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邪恶国家任我行之五:探险伊拉克 (1/7) -- 顾剑

共:💬205 🌺1097 🌵1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看看,将心比心就是这么难吧?我回您回复,还要单独开个帖

                      让您看?您到时看得到呢,还是我单独发帖很方便快捷?

                      ----西西河有很直观的“只看楼主”功能,

                      别人可以无中生有的以各种理由回帖批评我,

                      我回复别人的指责,

                      却需要“单独开贴”?

                      “自以为中立公正”,“欲加之罪”,“你们”,“道德洁癖”,“人人自危”,“限制别人说出看法的权力与空间”……

                      这些都是你主观安到我头上的帽子,本人概不接受。你有证据就拿证据,没证据就请克制一点。

                      从始至终都是我一个人在跟你的贴子,不要把你想象的群起围攻落实在我身上。

                      您看,

                      您又一次的把别人的泛泛批评,当成直接针对自己了?

                      我只是形容一下邮箱里噼哩啪啦的红色警告是多么烦人,

                      这种对简单小事、几句话就能表面态度的一个网络帖子,

                      你有话不好好说,靠举报让人闭嘴是多么恶心的行为

                      ……

                      难道您真的以为我打那么多字,

                      是为了批评您?

                      我说的是这件事本身,而非指您。

                      就像“顾剑骂毛为腊肉”这件事,我回帖说的很清楚,我觉得”顾剑骂毛是对空气开战毫无来由很无聊“----我反对他骂,但骂是他的自由,我不反对他“骂毛为腊肉的自由”,他当然可以骂!

                      骂起来毫无风险,顾一不是体制内的官人,二非媒体精英言出法随一句话就能转发几百万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句成名天下闻”,如今微信圈里各国领袖阴私、各种花样百出的讽刺与咒骂,何时少了?

                      顾剑比起大V一句“烧烤”就能撼动加多宝的年销售额与市场范围,到底算什么呢?

                      骂一骂是顾的自由,

                      但,

                      别人没对此事进行道德评价,

                      因为看到顾剑很久不见,

                      一回来却恰恰同步与毕福剑事件,

                      难免想惊掉几个下巴,

                      就回了几个字……

                      简单的对比都有剑的两个名字骂毛的同声合气、提一句这种巧合都犯了很多人的“忌讳”?

                      ----这又是什么心态与逻辑?

                      这不是把自己的“态度”强加于别人?

                      在一个自由谈论的论坛,

                      却想当意识形态的法官?!

                      “自以为中立公正”,“欲加之罪”,“你们”,“道德洁癖”,“人人自危”,“限制别人说出看法的权力与空间”
                      ……

                      您回头看一下自己那些正色的说教,

                      再看一眼我的回复,

                      就事论事有多难?!

                      这是您的原话,

                      假如您还觉得有勇气再说一遍,我就服了。

                      西西不是微博,人没那么多,对现实也没啥影响

                      ----拿出一种“你自由发言毫无顾忌,危害极大,影响极坏”之类的评价,实在是很无稽。

                      “顾剑骂毛为腊肉”这件事不能进行道德评价,

                      可以,

                      我也觉得旧事重提攻击人家顾剑没啥意思,毕竟人家身居国外,自有底气与立场么。

                      但,

                      “顾剑骂毛”这件事本身不能提,提就封人封嘴,

                      这又是什么逻辑?

                      这涉及对顾本人的“人身侮辱”了?

                      涉及对顾本人的“生活受影响”了?

                      他本人反对“别人的反对”了么?

                      我早举例说明,老愚、许知远等人在FT金融时报日复一日地进行政治宣传,以各种角度反对中国的现行制度与历史,难道不利她们一丝一毫的生活了?

                      我看她们来往国内国外,拿这种攻击出书出版换名换利皆大欢喜呢。

                      假如您不了解,老愚在FT煞有其事地拿出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比清代、民国词典与新中国的释意区别,对新中国摧残文化的暴力洗脑“一天一个字”地揭发与控诉,持续几年了……

                      老愚:《新华字典》切断了中华文化之根?

