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比隆中对战略与雍熙北伐战略 -- 林风清逸

共:💬19 🌺7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又看到林兄这种别开生面的帖子。

      而我又忍不住想指摘几句

      大体上我得到一个粗浅印象,就是林兄的军事方向不是专长,从而文章有种纸上谈兵的味道。文章里提到北伐的各路军队,在编制上大体相当于欧美式的集团军群,或苏式的方面军,或我国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担负的是战略方向上的作战任务。确切的说,这种级别的建制,编制时的考虑就是可以单独完成战略方向上的作战任务,当然也可以进行配合,但其配合必然是由统帅在战略层面上进行规划,而绝不可能也无法临时进行战斗层面上的配合。探讨其军事上的得失时,应当着重看其战略计划是否合理,是否得到切实执行,而不是某个战略集团在战役甚至是战斗上遭到决定性失败时归咎于其他集团不能及时援助——就是通讯实时化,调动摩托化的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更不要说古代了。

      那么说回来,隆中对和雍熙北伐的战略计划里是否存在林兄所说战略上难以配合的问题呢?我认为没有。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我之前曾经在河里谈过我的理解,现在偷懒抄一段:

      隆中对通篇的战略思想就一句话:曹操不可速胜。后面的孙权不可图,跨荆益以向雍凉都是这句话的推论,其用意在于避实击虚,绕开曹操统治力量强大的豫州地区。隆中对的战略要点也只有一个,即两点出击,调动曹军。曹操时代曹军的问题就是强干弱枝,最受曹操信用的夏侯惇也仅短暂的督率大军,还不执行作战任务,西部前线的夏侯渊很长一段时间连节都没有。曹魏凡大战,必有中军千里奔赴前线,这一形势直到曹睿时期才有所改变。

      而关于雍熙北伐,我的观点和林兄也不太一样。最基本的战略目标当然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幽州当然是标志性的,必须要收复的首要据点。然而从赵光义对东路军曹彬缓进的指示看,宋军初期战略重点并不在东路所指的幽州,而在潘美指挥的西路。从中路军的设置也可以看出来,林兄所说中路军战略目的是为西路军打通东进路径是不合理的,在西路军攻击代北同时打通东进路径有什么意义吗?我认为中路军的战略目标是阻断辽军主力西援,以保障西路军遂行战略计划。

      这个层面上看起来,隆中对和雍熙北伐确实有一定类似之处:根本战略目标都在东部,但初步目标都要拿下敌势力虚弱的西部。但又要说到诸葛亮和赵光义北伐的一个根本区别,诸葛亮在军事实力上处于明显劣势,而赵光义不仅军力处于优势,幽云十六州当时沦陷未久,民心上也有一定可以利用之处。从而雍熙北伐的战略就显得有点画蛇添足:即使成功攻占代北,实现三路军会师幽州的计划,对围攻幽州也没有实质性帮助。辽的核心根据地在今内蒙地区,攻占代北既不能削减幽州的兵员后勤补给,也不能断绝幽州辽军撤退的后路。在军力占优的情况下,宋军应该集中主力进逼幽州,迫使辽军决战。

      赵光义没有采取这个战略,无疑是因为七年前高梁河之战失败留下的阴影。高梁河之战宋军一度兵抵幽州城下,但最终仍被辽军大败,赵光义本人身受重伤。这次改换战略,也不能说不对,一方面代北云州是辽西京,政治上与南京幽州有同等地位,如能成功攻占,对士气有提振作用,再攻幽州时会更加顺利;另一方面即使攻击幽州不成,能收复代北也达到了一定战略目的。雍熙北伐的失败不是因为战略错误,而是执行既定计划中出现了问题——当然不只这一个原因,宋军素质也有问题——但可以认为是歧沟关的战斗失败直接造成了宋军的全面溃退。

      宋军在歧沟关的失败,可以说有一定必然性,宋东路军主帅是曹彬,从位望来说,他当然是担任这一职务的不二之选,但是他的一个致命问题就是不受赵光义信任。就在雍熙北伐的三年前,他从枢密使的位置上被罢免,这次率军出征,他只是起到一个牌位的作用,军队的调度指挥都受到赵光义本人在汴梁城的遥控。再加上宋朝“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军制问题,他对麾下军队的控制力和他本人的积极性是可想而知的。面对潘美所部西路军所获战果,东路军诸将坐不住了,要求曹彬进攻,而曹彬居然就被众将所裹挟。这不仅破坏了东路军吸引辽军主力的战略计划,而且拉长了补给线,露出了破绽。说到底,一支长官能被中级军官所左右而忽视最高统帅命令的军队,失败理所应当,不败那是走运。

