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死亡起源 The Origin of Death -- az09

共:💬315 🌺3153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死亡起源 The Origin of Death

    关键字:永生,衰老,死亡,生物整体的程序化死亡,寿命,癌症,演化,自然选择,表观遗传,生殖,压力

    Keyword: Biological immortality, senescence, death, programmed organism death, lifespan, cancer, evolution, natural selection, epigenetics, reproduction, stress

    前言:

    首先,这篇文章,包括文章的概述和摘要中的主要观点或假说皆是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循着生命演化的轨迹,一步一步的揭开生命的死亡与衰老之谜。

    其次,这是一篇用科普手法表述的文章,文章很好理解,内容也很有趣。您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冲一杯咖啡,然后闲下心来,慢慢的看完这篇文章。当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或许您就会发现,您眼里的衰老与死亡,乃至整个世界,从此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最后,这篇文章的结论或者假说,初看起来,非常的离经畔道。不过好在科学的发展史上,虽离经畔道却终被证明是符合观察结果的例子向来层出不穷——这也是科学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我是严肃的提出来这么一个观察结果,而且用严肃的证据来证明它。用来证明这篇文章的大量证据,也大多来自于 Nature 《自然》, Cell《细胞》, PNAS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eLife 这样的顶级期刊

    文章有点长,我本只想写一篇短文的,后来发现,不写这么长,根本无法说清楚问题,结果花了大概两个月,越写越长,好在西西河长文一向不少,我的这篇论起来,其实算是短文了。若是冗长的文字让大家觉得实在无趣,这里先道个歉。

    Frank Zou 2016年3月9日,于温哥华

    =============================================

    概述和摘要

    1. 本文的标题是“死亡起源”,但是本文真正想描述的,却是“永生”。因为,当我们知道衰老和死亡的起源之后,我们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做到永生[1]——至少,是理想状态下某种程度上的永生。

    2. 首先,对于生命来说,理想状态下的“永生”,是生命的内在固有属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生命才因此具有非常稳定的结构,才能延续亿万年而绵延不绝。我们可以在所有的物种的身上都观察到这种“永生”的现象。而自然界中,人们司空见惯,乃至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而无法避免的衰老和死亡现象,反而是一个需要提出疑问并值得思考的对象。因为衰老和死亡所代表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倾向于崩溃的结构,而不稳定的结构是不可能延续亿万年,经历沧海桑田与种种磨难繁衍到现在的。本文会告诉大家:生物的衰老和死亡机制,不论从细胞的个体衰亡到有机整体的衰老和死亡,其实都是在演化的过程中创造的,并且是一种程序化行为。

    3. 正因为理想状态下的永生是生命的内在固有属性,所以生命的长短,对于绝大多数的多细胞复杂生物来说,其实都是可控的,它是一个可变的变量。某个物种寿命的长短,不是内在恒定的,而是竞争的结果。当竞争和环境改变了,自然选择这只“看不见的手”,会使得生物去选择最有利竞争的方向,去改变这个变量。这就是说,复杂多细胞生物的生命的长短,不但可控,而且,它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生命的长短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选择,凡此种种,只不过是竞争的一种手段而已。(单细胞生物也有自己的永生和程序化死亡机制,而多细胞生物则把这种可控性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4. 高等生物的衰老和死亡,本质上来说, 是一种自杀行为,是通过某种程序化机制逐步实施的,对于整个机体实施的自杀行为(programmed organism death),就如同细胞的凋亡(programmed cell death)一样。 这种自杀行为,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竞争条件。 这套完整的自杀机制,就写在我们的DNA里面,或就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便可以被解开。

    5. 生物的生命的任意一个阶段(stage),其生长和衰老速度(也就是那个阶段的寿命)也都是可调的。为了适应竞争和环境的需要,生物可以选择调节自己生命某一个阶段的生长、衰老和死亡速度,以及这个阶段的生命周期的长短。比如,对于某种昆虫,如果有必要的话,它可以极大的延长自己的幼虫时段的寿命;或者相反,在成虫或者成年产卵后,它很可能会选择突然触发死亡机制,也就是选择自杀。

    6. 因为衰老和死亡机制是演化过程中引入的一个控制手段,所以如果我们试图去简单寻找所谓的“长寿基因”,我们很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收获,因为永生本就是生命的固有属性。反之,我们需要寻找的,是那些让我们衰老和死亡的一系列基因组。诸多与自然衰老和死亡相关各种因素中,许多所谓的因素或者标志,其实都大多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生物在自然状态下,与它的衰老和死亡相关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如下三点: 1. 生殖;2.压力(stress);3.遗传(包括表观遗传)。

    7. 高等动物的衰老机制和死亡机制很可能不是同时产生的。真正意义上的衰老机制,或许是在哺乳动物这样的温血动物出现以后,为了适应它们的生活习性才产生的。

    8. 自有生命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是每个物种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那就是1. 如何维持足够的,可以保证种群延续的种群数量;2. 如何获得足够的,演化过的(或者说升级改良过的),可以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让这两者在自然选择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两点是关系到生物之所以衰老与死亡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素。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动物和各种植物的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之间的微妙平衡,细菌的衰老与凋亡,各种多细胞生物的父代与子代之间的数量的平衡,个体的衰老和死亡,都与此有关。

    ============================================

    自古以来,曾经有无数的人都问过同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 Google最近用超级计算机设计了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机器人(AI),与它类似的AlphaGo人工智能刚刚在围棋上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冠军李世石。Google AI 会从Google 浩如烟海的庞大数据库和媒体里面,采用模拟人脑学习并思考的方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2015年6月,当它被问及我们为什么活着时,Google人工智能的回答是:“为了永生。”( the purpose of living is 'to live forever')。[58]

    我不清楚这个具有超强的穷经据典能力的机器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不过我会对它说:“恭喜你,答对了!”