                      《新华字典》解不了我的乡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新华字典》里你找不到“陕”的来历,有陕西无陕东。《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却告诉你文明的源头,这就是钦定字典与清末人文常识的区别。

                      天。《新华字典》释义有六:地面以上的高空;自然的;日;气候;季节、时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或他们居住的地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至高无上曰天”,然后对十一岁以上学生这样解释天空——“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俞远则愈薄。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物,《新华字典》解释有二:东西;“我”以外的人或环境,多指众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义为,凡生天地之间者皆曰物,分动物、植物、矿物。

                         最有意思的,是对“党”的解释。

                         《新华字典》的首要义项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第二义项为——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第三义项为偏袒,最后一个是——旧时指亲族,如父党、母党、妻党。《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五百家为党,如乡党、党人”;这是对十岁以下,对十一岁以上的更进一步:“周制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朋也,助也,朋助而匿非,则为偏党朋党之党。”前者没有知识,自始至终不告诉读者“党”的本义,由近及远远而无根;后者由知识生发意义,令人信服。

                         随手举几例,均可现出现行通用字典与清末人文常识的根本区别。

                         对字的释义彻底切断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同时也阻断了世界文明的传输。在释义过程中,他们一一剔除宗教信仰,刈除想象力及其对万物的热情,强行注入唯我独尊的意识形态染料,由此以来,老祖宗创造的汉字几乎都变成了僵尸——你从中很难获得多少文化养分,却极易被其扭曲的阐释所洗脑:知道得越多,你就离真知和真相越远;他们刻意隔断字词的历史文化联系,其注释原则是以今日之义为义,今日之用为用,将知识阉割成为死知识,阻断与历史的联系,并阻止你去发生联系;每一个汉字,都变得那么枯燥、乏味。人与历史文化生动、天然的联系,就这样活生生断裂了。

                         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面前,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文盲。

                         出版于1901年的这套发蒙之书,洋溢着一股荡涤人心的清新、刚健、自然之风,他教人爱自然、万物以及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给予读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意识。道德与知识合拍,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向导。读了,你就会明白陈丹青先生那句欣喜不已的话:“现在的孩子看到这部书,不知要该多开心了。”

                      流沙河也如此(我不知道这二位谁学谁),日复一日地以“简体字如何不便没文化”为主题占了金融时报网络版的偌大中心版面好久好久,流沙河甚至为此出了一本书,无人问津后每日录入FT,一日一讲,一讲一日也好多年了

                      党国二字要认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流沙河:黨字简成党字,拉古代的党项羌人入黨,岂不滑稽?何况还有姓党和黨的,强迫两姓并成同一姓,未免太霸道了吧

                      对这种行为,FT有专文评价为:

                      此书是诗人学者流沙河先生几十年对古汉字研究心法与见解的精粹之作,是其触摸中华文化之脉的巅峰之作。他在如数家珍地向读者阐释汉字的意趣的同时,也将《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书中出现的错误于千年后校正。

                      流沙河先生一生痴迷于汉字研究,之前也陆续出版过一些相关著作,本书是其最珍视,也是内容最完整的说文解字著作的手稿影印本。全书采用四色印刷,完整而准确地表达了老先生的文字与人格世界。

                      这两人以及FT的多数作者,对毛以及中国现政权并无好感,其文章中对毛个人攻击您可以自己看(看不到找搜索引擎的快照或用代理),我就不引用避免网络封锁波及,

                      比起她们十几年、几十年前就开骂至今的战史,顾骂毛为僵尸腊肉不过是“拾人牙慧”,力度与影响微乎其微,

                      有人如此忌讳,到底出于什么动机?

                      以为别人身处于僻陋寡闻之地,

                      或者总觉得别人是“蒙眼的”,

                      “自己是明眼的,但为你们好,我再给你们加个蒙眼布”?!

