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笨狼认为公布粉饰后的登月照是欲盖弥彰 -- 迷途笨狼

共:💬70 🌺10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比较中美的月壤照片。

      中国的月壤遍布碎石。自然分布。

      美国的月壤太干净,太均一。过筛?

      头一眼看美照片,这土着实让我惊奇,看了嫦娥的照片。

      能搞好累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比较接近真相的推测应当是这样:

      美国的载人飞船抵达月球上空,但未降落并返回(当时技术做不到),而是遥控机器登月。登月照片全部是好莱坞影棚的产品。真相如何只能近距离观察有没有美国人的脚印了,但愿美国人别毁掉现场。

    • 家园 你有没有去看那些照片啊?

      没看就瞎发表意见了吧?

      那里面N 多照片是在飞船里往外拍,并非都在月面上和宇航员出舱拍的。什么换胶卷在舱内算啥问题。。。

      8千多照片,难道每张都有意义?为啥一定就要早早处理?你出门旅游,难道每张照片都拿出来给别人显摆?

      再说,拿不是"录像带",是数据记录带,记录比如宇航员一路心跳,呼吸,血压,心电,飞船姿态,速度,气压等等。。。多数数据繁琐小事,除了事,不正常有意义,一切正常就大多数都是屁用没用。。。比如科研数据,发表的不过记录的九牛一毛。。。

      月球上没空气,反而没用空气和漂浮尘埃的散射,拍照杂光反而少。再说大气对可见光衰减不大,大气层外比地标光照也就强几分之一的量级。。。

      地球轨道的侦察卫星都是几吨重的大家伙,(哈勃就是基于某种间谍卫星,2012年把两个没用上不要的间谍卫星望远镜给NASA,都比哈勃质量高),别国绕月的飞船小不点,自然不会装啥大镜头。。。嫦娥的飞船镜头拍出月表分辨率几米也是正常的。

      通宝推:刹那芳华,
      • 家园 我最关注的是什么正文很清楚

        我最关注的是什么正文很清楚——

        笨狼现在特别想知道,公布的8400张照片中,哪些是第一次登月从登月到返回太空仓期间拍摄的

        根据这部分分析就是

        反正第一次登月才两个,两部相机用标准胶卷不换胶卷36*2最多72-80张(个人经验柯达每卷实际比36张多3张左右),多了必须换胶卷

        那种状态怎么拍,拍出什么效果,大致耗费的体力……其实不用专业人员挑毛病

        “8千多照片,难道每张都有意义?为啥一定就要早早处理?你出门旅游,难道每张照片都拿出来给别人显摆?”

        照你意思nasa吃饱了撑的——

        2004年前后,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开始重新扫描这些哈苏相机拍摄的原始胶片,这些照片在经过校色、亮度调节、图像尺寸缩放等处理之后,被放上了网站

        “月球上没空气,反而没用空气和漂浮尘埃的散射,拍照杂光反而少。再说大气对可见光衰减不大,大气层外比地标光照也就强几分之一的量级。”

        欢迎询问下老摄影爱好者西藏和内地用光时光圈快门差别

        • 家园 你再搜搜,记得哈苏相机用的胶片跟大众化的标准胶卷不同

          记得好像是方的

          你为什么拉黑我?

        • 家园 自己可以去数啊

          而且飞船上也有相机,不需要宇航员在舱外操作,也可以拍。不全是宇航员手持相机拍的。比如阿姆斯特朗拿着相机(胸前挂着),他的照片就不是他胸前的相机拍的。

          BTW,网上搜搜阿波罗11宇航员用的照相机很难吗?比自己拿普通相机来估计好多了吧。

          阿波罗11照了1407张,70毫米胶片,9卷照片,550彩照857黑白,相机被固定在快门速度1/250,光圈数设定就两个,5.6(阴影下)11(阳光下),光圈数较高,因此景深很大,宇航员无需调,只要走到大致距离范围内按快门就行了。

          胶卷盒也设计的插入拔出很容易。

          NASA 项目越来越少,不断裁人,翻故纸堆找点事做,把旧照片数字化,也便于长久保存,不是很正常。

          好莱坞,迪斯尼把旧电影上彩色,数字化不也是这个道理。

          • 家园 所以更要根据月面拍摄的判断真伪

            “阿波罗11照了1407张,70毫米胶片,9卷照片,550彩照857黑白,相机被固定在快门速度1/250,光圈数设定就两个,5.6(阴影下)11(阳光下),光圈数较高,因此景深很大,宇航员无需调,只要走到大致距离范围内按快门就行了。

            胶卷盒也设计的插入拔出很容易。”

            163引用的是35毫米,如果用70毫米的,相机比一般的更大也更重

            如果用柯达100胶卷,内地好天“1/250,光圈数设定就两个,5.6(阴影下)11(阳光下)”也会曝光过度,不用说西藏,更不用说没有大气的月球

            柯达50所需用光量仅仅多一倍(或一档光圈/快门)

