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嫦娥回家 -- 晨枫

共:💬89 🌺9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哥那一亿人还是有些大能的,别小看这些人

        但是这些三哥的大能们全投了美利坚,不能为印度的强大服务,确实也挺悲哀的。

        • 家园 不知道

          成功印裔有没有一个内部的细分族群分布?

          按说若依据种姓划分的话,由于财力及受教育机会的优势,婆罗门与刹帝利理所当然比例会高出一些。

          但成功可能与种族平均智商以及文化传统相关性更强些,比如原先的征服者穆斯林贵族(法里德·扎卡里亚),善于经商多出富豪的帕西人(塔塔),以及更尚平等团结的锡克人等等……

        • 家园 他们在老美封锁他们的领域里就没有些大能的了,就是小看他们

          他们只是在老美不封锁他们的领域里有些大能的,就是小看他们

    • 家园 刚找到个解说,貌似比较靠谱

      新闻小编有几个巨大的认知误区,对一般军迷也就算了,10倍音速已经够骇人,人家美国还20倍呢。

      其实是瞎掰。

      发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运载火箭每秒7.8公里,举例为证:中国的快舟是可以发射卫星的,这谁都知道。但是要把卫星送入地球的低轨道,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而第一宇宙速度就是7.8公里,算成马赫数就是24马赫。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在进入太空的爬升段已经可以达到每秒7.8公里,也就是24马赫。

      新闻里传的美国在20马赫失败和中国10马赫成功,在速度理解上就是错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美国是在进入大气层后在20马赫时失败的,中国是在由24马赫逐渐减为20马赫、15马赫、10马赫后成功的。

      说白了,就是美国在“打水漂”的第一个漂就失败了,而中国完成了逐渐减速的N个“水漂”的全过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pattern,aiyoho,
      • 家园 中国最高10马赫,中美都没有达到24马赫

        热障是10马赫和20马赫之间的,中国10马赫没有热障阶段。如果达到24马赫就可以绕地球一圈了,不可能直接降下来成为20马赫和10马赫的。

        美国的是最高达到了20马赫的速度,但是接下来控制不了,完蛋了。

        而中国最高也就是达到了10马赫的速度,所以这次中国的射程是从渤海到新疆。如果按照上文分析的是从24马赫降下来,那射程应该是绕地球另外一边再到新疆才对,或者绕地球一圈甚至几圈之后再落到新疆才对。

        • 家园 这个貌似更有说服力

        • 家园 你对速度与射程关系的理解有点片面,提示一下,高弹道

          再者,这次中国的试验也不是从渤海发射的,而是山西。速度就是到了24M也不一定要飞地球一周的,有些洲际导弹为了突防,弹头的末端速度甚至高达30M,经过再入大气层的环节后射程就降到了1万多公里,这样的射程也能实现全球打击。

          • 家园 不管怎么说,在10马赫和20马赫之间有个热障区,中国这个

            不管怎么说,在10马赫和20马赫之间有个热障区,中国这个没有经过热障区,足以证明WU14没有达到过20马赫,那什么24马赫就更不可能。

            另,没有经过热障区,是作为优点被看待的,因为这样的话就是全程可控,没有盲区。

            • 家园 逍遥说的不是飞行器本身

              他的意思应该是载具本身已经可以达到20M的速度,但是要成功实现跳跃,是需要降速的,中国的成功降速,并以最高10M完成了跳跃。但是老美的从载具上脱离之后没成功减速(或者他们以为不需要减速),结果没跳成。但是从这种弹道的特性来看,减速是必须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老美第一跳没跳起来,直接以脱离载具的20M初始速度一头扎下来了。

              • 家园 这不是脱裤子放那啥,多此一举么。

                先加速到20M,再降速到10M完成跳跃和滑翔,这不是脱裤子放那啥,多此一举么。我直接加速到10M完成跳跃和滑翔不是更好么?