      隆中对的失败则不是如此,林兄认为孙权背盟袭击荆州是关羽失败的理由,实则不然,因为关羽对孙权的袭击是有所防备的,如果荆州后防空虚,吕蒙又何必“白衣渡江”?荆州的迅速失陷,原因是麋芳等人向孙吴投降,这件事与军事基本不相关。林兄批评“将战争的胜利寄希望于敌人的愚蠢”,其实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所有以弱搏强的战斗,本质上都是寄希望于敌人愚蠢,不愚蠢,又怎么会被弱敌所败呢?更何况,从某种角度说,孙权背盟攻击荆州,才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愚蠢。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谁都没有实战,所以纸上谈兵是一定的事情,有什么可说呢

        毕竟没有实战的机会,所以大家都只能在纸上谈一谈。所以啊,这个事情本来是没有什么可说的。手电筒的特点是照亮了别人,却遗忘了自己。人的眼睛也总是长在前面,不能看到自己。所以镜子才会变得特别重要。因为镜子很重要,所以古人才会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原因就是通过与朋友们的交谈,起到镜子的作用,看到自己的不足。

        所以,解剖刀不但要用来对付别人,也要用来对付自己。想来我拿着刀子对付别人的时候太流畅犀利了,总是让人觉得痛苦不堪,因此现在也经常有解剖刀来解剖我自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此我所常用之法,今还施于己身,亦可知其犀利也。

        我们常常只能在纸上谈兵,只能在纸上做推演,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样一来,不论推理得多么严密,终究不免有纸上得来终觉浅之讥。而且尤其不幸的事情,在于来讥的也是在纸上。

        我们读历史,是为了有所借鉴。军事史是人们调动资源进行集团博弈的历史,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多,磨练思维的地方也很多,所以大家都喜欢讨论讨论,锻炼锻炼思维。从这个角度说,大家都喜欢纸上谈兵。看到历史问题,都会想到去谈一谈看法。比如说解甲兄虽已称解甲,然而不肯归田,依然是有兴趣指点江山的。大家既然都是同好,应该可以理解这样多谈几句的爱好。

        古人讲下棋的事情,号称手谈。我们这样在纸上谈兵,马马虎虎应该也算是“纸谈”了。你也是纸谈,我也是纸谈,所以看到“文章有种纸上谈兵的味道”,由此让我想起一句话,叫做“彼此彼此,好说好说”。当然还有更加切实的一句话,是最近倒了大霉的孙中山先生说的:“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纸上谈兵固然都是在纸上,然而纸上之谈,也并非都是毫无凭据的。

        说起来,涉及到三国的史事,在当今的环境下是挺有意思的。

        现在很流行针对历史人物进行攻击。有的人是为了搏名,有的人是为了灭国,用心是很多的。这些用心叵测的人,是我们的敌人。针对著名历史人物,开展攻击,或者通过过度吹捧来引诱攻击,将会有一定机会损害民族文化形象。然而正如同治病不免于损伤元气,吃药不免于杀伤益生菌,问题不在于是否会造成损害,而在于是否能够弥补损害。作战总会有牺牲,牺牲能赢得胜利,那么牺牲也值得。我觉得以中国现在这个庞大的实力,也不至于因为讨论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问题而出现什么大问题。反而是当道的某些人,再这么折腾下去,看现在世界经济都半死不活的样子,恐怕三五年内恐怕就要出点大乱子。

        诸葛亮这个人很有才,这一点我们都知道。然而人非完人,孔明的缺陷正在于军略。

        说到战略问题,解甲老兄对于一个问题阐述得很清楚了,这就是东西两路的配合问题。

        解甲兄将东西两路的概念进行专业化的定义,指出所谓东西两路进军,就是:

        在编制上大体相当于欧美式的集团军群,或苏式的方面军,或我国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担负的是战略方向上的作战任务。确切的说,这种级别的建制,编制时的考虑就是可以单独完成战略方向上的作战任务,当然也可以进行配合,但其配合必然是由统帅在战略层面上进行规划,而绝不可能也无法临时进行战斗层面上的配合。

        由此可见,解甲兄在军事上很专业,既熟知二战时代的军事术语,又了解术语背后的意义。

        这是可钦佩的事情。

        我只是在一个小事情上有所请教。

        我们知道,借鉴一战经验,按照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一线平推的排队枪毙式的作战传统逐渐退出军事斗争,两团制的旅级编制逐渐消失,四团制的师级单位也逐渐消失,新的师级单位大多选择了具有良好纵深的三三制。比较典型的是日本师团,从四联队制逐渐转化为三联队制,以至于部分果粉日杂产生了日军用简编师团对付八路军的错误认识。三三制的编制,适应了以三分之一的部队作为预备队的普遍做法。四团制编制明显大于三团制编制,但是却因为预备队设置问题,影响了指挥的灵活性,最终遭到淘汰。说明预备队的设置和使用,影响了军事斗争的胜负关系。由此可见,在军事斗争中必须重视应变问题,必须对此有所准备。三四千年前,傅说说:“有备无患。”这个成语在中国流传了三四千年,可见其生命力。

        那么,在战略方向上的一路军,或者说集团军群,或者说方面军,或者说野战军,按照解甲兄所说的“编制时的考虑就是可以单独完成战略方向上的作战任务”,如果没有应变的能力,怎么办。

        解甲兄指出了一个问题,就是:

        诸葛亮在军事实力上处于明显劣势

        那么在军事实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如何既实现两个战略方向在战略上配合作战,又能够保护单独的战略方向自身的安全呢?

        列宁问过一个问题:

        “怎么办。”

        列宁给出了答案,解甲兄虽然不是列宁,我也不是布尔什维克,所以您尽可以讲一讲。

        怎么办。

        没有本钱,又玩两路进军,同时又将其中一路放在腹背受敌的可怕环境下,而且后方无法及时进行支援,还要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完成战略任务。

        而且你似乎只理解了一个要点,战略配合能力,但是忘记了另一个要点,独立应变能力。

        战略方面,不同的战略方向应该能够进行配合,你是认同的。战术方面不能配合,这个我也不反对。同时你又提出,诸葛亮的最大问题在于兵力劣势。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兵力劣势而又分兵,单独一个战略方向必然兵力不足。兵力不足,则战略方向在开展战略工作的时候就没有自保能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己都保不住了,怎么完成任务?然而如果将力量用于自保,则有自保能力的时候就无法开展战略工作,这个战略就废了。

        那么,隆中对唯一的成功可能性就是敌人愚蠢,不能抓住关羽军主力北上后防空虚这个战略机会。一旦抓住这个战略机会,蜀汉就没有能力应变。

        所以,按照诸葛亮的设计,隆中对战略只能寄希望于敌人的愚蠢,是完全没有能力应变的。

        正如我原本“别开生面”的说法:

        特别是关羽北伐,十分令人惋惜。有人说,“如果”当时孙权不背盟“就好了”——这句话换一个说法也是成立的,比如“将战争的胜利寄希望于敌人的愚蠢”。事实是,由于交通极其不便,关羽军遇到危机时,蜀汉是东西难顾、完全没有能力应变的。

        当然了,会有人说,关羽失败的根源是后方领导者叛变投敌,关羽是做了充分的防范工作的。如果此说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吕蒙真的是心理学大师,以及著名预言家,因为他竟然提前知道关羽的后方留守者会叛变投敌,所以丝毫不担心关羽的“充分准备”会导致他的战略失败。

        开打之前,觉得敌人都是猪。开打之后,发现敌人竟然都会预言术。这种奇观,总不能说完全是建立在敌人扮猪吃老虎的基础上,而自己的布局设计毫无过失。

        对于战略配合问题,毛主席用过一句话来点评,叫做“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这个千里之遥二分兵力的本质,一是没有战略重点,也可以说是战略重点设置错误,二是无法指挥,无法协同。

        无论是蜀汉北伐,还是雍熙北伐,共同点是以东路军牵制、西路军横扫,最后会师合击。

        表面看起来,是两个漂亮的左勾拳。

        然而,左勾拳是在密密麻麻的荆棘里挥舞的,速度极慢,只要对手不是蠢货,就一定会做出反应。而右手边却是巨大的空当,毫无障碍,却要慢行。对手难道是瞎子吗?看着一把匕首慢慢刺向心窝?都说要东路军缓进,这就好像结婚娶新娘,一公里的距离,要开车去接,而且还要开一小时,这车怎么开?都说西路军要速进,绕远而且难行,后勤也接济不上,如何速进?

