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978-1981时序梳理:从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 -- 老老狐狸

共:💬125 🌺748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1981年6月27日-29日,十一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

      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全会一致同意华国锋辞去党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

      全会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选举的结果是:

      一、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二、赵紫阳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三、华国锋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四、邓小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五、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组成,他们是: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

      六、习仲勋同志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会公报

    • 家园 1981年元旦,华国锋拒绝出席中共中央新年茶话会。

      政治局要求华国锋在六中全会作出相关的决定以前,仍要以中央主席的身份接待外宾。

      1981年元旦,华国锋拒绝出席中共中央新年茶话会。

      1981年2月4日中国农历鸡年的除夕。胡耀邦建议由华国锋出面宴请越南黄文欢。华国锋拒绝了,不愿露面。胡耀邦求助于邓颖超。邓颖超是黄文欢的老战友,要出席这次宴请的。邓颖超给华国锋打了电话,希望华国锋能够主持这次宴请。华国锋只得答应了。

      于是,在除夕夜,华国锋来到钓鱼台18号楼——这是华国锋最后一次出席国宴。

      席间,当招待员给华国锋递上一盘煎鸡蛋时,使华国锋意外惊喜:因为这煎鸡蛋非同一般,是在去掉蛋黄之后煎的。华国锋平时最喜欢这道菜。国宴厨师知道华国锋将要辞职,今后没有机会再来这里,所以特地做了这道他喜欢的菜。宴会结束后,华国锋送走了黄文欢,特地回身跟招待员、厨师一一握手,说道:“同志们的情,我领了!”

      从此,华国锋再也没有在国宴上露面……

    • 家园 1980年12月5日,政治局会议接受华国锋辞职

      1980年11月10日~12月5日,中央政治局连续开了9次会议,专门讨论华国锋问题。除刘伯承、聂荣臻二人因病未参加(聂荣臻来信同意会议内容)和陈永贵、赛福鼎二人未通知到会外,实到政治局委员21人,候补委员1人。中央书记处7人列席。

      11月11日下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重要发言。陈云讲了三点意见:

      第一点,揪出“四人帮”,是华国锋对党的“一个很大的贡献”。那时,华国锋“是负主要责任的”。但是,揪出“四人帮”以后,我们党没有能够实现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这样的局面,使人“大失所望”。

      第二点,“华国锋同志当主席不适当”。陈云说:“那一天我跟先念同志到国锋同志那里去的时候提出,国锋同志要有自知之明,在毕生的工作里头,加号是多少,减号是多少。加号指的正确的,减号指的错误的。我讲了一句,希望国锋同志珍惜已有贡献,就是说,不要随便丢掉已经有的这一点贡献。”

      第三点,“我认为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十二大谁作报告决定下来,哪个当主席哪个作报告。”

      叶帅在发言中做了自我批评,检讨自己在宣传华国锋中说过过头话,作了过高的赞誉,有“周公辅成王”的封建思想作怪。

      针对华国锋过多的辩解,不肯承认错误,不敢承担责任,叶帅说:这次政治局会议确实开得很热烈。华国锋同志犯错误,我也是有责任的。有时明知华国锋同志的意见不对,但给他提出来后,他一拒绝,我也没有坚持,就这样酿成现在的局面。所以,这种情况,我也有份。

      叶帅还说:“如果国锋同志不愿意承担责任,那就由我承担好了。所有中央这四年来的错误都是我造成的,你们怨我、批评我都可以。我早就提出要辞职,今天在这个会上我再提一遍,我请求党中央让我离休。这是我雷打不动的意见。”

      叶帅发言后,华国锋表示不再辩解,愿意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接受批评。

      到会的29人均作了发言。大家在发言中肯定了华国锋的功劳,但是认为,华国锋担任现职是不适当的。

      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华国锋表示欢迎大家对他的批评。他再次提出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并要求在六中全会以前,不再主持中央政治局、中央常委和中央军委的工作。

      华国锋提议由叶剑英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这两个职务。

      帅坚决推辞,再次提出批准他离休。叶帅提议由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表示:自己只愿意担任中央军委主席。

      邓小平提出,中央主席最好选70岁以下的,力荐胡耀邦担任中央主席,并对胡耀邦说要“当仁不让”。

      中央政治局最后通过三项决议:向六中全会建议,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的职务;向六中全会建议,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军委主席;在六中全会前,暂由胡耀邦主持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委的工作,由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均不用正式名义。

