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外的口碑名校和华人圈追捧的好学校有什么差别 -- forger

共:💬208 🌺1880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封建社会有其合理性

                      人总是对自己的后代额外精心.富人的子女在物质条件,眼界,机会,教育,人脉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优势.但是穷人基数大,能力出众的人多,公平竞争的话,穷人变富人,富二三代变穷是正常现象.

                      伊万卡的努力和能力,恐怕也很一般.穷人的子女比伊万卡努力十倍,一百倍也得不到同样的机会.这种巨大的不平等,是社会活力被扼杀,阶层逐渐固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 家园 我猜楼下回帖的没一个人有孩子在这里上中小学的吧?

      包括老本,孩子也不是在这里上的小学? 好像全部都在隔靴挠痒~

      加拿大怎么教育孩子,俺还是想听听的,不管哪一类看法~ 没有亲身经验的,对楼主的批评,恐怕也都不在珢结儿上。

      所谓加拿大的快乐教育,恐怕楼主并没有给你们讲出真实情况。。。真实情况很值钱的,哪里有白给的~

      俺也不会白给,俺就听~

      • 家园 我的孩子是这样

        幼儿园在加拿大上了2年,回中国读小学读满3年级,回加拿大开始上4年级,一直到现在没再离开加拿大。他的母语是英语,中文可以说,能辨识少数汉字。

        没时间多写,就几句结论,请有经验的河友批评:

        1)这里的公立学校(小学,初/高中),是一个字“放”(放羊),你爱学不学,不惹事就好。

        2)私校,是一个字“哄”,现在私校光环不再,主要靠富家子在维生,不哄着小爷小奶们是不行的,所以你怕苦不爱学,人家不会逼你。谁真心爱你们屁孩啊。

        3)我们安省的GIFT班,本质上是“扶助弱势学生”(这是老师告诉我的),因为这些Nerd在普通班里很难与那99%相处,还往往被打冰球的熊孩子欺负,所以把20个谢耳朵拢在一个鸡窝里照顾,很有喜感不是?其实孩子们不爱呆Gift班,因为成绩上不如普通班那么容易挣工分(就是全A),一票学霸互掐,读得要辛苦得多。我见过退班的。

        4)美国和加拿大的基建高潮一过,就不需要那么多工程技术人才(裁军),所以传递到小/初教育,就是往“快乐教育”的沟里带。今后的孩子很艰难的,多一技傍身要好一点,但除了家长,谁真心替孩子着想?你以为这里的老师像国内的优秀教师那么高尚啊?

        我不是说F老弟是在毁孩子,不过即便将来继承你的咖啡馆,像你这样钻研做好咖啡,也是需要一点物理学基础的是吧?

        孩子还小,没有辨别能力,崇拜一个富二代老师,这辈子就给带沟里了。家长给孩子安排教育,就像买股票,不要买主流散客都买的股票,肯定挨庄家的宰。

        5)到了我儿子现在这个关头,不管你是西方快乐教育出来的,还是中国刻苦教育出来的,科学知识面前人人平等,都在索姆河边迎着机枪冲锋,冲得上去的就幸存下来了。

        通宝推:阴霾信仰,饽饽饽饽,积吉,中正自在,北纬42度,cindia,盲人摸象,五藤高庆,
        • 家园 光讲科学知识未免片面

          上学真的是为了科学知识吗?大多数工作也不需要那么多科学知识,可能高中毕业就够了。关键是要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好像是这样的。

          话说马云这个上学时候的二流子不也混到了今天的地步吗?老本能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吗?还是说,这样的例子太极端,对普通人没有指导意义?