        将骑兵布置在中间,步兵布置在两翼。然后对步兵说,你们绕到敌人的后方去包抄敌人,对骑兵说,你们慢慢走,在正面吸引敌人,我们的骑兵和步兵要同时冲到敌人阵地上。然后步兵说,对不起,我们没有骑马。骑兵说,大将军,就算马走得比步兵走路还慢,步兵也包抄不过来。然而大将军毫不客气,大手一挥,说:我们要有实干精神,啥都不用说,就是干。

        然后步兵甩下骑兵开始了漫长的迂回之路。骑兵则一脸的呆样尝试平推敌人的大阵。

        然后对面的将军说,呦,今天长见识了。传令下去,今天还是老样子,步兵中间结阵,骑兵两翼包抄,吃掉对面骑兵以后,再休整一下,吃顿饭,等对面步兵迂回过来,再和他们的步兵玩玩。

        在这方面,隆中对和雍熙北伐的战略设计上,蜀汉北伐在两路配合的设计上稍微弱一点,雍熙北伐则加了中路军协助实现作战目标,要细致一些。在实战中,蜀汉也增加了孟达刘封部作为中路配合。

        但是他们的共同错误就是战略设置存在问题。

        第一,东西两路事实上无法实现战略配合。第二,东西两路事实上不能实现独立完成作战目标。

        西路军的问题是过于迂远,东路军的问题是距敌太近。

        这导致作战一旦开始,东路军就直接进入到了高潮阶段。关羽军只要取得胜利,曹操就面临崩溃。曹彬军只要取得胜利,幽州就必然遭到直接攻击。

        当然了,西路军也是具有极大的威胁的。刘备军只要取得胜利,关中不复为曹魏所有。潘美军只要取得胜利,山后不复为契丹所有。然后两国腹心之地就要遭到合围。只不过呢,西路军的军事行动与东路军比起来,整整慢了一个回合。

        结局是曹魏和契丹都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而蜀汉和北宋都失去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蜀汉和北宋,如果真的打算迂回,而且不准备冒险,想平推,那么正确的做法是先走西路,打通之后,再走东路。西路走通之前,东路可以纯粹防御,考虑到蜀汉的情况,暂时放弃东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历史上还有个军事家玩过大迂回。就是批诸葛亮千里之遥二分兵力的毛泽东。他对西南地区的大迂回战略玩得非常经典,以主力直接抄四川盆地东南方向,然后分进合击,直接搞掉对手。说起来他这也可以说是千里之遥二分兵力。但是人家的玩法是:

        险要易于防御的秦岭一线取慢,相对开阔的川东地区取快。

        隆中对、雍熙北伐,全都是开阔地取慢,险要男性的区域取快。

        只看皮相,隆中对和雍熙北伐是有很多细微差异的,但是骨子里二者就是一个模式。

        岳飞曾经遇到过一个很蠢的敌人。按照操典,步兵在原野,骑兵在河边。因为河边平坦,原野崎岖。但是当时的实际战场上,河边崎岖,原野平坦。对手依旧河边骑兵原野步兵,岳飞就河边放步兵,原野放骑兵,然后两路出击,以步破骑,以骑破步。

        平坦利于奔驰,崎岖适于缓进。

        隆中对和雍熙北伐同样是企图实现东西两路的战略配合,但是同样是以西路军、或者说西部集团军群、或者说西部方面军、或者说西部野战军,通行于崎岖难行、迂回绕远的地区,解决敌军大量的工事、城池,同样是以东路军、或者说东部集团军群、或者说东部方面军、或者说东部野战军,通行于平坦开阔、近便快捷的地区,解决敌人的腹心之地,而且还要他们实现东西战略配合。

        他们哪里能够实现战略配合呢?