      为了使党内军内高级干部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中央政治局决定把这次会议的内容通知省级常委以上的同志,并由他们向参加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四千名高级干部传达。并要求:“为了保证全党全国全军的安定团结,中央要求所有上述同志严格保密,绝对不得外泄。”

      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通报》。《通报》向全党通报了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所犯的“左”的错误和其他错误,共五条:

      一、提出了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二、继续“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观点;

      三、阻挠平反冤假错案和为老干部恢复工作;

      四、制造新的个人崇拜;

      五、经济冒进,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通宝推:楚庄王,
      • 家园 看到胡德平的一篇回忆文章

        委员胡德平揭秘:为何“胡耀邦不愿动华国锋”?

        1980年11月23日晚,父亲下班回家。那天,他在各省市自治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讲了一篇话,题目是《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父亲问我听到这篇讲话没有?不知怎么,我突然联系到华的去职,很可能由他替任的问题,我当时很冲动,脱口而出:“你难道在当主席的问题上,也想做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吗?我不同意你任此职。现在是你最据有优势的时候。”(1980年11月23日胡德平日记)

        我看了一下胡德平简历,“1975年至198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馆负责人”,他有资格参与这么高层的事务吗?

        耀邦同志之所以不赞成动华国锋主席的职务,还有他一些更深的想法,他认为动华而引起的人事变动,不是一件小事,甚至还是一步险棋。他说:“新的考虑,我认为是步险棋,我、赵、胡都不太同意,但想的也并不完全一致。……把人事放在第一位,不是把原则放在第一位,不行!”(1980年10月12日胡德平日记)

        也就是说,人大开会赵接任总理一个月,进一步的人事变动已经暗流涌动,胡、赵、胡等人已经在思考利弊了。

        胡耀邦和赵(注:是赵紫阳无疑)、胡(注:应是胡乔木)想法不完全一致,那么胡耀邦有些什么具体想法呢?他说:“我想设一个主席团,我在主席团中占据一个很不突出的角色。我也认为我在主席团中也不合格,……在这样的位置上多做工作。”(1980年11月23日胡德平日记)

        所以在1980年12月5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当议决是否向党的六中全会建议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时,胡耀邦并未参加投票,而是提前出京到湖南,名义上是解释几次中央有关会议对华国锋问题的讨论意见。

      • 家园 第五条经济冒进是洋跃进吧

        这个理由也真有点意思,洋跃进头脑最热的那位笑到最后了

      • 家园 通报里面,感觉前三条错误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第一点和第二点为第三点做铺垫。

      • 家园 我当初看到对待塞福鼎和陈永贵一个待遇就很不理解。

        这是不是就是后来新疆工作和民族政策走歪的预兆哪?

    • 家园 1980年9月,华国锋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由赵紫阳接任。

      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全国人大会五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决定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由赵紫阳接任。

      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徐向前、王震、王任重不再兼任副总理;聂荣臻、刘伯承、张鼎丞、蔡畅、周建人辞去人大副委员长职务。

    • 家园 1980年3月,中央决定,赵紫阳负责经济方面的工作

      198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赵紫阳负责经济方面的工作,担任财经领导小组组长;胡耀邦负责中央书记处全盘工作。撤销以陈云为主任,李先念为副主任的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1980年4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任命赵紫阳为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为国务院副总理;免去纪登奎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陈锡联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 家园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十一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

      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并为刘少奇同志平反。

      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会决定恢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经常工作机构,并且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选举万里、王任重、方毅、谷牧、宋任穷、余秋里、杨得志、胡乔木、胡耀邦、姚依林、彭冲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会批准汪东兴辞去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副主席职务,批准纪登奎、吴德、陈锡联辞去政治局委员职务,免除或提请免除四位同志所担负的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

      全会公报

    • 家园 1979年9月25日至28日,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通过叶剑英同志代表党中央、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全会增补王鹤寿、刘澜波、刘澜涛、安子文、李昌、杨尚昆、周扬、陆定一、洪学智、彭真、蒋南翔和薄一波12位中央委员。

      全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赵紫阳同志和中央委员彭真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十一届四中全会

      中发(1979)4号文件《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八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