    点看全图

    图1. Google人工神经网络智能(AI)对生命意义的解释:生命活着的目的,是为了永生。( the purpose of living is 'to live forever')

    关于生命的衰老与死亡,一直都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非常的绚丽多彩,但是对于观察者来说,它却也往往因此显得过于繁杂,特别是当我们试图去观察和了解它的时候,更是如此。当我们开始研究我们所处的大千世界的时候,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噪声和干扰讯号所困扰。 所以,为了揭开事物的本质,我们通常都需要设法把那些干扰和噪声都过滤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穿过重重迷雾,看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关于生命的衰老、死亡及其演化,自然界中有许多非常极端的例子,通过观察这些极端的例子,我们却往往可以拨开真相,看清事情的本质——这是因为,许多极端的例子,往往都是去了掉噪声信号,展现出事物本来面目的

    本文准备讨论的问题很大,甚至为此部分改写了生物的演化机制,所以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不过我们在进行广泛的讨论生物的衰老和死亡机制之前,我们可以先放松一下,看看下面一些有趣的例子:

    加拿大北极的灯蛾毛虫,便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生命。我们知道,一般的昆虫幼虫,生命周期不过几个月而已,而北极灯蛾的幼虫,却可以存活达14年之久。于此相类似的, 还有北美的17年蝉的幼虫,它们的寿命竟可以长达17年。研究者在观察这两种物种时发现,他们的长寿都和它们低温的生存环境,或者它们演化历史上的低温生存环境有关。北极灯蛾的幼虫,甚至可以在北极零下70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存活。冬天的它,躲在一小块岩石下面,全身被冰雪覆盖,血液冻结,心脏停止跳动。而来年春天,冰雪融化之时,它却可以迅速复苏,重新开始活动。而17年蝉的生命周期之所以如此之长,科学家们相信也是和地球历史上的冰河期有关。这两种昆虫之所以有这么长的幼虫期,主要是因为在极端低温的生存环境下,他们都不能在一个夏天内积攒够足够的能量从而转化为成虫,于是他们选择了延长生命,以此来获得足够的能量

    点看全图

    图2. 寿命长达14年的北极灯蛾毛虫 (Arctic woolly bear moth)

    点看全图

    图3. 寿命高达17年的17年蝉 (Magicicada septendecim)

    那么,当我们看到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要提出来了: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昆虫的寿命通常只有两三个月甚至只有几十天。那么, 为什么上面例子中的两种昆虫的寿命如此之长? 难道他们有什么特别的特异功能,有什么特别的“抗衰老基因”吗? 毕竟,通常我们理解的是: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就如同机器会损耗,会报废一样。所以看起来,似乎需要很特别的机制和提供很特别的力量,才能延长它的寿命以达到象它们这样的,是许多昆虫的10倍乃至100倍以上的级别。打个比方,如果说普通飞蛾的寿命是在它们的相当于人类70岁的“虫龄”寿终正寝的话,北极灯蛾则是“千年老妖”了。而且看起来,这些“千年老妖”们还一个个都精力充沛,似乎还有再活“一千年”的潜力。相信有人会说:它们的寿命之所以那么长,是因为激素的作用,比如保幼激素等等所致。 但是,激素并不能解释它们的长寿,因为在一般的理解下,一个油尽灯枯奄奄一息的老人(或者虫子),即便给它再多的激素似乎也很难维系他的生命。同时,我又知道,从基因以及细胞构成的角度来看,其实不同种类昆虫的基因和细胞的差别,似乎并没有那么大,为何这两种昆虫可以得天独厚,获得大自然的如此厚爱呢?

    我这里先提前给出答案,答案其实很简单:这两种昆虫寿命如此之长,并非它有所谓的“长寿基因”,它们之所以能够长寿,只是因为它们通过某种手段,暂时关闭了“衰老和死亡开关”。也就是说,其他的寿命较短的昆虫,如果在环境和竞争下有这个必要,给它们足够的时间演化,它们也是可以做到一样的长寿的。这是因为,“永生”才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即便它不能真的永生,至少,它们的寿命储备也是非常惊人的,如果有必要,它们的寿命应该还能远远超出17年。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也为了揭开生物衰老和死亡起源的重重迷雾,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循着生命演化的轨迹来探索。其实关于衰老与死亡机制的任何分析与假说的对错与否,有一个简单的判别标准,那就是:它们都必须能够通过演化论的检验。关于它们的各种理论与分析,也都必须给出一个可以历经千万年的时间与竞争的考验而不会自己崩塌的稳定结构。如果不能自证这一点,那么这个理论或者假说就一定是不靠谱的。

    待续........,请点击:死亡起源(二)

    备注与参考文献

    [1] 本文的永生,指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永生。

    [58] Oriol Vinyals(Google), Quoc V. Le (Google), A Neural Conversational Model, arXiv:1506.05869v2 [cs.CL] 23 Jun 2015,http://arxiv.org/pdf/1506.05869v2.pdf

    关键词(Tags): #永生#衰老#生物整体的程序化死亡#寿命#演化元宝推荐:铁手,diamond, 通宝推:r52097,archiker,Cyrus,大话西游,pendagun,朴石,lilly,老虎与小猫,Databa,烤糊的卷子,keynes,胡丹青,flyingfox,知其何休,唯才是用,来路,东湖珞珈,xhUserI,小书童,水葫芦,诸法空相,SkyWalkerJ,代码ABC,猪啊猪,feebe,Guozi,tanhuan,mooncarxy,耕战,易水,钓者任公子,独草,领班军机,唵啊吽,浣花岛主,jdrlgd,躲雨的猫,被明月兮佩宝璐,脑袋,匪兵甲,jienong,shooden,方恨少,九拍,HarryGore,原味酸奶,逐水而行,aukw,光头佬,啊凡,心远地自偏,小河妖,加东,高中三年,里海虎,奔波儿,回旋镖,决不倒戈,diamond,wild007,盲人摸象,联储主席,红军迷,李寒秋,伊粟,左右采荇菜,老老狐狸,履虎尾,SenatorZhao,河区分,empire2007,天白,一介书生,捣江湖,范进中举,无己大康,epimetheus,老顽童,明心灵竹,文化体制,骨头龙,秦波仁者,秋哥,陈王奋起,匆匆过,富柜,脊梁硬,扯学会,puma2011,唐家山,舒拔,天涯无,石狼,吴用,铁手,dfindy,青颍路,joomla,北纬42度,乔治·奥威尔,高野谪客,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文章,留个脚印,宝推!
      • 家园 是什么能让你觉得不足2K年的书能指导超过2B年的生命

        无知,还是愚昧,或是所谓的“信仰”?

    • 家园 Cracking the Aging Code

      看到一本类似主题的书。

      感谢楼主给我打开一扇窗,看到了很多原来没有接触的东东。我不是生物专业,最近看了不少东西,并开始Keto Diet.