                      扯远了,但您看了这个“对实际生活有影响”的例子,

                      再想想我国宰相大人日前还隆重接待了FT总编,并对其工作大加赞赏的新闻联播画面,

                      ----FT金融时报是西方媒体巨头,

                      在金融时报上对现政权以及中国社会的批评日复一日,天天如此,难道这么明显的现实,还不能明白在媒体政治评论者“骂毛为腊肉”在今天区区小事都不如,却要在西西河捂网友的嘴么?

        • 家园 附议兼宝推。

          我也不认同顾剑的政治立场,可是在这个帖子里,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任何出格的举动。反倒是这位伊粟进行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居然还被宝推和多人献花,真是有点不能理解了。

          因人废言难道不是我们一直反对的吗?想想当年西西河各位是怎么对待司徒卡的?除了硬梆梆的史料和证据,有谁这么洋洋洒洒地人身攻击么?我记得最强烈的攻击是一连串”围观奇葩“的水贴了。现在这样,伊粟你作为老河友不惭愧么?

          通宝推:bayerno,
        • 家园 就事论事,难么?

          请问这位顾先生一直在做些什么难到您就是视而不见。就这美国钦定的邪恶国家系列,难道不就是一种奉旨旅游,不然用得着“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紧紧的”,时刻不忘政治斗争,本来用来消遣的旅游,非要到自己和美国大人所鄙视的国家,而且总是美国眼中的热点地区,您认为这是一种巧合?这种帖子不看也罢。说什么探险,嘿嘿,就他那点胆子敢白天在美国底特律芝加哥的特别点街区转转就算他有种。

          说句不中听的,就他这两笔刷子比当年的冰冷雨天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可惜众所周知原形毕露的冰某现在是什么样子,幸好西西河没有听某些人的忠告和这些所谓的大牛捆绑在一起。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网站不能靠这种名人效应(其实和这些人所诋毁的鲁迅等人相比他们能算是什么名人)来博取眼球,而且当今这些所谓名人的粉丝多半不是脑残就是水军,希望你能以此为鉴。

          通宝推:青木堂主,
          • 家园 看也罢不看也罢

            都是观众取舍,爱看就看,不爱看拉倒。还能说我不爱看的我就删了?

            还是那句话,成年人了,不用别人来帮你过滤信息。

            满腔警惕别人来腐蚀你家老百姓,是不是多想一句,我们是不是这么容易被腐蚀,你要不要这么低估大家的判断力。太祖有云,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的,道理不辩不明,你千方百计的想帮大伙儿屏蔽恶意信息,反而适得其反。

            楼主没提政治,你要提,那真是翻旧账了。西西河规定不翻旧账,我非常赞同。

            顾剑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和他发了什么帖子无关。帖子没错,人无所谓错不错。

            还有大牛因为这种所谓政治正确走掉的,我也不翻旧账,彼此心知即可。批判人家道德不足的,何其容易。写出好文章的,万里无一。

            冰冷雨天也是一样。你说名人效应我就笑了,萨苏温相算名人,忙总也算名人,西西河何尝缺名人,又何尝因为政治立场迁就过名人。

            西西河立足根本,文化论坛,有容乃大。

            拿水军来说事儿的,我不讲数据的说一句,西西河也许亏在新进不足,绝不会亏在水军过多,你担心水军占领西西河,真心想多了。

            通宝推:不远攸高,桥上,
    • 家园 看完之后的结论是,

      伊拉克没什么去头.

      我假期还是安排奥地利瑞士深度游算了.