      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一九七九年起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使目前还很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迅速发展,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我们只有加快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使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富裕起来,也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为此,中央特作如下决定。

      一、统一全党对我国农业问题的认识

      为了加快农业发展,全党同志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历史经验,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建国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过亿万农民和广大干部的艰苦奋斗,我国胜利地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粮食产量一九七八年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一点七倍,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各业以及社队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些地区,农业的发展尤其显著。全国兴修了大量的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田。化学肥料、农业机械、排灌机械和农村用电,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总的看来,我国农业近二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不快,它同人民的需要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极其尖锐的矛盾。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八年,全国人口增长三亿,非农业人口增加四千万,耕地面积却由于基本建设用地等原因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因此,尽管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总产量都有了增长,一九七八年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的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一九五七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七十多元,有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五十元以下,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一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农业发展速度不加快,工业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就上不去,四个现代化就化不了。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

      过去二十九年我国农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解放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土地改革,取得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有秩序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农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这八年全国粮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七。一九五八年,在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中,广大人民群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做的革命热情是非常可贵的,但由于我们对领导全国的社会主义集体农业既缺乏经验,又缺乏清醒的头脑,犯了“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错误,再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废止合同、撤退专家,我国农业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遭到了严重挫折。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用了比较短的时间纠正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战胜了困难,使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在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阴谋集团推行极左路线,严重地破坏了党在农村的各级组织、各项政策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破坏了集体经济和工农联盟,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农民和干部的积极性。只是由于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抵制,我国农业才得以在七十年代保持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十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对阶级斗争必须有正确的估计和政策,必须十分注意保持社会政治安定,否则社会主义农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遭到破坏,农业的发展当然不可能快。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我们过去在某些具体工作中没有真正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基础的位置上,采取的有些政策和措施不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不够和没有充分生效,农业技术改造没有当作一项中心任务真正抓紧,农业科研和教育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也执行得很不好。这些也都妨碍了农业的迅速发展。因此,为了加快恢复和发展农业,我们应该牢牢记取以下的主要经验教训:

      (一)我们一定要长期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这个前提,是根本不可能的。粉碎“四人帮”以来,全国安定团结,这个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千方百计促进大好形势的发展。

      (二)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村以及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正确地进行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防止“左”的或右的干扰,特别要注意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农业合作化以后,我国农村中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但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只占人口中的极少数。因此,忽视或夸大阶级斗争,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坚决打击的,只能是确实存在着的极少数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决不允许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随心所欲地扩大阶级斗争和人为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破坏团结,伤害好人。长期的斗争实践证明,我国广大农民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斗争中,我们要更好地依靠和发挥他们这种积极性。对少数农民中存在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必须采取耐心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帮助他们自觉地加以克服。在这里,尤其必须首先分清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社队的多种经营是社会主义经济,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决不允许把它们当作资本主义经济来批判和取缔。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决不允许把它当作资本主义原则来反对。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适合于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不允许任意改变,搞所谓“穷过渡”。

      (三)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抓好农业技术改造,发展农业生产力。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农业的技术改造,这是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忘记了这一点,就不能巩固工农联盟,就不能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背离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各项农业基本建设(包括水利、农田、草场、林业、渔场、畜舍、饲料加工厂、屠宰场、仓库、晒场、道路、沼气池和其它自然资源等各项建设)和发展农村社队企业,对于改造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提高农民扩大再生产的物质能力,起了显著作用,必须十分重视。

      (四)我们一定要持续地、稳定地执行党在农村现阶段的各项政策。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切不可轻易改变,以至失信于民,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对那些不利于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错误政策,必须坚决加以修改和纠正。

      (五)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党中央、国务院和主管经济工作的各部委,特别要注意保证这个方针的贯彻落实。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必须真正做到遵守农轻重的次序;保持农业和工业的平衡,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首先要考虑农业的负担能力。国家、城市、工交、财贸、科学技术、文教卫生部门和人民解放军,一定要加强对于农业的物质支持和技术支持。

      (六)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完整地贯彻执行“农林牧副渔同时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粮食生产搞得好不好,关系到九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备战备荒,一定要抓得很紧。过去我们狠抓粮食生产是对的,但是忽视和损害了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没有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我们一定要把我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把各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使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一个大的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也一定要按照各地区的特点,适当地集中发展。要有计划地逐步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的结构和人们的食物构成,把只重视粮食种植业、忽视经济作物种植业和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状况改变过来。

