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发】抗美援朝老兵以亲身经历谈朝鲜战争 -- 夏至欧锦

共:💬365 🌺4631 🌵1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转发】竹筒子的秘密

      50年6月,我们到浙江平湖,发下救生衣,到河里学习游泳,准备渡海攻打台湾,结果,全连患了日本血吸虫病,集体住院,其中因为打‘硫酸替甲’过量,两人死亡,我也差一点,现在肝上还有个血管瘤。7月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10月份朝鲜局势产生变化我们急忙戴着大檐帽秘密拉进朝鲜,过程。

      50年10月27日上级突然来个通知,把渡海打仗的救生衣全部收回,让我们到嘉兴火车站扛竹子。我想,扛竹子干啥?是否攻打台湾没有船把竹子并排绑在一起当船用,又想,为什么把救生衣收回,我的脑子一直打着问号。我们把直径10厘米粗的竹子扛回驻地,又要求我们把它用锯,据成一节一节的竹筒装进麻袋来。我又问班长,把一根根的长竹子,锯成一节一节的竹筒子干什么?班长说:我不知道。正说着,连长车喜言过来,我又问连长这些长竹子,锯成一节一节的干什么?连长不耐烦地说,问什么,用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接着又通知,晚上准备移房。浙江省平湖,10月份的天气,战士们还穿着单衣,头上戴着大盖帽。太阳刚落山,战士们背着自己的行李,80发子弹,一支枪,四枚手榴弹,洋镐、铁锹、水壶、背包。每班一麻袋竹筒子,轮流背着,竹筒子在肩上来回滚动,累得张吉隆满头大汗,嘴里嘟噜着背这些干什么用,1,不能打仗,2。不能渡海。我想,我是一个才入党一年的共产党员,应该做群众的榜样,我把张吉隆肩上的竹筒子接过来放到我肩上,20分钟之后我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天亮到了嘉兴火车站。

      我们进了嘉兴火车站,站台上站满了军队,铁道上停着四列,长长的大瓦罐货车。车门上用白纸条写着,一连、二连、三连,,,,,;车厢上面有四个通风口。站台上虽然人多都静悄悄的,互相之间都对着耳朵说话,除了指挥员、通信员的脚步声外,什么也听不到。我们排着队顺序的进入车厢,我把一麻袋竹筒子放到车厢的边角处,全连的士兵都坐在行李上等候开车。连长把车门的白纸撕下,关上火车厢门坐在车门的旁边。火车鸣笛开动了。我小声问刘玉堂咱们到那去?他摇摇脑袋说不知道。火车开起来不停了小宋喊,连长我要尿水,连长说,麻袋里有竹筒子,尿到竹筒子里再从上面的‘小窗里’倒出去。四个小时后火车停下换车头,车厢门也不开。又到了一个大站,火车停下外面敲车厢门,连长把门打开,甩上来三个大桶,又立即把门关上。里面装的是两桶饭一桶菜,我们边吃火车便开。把饭吃完小刘又喊,连长我要大便,连长说:把拐角那里拉上个布帘,前、后各用一个竹筒,便完后把小便倒在大便的竹筒里,从小窗户里连竹筒一起甩出去。这才明白了,揭开了竹筒的秘密。我们在车厢里感觉气温越来越凉,才知道火车不是往南跑去打台湾,而是往北跑,但是不知道是干什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答网友问(二)

      顺着老人家当过高炮兵这个问题,我在他的博客里提出了新的问题,应我的请求,老人家以博文的形式作了回答。以下是他的博文。

      ======================

      问:你参加过高射炮的实战吗?答:我在朝鲜没有参加过高射炮的实战,但是我亲眼见过。

      请看_春生的新博客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0d8b360100kuwt.html》

      第一、先介绍当时的情况 1950年10月25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至51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没有汽车和榴弹炮,根本就提不上有高射炮。51年2月14之后,中苏定了友好条约后,苏联才给中国各种汽车、大炮、坦克,(包括各种口径的高炮,如:37、57、85、100的,还有雷达)当时中国军队文化低,给的57、85、100口径的高炮,必须有雷达配合,战士们需要学习一段时间 才能基本掌握他的技术,但是57、85、100高炮、雷达数量总是少,只能看守重要的目标如:清川江大铁桥等。