    • 家园 【原创】探险伊拉克 (7/7) 我们团里的奇葩们

      邪恶国家任我行之五:探险伊拉克

      顾剑

      7。我们团里的奇葩们

      旅行的乐趣之一是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居然想去伊拉克玩,又能成行的人,肯定都走过不少国家。这种阅历丰富的人,性格常常会走极端:要么非常随和,什么事都见过什么苦都吃过,大多数困难或冲突,对他们都不是问题;要么会非常强硬,因为对付艰苦环境和各种意外,需要坚强的决心和韧性,久而久之会磨炼得特别自我中心。前一种人很容易相处,也不会随意放别人鸽子,是最好的旅途同伴;而遇上后一种特别自我中心的人,----那就天晓得了。

      要说人偶尔奇葩一下,倒也正常。我自己犯二的频率似乎也不那么低。难得的是一直奇葩,时时处处都奇葩,我就不得不佩服了。这就是我的乌克兰室友彼得。

      认识了他,我平生才算见识了一个真正的酒鬼。有一点最让我开眼界:原来,酒鬼和酒量之间,根本就不是成正比例的关系!

      彼得大约55岁上下,脸上皱纹比较深,看上去象60出头的,方面孔,大下巴,挺典型的斯拉夫老男人的一张脸。矮矮胖胖的,清醒的时候其实很和善。----问题是,他清醒的时候根本就不多。因为他到达伊拉克的航班和我前后脚,又都是9天路线,所以很自然就安排我和他成了室友。其实,我一向不习惯和人同住,这次参团,可以选择单人间,补房差也就350英镑而已。问题是我向老杰夫发email要求的时候,离开出发还有1个半月,太晚了,单人间已经订完了。

      刚认识的时候,彼得引起全团人士尊敬和羡慕:旅行团的团友,开始聊天肯定都问这三个问题,你从哪儿来,做什么工作,去过哪些有意思的地方,对吧?彼得是乌克兰的律师,在库尔斯克一所大学兼职教授,招牌金光闪闪吧?况且,这哥们儿刚从基辅的独立广场下来!

      当时是2014年3月,基辅人民经过好几个月的抗议运动,刚刚成功推翻了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建立了亲欧盟的新政府。俄罗斯还没有占领克里米亚,乌克兰正准备5月总统大选。这哥们据说从去年10月开始,全程参与了独立广场的运动,这会儿是大功告成,出来休假。我们全团的人禁不住肃然起敬:民主斗士啊,还是律师,还是教授,这矮小的个子,仿佛蕴藏着无限的精神力量,须仰视才见!

      然后的说话,好像就不太着边际了。他在全世界,只有4个国家“没有”去过!他还和我说过这4个国家的名字,我记得有沙特,萨摩亚,还有两个我忘了。

      乖乖不得了,那你总共去过几个国家呢?234个。

      ……什么?那全世界总共有多少国家?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现在是193个,其他的,能否获得国际承认没有一定之规。我猜想,可能彼得把达吉斯坦,巴勒斯坦,波多黎各,关岛,台湾,香港,等等一股脑都给算成国家了。反正他有他的一套计数方法。由得他了。我自己在算我去过的103个国家时候,不也把科索沃单算一国吗?

      一开始我和彼得还挺投缘,大家都在大学里教书,我去过乌克兰,而且去过两次,对乌克兰现在的政治形势也还算熟悉,有兴趣听他谈论乌克兰总统候选人的情况。最主要的是,斯拉夫人嘛,不管是俄罗斯人,还是乌克兰,白俄罗斯,都好喝两口。那天彼得拿出带来的伏特加,一起在房间里喝酒聊政治来着。我好面子,一向非常警惕,绝不在陌生人面前喝高。俄国人嗜酒如命我早有所闻,所以很害怕被灌晕。两个人大概喝了2/3瓶伏特加的样子吧,我喝得比他还稍微多一两杯,开始有点上头了,准备找个借口停住不喝。

      谁知道,就在我琢磨如何托辞的时候,这哥们儿酒杯一撂,倒头一歪,连洗漱都免了,10秒之内,鼾声如雷!

      原来他酒量还不如我啊?