      (七)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按照群众利益办事,一定要坚持民主办社的原则,尊重和保护社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决不能滥用行政命令,决不能搞瞎指挥和不顾复杂情况的“一刀切”。

      粉碎了“四人帮”,扫除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我们有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的可能,也就有了加快农业发展的胜利信心。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八亿勤劳勇敢的农民,有一大批久经锻炼的农村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我国工业已经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它可以逐步担负起用现代技术武装农业的任务。我国除了有十五亿亩耕地以外,还有广大的荒地、草原、森林、宜林宜牧的山区,有宜于水产业的淡水水面和海域。总之,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很多。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真正善于总结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始终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我们就一定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本世纪内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二、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二十五项政策和措施

      为了迅速改变目前我国农业的落后状况,我们必须着重在最近两三年内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快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确定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我国八亿农民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离开一定的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利,任何阶级的任何积极性是不可能自然产生的。我们的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其次,我们还必须切实加强国家对农业的物质支持和技术支持,使农业得到先进的技术装备,使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如果离开这种支持,单纯依靠农民本身的物质力量和积极性,农业还是不可能高速度发展,尤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国家的支持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农民的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高涨。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从以上的指导思想出发,中央认为,当前必须采取如下二十五项农业政策、农村经济政策和增产措施。

      (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任意剥夺或侵犯它的利益。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令,接受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都有权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种植,有权决定增产措施,有权决定经营管理方法,有权分配自己的产品和现金,有权抵制任何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瞎指挥。

      (二)任何单位和个人,绝对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土地、牲畜、机械、资金、产品和物资。国家各部门在农村举办各种企事业(农民自愿举办和各种企事业不在内),除了国家有法律法令规定的以外,决不允许给集体和社员增加任何负担。举办农业基本建设,发展社队企业,都要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在国家计划以外,任何单位不准向社队抽调劳动力;计划内抽调的合同工、临时工,必须签订合同,规定合理报酬。

      (三)人民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男女同工同酬。加强定额管理,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坚决纠正平均主义。可以按定额记工分,可以按时记工分加评议,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社员口粮的分配,一般采取劳动工分粮和基本口粮相结合的办法,也可以采取按工分分配加照顾的办法,或者采取社员大多数决定的其他办法。基本口粮应当以人分等定量。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要逐步办好集体福利事业,使老弱、孤寡、残疾社员、残废军人和烈军属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四)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不能当作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相反地,在保证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应当鼓励和扶持农民经营家庭副业,增加个人收入,活跃农村经济。

      (五)人民公社要继续稳定地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集中力量发展农村生产力。不允许在条件不具备、多数社员又不同意的时侯,搞基本核算单位从生产队向生产大队的过渡;条件具备了,大多数社员同意了,实行这样的过渡,要报省一级领导机关批准。目前已经实行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并有条件坚持下去的要继续努力办好。

      (六)今后三、五年内,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在整个基本建设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要逐步提高到百分之十八左右;农业事业费和支援社队的支出在国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要逐步提高到百分之八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应主要用于农业和农用工业。

      (七)对农业的贷款,从现在起到一九八五年,要比过去增加一倍以上。国家要有计划地发放专项长期低息或微息贷款,有的十年,有的十五年,有的可以到本世纪末。为了适应发展农村信贷事业的需要,中国农业银行应当积极做好农村的信贷工作。

      (八)粮食统购价格从一九七九年夏粮上市起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百分之五十。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作相应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等农用工业品,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把降低成本的好处基本上给农民。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以后,粮食销价一律不动;群众生活必需的其他农产品的销价,也要基本保持稳定;某些必须提价的,要给予消费者以适当补贴。今后,我们还要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对工农业产品的比价,继续进行必要的调整。

      (九)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全国粮食征购指标继续稳定在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五年“一定五年”的基础上,并且从一九七九年起减少五十亿斤,以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水稻地区口粮在四百斤以下的,杂粮地区口粮在三百斤以下的,一律免购。绝对不许购过头粮。

