋浆糊,外国人更加容易搞不清楚状况。

        你找个异性,妹子白又甜,我半夜起来要喝热水,找谁啊? 我要打王者农药,找谁啊?

        山东大学这么干,如果明文告知家长,家长首先就不会同意,因为整个事情,看起来就像个拉皮条的,实际上,离拉皮条顶多五十米。

    • 家园 金钱、性、阴谋.......素材可以凑一部电影了

      2015年中央、国务院出了一个大学院校“双一流”的教育改革措施,时限是5年,明年就要验收了,如今2019年中来了山大这么一出。

      对于国家来说,“双一流”意味着要提高大学科研水平。这是一个良好意愿。

      对于学校来说,则意味着钱。

      进入“一流”大学的名单,意味着上面的拨款幅度。就像院士、长江学者拿到国家级项目。在任何组织结构里,搞得来钱的老大更具有权威性。否则,光靠上面任命,老大的权威早晚会掉成渣。

      进入“一流”大学名单,还意味着更多的生源,这对大学同样是财源滚滚。像云南大学、湖南大学,这次由原来的985掉到了“双一流”的B类,相当于降半级。这种遭遇的学校,怎么好意思学费涨价呢。而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则首次挤进国家一流大学名单(B类),上面拨款自不必说,对外招生也是很提气的。

      要想拥抱“一流”,得符合严格的指标。国际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比如国外发表论文;学校的外教数量;学校的留学生数量.....这些都是可以量化考核的。

      买论文、聘外教、招留学生花的钱,比起进入“一流”后的收益,是一笔合算的买卖。和优待留学生一样,优待外教问题同样存在,只是没有比“性”这个话题更具有爆炸性了。就像有人批评留学生奖学金过高、校舍甚至电费都有不同待遇,却引不起关注一样,今天用“性”的这一招总算把优待留学生的话题引爆了。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类似的话,看到女人白胳膊后容易泛些想法,一些人联想链的末端则是性交。

      最后说点阴谋论。

      为了国际化指标,很多进入“一流”大学名单的院校像吉林大学、西安交大、中山大学都搞了类似学伴的东东,为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的便利。而山大这次被人专门揪出“异性”、“一配三”等敏感话题,估计被人阴了。

      点看全图

    • 家园 必须限制学伴为同性别,否则就是拉皮条

      如果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外国留学生融入中国,必须要限制学伴为同性别。这样才有融入生活可言,男生一起互助(打球,打游戏,...);女士一起互助(八卦,逛街,...)。让男生女士在生活上一起互助,是为了什么?为了谈恋爱约会?还是为了训练他们以后在中国怎么约女生?

    • 家园 如果女学伴都是山大高材生迷蒙那样甚至更丑的,可以缓解压力

      如果女学伴都是山大高材生迷蒙那样甚至更丑的,可以缓解压力

      基本比樊徐娘更难看危机公关效果更好

    • 家园 这些事情只不过是一系列事情的后续

      不知道有谁记得几年前的北大燕京学堂事件:

      燕京学堂据说是酱紫的:

      校方称,燕京学堂(Yenching Academy)是北京大学规划中准备设立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学堂将招收海内外学生,开设一年制“中国学”硕士学位项目。共开设六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法律与社会”、“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课程以英文讲授为主。所有100名学生都会得到北大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其中国外学生数字为65个。

      燕京学堂启动仪式

      抗议缘起

      抗议最初开始于对选址静园的争议,主要出现在微博和北大bbs上。对静园的草坪、院子和猫的怀恋之后演变为在北大bbs的PKUdevelopment(北大发展)版块上对燕京学堂项目的质疑。命名“燕京”是否妥当?选址静园是否合理?“中国学”如何定位?一年制能否达到培养效果?而学堂学生待遇优渥,怎样保证校内的教育公平,又如何能坚守北大的办学理念?之后,阵地从校内的北大bbs和以学生群体为主的人人网,扩展到新浪微博、豆瓣和微信,基本囊括了主流的社交工具。当学生与静园的猫恋恋不舍的时候,两位学生与静园的保安却发生了冲突。校方显得笨拙的管制和公关,立刻成为反对方的新素材。

      主流媒体报道

      5月25日,东方早报第B05版上海书评刊登了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高峰枫副教授的特稿《谁的“燕京学堂”》,公开质疑“燕京学堂”项目。文章同时出现在东早网站,这也是有关北大师生首次将燕京学堂争议的讨论推上大众传媒。该文在网络上广为转载,影响甚广,标志着有关“燕京学堂”的争议从一个校内事件演变为一个公众事件。澎湃新闻、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随后展开连续跟踪报道。

      刊登在上海书评的《谁的“燕京学堂”》

      一份微信群内部答问外泄

      7月4日凌晨,微博上(@Cocytus)开始出现北大中文系校友、纽约大学东亚系教授张旭东有关“燕京学堂”的一些言论。6日,微博网友发布了全文。随后这篇题为《张旭东教授就燕京学堂项目答纽约校友群问》的文章在豆瓣、北大bbs等平台上广泛传播。内文时间标注为7月3日和4日。据悉,该校友群实为微信群,人数规模不过几十位,具有工作群性质。从内容来看,该记录是张旭东教授对圈内校友所做的内部答疑,被人泄露到网上。因此激起了部分师生强烈反应。一些媒体反应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师生。张旭东教授未对此作回应。

      7月17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则干脆误称张旭东教授出现在纽约地区校友会上,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光鲜的party,实际只是微信群里的问答。

      相关传言

      任何公共事件都会伴随大量真真假假的流言。燕京学堂甫一问世,就有传言说学堂的建设将会开挖静园草坪,在地下修建设施,挑动了不少同学神经。之后校方出面解释,说明的确有过建设地下设施的构想,但在师生的反对之下,地下施工计划已取消。很多人质疑燕京学堂的建设将挪用国家和学校资金,项目又如此仓促上马,其中一定有腐败。校方之后回应称资金主要依靠募集并交给基金会管理。还有传言称,学堂就读学生每人每月将获2000美元奖学金,另有一说3000美元,引起北大师生不满。在7月9日的沟通会上,校方称这是不实消息。此前不久,与北大有一墙之隔的清华推出了“苏世民全球领袖培养计划”,有一种声音认为,燕京学堂就是与“苏世民计划”竞争的产物。保安事件成为又一桩罗生门。有学生在静园举标语自拍,引起保安询问,发生追逐。未发生激烈冲突。对于此事,双方各执一词。

      堂堂北大,竟然在自己的校园里公然开“租界”,让那些“海外权贵”、“天潢贵胄”来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此事影响极大,N多北大的著名校友、学者发声,质疑北大的这种举措。

      至于现在这个事,影响肯定是坏的,性质也是错误的。但我总觉得这事后面不简单,因为近来一系列事件背后几乎都有共同的逻辑,就是激发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这是我想多了,当然更好。但如果不是,背后的指向就更可怕了。

      • 家园 这里不用猜想,就是你所说的。

        剩下的看怎么处理了。

        最开始是福州警察执法的事情,但是现在看起来被强行转向了留学生教育这边。

        目前官方舆论的方向是一视同仁,并将这种政策转移为地方行为。

        就是不知道这借刀是要向谁试刀了。

    • 家园 好像不用了,已经有官媒出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