      第二、介绍美国在朝鲜常用的战斗机型。F-86、F- 80、F-51、 B-26四种机型。F-86是机翼后背 ,速度在180-220/每秒。 F- 80十字架式,机翼两侧是油箱,速度在160-200/每秒。F-51是单头螺旋桨式,速度在120-180/每秒、B-26速度慢一般在80-120/每秒,是双头螺旋桨。第三、美国飞机在朝鲜的活动情况 1950年10月至51年1月中国军队怕暴露目标,有命令不准打飞机,所以美国飞机特别疯狂,50年11月3日,我亲眼看到美国从航空母舰起飞的二百多架B-26,排着人字队型 直飞新义州,在20分钟之内把新义州炸成一片废墟。接着中国军队在朝鲜占领一个城市它就炸平一个城市,居民死伤惨重。初期B-26、F-51、在朝鲜比较活耀。从51年2月苏联给了中国高射炮,士兵掌握了技术之后,才开始向敌人飞机射击,因为F-51飞得慢,51年下半年就少见了。B-26也飞得慢白天不敢出来只能夜间出来活动,甩照明灯、扔空炸炸弹,封锁我军交通运输(52年以后入朝的战士一般看不到)。F-86、F- 80这两种机型,前面一个长机,后面一个僚机白天活动最猖狂,时刻会出现在我军的上空,威胁着我军士兵的安全

      第四、我军的教训,37口径高射机关炮,技术好掌握,士兵半天就学会,飞机来了就打,结果敌机速度快,炮手不协调,没打着敌机 暴露了目标,接着就是敌机超低空飞来 把我军高炮炸毁。以后我军又配上高射机枪,敌机超低空飞来 我军士兵用机枪打,敌机受伤或者被击落。以后它又改变战术,又在两千米以上的高空来轰炸,把我军的目标炸毁。以后我军士兵用雷达指挥火炮学会了,又用雷达指挥57、85、100口径的高炮射击,敌机又受伤或者被击落,以后敌机只能绕着走,保护了我军的重要目标。

      说明,敌机来了,我军是使用多门火炮、多挺机枪集中射击,要打下飞机 根本就分不清 哪一门火炮 那一挺机枪打下的飞机,所以不存在是那个人 那门炮打下的。谁要说 那个人、那门炮打落的飞机,都是不真实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破绽 越来越多

        51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没有汽车和榴弹炮,根本就提不上有高射炮。

        第一批入朝的炮1、炮2、炮8师泪牛满面呀。同期入朝的第一个日式75毫米高炮团汗颜。

        51年2月14之后,中苏定了友好条约后,苏联才给中国各种汽车、大炮、坦克。

        好一个历史发明家,把友好条约订立的日子整整推迟了一年以后。

        50年11月3日,我亲眼看到美国从航空母舰起飞的二百多架B-26,排着人字队型 直飞新义州,

        27军根本不是从新义州入朝的。刚才查了一下,第九兵团是11月9日至19日由辑安、临江方向入朝奔赴西线。11月3日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朝鲜新义州。新义州在丹东对面,是朝鲜西部,与辑安、临江差得很远,完全是两个方向。莫非他当时作了逃兵。他怎么知道B26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呢?他看见了?B25在二战中从航母上起飞过一次,就是杜立特首袭东京那回,以后再未听说过,毕竟B25、B26都是陆基飞机。