    • 家园 期待新作啊!!!
    • 家园 好文章

      先不干活了,认真学习下。

    • 家园 死亡起源(十九) —— “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

      续上: 死亡起源(十八)

      抱歉,最近因为一些个人生计及其他琐事,使得自己无法静下心写这篇东西。(大脑罢工了,拒绝思考,更没有兴趣写东西,所以我也没办法,呵呵)。所以此文停了整整3个月,非常抱歉。也在此向关注此文的河友表示感谢。

      这次的话题,是由 “我们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所引发的,因为后续的话题,需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如果要搞清楚 “我们究竟是什么?”,那么似乎首先需要搞清楚 “我”, 又是什么?,这个“我”,在这里指的是“自我意识”中隐含的那个“我”

      =========================================

      在展开今天的话题之前, 我们继续讨论一小段和上一篇相关的话题:哺乳动物的衰老。关于哺乳动物衰老的产生, 我相信是综合因素所致,而程序化的衰老,相信是其中最关键的。并且, 衰老, 应该也和“性选择”有关。

      下面是一组图片,分别是奥黛丽 . 赫本在不同年龄段时的照片。各位男同学, 只需要凭男性的直觉去感觉,就很快可以觉察, 她们在“性吸引力”上的巨大差别。中间两幅照片(图82,83),显然在性的吸引力上, 在统计学上更具有诱惑力(我不排除有人会对第一和第四张照片时期的她感兴趣,不过, 统计意义上,显然第二张和第三张照片时期的她,对男性要更具性的吸引力)。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讨论, 我们已经可以相信,她的脸上和皮肤上的胶原蛋白的增减,都是受程序化控制的。在第二张照片所显示的少女时代,她脸上和皮肤上的胶原蛋白,明显比第一张照片显示的童年时候增多,同时各种女性的性征出现,全身开始焕发出性的吸引力。第三章照片中的赫本(图83)则浑身都向外辐射出一种成熟女性的魅力。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脸上的胶原蛋白又逐渐开始流逝,皮肤开始松弛,这使得她逐渐开始显示出衰老的模样,第四张照片的她,虽然依旧优雅,但是,作为一个女性的“性吸引力”,则几乎荡然无存了。最后一张照片(图85)所显示出的儿童早衰症患者(4岁),则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一个人的程序化的衰老过程,演绎得清清楚楚

      点看全图

      图81,赫本童年时期的照片

      点看全图

      图82,有女初长成,赫本的少女时代,开始散发出对男性的性吸引力

      点看全图

      图83, 全身散发出成熟女性魅力的赫本

      点看全图

      图84,老年时期的赫本,虽然依旧优雅,但是,她身上的女性的“性的吸引”力,已经基本消失

      点看全图

      图85,一个4岁的早衰症患者。(孟加拉男孩巴耶济德-侯赛因),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一个人的程序化的衰老过程,演绎得清清楚楚

      老年的哺乳动物,在种群需要它们的大脑的知识的同时, 或许,也通过衰老导致的“性选择”,来逐步的让它们退出生殖舞台,以加速DNA的更新。至于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迅速切断中年个体的生殖能力,并同时保持它们的生命力, 我相信可能是选择和竞争的结果。对于许多种群来说, 自然环境和选择可能要求在某些需要迅速扩大种群的情况下,中年个体也需要担负生殖的任务,以此维系种群数量。当然,他们的生殖能力, 也会被程序控制得逐渐衰退。不过,如裸鼹鼠那样的不会衰老, 并到死亡之前都维持旺盛的生殖能力的种群,也是有的, 这其实是各个种群对各自环境适应和选择的结果。

      当然, 性选择可能只是导致衰老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导致衰老的,应该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

      通过前面漫长的讨论, 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关于寿命的许多有趣的现象和事实。不过,在继续深入讨论寿命的问题之前,我发现有一个话题,是我们绕不开的,因为,后面的讨论,将涉及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我们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而这个问题,又和“自我意识是什么?”相关,所以,这一节,我们将讨论“自我意识”。

      作为一个观察者, 在对被观察对象进行观察的时候, 往往会忽略了一个事实:观察者本身,实际上也是一个参数,也是要被纳入考量的。现代的量子理论的一些模型, 便将观察者本身,甚至观察者的意识,都作为参数纳入了他们的理论当中。一些量子理论的模型认为,观察者的意识,会引发波函数的坍塌。根据这些理论模型,观察者的意识,无疑会改变观察结果。我们现在讨论的话题虽然没有量子理论那么玄而又玄,不过, 观察者本身,以及观察者的“自我意识”,却的确是要被纳入考量的。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讨论“永生”以及寿命这个话题的时候, 我们经常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究竟谁才是“本尊”,谁才是那个“我”?比如西西河的一位网友便对细菌的“永生”提出来一个疑问:两个分裂后的细菌,究竟谁才是那个细菌的“本尊”?如果搞不清楚谁才是那个细菌本身,那么, 讨论细菌的“永生”的概念, 似乎无从谈起,至少, 这会让人很困惑。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和这个问题类似的现象, 在生物界中其实比比皆是。比如:水螅的出芽生殖,产生了新的个体,那么两个水螅中,谁才是原来的那个水螅呢?树木的营养生殖,分发出来新的个体,也有同样的问题:谁才是那个“我”?

      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简单答案,已经在前面的回复中简单解释过了,详细见链接:链接

      不过,更具普遍意义的答案,我认为其实要更复杂许多:作为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将“自我意识”赋予我们的观察对象,默认它们也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我们因此赋予了被观察者 “我”的概念,赋予了它“独立个体”的属性。而其实,这个“自我意识”,是一个被拥有“自我意识”的我们,在潜意识中,条件反射的附加在被观察对象身上的。所以,我们的意识,在此刻,已经开始影响并干扰我们的观察结果。而我们若要将事情的本质看清楚, 就需要将它们,也包括我们人类本身(因为人类本身也是被观察对象),所被附加的“我”的属性,从被观察对象中剥离,剥离“自我意识”属性后的被观察对象,将是一个更加接近事物本质,纯粹的被观察对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显然,细菌应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至少,它们没有如人类一般完整的“自我意识”。 也因此, 对于它来说, 其实很可能是没有“我”的概念,没有“本尊”的概念的。当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以后,它们压根就不在意究竟哪个才是“我”。当我们在纠结谁才是它的“本尊”的时候, 这其实是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我们的“自我意识”诱导下的一个自然反应。