            至于“景深”,哪怕标准镜头(不说变焦),光圈11放大后也不会太精细,这还是说镜头直接拍,而不是先通过座舱玻璃

            还有构图,宇航服那么笨重,月面上有限时间能拍好大量照片,也就糊弄小白

            所以更要根据月面拍摄的判断真伪

            河里玩过摄影的不少,欢迎深入探讨

            “NASA 项目越来越少,不断裁人,翻故纸堆找点事做,把旧照片数字化,也便于长久保存,不是很正常。

            好莱坞,迪斯尼把旧电影上彩色,数字化不也是这个道理。”

            效率至少差几百倍很不正常!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那种相机怎么会是35胶卷

              http://www.hq.nasa.gov/alsj/a11/a11-hass.html

              NASA 自己网页的数据,一个"卷儿"160张照片,更别说胶片也是特殊的。哪是柯达100?!你当出门旅游吗。

              而且你开玩笑吗,1/250,F5.6 曝光过度?!这指标平常的狠。

              • 家园 你先搞清胶卷感光度标准再开喷

                你先搞清胶卷感光度标准再开喷

                柯达100中的100指的是感光度(按倍数增减),对应德国的21度(3度一阶)

                数字越小越细腻,但对光线强度要求越高,但不可能无限制增减,69年技术应该远没有80-90年代成熟

                “一个"卷儿"160张照片,更别说胶片也是特殊的。哪是柯达100?!你当出门旅游吗。

                而且你开玩笑吗,1/250,F5.6 曝光过度?!这指标平常的狠。”

                不用西藏强光,用柯达100胶卷,内地天好时1/250,F5.6 很容易曝光过度

                相机带测光功能,更小光圈拍出来怎样也有数

                160张相当于普通胶卷4倍略多,哪怕35mm的相机也得大不少,不用说70mm的

                对了,电影用35mm的多,老的还有16mm的

                哪怕是16mm不是70mm的,放大到1800dpi也绰绰有余!

                正文引用的163头条很清楚——

                阿波罗计划档案项目工作人员Kipp Teague表示,由于外界对高分辨率版本照片有强烈需求,他们决定重制整套照片。最终,在将35mm胶片清晰地放大之后,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内容,比如陨坑细节、宇航员的皮肤上的毛孔、以及航天飞机推进器和登月舱上的诸多斑点。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O0001/99784.html

                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NASA官网可信还是163二手翻译可信?!

                  你搞笑吗?

                  那照相机和胶卷盒本就比35相机大多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柯达100是最普通的胶卷,号越大才是感光越快的,如柯达400。。。

                  当别人没单反相机吗,1/250秒,F5.6阴影中就曝光过度,搞笑吗?

                  大气层可见光透过率狠大的,良好晴天大约85%的水平。地表和月球上阳光强度(不算紫外线的话,紫外线普通玻璃镜头也够挡住了。)差不了多少。

                  • 家园 坦率地说你需要补充点摄影和天文学常识

                    "柯达100是最普通的胶卷,号越大才是感光越快的,如柯达400。。。

                    当别人没单反相机吗,1/250秒,F5.6阴影中就曝光过度,搞笑吗?

                    大气层可见光透过率狠大的,良好晴天大约85%的水平。地表和月球上阳光强度(不算紫外线的话,紫外线普通玻璃镜头也够挡住了。)差不了多少。"

                    坦率地说你需要补充点摄影和天文学常识——

                    同样景致和光线,大号的柯达胶卷所需光更少,柯达400需光量是100的1/4(2的平方,中间有个200),号越大越容易曝光过度,一般用高速快门抓拍动态如运动,不过号越大相对越粗糙

                    90年代是25-1600,69年用的是柯达100还是50还是专门定做的更低的标号不清楚

                    以前雾霾没这么严重,用柯达100,山东好天125分之一秒/光圈16很容易实现(根据相机测光系统),换算成250之一秒/光圈11,比光圈5.6小两级,中间隔一个8

                    西藏所需应该更低,过去影展,有的标明光圈快门,傍晚的都出现过125分之一秒/光圈5.6

                    太阳照到外大气层的辐射,百分之三十几被反射掉了,百分之二十几大气吸收促成各类大气运动,到达地面和海面的不到一半

                    太阳照到地球外大气层的辐射常数是1350瓦/平米,因距离实际波动正负3.5%

                    按一年365天,一天12小时,实际热量得达到多少?西藏、撒哈拉、澳洲才达到多少?

                    地面最好天气,中午12点直射功率也就八九百瓦

                    很遗憾给的持相机图片是地面的不是月面的,穿戴150公斤装备还那么多任务,隔着面罩、戴着那么厚手套,我就不信有限时间内能拍多少,更别说拍好,拍多了调整呼吸都来不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终于学会查查数据了

                      可惜还是不求甚解。

                      太阳常数是全光谱,不只可见光,太阳辐射只有一半在可见光范围内。大气吸收也是在可见光区较小,吸收在紫外,红外波段更强,但一般胶片只对可见光感光,镜头玻璃也会吸收紫外/红外更强。你拿总辐射数据比较地表和月球的感光度显然不对。而且月球无大气散射,照相影响又小些。

                      可见光地表月球无显著差别,1/125秒光圈16也和1/250秒,光圈11通光一样。怎见得就要曝光过度。

                      月球重力是地球1/6,200公斤质量也只有30多公斤重,地面背袋20公斤米也挺累的。比空手还减负担近40公斤还累个头啊。

                      照片还不好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