        从51年2月苏联给了中国高射炮,士兵掌握了技术之后,才开始向敌人飞机射击。

        这是造谣,志愿军的对空射击起于某位战士义愤时违反纪律,用轻机枪打下了架美军飞机,这事有详细记载的。我记得这位战士的名字叫关崇贵。自从他开了轻武器打下飞机的先河后,我军取消了入朝初期的自我限制,开始组织步兵轻武器积极对空防御。我写反驳这位老骗子的文字时全是凭记忆,没去翻资料。只记得人名,不确定他是哪个军的,但这个资料非常好查的。(刚才查了一下,关崇贵是42军第一二五师第三七五团第一连副班长,机枪手。用轻机枪打下飞机的日期是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四日,为此他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记了特等功。这样大力宣传的英雄典型,这老骗子居然不知道,依然信口雌黄。

        37口径高射机关炮,技术好掌握,士兵半天就学会。这位又在编故事了。

        高炮,高机一般都是集火射击,当然不会算具体哪门炮哪挺枪的功劳,而是记集体功劳。这是起码的常识,这位老头不用自己先树个不存在的靶子再自己打,以显摆就他说的才是真相。但是,志愿军有值班的单挺机枪面对突然出现的目标,来不及通知集火射击而单独开火歼敌的记录,这种情况下功劳当然可以记在具体某个机枪班甚至射手名下。

        自己也说是回国后改的高炮兵,也就是说以上朝鲜战场上高炮作战经历全是听说。好记性呀,连四种美机的平均时速记得如此之清,怎么就记不得长津湖了呢?怎么就记不清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姓名呢?

        通宝推:忧心,野博,西伊,拈花虎,
        • 家园 鬼知道的老骗子回答我转发的忘情的问题

          谢谢你的疑问,可能我没有交代清楚。四野战军50年10月17从安东(丹东)入朝,进入朝鲜约50公里,在安州、龟城10越5打起来了。我们27军乘坐火车从丹东入朝前去增援,进入20公里之后停下准备参战。八个小时后发生变化(美国第一陆战师从东线远山登陆来增援),我们27军原路通过新义州返回丹东,通过通化,到临江入朝,去截击美国第一陆战师 。

        • 家园 27军先从安东入朝,后来又退回来再从临江入朝

          摘自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纪事-入朝中》

          鉴于朝鲜局势,在山东休整待命的我军第9兵团奉命放弃赴东北整训的计划,紧急入朝。

          27军为兵团前卫,因敌情变化,几次改变行军线路,原计划去辑安,后改由安东入朝;自安东入朝后原计划围歼英军第27旅,后因该敌南退;而东线美军第10军下辖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继续北犯,威胁我军西线侧翼,27军奉命撤回安东,由临江再次入朝开赴东线迎敌。

          阎川野老人告诉笔者,“我们238团是前卫,第一列火车。在沈阳接高岗的秘书长刘文英电话,说路线改了,到安东。宣布毛主席和高副主席命令,入朝前取消解放军帽徽,胸章等各种记号,收缴所有印信和文件,正式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序列。”

          二级英雄、时任81师243团1营1连长的黄万丰老人说:“就连毛巾上‘华东军区’的字都剪了,一个字不带过去。”

          11月4日夜27军自安东入朝,5日到达指定位置后,因英27旅南退,旋即奉命撤回安东。撤回安东途中,位于朝鲜一侧的新义州已成一片废墟。

          黄万丰老人说:“我们过去时新义州还好好的,只不过夜间灯火管制。回国的时候就剩残垣断壁了。”

          • 家园 4日入朝

            3日这老骗子就在新义州看到二百多架美军轰炸机把新义州炸成废墟。

            • 家园 忘情兄,这么多年了具体日期记不清也是有的

              从27军一些老人的回忆来看,新义州的确是在27军第一次入朝期间被炸的。

              别的细节俺也觉的有些问题,譬如大盖帽,27军过安东的时候把大盖帽换了棉帽,大盖帽不应该是普遍现象,比较惨的是20军,直接大盖帽华东薄棉袄入朝。

    • 家园 老兵答网友问题

      就是我的问题,河友忘情对老兵的文章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我觉得很有道理。为了进一步澄清,我在老人家博客上留言,他及时作出了回答。