        如果说不需要战略配合,那么又为什么分兵呢?

        需要战术配合,就不需要这样远距离分兵。

        不需要战术配合,也不需要战略配合,那也不需要分兵。

        所以,这两个战略是一样一样的错误,一样一样的愚蠢。

        一样一样的。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说雍熙北伐的范围要小一些,比如说雍熙北伐的领导者是宋太宗而隆中对的领导者是刘备和诸葛亮,比如说,雍熙北伐是实战,隆中对是纸上谈兵……

        哎呀不对,隆中对怎么会是纸上谈兵呢,人家还是实践了呢史密达,虽然从头到尾就没有机会完整实践过的呦。

        我是个纸上谈兵的门外汉,不懂军事,然而我仍然认为他们在战略上极度失败。

        顺便说一个事情,总有人说,诸葛亮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

        绝对劣势是分兵的理由呢,还战略设计缺陷的理由呢?

        兵力不足以实现战略设计,板子打到兵力不足上,而不是战略设计上?

        第一,如果兵力劣势就打不了胜仗,那么战略设计就毫无责任。然而兵力劣势就打不了胜仗吗?

        第二,如果兵力劣势依然可以打胜仗,那么打了败仗自然就是战略设计的责任。

        完美的战略设计,却不适应自身的能力,那还完美?

        平戎万全阵?

        要说纸上谈兵,我们这样在纸上谈的,并没有什么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带着兵,还要纸上谈兵的统帅。

        比如赵光义。

        • 家园 林兄思辨的部分就恕我从略了。

          这是我的一个毛病,指摘别人的时候总是喜欢尽我所能的找根本问题,在我是好意,在人看来大概就有些上纲上线,尤其是我找到的根本问题别人不认可的时候。我讲纸上谈兵,并不是要就此剥夺林兄的发言权,不过是我对林兄的一点意见。诚如林兄所言,我们都是在纸上谈兵,但“纸上谈兵”作为一个成语,并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

          还是说回我们所讨论的战例。林兄向我提出独立应变怎么办,然而这个问题林兄自己已经完美的回答了,即设置预备队。如果说单一方向的兵力不敷设置足以保证战役遂行的预备队,那当然是战略配置的问题,否则是战役部署的问题。既然这一点并无太多异议,那么林兄和我的见解差异,想必是来自对战略计划的认识不同了。以林兄的顺序,先从隆中对说起,不妨拿段原文来看看: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林兄认为荆州之军负有独立进军任务,我以为不然,我认为荆州军的任务是吸引曹军兵力。譬如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其战略意义在于威胁南京武汉,但并不是真的要他们去打下南京武汉。说到这难免要进行一点咬文嚼字,我看到有标点版的史书将这里的“宛洛”之间打上顿号,实则东汉时期宛为帝乡,洛为帝都,合用泛指名都大城,这是一个成词。如果认为是实指宛城、洛阳反而讲不通——当时汉帝在许昌,魏都在邺城,从而“向宛洛”应当理解为虚指。隆中对的记载,出自史书传记,并不能视为详尽的军事计划,因而应该有这样解释的空间。

          那么关羽的兵力是否足以完成这样的战略任务呢?我认为是足够的,这有实战证明。关羽北伐取得了大胜就是根据,即使是后期曹军各部赴援,关羽被迫解除了樊城的包围,仍然依靠水军优势阻断汉江,牢牢的包围着襄阳。襄阳作为曹军长江一线的重要据点,“国之巨防”,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同时关羽的后防力量也相当令孙吴忌惮,根据吕蒙上疏,“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吕蒙希冀通过称病换帅的方式麻痹关羽,也只取得了关羽“稍撤兵以赴樊”的成果。若非守将投降,荆州守备力量绝非孙吴可一鼓而下应该是很显然的。林兄对此不以为然,还做了一下讥刺,我只能说林兄或是读书不细,或是一时善忘了。吕蒙其实真的知道关羽的留守会投降,当然不是因为他是大预言家,而是因为孙吴早就做了策反工作。不然他悬师袭远,逆流而上,直取坚城,这是不是“寄希望于敌人的愚蠢”?

