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过去的龙年看未来的中国(连载) -- diamond

共:💬1615 🌺32110 🌵17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钻石兄解答,希望如此

            我也希望能像你文中所说,至少大家互相捆绑,没人敢轻易卡脖子。

            最怕的是:关键核心零件都是国外的,少了我国,他们一样能造;少了国外部件,我们就不能造。

            这对国防是一个定时炸弹。

            • 家园 感慨一下

              中国人这一百多年过来得真是不容易,各种被欺负、各种被封锁、各种被排斥,清朝和民国的就不提了,距今不算遥远的就有“和平典范”、“费尔康”、“伽利略”、国际空间站等等,无不在一次又一次地鞭打着中国人的神经。以至于中国人都落下病根了,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自己能造出来,拿在手里才放心,否则生怕又被别人拿住了。这种心态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一种抹不去的集体记忆。无论对中国的未来持何种看法,人人心里都有这个念头。乐观者拼命追赶、试图把每一样“核心”“关键”的东西都国产化,悲观者恨恨地指出每一件国产设备中的“核心”“关键”外国零件;有默默做事的,也有大声责骂的。从表面上看,两种人的行为截然相反,本质上的精神源头却是完全一致,都是来自于那段痛苦屈辱的记忆所留下的心理焦虑。区别在于,前者把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后者将其作为发泄的借口。

              其实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独有的、宝贵的心理特质,正所谓“知耻而后勇”。反观其他国家,特别是咱们南边那个十二亿人口的大国,没有核心产品是问题么,反正到处都可以买到,有什么可担心的,又何必自己非要去搞呢。两者的起步差不多,几十年下来,中国的航母扬帆出海了、舰载机起降成功了,那位的航母还在预算加价和锅炉爆炸之间绕圈;中国的隐形战机首飞了、又一种首飞了,那边的上一代“先进”战机刚刚“入役”、又推出了更“先进”的计划......,发电量、钢产量什么的就不用比了,宇航、高铁什么的就更不用比了,想想都觉得掉价儿,现在地球上只剩下一个国家还值得我们去比了。

              不能不说,在所有的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能一直生存到今天,能几次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爬出来,是有原因的。

              通宝推:水长,Leono1,Lioncat,逍遥蜀客,慧诚,波波粥,侧翼,忧心,半满的瓶子,流云天下,诸葛神候,楚庄王,武侯大道,西电鲁丁,franky9,mezhan,wxmang的书童甲,老调重弹,忘情,mailsina,陈比尔,
              • 家园 老兄的第一段话说的太好了,字字血泪啊。

                难怪当时WG中,“造船不如买船 买船不如租船”成为攻击286的一大罪状。

                • 家园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的问题实在是得在历史背景下看

                  286在四人帮倒台后搞改革开放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人均粮食量已经是吃不饱的局面。北棒子没粮,我们可以送过去。我们没粮就没人送得起了。美国倒是送得起,可他们不可能送。

                  也就是286能做到让军工重工先缓一缓的本事。当然,效果是很多工业部门差点成建制消失。幸好美国适时的炸了一下大使馆把大家炸醒。才没走太远。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等也使得我们幸存的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以至于美国国会议员对我们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都很反感。

                  新中国这六十多年东摇西晃的走到现在这个样子真不容易。治大国若烹小鲜真是至理名言,古人不予欺也。

                  话说炸大使馆也是一次巨大的鞭策。

        • 家园 大陆的芯片制程能力

          印象中龙芯貌似是在台积电流片,还请方家指正。

          关于中国大陆在这方面的生产和设备自产能力,可以看下面中科电在新闻热炒中国突破22nm时发动一则声明。从侧面能看出一些信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关于“22纳米技术研发进展”相关报道的声明

          2013-07-11 |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近期,有关“22纳米技术研发进展”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媒体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感谢各界的关心、支持和爱护!但因22纳米技术涉及十分专业的领域,报道中的部分表述不够准确,需要做一些纠正和澄清:

            一、22纳米技术研发取得的进展和突破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国内大型制造企业的支持下共同合作的先导研发成果。

            二、这一进展和突破仍是一个阶段性成果,要进入量产还需要更大量的开发工作。目前,研究团队正全力与企业合作进行开发,以期早日实现量产。同时,国内制造企业已经实现了65、40纳米技术量产,28纳米技术即将进入量产。此次22纳米研究突破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技术差距上的追赶,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种高度全球化的技术上开始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再次感谢各位研发合作伙伴的支持和贡献!感谢各界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另目前在中科电网站上挂的头条是“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四家机构与武汉新芯签订20纳米专利使用权授权协定”

          通宝推:侧翼,
          • 家园 关于龙芯流片厂,俺去搜了半天,竟然没搜到官方信息。

            只搜到些只言片语。

            早之前是台积电,后来是意法,龙芯3呢?

            还曾经在中芯流过好像~

            不过像龙芯这种采用标准单元设计的芯片,在哪儿流片确实差不多。

            至于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国家这些年在中芯国际上可是下了血本。也算是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了,比以前确实有进步。

          • 家园 歪楼

            这个讲多少纳米,要仔细看看。看怎么定义的,有金属最小线宽,沟道长度,沟道有效长度啥的。上个月参加metor的研讨会,其CEO讲了这个问题,各家定义的看是技术流还是市场流了,比如TI的65纳米的工艺,其实照技术标准是130纳米的。这个公开黑TI,估计是TI不用他家的EDA软件。

          • 家园 多谢!

            宝推。

            问题是:我国近些年的某些科技成果有包装过度的嫌疑。

            我希望你的帖子里内容是真的,因为这很鼓舞人;但是我本能地有一定怀疑态度。

            • 家园 我还是倾向于相信

              中科电的这则声明的背景是媒体热炒这一成果,无限提升给人以马上可以转化生产,22nm的国产指日可待的感觉。声明戳破了这个泡泡,态度上是诚恳的。另,稍后的专利转让授权给生产厂家也佐证了确有一定成果的。

              科技成果的包装还是很有必要的。开放以来,尤其是初期的低调乃至自毁,对人民的自豪感和对国家的信任是一种伤害。现在辛苦培育的种子发芽开花了,正是重拾自信重新夺回阵地的时候。至于过度包装的问题,我没有准确统计数据不敢下什么结论。但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万件里有一百件掺了沙子就会给人以沦陷的感觉了吧,毕竟负面信息总会给人以更深刻的影响。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共产党人经常用一个词“总体向好”。

              以上对包装的看法,我是最近受了刺激或许有偏颇,仅供参考。年前某大陆企业首创开发了110吋4K电视样品,卖给韩国业内巨头贴上人家牌子参加美国展览。改革开发三十年了居然还能有这么“淳朴”的人和事。不会包装和过度包装的危害哪个大,更值得探讨吧。

    • 家园 第一次宝推

      当看到自己曾参与的项目已成产品并被diamond提及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当年项目的情况不理想,有人在自己研发和购买之间举措不定,而我选择了离开这个项目。现在回头再看,自己错过了一段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不仅指个人、一个产品、一个行业,更重要的是一个时代。

      现在在自己有选择的时候,我已决定不要错过下面的精彩时代了!!!

    • 家园 (六)国之重器 D.科研探索

      上一篇:(六)国之重器 C.龙宫取宝

      D.科研探索

      制造装备决定了我们能做出什么,开采装备决定了我们能得到什么,科研装备则决定了我们能知道什么,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全部制造能力。其中科研装备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制造出或开采到原本不知道的东西。

      在航空航天领域尤其如此,拥有什么样的风洞,就拥有什么样的飞机、飞船和导弹,航空大国同时必定是风洞大国。此外,汽车、船舶和建筑的设计也都离不开风洞。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全面而完整的风洞体系,包括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超高音速等不同气流速度、各种尺寸大小的风洞,以及激波、电弧、立式等特种风洞。所以近年来我们的航空和航天事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各种新飞机、新导弹层出不穷,背后是一个完整的风洞群体系在支持。