      在剥离这些生物的“自我意识”属性之前, 我们首先要讨论一下, 什么是“自我意识”,以及“我”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关于自我意识的本质, 至今科学界都没有答案。下面的论述,只是因为我对此有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也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现在拿出来,简单讨论一下,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通常我们讨论的,广义的自我意识,定义大体如下: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此定义来自互动百科)

      考虑到大多数生物并不具备如人类这样的发达的大脑,我们仅对相对狭义的“自我意识”进行讨论: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这是构成自我意识的基础。至于更广义的自我意识,其实是这两者的延伸。

      个人以为,即便是上述的,狭义的自我意识的描述和定义,也是不精确的。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也是更精确一些的,是我们意识中, 纯粹的那个“我”的感觉。也就是:“我”的主观主体是什么?。其他的感觉,都是由这种“我”的感觉所延伸和附加的。要搞清楚自我意识,首先我们要认清这种感觉究竟是什么?

      再次强调,我现在要讨论的, 只是那个纯粹的“我”的感觉,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基础。这个感觉, 相信和许多的感官相关, 比如它可能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味觉,空间感,甚至思维, 语言,知识等等等相关, 不过, 我们暂且把这些复杂的因素先丢到背后, 仅仅讨论那个纯粹的,“我”的感觉。

      =========================================

      说个题外话:“自我意识”这个话题, 其实不太适合在网络进行大规模讨论。因为, 它涉及到精神层面的一些思考,对这个话题的安全性,我是有顾虑的。这个话题一度曾经让我精神恍惚,不知身在何处,并开始困惑:“我”究竟是谁?准确的说,是困惑:“我”,究竟是什么?” 呵呵。所以我一直避免在这篇文章里面探讨这个话题。

      所以,在讨论之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在此提醒大家,关于这个话题,如果感觉不适,请停止思考,然后将注意力分散,或者将注意力集中到第三方的事物上,我自己的经验是, 一般情况下,由此引发的不适可以很快得到缓解。

      =========================================

      关于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 大脑又是如何工作的,其实有无数的文章和无数的假说和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能够受到广泛认可的结论。它到目前为止, 在科学界,其实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既然这是一个未解之谜,那么,各位看官不妨看看我的解释,呵呵。

      我在这里的提法,是我的个人原创观点,也是我对我自己大脑进行的一个“思想实验”。我个人觉得,认识我们大脑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大脑自己运转,把我们自己的大脑作为一个被观察对象,然后观察它的思维过程。这就好象观察镜子里面的自己,它自己会告诉我们答案。当然, 我也不知道是否有其他人有类似的说法和总结,至少我没有看到过,如果有,那便是大家所见略同了。

      和本文一贯讨论的方式一样,若要讨论 “自我意识 ”,我们也要从生物最古老的演化, 从最极端的特例说起。

      下面是我在《死亡起源(四)—— “永生”的思想实验》 链接中曾经列举过的一张图片:“领鞭虫”(choanoflagellates)的“多细胞的集聚态”(multicellular colonies),通过前文我们已经知道,这种单细胞生物“领鞭虫”(choanoflagellates)可以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合成团,由此转化成一个多细胞的集聚态(multicellular colonies),并且它们在细胞之间还存在细胞间通讯。它们是生命由单细胞生物演化为多细胞生物的一个可能途径。并且,这个领鞭虫的集聚团,已经有了原始的细胞的分化,可以分化出不同的形态。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可以将这个细胞团的集合, 看成是一个原始的“单个”的“多细胞生物”了。为了说明“自我意识”的演化途径,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这个单个的“多细胞生物”已经拥有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意识”了,那么,它的这个“自我意识”,若要演化成真正有效,有意义的“自我意识”,它必须拥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它所必须拥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必须具有扩展性!它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Flexbility)和适应性

      点看全图

      图86,单细胞生物“领鞭虫”(choanoflagellates)可以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合成团,由此转化成一个多细胞的集聚态(multicellular colonies),并且细胞之间有细胞间通讯。它们是生命由单细胞生物演化为多细胞生物的一个可能途径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 这个由许多个领鞭虫的“多细胞团”所构成的“单个多细胞生物体”, 它一开始只有一个细胞,过了一段时间,另外一个细胞和它聚集,变成由两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随后,聚集的细胞越来越多,逐渐凝聚成团。比如它目前的构成,是一个由15个细胞构成的细胞团。我们做一个假设:这个15个细胞构成的细胞团所构成的“单个多细胞生物体”, 是拥有自我意识的, 它能够认识到“我”的存在。

      由于这个多细胞团是可扩展的,那么,很自然的,会出现一种情况:当第16个细胞加入它们,和它们融为一体的时候,它的这个“自我意识”,如果要能够有效工作,就必须在“自我意识”上,要能够接纳这第16个细胞,并且在“自我意识上”,不应该对第16个细胞进行排斥性的意识反应,这个由16个细胞所构成的新的细胞团,将在“自我意识”上,重新构析出一个由16个细胞构成的,“我”的概念。

      我们仔细想想,如果它不具备这个扩展的能力, 那么,细胞总数可扩展的它,就不可能拥有自我意识,这个概念很好理解,对吧?

      与此相反,当其中有一个,或者多个细胞 (比如说有3个细胞)从这个细胞团脱离的时候,剩下的细胞,也应该在“自我意识“上, 迅速的认识到脱离的那3个细胞, 从此不再属于“我”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他”了。剩下的那13个细胞, 将在“自我意识上”重新组合,并重新构成一个由13个细胞所构成的,“我”的概念。

      之所以拿领鞭虫来做例子,是因为它可能是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演化过程中,最原始,最极端的例子,通过观察最极端的例子, 我们往往更容易观察到事物的本质。

      然后呢, 我们都知道, 复杂生物, 都是会生长,会发育的,同时, 体内的细胞也不断的在凋亡,在消失,因此, 复杂生物“体内”, 是一直不断地存在着大规模的,和上述领鞭虫的细胞的聚合或者分离类似的现象。(注意: 当我在这段话里面,用 “体内”这个单词描述我们的时候, 我其实已经在下意识的,受到了“自我意识”的影响和暗示了,而下面的讨论, 则会继续剥离自我意识对我的思维的影响)