          • 家园 马云是中国人里的犹太人

            极品犹太人有两种,一种是有知识不会趁钱的(爱因斯坦,马克思),一种是会趁钱的(罗斯柴尔德等等)。

            马云是一种工具,有人用他实现了对社会经济的一些尝试和改造。改造的规划者是很有雄心的,而这件兵器没有在恶斗中破烂倒下,那也是一种坚强,《功守道》就是马云的自传,他打倒了一个又一个。

            这样说吧,有人给了马云政策,让他当央视的台长,凭着央视的垄断性/绝对主导性地位去干活,但具体细务,各种节目怎么做,还是马云带一批人在弄,事实证明他弄得还可以。至于说央视不允许有黑幕烂事,那怎么可能?无非是看几个指头的关系嘛。

            但是我认为BAT都应该考虑分拆了。当年克林顿试图分拆微软,现在看还是对的。央视也可以分拆成七八个频道嘛,春晚可以由两个综艺频道各自准备,投标,做得好的是春晚,竞标失败的是元宵晚,不就行了?

          • 家园 第一次听到马云上学时是二流子这种说法

            似乎不大可能吧。一个少年时期就喜欢去西湖边和外国游客搭话练英语口语,连着三年参加高考终于考上大学,然后在大学里是学生会主席的人,怎么会是二流子?

          • 家园 不要看极端,马云比当年魏忠贤如何?难道当年

            这么多读书人,都是糊涂蛋,不如挥刀一割?

        • 家园 现在的孩子在哪都一样

          现在上海一个有追求的高中生,晚上12点睡,早上5点起,天天如此,没有节假日,没有寒暑假。

          而在美国加州的有追求的高中生,永远是家里睡得最晚的,起的最早的。

          中国比美国更残酷的是,努力的人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要多。

          所以我说,等我儿子三十多岁的时候,中国一定会统治世界。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捷径。

          • 家园 我儿子没那么刻苦

            他在学业上把力道用到刚刚好,然后就去打游戏了。

            我们夫妻在高中一度想禁止他玩游戏一段时间,等上了大学再说,结果遭遇抵抗,他的成绩没有下跌,所以我们让他玩了,作为交换他也去参加SAT的培训和考试。

            他的学习效率还是高的,对自己也负责,那么我们就放手。

            回过头看,他真的没怎么苦读过,这所大学宽进严出,现在二年级摆明了中纪委出马,隔一个双规一个,要斩掉1/3以上吧,考试多作业多,他这才晕菜。

        • 家园 老本儿子教的不错~

          想听听小学咋上的。

          。。。

          这边的私校确实不行了~ 不是水平忽然消失了,而是私校要赚钱,赚钱就要迎合家长,这边的家长没钱了就迎合中国来的家长。。。结果中国家长花大价钱送孩子出来接受的其实还是中国家长的教育~ 干啥来啦??

          • 家园 孩子刻苦学习

            是孩子自己的功劳,我们夸夸其谈就是做人不老实了。

            以我说,不论是蒙特索里的“快乐学习”,还是毛坦厂镇的“苦难行军”,只要孩子知道自己真正要追求什么,肯持之以恒地付出,总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但是,不论你选了哪一样,当家长的洋洋得意,那就不妥了。条条大路都能通到罗马,不是你那条就特别金贵。这条路太漫长了,等走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再说吧。

            我觉得,养大一个孩子,是一个风险颇大的“风投”,希望每个家庭都一路走得平安平稳。

            通宝推:五藤高庆,
        • 家园 呵呵,我来说两句,而且

          1,在加拿大和美国挑好学校特别容易。就是两个字:生源

          2,大纲都是一样的,学校好坏主要看课外活动

          3,富人区的学校一般很普通,因为赚钱并不靠教育

          4,

    • 家园 稍微说几句

      我比较赞同“97年的鱼”兄的意见,而反对F老弟的自以为是。

      我儿子在读大学二年级,工程学院。他当年考SAT的成绩还可以,离常春藤有一点点距离,进美国好一点的工程专业名校是做到了,不过最后还是放弃美国的OFFER,在本城上大学,当然这个大学也差不到哪里去。进大学时我们一家去开新生家长会,院长直接就警告新生们课业会多么繁重,小子当时就被吓得脸色发白。一年级倒是出乎他意料地轻松,现在是二年级,老师们狰狞暴露,孩子完全被整傻了,功课真是来不及做,我们两公婆这么伺候着,还是缺觉。这才明白为什么他的学费是本校其他文科专业的两倍多,他的学习量确实是其他专业学生的2倍以上。我不认为他快乐,但这是必要的痛苦。

