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国内来信, 教育口的一些情况 -- 副将

共:💬108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是明处的

      更多的是每个学生都要交的费用,一个人感觉不到,但是到了教育主管部门(注意不是教育机构)后成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目,比如考务费,教育行业关键面对的人口数太大。楼上的价格不高,而且人数是有限的。真正可怕的是前者。某单位有一年过年不发钱的,发钥匙。

    • 家园 教育“产业”的双轨制

      首先说明,不才不赞成一般化的提所谓“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因此标题中加了引号。为了方便,姑且把教育算作一个产业。前些年在经济界“双轨制”这个词很热,说的是很多重要产品既有计划调配,又有自由市场。那时钢材紧俏,就有人利用职权为自己计划调配一些到市场上获利。

      这种问题现在仍然存在,教育产业尤为严重。小学初中本来是就近入学,实际上是一种计划性质的安排,可偏偏出来个所谓“计划外”“择校生”,这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市场调配。到了高中大学,一方面统一考试起了计划的作用,另一方面“计划外”“特招生”同时存在,仍然是双轨制。这双轨制的存在导致教育产业腐败滋生。划定计划外范围的政府人员和招收计划外生源的名牌学校就是腐败的主要受益人了。

      要减少或者消除教育产业中的腐败,一个办法是加强监管,但这最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目前教育产业的特点是高质量学校所能提供的就学名额远远低于社会需求,计划内严重的供求不平衡会导致需求方寻求“计划外”的方式解决饥渴。要从根本上入手就要增加高质量学校/教师的数量,可这都需要钱。说到底,如果不能大面积实施教育产业化,就要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入。

      目前的确存在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但即使增加一些投入可能也起不了太大作用。现在初等教育投入明显不足,但即使投入到位了,高等教育的瓶颈又凸现出来。学生们中学毕业后是要考大学的,如果高质量大学的数量太少,大家继续挤独木桥,中学之间的竞争就会加剧,结果可能还是马太效应,升学率高的学校生源越好,生源越好升学率越高,最终还是个供求不平衡的结果。这样看来,就必须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可高等教育太烧钱了,几乎是个无底洞。因此,光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还是需要其他一些开源的办法。这可能就涉及到“教育产业化”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需要增收。但这个“产业化”一定要慎重,不能乱喊口号,初等教育要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公立学校的产业化趋势,保证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利。

      • 家园 这个教育投入机制如果法制化才行

        现在都是去要钱的。老板的本事就是去各级搞钱,越是名校越容易。所谓产业化,非重点学校是轮不到的。

      • 家园 我始终不能明白的问题是

        为什么毛的时代国家那么穷,都能有钱让8亿农民的孩子上学。(我大学时的对铺家在陕西蒲城,小时候上学每年/每学期只要交五毛钱)

        现在都说国富民强,但上不起学的孩子却越来越多。(一万多的赞助费算少的,这个数目沿海城市居民还能承受的,但内地城市居民和农民孩子们,就太勉为其难了。)

        改革再这样搞下去,真要走火入魔了。

        • 家园 看看现在的朝鲜就知道了:

          这很简单,我记得当年很多工厂的产品都不愁销路。是不是那时候他们制作的产品比现在精良十倍?显然不是。

          八九学潮之前,大学生也是不用掏钱的。就算是九一年以后学费涨了吧,可也没有今天这么离谱。那时候我记得我们大学的老师偶尔吃上一顿烧鸡还挺兴奋的,那是92年,现在十年了,他们说看见烧鸡都恶心。生活明显提高了。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公检法、国地税、小学老师黑社会。”想当年,一曲《神圣忧思录》可是感动的全民都落泪啊。

        • 家园 如果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没有错误

          现在的文盲率应该是更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