      我们现在拿我们自己来做观察。我儿子3岁时,我曾经替他理发,并观察他的反应。相信在理发之前的那一瞬间,我儿子在“自我意识”里面,还是将它的头发,当作他身体的 “我”的一部分的,而当头发脱落到他脚下的时候, 他已经在开始好奇地用脚踢地上的头发了,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这些头发此时已经不再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了,已经不属于“我”了。据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一直处于发育和完善的过程中,观察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也算是一个比较代表意义的例子。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都有换牙的经历,在我们的乳牙脱落之前,我们会很自然的把牙齿作为我们“我”的一部分,甚至很自然的忽略它。而在它脱落之后,当我们把它拿在手上端详的时候,这颗牙齿,显然就在意识上,脱离了“我”的范畴了,我们已经不把它看作“我”的一部分了。不过,反过来,如果我们在牙齿脱落处,镶一颗牙,甚至植一颗牙呢? 仔细想想,当我们开始习惯它,甚至忽视它的存在的时候,这个原本不属于我们的牙齿,是不是已经开始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在意识上,被我们接纳入了“我”的范畴了呢?

      点看全图

      图87,正在换牙的儿童,这个司空见惯的画面里,其实隐藏着关于自我意识的秘密

      那么, 再举一个更加扩展的例子:如果有人脱落的不是牙齿,而是断肢呢? 然后, 他又安装了假肢,他在自我意识里面, 是否也会如处理这个假牙一般,首先将断肢排除在“我”的范畴之外,同时逐步地将假肢接纳入“自我意识”的范围呢?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我们的自我意识,会逐渐地将假肢纳入自我意识的范畴 ——至少,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意识的范畴。

      点看全图

      图88,安装了假肢的“刀锋战士”,南非运动员Oscar Pistorius

      和我们接纳假肢的过程类似的是,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在出生时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这个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玛格利特.玛勒(Margaret Schonberger Mahler,May 10, 1897 – October 2, 1985)认为,新生儿不能把自己同外界环境区分开来,也没有自我意识。5个月大的婴儿或许可以认识到母亲的存在,不过, 也仅仅是如此而已, 他/她认为他和母亲是一体的, 而世界的其他部分, 是有隔离的另外一部分。她们认为,因为新生儿还没有发展出完备的自我意识,所以我们经常会观察到,新生儿把自己的小手或小脚当玩具来玩耍的情景

      所以, 和我们需要时间接纳假牙和假肢一样的是,新生儿也需要时间来接纳自己的,包括身体四肢在内的身体各部分, 从而发展出自我意识。

      那么我们再想想,这和我们上面讨论的领鞭虫的“多细胞团”的“自我意识”的扩展性的例子,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呢?

      好,明白上述现象背后的内在本质以后, 那么我们再扩展一下概念:我们的衣服。

      让我们静下心来感觉一个问题,注意,不是思考,而是凭感觉,凭直觉去感觉(讨论自我意识,我认为直觉往往是最靠谱的)。我们感觉一个问题:什么是“我”——直觉上的“我”。“我”仅仅是没有穿衣服,赤身裸体的“我”吗,还是我们在穿衣服的时候,压根就对衣服没感觉,压根就把包含衣服鞋袜在内的, 整体的,穿着衣服的“我”都当成了“我”了呢? 仔细想想,答案显然是后者:我们会忽视衣服的存在,将衣服也当作我们身体的“我”的一部分了。而当我们将衣服脱下的时候,我们对衣服的感觉,是否就如同我儿子对被剃下的头发,以及脱落的牙齿的感觉一样,在衣服被脱下的那一个瞬间,它立刻会从“我”的意识上剥离了?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自我意识, 的确是有扩展性的!而且, 经过适应和熟悉的“自我意识”, 就如同衣服一样,是可以被迅速的组合,也可以迅速的被剥离的

      (关于衣服,有一个特例。我们都是从小就穿衣服长大的,对衣服没有特别的感觉。而对于偶然被发现的 “狼孩”来说,就不一样了。通常, 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报道,“狼孩”们刚一被发现的时候,如果给他们穿上衣服,他们往往会将衣服撕碎。他们往往要通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接受衣服这个事物。这,其实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的一个特例,从来不知道衣服为何物的他们,在自我意识上,并没有学会将衣服融入自我意识当中,他们还需要时间去学习。这也是许多小孩不喜欢穿衣服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观察到, 许多小孩,当脱掉衣服后,他们往往会变得很兴奋,并拒绝穿上衣服。)

      好,我们再扩展一下:我们静下心来,再感觉一下,我们骑自行车的感觉。当我们熟练掌握自行车的骑车及技术,当所有的动作都成为“下意识”的时候,我们感觉一下,我们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候,什么才是“我”? 请凭直觉去感觉!

      “我”只是那个赤身裸体的,纯粹的“我”吗?还是仅仅是自行车上的,那个穿着衣服的“我”?还是,我们压根就将“我”,以及自行车这个整体,都当作了“我”?仔细想想!

      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熟悉自行车以后,我们其实已经将“我”,和自行车的整体,都融合成了一个新的“我”,就如同我们接纳我们的衣服、假牙、义肢成为“我”的一部分一般。然后, 当我们跳下自行车,或者在车上做其他动作(比如喝水)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却可以立刻和自行车分离,将自行车从“我”的概念中迅速剥离。

      点看全图

      图89,骑自行车的我们,在自我意识上,经常是和自行车融合一体的

      现在, 我们开始有些明白, 所谓的“肌肉记忆”,其本质可能是什么了吧?呵呵。那是我们“自我意识”扩展并存储的表现

      好,我们再扩展一下:我们静下心来,感觉一下,我们开汽车时的感觉。当我们熟悉了汽车的驾驶技术,当所有的动作都成为下意识的反应,并且在集中精力驾驶汽车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否和骑自行车的感觉,是一样的呢?我们,是否,其实,已经将“我”的概念,扩展到了整个汽车上面?

      仔细想想,大家就会发现:答案依旧是肯定的。

      好, 我们再扩展一下,假想一个更大的概念,我们此刻全神贯注驾驶的,不是汽车,而是一架巨大的Boeing 747飞机!或者, 是一艘万吨巨轮,甚至,是一个科幻片里面的,体积巨大的宇宙飞船…….