      (十)继续坚决地、大力地、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储运、加工所需要的农业基本建设。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区要继续以治水和改良土壤为中心,大力植树种草,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积极地逐步地改变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同时因地制宜地兼顾经济作物生产和林、牧、副、渔业。到一九八五年,全国灌溉面积和高产稳产田面积都要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加。国家要继续兴建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地方要以搞好中、小工程和配套工程为主,实行大、中、小相结合,专业队和群众性施工都要充分动员群众,展开民主讨论,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作出全面安排和长远规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对基本建设和当前生产要统筹兼顾。

      (十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耕地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由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有计划地开垦荒地。社、队新造耕地,从收获之年起,五年不计征购。垦荒不准破坏森林、草原和水利设施,不准妨碍蓄洪泄洪。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围海造田,但是不能影响和破坏海盐生产,用于生产养殖和其它生产更为有利的内湖和海涂,不要围垦。工矿企业要认真解决污染问题,防止对水源、大气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的损害。一切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学校,不准随意占用公社和农场的耕地、草牧场和林地。必须进行的基本建设,也要切实节省用地,并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要尽快制定和颁布土地法。

      (十二)努力办好国营农场,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目前仍然亏损的农场,要限期扭亏为盈。搞得好的,盈利多的,职工收入可以增加。一九八五年前,国营农场利润不上缴,用以扩大再生产,搞好多种经营,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销自己产品的商业,尽快建成农工商联合企业,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十三)迅速增加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和各种除草剂的生产,并保证产品质量。广积农家肥,多种绿肥,多制饼肥和其它有机肥,积极扩大秸秆还田。增产化肥,要努力使氮、磷、钾保持合理的比例。各种农药、除草剂和农用塑料制品也要大幅度地增产。要广泛推行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充分发挥化肥和农药的效能,认真研究防治化肥、农药对作物、水面、环境造成污染的有效方法,并且积极推广生物防治。

      (十四)积极选育、引进和推广良种。在继续搞好大队、生产队种子田和县、社良种繁育场的同时,尽快建立省、地、县的种子生产基地,有步骤地实现种子的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要建立健全种子公司的经营系统,搞好品种审定、良种繁殖和普及、经营管理、种子检验、防止种子退化和种子混杂等规章制度,并早日制定颁布种子法。良种供应要优质优价,保证增产。

      (十五)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机械化,提高牧业机械的比重。要积极发展农业运输机械和装卸机具。要切实搞好农机工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做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认真解决好农机具的配套问题和零备件的供应问题。现有农业机械的配套问题和各类农机具的零备件问题一定要在两三年内解决好,这样现有农业机械的耕作效率就可以成倍地提高。今后主机和配套农具、零备件一定要按比例生产。农业机械部要做好统一管理农业机械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使用管理、维修保养、供销服务和人员培训等工作。拖拉机站的建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社、队自己购买,社、队资金不足的由国家贷款援助;一种是国家设立拖拉机站为社、队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这两种形式,以前一种为主。

      (十六)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认真抓好棉花、油料、糖料等各项经济作物,抓好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实行粮食和经济作物并举,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逐步开发利用起来,使整个农村经济繁荣起来。

      (十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注意提高成活率。要集中力量营造西北、华北、东北一线防护林体系,华北、中原、东北等地的农田林网化和四旁绿化,长江以南十省的速生用材林,南方、北方的经济林基地,东北林区的迹地更新等重点建设。对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山荒地,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限期绿化。要努力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到合理采伐。积极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良树种,注意发展木本油料和木本食用作物。认真执行森林法,切实保护森林,严禁乱砍滥伐,坚决纠正重采轻造、忽视管理的错误做法,严防森林火灾。

      (十八)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应特别注意发展牛、羊、兔等食草牲畜。畜牧业不但要看饲养量和存栏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出栏率和出肉率。继续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养牛养羊,积极发展集体养猪养牛养羊。积极改良畜种,加强草原和农区草山草坡的建设,兴修水利,改良草种,合理利用草场,实行轮流放牧,提高载畜量。做好牲畜的防疫工作。尽快颁布草原法。要在我国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有计划地兴办一批现代化的畜牧场和家禽场,兴办一批现代化的屠宰厂、冷冻厂和畜产品加工厂。