      第二天开始,彼得一直都坐在车子最后一排,我坐在前面,听后面的团友讲,他偷偷带着酒,在车上喝。第二天并不明显,我没有注意他不对劲。从第三天开始,白天我们下车游览的时候,彼得已经走不了直线了。领队老杰夫开始担心。----穆斯林国家禁酒哎,况且伊拉克又不象埃及,摩洛哥那样习惯于大批非穆斯林国际游客,伊拉克要保守得多。开头两天,大家还寄希望于他把自己带来的酒喝完了,也就消停了。我知道他包里总共带了两瓶烈酒。可是居然让彼得在第二天晚上,就找到了巴格达卖酒的地方,而且就在我们旅馆出门拐弯不远处。他又买了一批啤酒,一两瓶茴香酒。我看出这是个无底洞,第二天晚上还一起稍微喝了一点,后来就再也不跟他喝了。

      这酒鬼呢,人也不坏,就是一高兴起来不知道轻重,彼得天天盛情邀请旅馆的前台,服务人员,和随团警察来一起喝。这些人都是穆斯林,虽然看不惯酒鬼,总算看在彼得是外国客人的份上,表面上都很客气,甚至答应他“过一会来一起喝酒”,实际上,从来就没有伊拉克当地人和彼得一起喝。他也不管,还是每次都邀请,完全不管穆斯林可能非常讨厌酒鬼。跟团游,需要每天定点起床吃早饭,集合,定点从景点回车上。酒鬼容易误事,我是他的室友,又是个好好先生,自然担当起替领队监督他,早上按时集合,记住该带的东西这些事情。而彼得也知道,他得依靠我提点着,才能不掉队。所以我和所有人关系都还不错。

      如果仅仅是喝酒误事,长醉不醒,大家也不怎么介意。可是第三天刚到库尔德区的首府伊尔比德,这哥们就开始祸害别人了:大家去一家当地餐厅吃晚饭,彼得白天在车上不知道喝了多少,晚上下车的时候已经不能走直线了,吃晚饭的时候,一身酒气,居然去邀请旁边桌上的穆斯林妇女一起喝一杯!伊拉克是个很保守的穆斯林国家,又没有多少游客,那个女士闻见他一身酒气,直往后躲。我估计彼得也没有什么坏念头,就是热情过分,酒精一上脑袋,根本分不清轻重。他平时就特别喜欢拉当地人合影,中午萨马拉的市长接见的时候,他那时身上的酒气还没那么重,市长讲着话,他就要上去拉市长合影,被我从旁边硬按下来。这次我们大队人马在另一张大桌上,彼得没人看着,差点闯祸。伊拉克传统的茶馆里,男女甚至分开不同的地方吃饭,伊尔比德比较宽松,女士出来在大堂吃饭已经很开通了,毕竟还是有男性家人陪同的,人家家属一下子就火了,上来要和彼得理论,幸亏他桌上有我们的警察保镖,把大家劝开。否则这在伊拉克,就构成“非信徒当街调戏穆斯林妇女”,----那还了得。在伊拉克,什么样的乱子出不来呢?

      这一路,讨厌酒鬼的人越来越多。彼得最可气的一点,是他还自以为是,从来都拒绝相信,伊拉克真的不能喝酒,所以继续我行我素。最后一天在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的晚上,终于出大事了。

      卡尔巴拉是什叶派圣地之一,当地宗教风气一向比伊拉克其他地方保守,我们傍晚到达旅馆入住,彼得照常又是喝高了。从昨天起,领队杰夫和我都开始给他打预防针,卡尔巴拉民风保守,还有可怕的宗教警察,在这里千万别再喝酒了。彼得对别人也不说什么,反正当耳旁风。他倒是把我当朋友,可是和我说的话更可气:“我在巴格达能买到酒,在伊尔比德也买到酒,你看怎么样?别信他们说的卡尔巴拉就不能喝酒,看我的。”