      点看全图

      目前某超级大国正在开发所谓六代机――驭波者,号称要实现一小时之内的全球快速打击,以此作为维护其全球霸权的威慑力量。而最新建成的这座超高音速风洞为中国的航空航天研发又增添了一项利器,仅从其性能指标――25至40公里高空、5至9倍音速――就不难推测出来,中国即将拥有什么样的新型飞行器。面对赤裸裸的军备挑战,这座风洞的建立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意志和力量,如果有人试图用军备竞赛来威胁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将有决心、有能力奉陪到底。今天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实力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高度,足以支持我们硬碰硬地从正面应对这种挑战。

      振动平台也是是研发航空航天设备所必不可少的试验设备。飞机、火箭、飞船、列车等等,鉴于其结构的复杂性,无论理论和仿真计算如何周密,最终还是要靠试验确定其振动特性,防止出现破坏性共振。

      点看全图

      这方面的一个反面例子是,1992年中国为美国发射澳星B2,美方出于保密没有向中方提供全部的卫星参数,结果在发射过程中,星箭之间发生了耦合共振,即运载火箭的振动频率和卫星的固有频率相同,于是引起了卫星的强烈振动,最终造成卫星发动机爆炸,虽然中国火箭继续把卫星残骸准确送入了预定轨道,整个发射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围绕大推力电动振动平台,原本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禁运。可笑的是,当中国已经研制出了更大推力的振动平台之后,不知是出于傲慢还是迟钝,美国却仍然维持着原的禁运水平――9吨。后来反倒是中国向美国出口了16吨级的平台,并且在出口协议中加入了用途限定条款,规定美方不得将其用于军事用途,签字的美方负责人不禁发出感叹,说这是他第一次签署这种条款。相信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类似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关于现代科技,有人以为就是用硅片代替钢铁。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硅片和钢铁之间不能说谁高级谁低等、谁先进谁落后,也谈不上谁取代谁,而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芯片本身就是被钢铁造出来的。大家知道,芯片是由光刻机制造出来的。光刻机本是由钢铁机械、光学零件、电子芯片等等构成的,其中包含大量高品质的钢铁部件,它们构成了光刻机的运动系统,使得被曝光的硅片得以实现纳米精度的空间定位,这样才能在上面准确地刻出纳米尺度的电路元件。其他很多电子设备也都需要在钢铁支持下才能发挥作用。

      点看全图

      所谓射电天文望远镜,并非一件光学仪器,而是一个巨大的天线,用于接受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或者向遥远星际的发射无线电波。这台巨型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是电子和钢铁结合的产物,拥有一个2700吨的钢铁构成的移动结构,核心技术完全由中国自己研发,最远可以观察100亿光年外的天体。其天线面积有3318平方米,主反射面由14圈共1008块高精度实面板铺成,变形误差不大于0.3毫米。为了保证天线能准确地指向需要的方向,其直径42的方位导轨采用无缝焊接,精度达0.1毫米。为了克服环境温度、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保证镜面的形状始终符合要求,其主反射面采用了最先进的主动控制技术,在每块面板背后都安装了促动器,可以精密调节其方向。这台射电天文望远镜将帮助中国的深空探测和登月工程更上层楼。同时,它也给中国人增加了一只观察宇宙的眼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宇宙、认识周围的世界,为最终迈入星辰大海做好准备。

      下一篇:(七)重装上阵 A.紧追不舍

      关键词(Tags): #龙年中国通宝推:五角星帽子,mezhan,njyd,梓童,住在乡下,老沛,唵啊吽,掉毛的天使,老财迷,咪铛,兰凯,四条,浣花岛主,earthcolor,东方射日,Trilob,诸葛神候,金陵明安,和平共处,avalon,河区分,忘情,mingong,gaojiyuedu,此情可待成追忆,Leono1,廖石,云中飞,zyy,胡一刀,李根,无无名,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