      (十九)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加速渔业生产,增加水产品产量。要充分利用开发水面和滩涂,以极大的努力发展淡水和海水养殖业,因地制宜地养殖鱼、虾、贝、蛙、海带、紫菜等各种水生动植物,并且积极扩大精养面积。要由一定的机构或专人负责,从资源的调查和利用、资金和物资的扶持、技术指导、产品加工等各方面作出切实的安排。以保证各类养殖事业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切实调整近海作业,积极开辟外海渔场。认真贯彻执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尽快颁布渔业法,加强渔政管理。采取先进技术和装备,促进渔业捕捞、养殖、加工和储运的现代化。要逐步建成一批渔业基地。在城市郊区也要大力发展各种水产养殖事业,有条件地推广工厂化养鱼、养虾。

      (二十)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逐步提高社队企业的收入占公社三级经济收入的比重。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对社队企业的产、供、销要采取各种形式,同各级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以保障供销渠道能畅通无阻。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

      (二十一)商业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等价交换的原则,搞好城乡物资交流。从农村收购农副产品,必须按质论价,严禁压级压价。对农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要做到供应及时,保证质量,价格公道。粮、棉、油等统购物资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和议购都应签订合同,遵守合同。不准强迫命令。

      (二十二)农业要努力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国家决定拨出一笔专项外汇,用于支援各省、市、自治区发展经济作物、土特产、畜牧业、副业、渔业以及相应的加工工业,在国家统一计划下,生产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好、换汇率高、资金回收快的产品。具体办法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拟定。

      (二十三)我国西北、西南一些地区以及其他一些革命老根据地、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长期低产缺粮,群众生活贫困。这些地方生产发展快慢,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国务院要设立一个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门委员会,统筹规划和组织力量,从财政、物资和技术上给这些地区以重点扶持,帮助它们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对其它地区的穷社穷队,也要帮助他们尽快改变面貌。国家支援穷队的资金,要保证用于生产建设。

      (二十四)必须坚决地继续努力实行计划生育,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纠正那种生硬的不适宜的办法,保证医疗服务和药物供应。要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中主要是经济措施,使全国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一九八五年要降到千分之五左右。

      (二十五)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村基层干部的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常年累月和农民群众在一起,顶风冒雨,战天斗地,任劳任怨,对我国农业作出了很大贡献。除了极少数坏人,对犯了错误的干部,一定要立足于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继续前进。基层干部工作中的不少错误,是由中央和上级规定的任务和政策不适当或不明确造成的,应该由中央和上级承担责任。在过去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在基层干部中造成的错案、假案、冤案,必须抓紧甄别平反。公社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要有步骤地予以适当解决。大队主要干部的收入应当略高于当地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工作做得好的干部,应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要制定专门的计划,在政治上、文化上、管理上和专业技术上,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各级干部都要坚持按期由社员代表大会或社员大会选举,并经常接受群众的监督。各项经济账目要按时公布。社队要坚持民主管理,干部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要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

      各级党委要继续引导广大干部和农民学习大寨的基本经验,即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同时要坚决执行党的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学习国内外的好经验,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会经营现代化的大农业。我们的事业是日新月异的,在过去的学大寨运动中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今后新的典型还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大寨和全国一切先进单位,都要对自己一分为二,努力创造新成绩、新经验,为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作出新的贡献。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部署

      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彻底改变农村面貌,这是我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大革命。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科学文化水平低,但幅员广阔、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众多的劳动力等特点出发,认真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尽可能避免技术先进国家曾经出现的弊病,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我们在抓紧落实上述二十五项政策和措施的同时,必须继续调查研究,精心地作好分阶段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规划,已经看准了的问题,要果断地作出部署,组织好各方面的力量,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保证其胜利完成。

      (一)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农村工作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需要有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专门家,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农业科学技术队伍,需要有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农业院校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要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民首先是青年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这些任务要用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抓得很紧很紧,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农业现代化可以不要高度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可有可无,农业发展工作可以不要专门家积极参与的错误观点,迅速恢复和加强他们所必须具有的研究条件和教学条件。要组织全国科学技术力量研究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科学技术问题。中央要办好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农业大学等几个重点的高级农业科学研究院和高等农业院校,各省、市、自治区要根据农业区域规划办好一批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学院和中等农业技术学校,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同时,要切实地加强技术推广工作。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就是农业技术推广网,县以下主要要抓好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各地要尽快制定规划,着手轮训县、社、队干部,培养当前农村急需的农机手、农业技术员和财会人员,在今后几年内就做到所有干部基本上轮训一遍,各社、队都有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农机手、农业技术员和财会人员。下乡、回乡知识青年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又有了一些实践经验,要鼓励他们立志务农,分别不同程度、不同情况,吸收他们到农业院校或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或各类训练班学习,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骨干力量。