      说完这个,说说我对教育(专指本科教育)的理解。

      我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治疗。

      第一,你不可能用一种疗法去治所有的病人。第二,有效的治疗,必定是痛苦的。没有病人是喜欢医院的,顶多让你不会怕到宁可自杀也不去医院就差不多了。医院不是戏院。

      将来有AI了,AI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不是怕疼怕麻烦吗?甭治了,胳膊不好就锯掉,装个假肢,那个假肢已经比原装都要灵了,力能举鼎------F兄你愿意不愿意?

      为什么在美加的小学,初中,流行“快乐教育”?美国我不知道,单说加拿大。所谓“文质彬彬”,原意是指“既斯文,又质朴,各占一半”,一个孩子的成长,有“街头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环境共同培养。简单说,如果街头教育是粗鲁,粗犷,粗糙的,那么学校里自然容易流行“精致教育,快乐教育”,因为学校在某些专家眼里,就是对冲社会的“乌托邦”,社会上他们没有能力做到的,在学校里整个人造黄油的替代品,糊弄------唉,一出社会就可怜见的,先幸福几年是几年呗。

      加拿大的初级学校教育的理念研究,完全是由本地白人把持的。之所以盛行“精致化,伪娘化,快乐化”,我个人看是因为这些所谓砖家,在他/她们成长的时代(70年代),加拿大的街头教育是相当粗鲁的,专家权威中的一部分人因为家庭原因,在学校受霸凌原因,或其他原因,有某种心理问题,是可能的。加拿大的国球是冰球,冰球比赛,是允许当场打架的,唯一的要求是你要脱下手套,徒手打。在赛场上打死运动员是经常的。这还是正规比赛,在街上小屁孩们瞎玩呢?反而不会打了?好,野蛮的是男孩是吧?我孩子上初中时,学校里一个女生自杀了,学校不肯说原因。

      一个小孩子,没有“发蒙”,没有基础知识,这样他/她就是柔弱的,易受骗受伤的,可以看作一种“病态”,需要治疗,强健体质,准备好应付恶浊的现实世界,所以教育就是治疗。“快乐教育,快乐治疗”,孩子怕疼,就可以不打针,或者有钱嘛,雇个穷孩子代表自己挨这一针,那你这”傻病”还治不治?

      今天看,我儿子要比其他孩子多挨好多针,我看着都心疼,但专业是你自己选的,人生道路是你自己选的,咬牙忍着吧。如果这所“医院”让我儿子今天就快乐了,我反而要投诉它。

      另外一点,这种小时候的“快乐教育(治疗)”,确实容易把孩子往文科方向上引导,因为艺术让人膨胀,成为成功的艺术人士需要你的自我意识膨胀。而理工科的NERD,那些谢耳朵们,反而很谦卑,因为他们在浩瀚的理工知识海洋里,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无能。我想这是美国经济构成逐步重金融轻实业的原因之一,因为新替补上来的劳动力,越来越畏惧数理化,他们弄不来。他们弄不来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痛苦地学习过。而没有痛苦地学习过,就不懂得敬畏。

      强调一下,我不是说这种“快乐教育”不好,而是它不能包治百病,没必要吹得跟什么似的,具体到这个学校,不就是花钱装B吗?跟着个啥都蒙圈的富二代,孩子能学到什么社会真相?

      通宝推:parishg,王小棉她妈,chestnut,卢比扬卡,梓童,一鸿,天河行,ING,西电鲁丁,发了胖的罗密欧,strain2,北纬42度,盲人摸象,脑袋,cindia,
      • 家园 老本的孩子miss掉了最早的四个年级

        所以可能不是太清楚“快乐教育”的含义~

        这里的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会给家长一份表,如果家长不想孩子做作业,那么就签个字,学校再不会烦你的孩子。。。一边快乐去吧~。。。不可思议呗?

        如果家长重视孩子的作业,那么就等着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加码吧~

        总之,家长不同,孩子的“快乐”程度就不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