      我的留言和问题

      老人家,我把您《抗美援朝老兵以亲身经历谈朝鲜战争》

      发到西西河网站了,还有您的经历《老兵的少年时代》一直到《老兵的老年时期(三)》。有人对您的资料提出疑问,一个是军一级部队入朝和任务,一个是说把重机枪和轻机枪搞错了,另一个是说您对苏联转盘机枪的使用的说法是错误的。

      我仔细看过您的博文,有些问题,就是您入朝之前,在嘉兴训练时候,是步兵还是炮兵?那时侯您是连队通信员吗?入朝以后,什么时候您开始当炮兵的?开始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做观测员?做了多长时间?希望您用写博文的形式回答一下。

      后来有人提供资料,证明北京一个退休警察,也姓尹,曾经访问过您,简单写了一点文字放在西西河网站的。

      老人家的回答回答网友的疑问

      一,请看:《竹筒子的秘密》_春生的新博客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0d8b360100ktd6.html》

      二、您问,我在嘉兴训练时候,是步兵还是炮兵?答:是可以拆卸 肩扛的 直接瞄准的《九二步兵炮》,紧跟在步兵后面,又是步兵又是炮兵。

      三、那时侯您是连队通信员吗?答:司号员兼通信员。

      四、入朝以后,什么时候您开始当炮兵的?答:52年10月27军回国,把我留到朝鲜编入24炮团。学习苏联给中国的76.2加侬野炮,当了观测员。53年停战之后,又学习37高射机关炮直到1958年进军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一个步兵呀

        对步兵武器有如此之多的,如此显而易见的错误,挑对的地方也不容易,真不简单,真是个好步兵。在平湖之前,他是步兵还是步兵兼炮兵?作为老兵,对自己的第二生命能犯如此之多的低级错误?

        对自个儿小时候的事情记忆得如此细碎,对具体的参战经过细节却少。作为27军的老兵,朝鲜经历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该是啥?

        您去问问他,凭啥,有啥资格指责人家志愿军空军的没资格戴勋章,就因为他本人没见过我们的飞机?凭啥指责魏巍他们的作品描述全是瞎扯的,就他不瞎扯?

        另外,请他报一报自己入朝时的具体番号,自己的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姓名,小时候的事都记得如此清楚,不会连自己身边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的名字都忘了吧?

        通宝推:轻弹浅唱,wxmang的书童甲,迷途笨狼,cel2000,
      • 家园 您这求证方式有点问题

        全是他一个人说的

        这种好查一些,在北京有正式公职退休转离休的,去其原单位查他身边的同事,必然会有一些了解;路子野点甚至可以看到其个人档案。

        真有如此宏观认识的人,不太可能象后面转来的文章里那样斤斤计较于其个人得失。

        • 家园 老尹很久不下河来了

          他曾经拜访过这位老人家。

          我基本上通读了老人家的博客,我确定都是他自己的真实写作。正因为是老人家自己的文字,才有很多错误,忘情都已经指出了。不过忘情认为老人家是一个胡说八道的人。我不同意忘情的观点,因为我父亲也在网上写点东西,我从来不看,因为经不起我推敲和批评。当然,这样类推太过牵强。

          • 家园 您要是拿“是老引拜访过的”试图证明什么,那我真的要怀疑了

            当时也是因为类似的事情引出很多不同意见(老尹介绍来的人发类似事情),不能自圆其说的大家自有眼睛

      • 家园 肩扛直瞄的九二步兵炮

        好强的身板儿。

        • 家园 您误解了

          老人家的原话是,“可以拆卸的 肩扛的 直接瞄准的...”请注意中间的空格。老人家说过,九二步兵炮,500米以内,可以通过炮筒直接瞄准。

          也请原谅,他在1959年被划作右派,直接从军校遣送回部队,然后复原,做了30年邮政工人,在火车上搬运邮袋,认识水平在那期间,是退步的。1991年退休,过了两年,才转为离休,不简单了。

          多少老干部,在文革中受了苦,从此走上了与中共唱对台戏的路。这个老人家,还在以一己之力,坚持支持中共,当然,是口头上的,可也比那些口头上反共的共产党员强了太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