      现在,我们将会发现, 我们的自我意识,其实,是可以扩展到接近无穷大的范畴的………。或许, 我们的感觉和神经, 并不能触及到被扩展端的末端(比如自行车上),但是, 在“自我意识”上, 我们是可以扩展过去的。

      而且, 这种可扩展的“自我意识”,是可存储的,即便这个扩展对象暂时不存在了, 它也被存储在我们大脑的某处,随时可以被捡起来。另外,有些人,当四肢中的某一个因故被切除以后,他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 还存有对失去的肢体的幻觉,觉得那个肢体还存在,相信也是这个原因。

      这,便是自我意识的扩展性!

      实际情况下,自我意识的这种“扩展”和“剥离”,会更复杂一些,它可能是动态的,在同一时刻,可能会同时存在不同部位的扩展和剥离。这要视具体情形,和具体过程的复杂程度而定

      好吧, 现在我们知道了, 武侠小说里面描述的,所谓的武功练到极致“人剑合一”,那其实不是形容词,而是事实。

      好吧, 现在我们也知道了,道家经典以及各国文化中的打坐冥想后,所获得的“天人合一”的感觉,其实,那也不是形容词,那是由于, 我们将自我意识向周边无穷扩展所获得的感觉。

      现在我们也知道了, 所谓的心理学家观察到的, 新生的婴儿,没有完全的自我意识,会将自己的肢体当作玩具,这其实, 只是因为他们还在学习当中,还在适应自己的四肢, 就和我们学习骑自行车一样。他们还在学习和适应,获得自我意识的感觉。

      所以, 我们知道了, 即便是一个畸形儿,他有5个肢体,甚至, 一个八爪鱼,有8个肢体,他们也是可以获得自我意识的,因为, 自我意识天然具有扩展性和学习能力。

      说一个题外话,有心理学家, 将著名的“镜子实验”当作检查自我意识的标准,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准确,不恰当的。(注:所谓的镜子实验,是在1970年由心理学家Gordon Gallup进行的,它指的是对婴儿和动物自我意识性的测试。他通过在婴儿或者动物被试体的脸上放一个彩色的点,然后让被试者站在镜子面前。如果被试者能够识别镜子里的点就是自己身上那个点,那么这证明他们具有自我意识。根据这个实验标准,婴儿大约在8个月以后会表现出自我意识。动物,例如黑猩猩、海豚甚至是章鱼也表现出自我意识。)

      我个人认为,对“自我”的感觉和认识, 和认出镜子里面的我,是不能划等号的。“自我”的感觉和认识,是一种更基本的感觉,而认出镜子里面的自己, 是需要一定智慧的,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对自我的认识。他们不能划等号。所以,我相信,许多的动物, 它们或许不能认出镜子里面的那个红点其实是自己身上的, 但是, 它们一定是拥有自我意识的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自我意识的扩展性”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自我意识为什么可以随意扩展?

      我个人认为,其实, 自我意识扩展性的本质,很可能不是扩展,而是反过来,是在寻找边界。这是因为,如我们向前追溯,追溯到初生婴儿,甚至追溯到胎儿时期,追溯到胚胎神经发育时期, “自我意识”,一开始,很可能本就是浑沌且无边界的,因为我们的身体在那时并未成形,从小小的胚胎开始,处于高速胚胎发育并迅速长大的我们,也没有静止的形状和边界(我们的肢端还在生长,尾巴也在逐渐消失),所以,“自我意识”必须是“流动”并且可以填充一切空间的。而我们后天需要学习的,反而是获得“自我意识的边界”的意识和概念,使得我们获得边界感,并与周边独立出来。这就好比“永生”是生命的内含属性,而死亡,特别是程序化的衰老和死亡程序,反而是需要进一步演化才能获得的。

      正是因为自我意识的“无边界的流动性”,才使得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生物(小到老鼠,大到蓝鲸),都可以获得自我意识;才使得,不同年龄段的生物,不管是婴儿,还是成年,或者突然肥胖,或者突然变瘦,不管身体现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自我意识,都可以充满并适应它。

      关于自我意识的这种原始的无边界属性,可能初生的婴儿,甚至是发育中的胎儿,会最有体会,因为,那个时候的他们,还在建立自我意识的边界的过程当中。原始自我意识的这种无边界的 “流动性”和“填充性”,使得不同的,形状完全不同的物种,可以利用同一套机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自我意识和边界感,这种边界感,是通过不断学习,并存储在大脑中的,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用合适的边界以匹配实际情况。

      当然, 我们不是新生儿,也无法和他们交流,所以,新生儿的感受,我们无法获得,不过, 某些特别的情况下,成年人也可以感受得到这种“无边界”的自我意识:比如,在大脑受到损伤的时候,当我们失去或者暂时失去存储在大脑中的,后天学习到的边界的时候……..。

      下面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著名的的大脑神经科学家(Brain researcher )Jill Bolte Taylor。她在1996年,她37岁的时候,经历了一次脑中风,手术后, 她经历了8年的康复期,并在康复期展开了对自己大脑的观察。她后来出了一本书:《My Stroke of Insight》,并因此名声大噪。她现在同时也是哈佛大学the Harvard Brain Tissue Resource Center的发言人。

      作为一个脑科学家,她在中风醒来后的第一个反应竟是:很兴奋,因为她现在可以作为观察者,观察自己大脑的反应了。不过,当我通过看她自己的演讲视频,她也成为了我的一个完美的观察对象。呵呵。

      在她的演讲中,她描述道:她中风醒来后,浑然不知所以,于是条件反射的去卫生间洗澡,在卫生间里面,她意识到自己 “失去了自我意识 ”。因为, 她发现,她的身体失去了边界,她的身体,象能量一样,充满了周围的空间,四处延展攀爬,她感觉到,她的手臂失去了边界,胳膊上的分子,和墙壁的分子混合在了一起 (blending together),没有边界,无限延展………

      她的自我意识,此刻便处于一个浑沌且无限延伸的状态之中。

      关于她这段经历的详细描述,请点击下面的视频链接,是她自己做的一个公开报告。

      Jill Bolte Taylor, My stroke of insight :链接视频

      不过,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准确的说,她是一个“大脑科学家”),她也有一个重要的误解:她认为自己当时 “失去了自我意识 ”。这个误解,其实来自于她的成年后的自“我意识的思维惯性”。她被 “自我意识的思维惯性 ”误导了。实际上,她其实并没有失去自我意识,她当时所感受到的,其实是非常难得的,自我意识原始状态的真实体验。她似乎没有认识到,自我意识,其实本就是流动且无边界的。她失去的,不是自我意识,而是她因为大脑受损,暂时切断了她的自我意识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自我学习而获得的,某个瞬间的动态边界感

      点看全图

      图90,大脑科学家,Jill Bolte Taylor

      点看全图

      图91, 1996年,中风后,刚做完手术的,时年37岁的Jill Bolte Taylor

      好吧,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的自我意识(仅指狭义的,“我”的感觉),是一直随着我们身体和各种变化在做调整和适应的,它一直在做着动态的自我学习,自我组合,自我剥离。

      现在, 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结了:自我意识是什么?“我”又是什么?