      (二)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积极地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机械化的工作。农业机械化必须服从生产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引进、制造和推广适合我国特点的先进农业机械,切实搞好配套和维修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效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资源条件努力兴办农村小水电站、小火电站。大力推广沼气。各地都要根据当地的条件,确定推广的步骤和具体要求,纳入农业基本建设规划,安排和供应必要的资金和材料,组织技术训练。要积极利用风力和太阳能。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扩大农用能源。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田水利和草原灌溉,分别南方北方、山地平原、水田旱田的不同情况,能引则引,能蓄则蓄,能提则提,逐步发展喷灌,实现农业水利化,做到灌排自如,高产稳产。要加快发展农用化工产品,使我国农业逐步拥有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丰富、价廉物美的化学肥料、农药、塑料薄膜和除草剂等产品,以适应农业高速度发展的需要。农业部、林业部、农垦部、农机部、水利部、电力工业部、化工部,要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密切协同,在一九八○年内,分别作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的长期规划,以及切实可行的年度实施计划,认真加以贯彻执行。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整个农业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布局,逐步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不这样做,农业就不可能实行大规模的全面的机械化,不可能大规模地全面地采用一系列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要使农林牧平衡发展,不同地区要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或者以一业为主,搞好多种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组织力量,在三年内完成全国范围的土壤、气象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以及人口、交通运输、工业、商业、科学、教育等社会条件的普查,在此基础上会同当地有丰富经验的农民和农村干部,共同研究制定出在不同范围内、不同程度上逐步实现区域化专业生产的规划,作好农、林、牧、渔、工、副、内外贸、交通运输、科学教育、财政金融等方面互相配合的规划。我们还要在认真搞好规划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搞好试点,边实践边总结,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

      (四)国家的农业投资必须重点用于建设一批商业粮、经济作物、畜牧业、渔业和林业基地。这些基地,可以是现有国营农业企业的扩大,可以是垦荒举办新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场,也可以在人民公社联合的基础上兴办,它们都要逐步运用先进的机器设备,采取科学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法,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都很高的现代化大农业企业。有的基地除了经营农业外,还要经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业,逐步发展成为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企业。农业、林业及其他科技研究单位要同基地密切联系,互相协作,促进生产技术的提高。有了一批这样的基地,国家所需要的商品粮食、棉花、油料、糖料、果品、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等,就有了更可靠的保证。发展商品农产品基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我们一定要集中必要的国家投资,用很大的精力来把它们办好。

      (五)农业的现代化,一时一刻离不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武装。在两三年内,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现代化的要求,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和生产需要,统筹安排,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组织好全国农用工业的合理布局。要使得各种农业机械,各种农用化工产品,都能经济合理地进行大批量生产,不断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农机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分别设立若干专业公司,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实效,切实把农用工业搞上去。农业机械部要按照经济区域,面向农村基层,建立和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公司,把农业机械和各种农用化工产品的供应、维修、租赁、回收、技术传授、使用服务,逐步地统一经营起来,做到方便及时,减少社队开支。在交通运输方面,要努力建设联结城市、县镇和农村的公路,在一九八五年基本上做到县县、社社通汽车,同时加强牧区、林区、渔区的交通建设。

      (六)必须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农畜产品加工工业,以适应和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农畜产品的加工工业,一定要建立在集中产地,就地利用产品资源,尽可能做到综合利用,并且同当地交通运输条件相适应,合理布局,方便城乡销售和供应,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效果。农业部、农垦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要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经过同各省、市、自治区认真商量,尽快制定出这方面的建设规划。

      (七)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我国农村现在有八亿人口,有三亿劳动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必将有大量农业劳动力可以逐步节省下来,这些劳动力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进入现有的大、中城市,工业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也不可能和不必要都放在这些城市。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加强小城镇的建设,逐步用现代工业交通业、现代商业服务业、现代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把它们武装起来,作为改变全国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全国现有两千多个县的县城,县以下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或公社所在地,首先要加强规划,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逐步加强建设。还可以运用现有大城市的力量,在它们的周围农村中,逐步建设一些卫星城镇,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和其他一切有力量这样做的城市,要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带好几个县的农业现代化。