          林兄以及很多人都讲关羽集团的力量不足以应对曹孙两面夹击,我不妨反问一句,把刘备全部家当放到荆州够不够?应对曹孙主力正攻本来就不是关羽集团的任务。把战略态势完全架空,进行推演,就不只是军事层面的问题了。就比如说抗美援朝,如果有人提出问题,苏联因为某种原因譬如三区问题,突然派兵攻击我国。且不说这思路是否太广,我相信拿这个问题去问毛主席,毛主席的回答也一定是会通过政治外交的努力阻止这种局面的发生,而不可能说来就来,叫它和美帝一起死。

          再说隆中对和雍熙北伐,林兄又找出了许多共同点,我想说的是林兄把最大的不同忽视了。隆中对是战略规划,雍熙北伐确切说只能算一个战役规划。不妨再来一段原文:

          曹彬等顿兵于雄、霸,裹粮坐甲,以张军声,待一、两月间,山后平定,潘美、田重进等将会并以进,直抵幽州,并力驱攘,俾契丹之党远遁沙漠。

          雍熙北伐的最终目标,是要“契丹之党远遁沙漠”的,其实现路径,是“会并以进,直抵幽州,并力驱攘”。当然,刘备集团的最终目标也是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隆中对并没有给出实现路径,说到底,隆中对的目标不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有什么区别?区别在隆中对的最终目的就是秦川,而不是遥远的许昌。拿下关中百二山河,刘备集团就由战略劣势转变为战略优势,“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之后的发展,自然会有其他的什么对来解决。林兄一番东西远近快慢的评论,我只能说是误判了战略目标的空对空了。

          其实就战略计划来说,没有必胜的战略计划的同时,必败的战略计划也非常罕见。就算著名loser先总统空一格蒋公,其各种蹩脚的战略计划自己看来也往往是“一切尽在掌握”的。蒋公的光头尽管“里面真空,外面进不去”,但至不至于面对一份各部“无法实现战略配合”也“不能实现独立完成作战目标”的计划飘飘然自我感觉良好?诸葛亮和赵光义难道比先总统空一格蒋公还要差劲不成?我这里不妨对林兄提一个“you can you up”的建议,请林兄对隆中对和雍熙北伐战略提点建设性意见,当然我没有要林兄“no can no bb”的意思,我只是认为这样对林兄更准确的提出批评是有好处的。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思辨的内容可以不看,这个随你。

            you can you up什么的,其实另外写了的,只是你在那边弄颠倒了一些事情,所以我一时没忍住,没有做到“no can no bb”,说话刻薄了点,希望您不要生气。

            实战来说,关将军并没有做到独立完成战略目标。

            就实战来说,关羽军重兵北上则后备不足,关羽军后备充足则北上乏力。

            要害是兵力劣势。

            解甲兄对此的解决方略很有趣,是集中蜀汉之力于荆州。然后解甲兄的结论是此策不行。此策不行,似乎就是我所说的道理不可行了。然而解甲兄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削弱荆州军,进一步加强益州军呢?

            对此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放弃了,就不是隆中对了。

            只是我不明白,不是隆中对了,就可以不考虑了么?

            军事上,没有一分力量是多余的。曹操曾经说过一个词,叫做“鸡肋”。然后他果断放弃了汉中。

            不是力量不足吗?力量不足就承认。

            荆州军以保则有余,以攻则不足,那就将多余的力量收回来,让荆州军纯粹变为自保的力量。

            甚至于彻底放弃荆州,将包袱甩给孙吴。

            也许有人会说,曹操放弃汉中是因为遭受了重大挫折。曹操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没有灭亡,可以选择放弃,后退建立防线,说明曹操在汉中前后是有纵深的,可以承受一定挫折的。

            那么关羽军在荆州也遭受了重大挫折,结局则是覆军杀将。说明关羽军身处吴魏夹击之下,处境十分尴尬,回旋余地很小。

            三方交会,谁也不可以轻举妄动。

            这其实也是一个鸡肋啊。

            我这个人,喜欢吃鸡腿,也喜欢吃鸡翅,但是不喜欢吃鸡肋,也不喜欢吃翅尖。因为,这些地方过于细碎。

            失去细节,必然失去一定的真实。所以这是我的短处。

            失去整体,则必然失去全部的真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