      晚上8点,彼得估计是把带在路上的酒喝完了,摇摇晃晃下楼到大堂,问前台附近哪里有卖酒的地方。卡尔巴拉禁酒非常严格,前台一看他的样子就皱眉,告诉他没有酒店,彼得完全不相信,我在二楼夹层的公共空间上网,看到他跟前台纠缠了半个多小时,我当时已经懒得理他了,那个自以为是的样子肯定也不听劝,我去把领队找来。后来我们的伊拉克随团警卫都出来了,把他连哄带劝弄回房间。彼得大概是晕晕乎乎地睡觉了,大家刚松一口气,谁知道麻烦才刚刚开始。

      很可能是彼得在前台纠缠的时候,酒店前台已经打了电话,招来了宗教警察,报告说这里有人喝酒,而且说的是“全团酗酒”,我猜想是彼得在缠夹不清的时候说了“在伊拉克一路大家一起喝酒,这有什么”一类的话,酒店前台认真了。也许有什么别的误会。在伊拉克和伊朗,宗教警察有监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权力,而且对平民的监视无孔不入,类似纳粹的盖世太保和苏联的克格勃。我在伊拉克的时候没有问过当地人,但是在伊朗的时候,知道本地人多数都对这些秘密警察又恨又怕。

      宗教警察来了以后,说怀疑我们团里不止一个游客私藏酒类,要挨个搜查每个人的房间和行李,如果查出酒,是要坐牢的。此时领队,导游,护卫警官都还在前台,好歹拦下来,一直在解释。宗教警察是便衣,不买普通警察的账,在酒店大堂纠缠了快一个小时才离开,而且临走下了禁令:不准这个旅行团,这个旅行社未来的任何团,参观卡尔巴拉清真寺,甚至不许接近清真寺。这个期间,团里其他游客陆续被惊动了,纷纷出来打听出了什么事。其中一个美国小伙子,还有波兰老太太,行李里都有酒,他们倒不是喝酒,是在伊尔比德买了伊拉克酒准备带回去。我小声告诉他们麻烦所在,他们都吓得赶紧回房间,悄悄把酒从下水道倒掉,瓶子不知道扔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当时和所有人一样生气:酗酒是你自己的事情,可是还自以为是不听劝,结果不但影响全体的行程,甚至全团的安全都受威胁。事情快完的时候我正好上完网,回到房间,看见彼得迷迷糊糊大概是刚醒。我冷笑了两声,说你还不知道吧,宗教警察来了,现在你应该知道禁酒令不是开玩笑的?有本事你和宗教警察理论去?

      没想到这哥们儿胆气还真壮,马上就起床往外走,“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就不信了,这里的警察还能管喝酒”!所谓“酒壮慫人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我一开始只是赌气,没想成心害他,这会儿看见他还真犯浑,好吧,你自己往枪口上撞,我可不拦着,让你坐两天伊拉克的大牢,你就知道天高地厚了。我根本也不按住他,就看他往外走。

      彼得出来的时候,幸亏是领队和警官把宗教警察刚刚摆平,据说一直把电话打到巴格达,惊动了部里什么上层,才平息下事态的。他们刚往过道走,就看见彼得踩着醉八仙的步子过来大堂。当时宗教警察还在大堂门口,警车还没开走呢。你想老Geoff会是什么反应?

      英国领队当时脸腾就通红,77岁的老头,一步跳起来到彼得的跟前,拳头已经挥到酒鬼的嘴角,英国绅士也要打人了,什么Bloody, bitch之类的脏话也骂出来了。大概直到此时,乌克兰酒鬼才有点知道事态严重。这时候我们在旁边目睹的人,真正担心英国老先生会不会气到脑溢血。好歹大家把两人劝开,各自回房间消消气。

