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复兴,还缺打一场辽沈战役 -- 天马行空

共:💬7 🌺8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复兴,还缺打一场辽沈战役

    做事的方式有先难后易,有先易后难。如果先难后易,刚开始确实不好办,但是后面就越来越顺手了。如果先易后难,刚开始是轻松些,但是越到往后就越不好办。要取得最后的胜利,难做的事情最终就解决的,不能指望它会自动消失。

    在解放战争中,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被称之为国共大决战。在三大战役中,拉开大决战序幕的辽沈战役最意味深长。

    熟悉战史的人都知道,在发动辽沈战役前夕,老毛和辽沈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林彪的策略出现重大分歧。当时长春已经被民主联军围困,林彪认为应该首先消灭长春之敌。老毛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正因为消灭长春之敌现在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所以不急着做这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攻下锦州,把国民党在东北的军队阻拦在关外,进行关门打狗。

    林彪虽然知道锦州不好打,但是在老毛的说服之下,最后同意攻打锦州。当时民主联军背靠苏联,如果攻打长春,共产党稳操胜券,攻打锦州却难度大得多,不但没有苏联可靠,还会腹背受敌,要对付国民党源源不断从关内来的援军。必须守住锦州附近一座名为塔山的小山包,把敌人援军阻止在关内,民主联军才能从容攻下锦州。其结果就是众所周知的,民主联军付出惨重的牺牲之后,守住了塔山,攻下锦州,赢得了辽沈战役,随后攻打长春,占领全东北都不费吹灰之力。国民党在东北的残部,一个也逃不掉。

    如果按照林彪首先攻打长春的策略,长春是不难打下,但是国民党丢了长春之后,可能不和共产党在东北死磕了,把主力部队撤进关内,东北战场是轻松了,关内的压力就大了,搞不好甚至会导致全盘皆输。

    辽沈战役就是哪怕付出重大牺牲,也要先把硬骨头啃下,或却全局的主动权,这是老毛的做事风格。老毛时代做事,除非实在没办法,否则都喜欢先难后易。该开时代则相反,什么事情最容易做,哪里的水浅就到哪里摸一摸石头。

    因此,搞大集体发现大家积极性不高,就不是想办法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而是把大集体解散掉。觉得自立更新这条路不好走,就进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国企经营有困难,就让工人下岗。改开理论探索遇到了困境,就把供奉了几千年,其理论早已经千疮百孔,跟不上形势的老孔迎回来。说到最近,如果落实双休会损害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干脆就不管双休还名存实亡,就让有条件的单位先休两天半。

    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论,不能说完全没有一点道理,但是把容易办的事情都办完,就会发现剩下的硬骨头越来越难啃,甚至有些本来应该是屁大的事,也拖成了天大的事。

    如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毛衣战,其实本来并不算什么事儿。米国人不肯进口中国的商品,那就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国消化,毕竟中国的商品并没有真正过剩,凭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生产出来都不能享受,却要低价卖给歪果仁?

    米国人声称不卖芯片给中国,现在是买方市场,米国百分之八十的芯片都消往中国,米国佬如果真的不卖芯片给中国,就让他们产品囤积,过年给员工发几麻袋芯片作年终奖好了。中国还可以趁机发展自主芯片产业,五年搞不出就搞十年,十年搞不出就搞二十年,我不信搞不出来。

    可是,在目前的环境下,这些事情就变成了天大的事。中国是有一大批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他们手头没钱啊,怎么能消化掉世界工厂制造的大部分产品,结果相当一部分产品只能往米国倾销。如果米国停止向中国出口芯片,很多中国的电子企业就会受到影响,尽管这影响只是暂时的,但是对财政、舆论都有把空的买办资产阶级怎么可能付出哪怕只是一丁点的牺牲?