      答案是:“我”,其实,只是一个幻象。在每一个瞬间,它既具有瞬时的边界,使得我们因此拥有了主观独立感,于此同时,它又具有无穷的扩展性,可以无限扩展和组合。它既具体,又虚幻。它可以随时被附加,被组合,又可以随时被剥离。这一切,也包括它的边界,在每时每刻,每个瞬间,都随着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动态变化之中。并且,这种“我”的感觉,伴随着它被代入我们的意识,并被我们的大脑进一步的抽象化之后,它就变得愈发不可捉摸,越发神秘。

      在我们的意识深处,许多的现象的本质,皆来源于此……….

      当我们知道了“自我意识”的这些有趣的属性之后, 我们自然的会提出一个更加深入而且基本的问题:“自我意识 ”,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并且,我们,在本质又是什么呢?

      待续…………………

      =======================

      附:这一节文章的内容,咋看或许会很难理解。不过, 其实,各位看官,只要穿上衣服鞋子,或者骑上自行车,找个清净的地方,一个人走走,然后仔细感受一下“我”的感觉,就会体会到,“我”的感觉,的确就是这么一回事。

      另外,当我们在使用工具的时候,“我”的感觉,其实是会延伸到工具上的。

      “我”的感觉,一定和各种感官相关,之所以不讨论包括视觉在内的各种感官和感觉,是因为,“我”个感觉, 不是由某一个感官确定的,它是一个综合的感觉的抽象结果。

      另外, 我相信,IT工程师们的第一个反应便是,这种“我”的感觉, 可以编程模拟吗? 呵呵。

      通宝推:小泽珍珠,青木堂主,天白,多余6569,光头佬,lilly,删ID走人,桥上,鸿乾,回归,tiderew,muqi,ywa13,indy,jdrlgd,决不倒戈,钓者任公子,唐家山,河区分,宇卿,领班军机,xhUserI,浣花岛主,回旋镖,Ace,diamond,明心灵竹,何求,北纬42度,乔治·奥威尔,陈王奋起,关中农民,盲人摸象,东方白,崇山彩云,
      • 家园 一点小疑惑

        不得不再次感谢作者!特别是引用出处如此详尽。

        有一个问题。作者说:

        替换作为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将“自我意识”赋予我们的观察对象,默认它们也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我们因此赋予了被观察者 “我”的概念,赋予了它“独立个体”的属性。而其实,这个“自我意识”,是一个被拥有“自我意识”的我们,在潜意识中,条件反射的附加在被观察对象身上的。

        为什么说“一个被拥有‘自我意识’的我们”?

        作者认为自我意识是被叠加到人的个体身上的,还是说,我们自身,也在潜意识中被这个意识添加了“自我意识”的内涵(也许它不一定存在),故而也外延扩展到其他动物个体?

        有点迷惑。

        另外,作者的思想实验很有启发啊。

        如果把自我意识,就是对“我”的感觉扩展到无限宇宙,也许就会有崭新的人生观。

      • 家园 几年之后再看这个文章

        不得不再次感谢作者!特别是引用出处如此详尽。

        有一个问题。作者说:

        替换作为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将“自我意识”赋予我们的观察对象,默认它们也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我们因此赋予了被观察者 “我”的概念,赋予了它“独立个体”的属性。而其实,这个“自我意识”,是一个被拥有“自我意识”的我们,在潜意识中,条件反射的附加在被观察对象身上的。

        为什么说“一个被拥有‘自我意识’的我们”?

        作者认为自我意识是被叠加到人的个体身上的,还是说,我们自身,也在潜意识中被这个意识添加了“自我意识”的内涵(也许它不一定存在),故而也外延扩展到其他动物个体?

        有点迷惑。

      • 家园 “朴素”的“我”的意识

        我感觉其实很简单,“我”的范围就是:受到伤害后自己感觉到痛楚,的范围。由此也才有自“我”保护,不单是人类吧。小孩子逐渐学会认识到自我,也有很大程度是从疼痛或者不适感觉到的。

        衣服,车子,这些东西受到伤害,我们感觉不到自身直接的感官痛楚,所以那肯定不是“我”。心疼也是“疼”。。。我就呵呵

        特殊情况下,截肢之类,“我”的范围可以在操作后变小;移植之类,“我”的范围可以变大。

        另一种更狭小的“我”的概念,可能就是意识所能产生的范围了。也就是能使自己保留意识的部分,在前面说的那个物理范围的“我”之内。这种情况下,“我”或许可以只是一个大脑。。。

      • 家园 谢谢超级好文。但是,提出一个意见:最重要的应该是:

        什么是最小自我意识?了解清楚了什么是最小的,才有可能进一步。

        因此,说婴儿没有自我意识是明显错的。婴儿肯定是有比较小的自我意识。不过,可能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

        我来抛个砖:最小的自我意识,恐怕就是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记忆和分辨。

      • 家园 神经系统的一些东西以及关于意识的一些观点

        感受野,功能区,层级控制

        所谓感受野是这样一种东西,就是当一个细胞被激活,兴奋起来后,它会抑制周围的细胞。感受是一种兴奋和抑制同时起作用的机制,一个信号引起的,不是单一的反应,而是周围一整片区域的反应,中央兴奋,周围则受抑制。它最基本的表现就在感觉细胞里,比如视网膜上,某个视神经细胞感受到光信号,兴奋起来的同时,会抑制周围的细胞,也就是周围看起来变暗了。而两个相邻细胞同时感受到光信号,会互相抑制,不如单一细胞感受到那么强。这种感受野机制,就会形成一个显著的效果,就是对边界敏感,对对比敏感。视觉上,我们会对轮廓很敏感,还会人为的添加一些边框。