                你要讲出为什么要加速到20M的必要性,才能让我信服。否则的话,我不相信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会玩那种画蛇添足的游戏。

            • 家园 呵呵,看来你是在不遗余力地贬低中国

              所有的公开报道都没有提到中国的飞行器有没有通过黑障区,就你明确否定这点。这个所谓的WU14是老美那边给取的名,我们中国人可不认这个。美国这次紧张就是因为中国的飞行器减速成功了,而美国自己的没成功。不然以老美一向唯我独尊的尿性还不赶紧出来把这事儿挑明了。你还是去百度下什么叫钱学森弹道吧,中美的无动力滑翔式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都是用的那个原理。难度不在速度上,而是在于如何成功减速实现“打水漂”的效果。

              • 家园 你现在跟我说公开报道啊,那所有公开报道都是10马赫,你又

                你现在跟我说公开报道啊,那所有公开报道都是10马赫,你又为什么要YY成24马赫啊

                • 家园 还在抬杠

                  我YY成24马赫?我用的那个快舟例子是为了解说。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在助推器末端的最高速度我也不知道,但肯定是从10M以上的速度降下来的,因为原理就是如此,所以前面叫你先去看看什么叫钱学森弹道呢。把弹头或者载荷加速到20M以上不难,洲际弹道导弹的关机弹头速度都能达到那个值,难的是把速度从20多马赫可控地降下来。看你的说法,感觉我是在比谁的速度更快一样。但我说的内容是中美在减速方面,中国成功了,美国失败了。你被媒体一知半解的报道带入了比速度的误区,这也是那些报道想要达到的效果。

                  你前面一口咬定中国的飞行器没有过黑障区,你不想想,这个实验要不过黑障区,搞出来还有意义吗?

                  • 家园 是你在抬杠,而且还在想当然

                    前面可是你先拿报道当辩论的标准的,我才跟你说报道,现在你又说人家是一知半解的报道。拜托你前后标准一致一些好不好。

                    钱学森弹道我当然知道,和那个德国人名字命名的打水漂的弹道是不一样的。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钱学森弹道基本上都是在大气层内。

                    中国的飞行器没有过黑障区,是因为没有必要进入黑障区,可以避免的麻烦为什么一定要去找?这个实验的意义一是加大中程导弹的射程,使常规中程导弹打出洲际导弹的射程,二是增加弹道的不可预测性,使得美国昂贵的导弹防御系统失效,三是增加机动性,不到最后阶段对方就不知道这导弹要打哪里,而且若是移动目标也可以跟踪追击,四就是避免了黑障区所以全程可控。

                    • 家园 继续争论

                      你我的分歧在于有没有过黑障区的问题,以及你认为中国的飞行器基本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

                      我认为是有的,你认为是没有的。

                      但目前从公开报道来看,都没有直接的证据支持。在更专业的人士出现之前,这个问题恐怕很难争出输赢。但我认为是你在想当然。从网上公开的原理图上来看,弹道的助推段应该是延伸到大气层之外了的,只有滑跃段是在大气层内。几乎所有的公开资料都提到,在滑翔之前即是再入大气层的阶段,这说明载荷是出了大气层的。如果只在大气层内飞行,恐怕连实现“打水漂”的初速都不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原理上来说,看过打水漂的都知道,石片都是从上往下擦到水面后才起跳的。其原理就在于水和空气的密度差不同(密度差不同会导致阻力差不同),石片高速撞击水面时会瞬间遇到相比起在空气里大得多的阻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反弹力,而这个反弹力又大于石子上方空气给他的压力,这时候石片就能获得一个指向上前方的初速,石片本身可以看做是一个升力体,达到一定的初速就会像飞机的机翼那样产生升力,从而抵消它自身的重力,最终实现一次新的飞跃,只要下一次接触水面的速度足够,就能循环往复。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石片射出去的速度越快,就越可能打出“水漂”,这说明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回在这个技术里面,这“水面”就是一个密度合适的大气层,如果全程都在大气层内,空气间的密度差远没有像水面与空气那样明显,飞行器速度再快也没法实现“起跳”。我估计要实现像水那样反弹石子的效果,恐怕必须在大气层的边缘才行,同时飞行器的初始速度也一定得非常快才行。这种情况下,就密度而言,宇宙真空就好比是空气,而大气层就好比是水面。

                      不容易啊,我一文科生居然写写写,整出了感觉比较靠谱的原理解说,哈哈,说明以前初中物理学的还没忘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