    因此,改开目前最难啃的骨头就是落实按劳分配,让劳动者真正富裕起来。否则,象现在这样,劳动人民越努力,资本家赚的钱越多,生产出来相对过剩的产品越来越多,想不依赖外国市场都不行。依赖外国市场,就不能不和外国资本家起龃龉。而且无论怎样规避,生产的相对过剩最后还是会引起经济危机。

    第二难啃的骨头就是重新捡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法宝。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没法与外面的世界隔绝,然而和外面的世界交流可以,但是不能依赖外面的世界。对中国来说,外部的市场、技术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是雪中送炭,否则必然会留下重大隐患。

    实现按劳分配,最大的障碍是现在财力、物力被资本操控,舆论被公知操控。按照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没有钱的时候想赚钱,赚到钱之后想赚更多的钱,是不可能为国为民做出什么牺牲的。去年从年头叫到年尾的资本出逃,就是资本明目张胆的向人民耀武扬威。至于公知,说实话,只是中外资本养的一种喜欢摇尾巴的动物。

    大国兴起,完全不是像鲁迅说的“世上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而是“世上本来是有路的,别人走了,那路也被堵住了”。纵观历史上所有大国兴起,所走的路都跟前面一个霸主的路不同的。像学前面的霸主都不行,因为它走了这条路,必然会千方百计阻挠后来者走它的路。因此,近年来米国对我们处处下绊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实现按劳分配,自力更生确实很困难,所以改开以来一直不但得不到解决,然而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就像攻下锦州,自力更生就像守住塔山,赢得了绝对主动权,进而整场战役的胜利,拉开中国全面复兴的序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否则,只是走别人的路,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世界第一的。

    通宝推:梓童,独草,踢细胞,方恨少,迷途笨狼,
    • 家园 一带一路
    • 家园 这个窗口可能已经错过了

      改开四十年,前二十年经济水平低,发展为主,所以不论是贸易保护还是加强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都是必要的条件。

      到了今天,外强环伺,西方解决了世界其他问题之后终于腾出手来面对中国,历害国只能又一次把稳定的优先权放到最高,甚至要高过经济发展,这又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说的那些为长期发展做奠基为长期竞争力做准备的社会改革,事后看只有最近一二十年有机会,之前之后都不可能了。这也是许多人对不作为一代的吐槽的原因。

      27姨虽然一身泥水,但是直到最后仍然不忘这个题目,说明27姨还是有使命感的人,也许这个使命是《河殇》那代遗留下来的,总之不一定他只是为了演戏。

      理想的路径应该是总服装师做为工科领袖,领导经济与科技发展,这个他基本做到了。然后不做为一代本应该专攻制度调整,为上一个台阶做政治准备,同时继续保持经济的发展,后一点做的不错,但是前一点事后看超出他们俩的能力了。

      如果前两代都按计划做到了,到了通衣这一代,正好可以按先行战略办,再一次加强中央集权,收敛力量,集中对外。应该不是今天这样了。

      中国的政治是左不能左的太过分,右也右不到哪里去,结果是没有达到左右来回摆动的好处,比如在摇摆中解决一些各自带来的问题,类似美国这样。相反,胆子小了点,手段黑了点,大部分时间是在微调中保持中规中矩的路线,看似表面大局面稳定了,但是内部的各种暗疮毒瘤也没有机会去消化了,而打着忽左忽右的旗帜的官僚腐败资本就是在这样的温室中逐渐成长到了今天这个尾大不掉的结果。

      有些人口中常说的“二共”,“后清”其实都在试图描述今天这个现实。回顾历史,如果提出一个问题的话,就是是什么导致这个中规中矩的贯穿毛后时代的四十年中国现代史呢,其中不乏在左右两个方向走出出格脚步的人与事件,前有湖赵时期的《河殇》,后有三哥一方诸侯的红歌潮流,当年的一句“动乱”两字精确的说出了这里面一个关键的心态,就是久乱图治,文革后的人心都惧怕乱世,苦于寻求改善生活条件的道路,这个心态从文革之后一直保持到了今天。不能满足这个条件的领导人都不是合适的领导人,因此左右两派的出格者注定都不可能得天下,必遭淘汰。

      因此,今上本质上与不做为一代甚至总服装师一代都是相同性质的人,就是中规中矩维持守成,不玩砸锅是最高诉求,这一代点颇类似Tim Apple的人生机遇,说到底,不是他们的错,只是人们对他们有了因应变局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但是变局的发展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不是他们这些被前任挑出来的后继者所可能想象与面对的。