      (八)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贯彻执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一片一片地搞,一块一块地吃。这就是说,要波浪式前进,不要撒胡椒面似地全面铺开。农业机械要集中使用,配套成龙;用于农业的财力、物力要重点投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效力。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先搞、多搞。先搞的地方,生产显著上升,农民的收入很快增加,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它在全国将会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在开头几年,如果先集中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五的地区搞好,那就会有四千多万人先增加收入,这在世界上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国家,在国内就大大扩充了国内市场,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对八亿农民是个很大的鼓舞。

      中央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以上各点还不能说是完全成熟的意见,应该在实践中继续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中央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广大农村干部和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要继续深入实际,认真搞好调查研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作出更切实、更有效的努力。

      四、加强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领导

      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积极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宏伟事业。一定要全党动员,全国动员,大办农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农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把实现农业现代化当成长期奋斗的重要目标,切实加强领导,统率浩浩荡荡的大军进行这个史无前例的伟大战役。

      长期以来,有些党委、政府机关和有关业务部门对农业的指导和管理,往往习惯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办法规定一般措施,要求下级以至农村社、队千篇一律地执行。这种做法国为它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常常事与愿违,挫伤农民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建设的损失,妨害农村经济的活跃和发展,应该认真加以改变。

      各级党委必须切实抓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切实抓好加快农业发展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政方针。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认真做好对广大干部和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保证各项生产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农业生产和建设方面的具体业务,应该充分发挥各级业务机构的作用,让他们独立负责地去做,党委不要事事过问,什么都抓。如果党委陷到了具体业务中去,党不管党,以党代政,那就不但使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事业单位无法进行有职有权有责和有计划有秩序的工作,而且必然削弱党的领导,甚至失去党的领导作用。

      国家行政部门在管理农业方面,要独立负责,做好一系列工作。例如,全国性或地区性的生产建设的规划,重大水系的治理和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商品粮、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渔业基地的建设,重点林区和草原的建设,农业现代化要切实搞好机械化的研究、规划和实施,自然资源、土壤情况的调查及其利用、改造的规划,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农业教育的规划和实施,农业投资、物资的正确使用和分配,种子公司、肥料公司、饲料公司和农机服务公司的筹建和经营,等等。这些都是各级农业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为了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国家农业委员会应当负责研究和提出全国农业生产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会同国家计委并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制定农业的长远规划和年度的计划,统筹安排农业资金、物资的分配使用,审查确定和指导全国性的或若干省区、若干部门协同进行的农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协调农业各部之间、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中央部门与各地方之间的工作配合,解决农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中央部门和地方部门对农业的管理,要有明确的分工,职责分明。凡是涉及全国或几个省协力办的事情,由中央部门负责。凡是涉及全省或几个县协力办的事情,由省的部门负责。地区和县也是如此。上级对下级不能包办,以便下级充分发挥主动性。

      各级行政机关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单位的生产和建设,应该而且必须给以必要的计划指导,但制定计划必须走群众路线,自下而上地充分调查研究,酝酿讨论,搞好综合平衡;除有法律规定者外,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社、队执行,应该允许他们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在这方面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有关业务部门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种田方面对社队进行指导,也要力求这种指导是科学的、切合当地条件的,而且必须遵守群众自愿的原则,采用我们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典型示范的方法,防止强迫命令和瞎指挥。

      我们要适应农业现代化这场革命的需要,必须从根本上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发扬民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在实践中增长领导现代化大农业的才干。要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坚决克服那种不从实际出发,不讲经济实效,不尊重科学,不走群众路线的坏作风。要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反对一切不解决问题而徒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会议、号召、汇报、检查、参观和各种公文旅行。要坚决实行责任制,一切工作都要有专人负责,消灭任何环节的无人负责现象。

      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我们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继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努力做到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掌握党的路线和政策,还应该具备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经济科学知识,学会先进的农业管理方法,努力把自己变成一定岗位的专门家。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行经常的严格的考核,作到是非分明,功过分明,赏罚分明。对那些学习好、工作好、作风好、敢于解放思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干部,应该给予奖励,加以提拔。对那些老是不学习、长期当外行、人云亦云、贻误工作的干部,要调动他们的工作或给以必要的批评、处分。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必须十分注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以便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能够领导和管理现代化农业的干部队伍,来完成我国农业战线上的这场伟大革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