      彼得在别人面前也不怎么抗辩,大概还是把我当朋友,第二天早晨还想找回点面子,跟我扯“有哪条法律规定不许喝酒了?为什么都要尊重当地习俗?你看有钱的外国游客到乌克兰,玩乌克兰姑娘,他们就尊重当地人民了?” 我说你还律师呢,这都什么逻辑,外国人玩乌克兰姑娘,那你在伊拉克喝酒就有理了?当时我也是余怒未消,当时大发雷霆吼了他大概快有20分钟,从他的祖国骂到他的职业,全都给他丢尽了脸。有可能我当时还问候了他家的长辈亲属。楼道对过房间的波兰老太太不知趣,嫌我吵,过来敲门。那是我们团里另一朵奇葩,平常看她也早就不顺眼,表面上还是保持礼貌的。这时也不管了,拉开门当着她的面用力撞回去,duang这一声整个楼层都听得见。这回波兰老太太不敢来讨人嫌了。我平常多多少少还是充当彼得和其他团友之间缓冲阀的角色,那天实在憋不住火,如果当真动手打他一顿的话,团里没有一个人会说我的不是。

      第二天,所有人都对他怒目相向。原定去清真寺的行程取消了,而且当地下了逐客令,不欢迎Geoff以后的团住在这家旅馆。现在,你如果去看Hinterland的网页,他们即便在2014和2015年,也仍然有伊拉克的旅行路线,取消了伊拉克北部战区的景点,仍然保留巴格达以南所有地方。但是我们之后的路线,再也没有卡尔巴拉。我并不确定,是不是因为受我们那次事件的牵累。如果是的话,真的为Geoff老头感到难过。

      彼得最让我开眼界的一点就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酒鬼和酒量这两个事情,真的不能划等号啊?

      第二天早晨吃早饭的时候,我和Geoff在饭桌上开玩笑,Geoff说原来民主斗士就这德性啊,早知如此,该让他们在独立广场上通通死光,好过烂在伊拉克的监狱里。我们两三个团友和杰夫关系非常好,吃饭的时候喜欢凑一桌聊天,除了彼得是一个我们饭桌上的笑料以外,另一个笑料是来自纽约的波兰籍老太太Lisa。

      Lisa大概60岁出头,非常瘦,皮肤黝黑,她倒是比彼得清楚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据她自己说,还有26个没有去过。但是有一点我发现难以置信:去过那么多国家的人,对世界各地习俗却似乎缺乏了解,更谈不上有任何文化敏感度。我相信她确实去过那么多国家,不过有可能绝大多数都是跟团走“某大洲10天12国游”之类刷国家数的吧,因此对各地的文化习俗陌生得很。我们团里好几个人开始觉得她烦,是因为她一贯我行我素,个性非常强,想去哪里做什么不做什么,一定要依她的性子来。我们回到伊尔比德的那天,因为导游丢了通行证,在关卡耽误过很长时间,天又阴雨刮风,大家又冷又饿,想先去吃晚饭,之后回旅馆休息。Lisa平时晚饭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习惯早睡,所以只有她一个人坚持要先回旅馆,让大家先放下东西再出来吃饭,她就直接在旅馆睡觉,不和大家出来吃饭了。因为人人都很饿,领队司机和导游决定照顾多数人,先开到饭馆。然后Lisa拒绝下车,一定要先把自己送回旅馆。我当时坐得离车门最近,停车开门Lisa还在试图拦阻大家下车。我懒得理她,径直下车,于是大家都下来了:你愿意的话,就自己留在车上等吧。最后还是导游和司机牺牲吃饭时间,单独陪她回旅馆。

      其实这样我行我素,不考虑他人的同伴,在所多有,相信大家平日也碰到过很多。Lisa能称为奇葩的地方,还不在这里,而是她在秀无知时候强大的心理素质,再加上我行我素的个性。Geoff有一天在饭桌上跟我讲,游客报名的时候,有另一个老太太,估计也是经常跟团去全世界险远的地方,联系杰夫说这次要来伊拉克,报名以后,突然问杰夫,说去伊拉克的团很少,我们这次出团,有没有一个叫Lisa的人?杰夫当然不能事先对外透露其他游客的信息,反问你要做什么呢?那个客人说,如果Lisa在同一个团上,那我说什么也不去,受够她了!Geoff和我们两三个人当笑话讲的,估计Lisa之刺儿头,已经是世界级的了,蜚声全球。