      个人感觉,中国人的文化还是太看中个人因素,不论是老毛还是邓胡,中国的历史与政经格局都强烈的受这些个人的强烈影响,这一代恐怕也是自古有之。而左右的不能互相容忍,本来可以互相牵制彼此修正的两个势力,往往是以消灭彼此的物理存在为结果,似乎消灭了某个人或树立起某个人就可以解决左右之争。而历史证明,两种势力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因为都是人心的结果,物理消灭虽然可以竟一时之功,不过是拖长了左右此消彼长的周期,也就拖慢了在此消彼长中改正错误的节奏,那么做为整体的政治竞争力必然受此拖累而陷入退化。

      纵观历史,不论美苏,英德,英法,日中,日俄,直到今天的美中,保持一个对手的存在是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动力。tg在民族自决与中国近代崛起中的作用,同样也是在与民国的斗争中逐步血腥的成长起来的。没有对手甚至培养一个对手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这一点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没有前例,也没有这个土壤。

      这一点上矮邓其实有一个机会,但是在对胡赵的处理上走过了头,虽然是为了在危机时刻保持政体的不倒而不得已为之,但是在事后没有设立一个健康的框架,以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出现,而是一头投入经济发展中以为一招鲜吃遍天,这里不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说明了矮邓的政治抱负的局限性。后面再一次的机会是27姨们,但是他们的影响力与能力都离要求差距太远,之后历史就再也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了。

      到了今上,他所面对的内外变局,已经不可能在这个方向上有什么作为的空间了,能够抵挡官僚资本为了自身利益的决死反扑,甚至做为其中一员平衡发展不至于内乱,就已经耗尽了他的能力了,前提还是外部压力可以缓解,因此他的挑战更过于前两任。

      这条道路走下去如何呢?有一部分人号称中帝派,想象中国可以走李家坡,日台韩那样的权阀政治路线,美其名曰威权主义。这条道路我不太看好,虽然是一条东亚独创的也可以说是成功的体制,稳定中高速发展,看似符合东亚文明的优势,但是这些成功前例都有一个共同前提,就是他们都是在美国势力范围内达到这个结果的。而在没有美帝呵护的条件下,类似的民粹威权文明,在外向劫掠的竞争中,历史上从德日前苏,普遍竞争不过西方以平衡政体为特点的宪政文明。毛衣站以来,中帝们似乎也猛醒了,至少没再听到他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以上是以历史看未来,当然未来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历史的最大作用不过是在试错中提供借鉴,让后人了解哪里是坑。但是未来终究是未知的,而现实永远比小说更精彩,这出大戏我们做为酱油观众慢慢观赏吧。

      通宝推:本嘉明,天马行空,
      • 家园 有一点不太同意

        本届应该是在筹划改朝换代,而不是仅仅守成。下面是另一座楼里的回复。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4397096

        • 家园 改制但我估计不是你想的那样

          你也可以额看看我刚刚在另一楼里的回帖 article/4397107

          种种迹象表明,黄桑似乎要做袁世凯,但是也可能不是,而是改正版老毛,或者兴登堡那类。因为所有的前提都是党军国一体化,实际上党的地位超然了,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党,也就避开了腥风血雨。

          同时也可能要把勋贵们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地位制度化了,可以避开更多的腥风血雨,毕竟变天的结果无非是换一批人重复这个过程,这个锅到哪里算是一站,因此作为红二的黄桑适合背这个锅,也需要背这个锅,但是需要党国四十年的业绩做为压制的资本,这个条件也具备,看看民情与各种体制内外人士的言论,得出这个结论不困难。

          现在的危险是川普出来捣乱,国际局面在这个时刻从有利变得不利,如果这个压制资本被损失了,或者既得利益的地盘被伤害了,黄桑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到点下课则更为重要。否则的话,假设把川普搞定,下面的一系列体制设计可以进行,他的独权也有据可依,tg可能真的就从此就涅槃凤凰了,其实是中国人大幸。

          当然他也可以继承不做为衣钵,缝缝补补又一年,不过看动作似乎他是有所图的。当然这些都是假设,如果事后发现不过是又一个袁世凯,也不要太意外。而且想归想,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也许结果还是不做为那样,同样也不要太意外。

        • 家园 。。。

          重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