        所有的感觉细胞都是基于这样一种感受野机制在运作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都一样,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光是最底层的感觉细胞,在更上层的处理细胞层,也同样是以这样一种感受野模式组合起来的,也就是当一个细胞兴奋时,会抑制周边一片细胞的兴奋度。这就可以引申出对认知模式的一个认识,即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基于对象之间的比较进行的,对对象模式的认知,非常强烈的依赖于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比如我有两个笔记本,我对它们的认知,会通过它们配置的高低,屏幕的大小,哪个更轻薄,哪个速度更快,等差异性内容来认知,而对那些一致的东西,比如都有屏幕,都有键盘,都有USB接口,都能充电,都有电池等等,基本不会意识到,这就是认知强烈的取决于差异,而不是共同点。

        当然,认知模式里,似乎还有组合和拆解的能力,就是能将一些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认知,或是将一个整体拆解成一些部件来认知,不过我不知道这是基于怎样的一种神经机制,所以就是不知道。

        而功能区,就是指由神经皮层构成的功能区,一个功能区,就是一片皮层区域,负责一项功能,原则上,就是一个功能对应一个功能区。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功能,并不是表观的功能,或者说心理学上的功能,而是神经层面,物理层面的功能区,由神经系统生化机制所产生,表观功能,或者说心理学功能,则可能是由一系列生化功能所组合形成的。

        比如说记忆功能,在研究中,就已经知道了,跟好些皮层功能区有关,比如海马区,前额叶等,破坏相应的功能区,会导致记忆功能的缺失。

        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记忆功能和记忆内容,就现在所知,记忆的内容是遍布全脑的,也就是破坏脑的任何一个区域,都会导致某些记忆的缺失,而记忆的能力,则依赖于一些关键功能区,这些关键功能区完好,就会保有健全的记忆能力,而若是关键记忆功能区受到破坏,记忆能力就会有缺陷,甚至完全丧失。所以记忆能力是一种功能,由功能区来保障,记忆的内容则是一种形式,按信息组织,存放在脑的各个部位。至于记忆究竟是怎么存放的,还是个有相当大疑问的问题,当然,记忆功能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同样有着很多疑问,现在大部分还不清楚。

        功能区之间的连接,则是由神经投射来形成的,这种投射一般都是单向的,一个功能区也会向复数个功能区投射,而不仅仅是一个,同时投射的信息量和内容,是可能有差异的,因为投射的神经束,许多时候都是不一致的。在反复的投射后,有可能形成投射回路,也就是投射出去的信息,在经过层层的投射处理后,又回来了。但这种回路一般非常复杂,投射回来的信息区,也会与最初的大相径庭,总之,基本不存在简单的双向投射,或简单的投射回路,比如A投向B,然后B再投回A,或者是A投到B,B投到C,C再投到A之类的。这种简单的投射一般不存在,反正我记忆中没有。

        而这种信息投射,在意识层面,就形成了信息并行处理的过程,大脑能够同时处理一个信息的不同部分,然后汇总起来,同时有了潜意识过程,一些并没有意识到的内容,也在进行处理,并且在某些条件下,会涌现出来。

        至于是什么样的机制,让一部分内容显现在意识表面,让另一部分进入潜意识中,也就是并行处理过程,到底为什么一部分成为意识,一部分成为潜意识,则回答是还不知道。

        然后是层级控制,层级控制,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功能区投射形成的,一个就是皮层本身的分层结构,大多数皮层都是多层的结构,虽然有一些老皮层是只有单层结构,但新皮层都是多层结构。在多层结构,一般新形成的细胞层,会对旧的细胞层进行信号控制,也就是进行信号处理,而在功能区中,也往往是老皮层的功能区向新皮层的功能区进行投射,一个投射的大体方向,就是旧脑向新脑进行投射。最新演化出来的细胞层和皮层往往具有更高的控制级别,而就神经信息的处理,其基本的机制,必然是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

        也就是脑内信息的处理,本质上就是层层叠加的正负判断,是或非,对或错,喜爱或厌恶,熟悉或陌生等等等等,由于心理判断类别太过丰富,肯定是无法举全的。这跟感受野的结合,就能形成一个认知判定的大体模型,也就是接受信号后,通过对模式边界的判断识别,来构造认知模型。

        不过这些判定是基于感官,或者说基于输入信号而定的,就是那种常见的反射弧系统,但这套系统,再怎么延伸,也只能对心理学上的情景人格负责。所谓情景人格,就是我们人是会针对环境,来调整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扮演的是儿女的角色,在孩子面前则扮演父母的角色,这往往是很不同,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在图书馆里,我们会将自己设定成安静的阅读者,在给朋友庆祝生日时,会将自己设定成一个喧闹的庆贺者,总之依着各种场景,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人格。

        而这些人格是需要协调的,前一天闹的再疯,第二天还是要去上班的。不能到了单位就把家里的事都忘了,或是去了游乐场,就把工作都忘了,那样是人格分裂的。一个健全的人,是有能力协调这些不同的表现人格的,但这种协调能力,到底基于怎样的神经机制,还说不清。从广义上说,逻辑能力也是这样一种协调能力:苏格拉底是人,人都会死,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么一种推导过程,也是一个协调过程,或者说追求合理性的过程。

        当然基于上面所说,功能基于功能区的情况,可以猜测,这种协调能力或是逻辑能力,是基于一些生化功能区的功能。就我现在的观点,假如我们能把所有功能区都搞搞清楚,再整合起来,或许我们就能对人类的意识大致是些什么东西,有个具体的了解了。不过现在对功能区的认识还很少,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功能,学习功能这么几个方面,对其他部分研究很少。而即使是这几个主要方面,也说不大清,究竟记忆和学习都是怎么实现的。

        然后话又说回来,猜测始终仅仅是猜测,就我的经验来说,这个世界往往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复杂,但同时的,又往往存在某种异乎寻常简洁的形式来描绘这个复杂的世界。

        就是一些零星的知识和观点,因为不成系统,也不想发主题,就回帖吧。

        嗯,就算催更吧,感觉楼主很久没发帖了。

        通宝推:桥上,collaps,鸿乾,牛栏山二锅头,
      • 家园 催更

        实在没有耐心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