      然后她自我感觉永远良好,别人对她讽刺挖苦什么的,不是装没听见,就是真不懂。这方面真有点凤姐的素质。她好几次提起,这次来伊拉克之旅,在她周围的朋友圈引起轰动,她平时住在纽约,这次回去将要应邀在纽约的世纪俱乐部做个讲演。我估计她指的是Traveler's Century Club,是个全球性的组织,只有去过100个以上国家的人才能成为会员。有点象高智商者的门萨俱乐部吧(伊拉克是我的第100个国家,我想我能争取申请加入世纪和门萨两个俱乐部,其实加入世纪俱乐部没有看上去那么难,所谓100个国家不仅是主权国家,地区也算,所以世纪俱乐部网站上列的够格计算的有324个国家和地区。324里面去100个,门槛不高)。可是Lisa有时候所说的话,又无知到让人觉得她不像是去过某些地方。有几次大家谈到中东恐怖主义,说本拉登属于逊尼派里的极端保守派,瓦哈比。Lisa说成了瓦撒比Wasabi,吃寿司和生鱼片时用的日本绿芥末。我看她不象是口误,因为她前后说了不止一次wasabi。作为游历天下的人,居然不懂瓦哈比和wasabi是两个什么东西,这有点难以置信。老杰夫那天在饭桌上说起有人因为Lisa同团就一定要退团的时候,我就拿这事挖苦她“要是一个人在纽约世纪俱乐部,给所有的旅行牛人做讲演,公然说出‘本拉登是一个大绿芥末’,估计你一定能成为‘世纪’笑料“。

      在巴格达旅馆的某一天,我在大堂坐着,旅馆里有游泳池,抬头一看,Lisa穿着比基尼就从游泳池跑来前台办事情了。在场所有小伙伴全都惊呆了。这是伊拉克哎,妇女上街裹头,进清真寺全身黑袍的地方。就算在西方国家的酒店,除了海边resort无所谓之外,在大堂也得在游泳衣外裹个什么吧?这是基本礼仪,而在穆斯林国家,根本就是对当地风俗不尊重了。Lisa自己当然无所谓,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太太,在场所有男士立马不自在起来,有人站起来离开。旁边坐的同团的女士转过脸冲我张大嘴作惊讶状,意思是”what does she think she is doing?“

      其实这种出格的事,放在一般人身上,尤其是小女生,爱美爱秀,不知者不怪,丝毫不稀奇。可她这样的阅历,应该知道在保守的阿拉伯国家怎样才算举止适度。如果连尊重当地风俗都做不到,她怎么走的这160多国?走了这些国家又学到了些什么?难道只是跟团到此一游,回纽约好吹牛么?所以后来也是在和Geoff等人小范围聊天的饭桌上,Geoff说她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我又挖苦人了,板着脸很严肃地告诉杰夫:“作为一名正常的男士,我绝不介意,并坚决捍卫女性暴露自己身体的权利。可是,我介意的问题是----that body is ugly!”

      于是举座皆笑。

      Lisa平时对人习惯颐使气指,但碰到别人强横的时候,就服软了。在卡尔巴拉那天早晨我在房间大骂彼得,Lisa来敲门,在走廊里让我安静些。我正在火头上,平时对她的厌恶这时一起发作出来,打开门告诉她"shut up",砰一下把门在她脸前狠撞回去。5分钟之后我下楼吃早饭,在楼梯上和Lisa打个照面,我有点后悔,心想刚才是不是过分了?要不要抱歉一下?她居然特别友好地挥手和我打招呼,没事人似的,反而我惊愕不已:是她给吓住了?是大人大量不和我计较?还是她看我在骂彼得心里暗爽?

      旅途上的乐趣在风景,更在长见识,有时也在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平素旅游独往独来,路上遇到的当地人,总是非常友好的。偶尔跟团,才第一次遇上奇葩的类型,这才知道,原来树林好大,鸟类繁多。

      (全文结束)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远航,韩信点兵,被明月兮佩宝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