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过去的龙年看未来的中国(连载) -- diamond

共:💬1615 🌺32110 🌵17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这个道理。不过当年我朝民企也实在是太弱了。
          • 家园 我认同你的结论,但有些细节可以讨论一下

            当时的国内八大彩管企业本身绝大部分并不是国企,除了彩虹,其余都是当地省级主管部门及企业或者央企与国外的合资企业,三星、日立、松下、飞利浦、LG、汤姆逊、康宁,等等。这些企业有些是中方控股,有些还不是,只不过对于外资而言,这些企业原本就是用来转移低利润或淘汰产能的,属于它们自身产业链的边缘,随时可以放弃,所以乐得让中方进行日常管理(欧美企业很明显,日韩企业又有所不同,但大体如此)。所以即使业内也觉得这八大企业就是国企作风,何况彩虹集团在里面属于产能最大,又是央企,有旗帜效应。不过作风是一回事,实际的资本组成是不能混淆的。因为这关系到如何解释八大彩管企业大多数会尸骨无存。

            这些彩管企业据我所知,除了西安的彩虹,都是由跨国外企的淘汰产能与当地的土地人力等资产结合,加上当地金融机构的资金共同组成的,没有多少根基,更加谈不上什么积累,中外股东都是以短平快的心态经营企业,赚了钱就分了,没有给企业本身留多少钱,事实上从CRT到LED的升级换代也不是靠企业自身技术资金能够完成的;加上对CRT的升级换代判断失误,没想到会这么快,一两年就天翻地覆了。真到了不升级就死的时候,因为原有技术资产不能过渡,企业背后的资本力量一合计,干脆就让它死吧,于是就死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仔细研究一下这些企业的退市就会发现彼此之间的雷同:上法院申请破产清算,中方负责处理人员,外方搭上一笔遣散费,厂房设备按材料计算残值拍卖;关键是土地,基本都是政府特批,工业用地低成本转成商业或者住宅用地,拍卖出去,资金用于债务清偿;然后,企业就渣都不剩,从此消失人间。再然后,北京松下没了,当地又冒出京东方BOT;上海永新没了,连带着真空电子也没了,现在出头露面的企业叫上电电子SVA;南京华飞没了,华东电子此后的企业简介里好像就从来就没生产过CRT显像管;赛格日立没了,赛格依然做着华强北的大房东,又有新的电子器件工厂顶着“赛格”的名头出现。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要替那些企业管理层说句话,虽说确实有自作孽不可活的因素在里面,多吃多占的骂名也绝对不冤枉。但面对资本的意志,有时候真是“不是兄弟无能,实在是资本意志太强大了”,不是个人能够改变的。

            就说彩虹吧,为什么八大厂就彩虹活着,因为它本身就是国资委直属的工业企业,八大厂中任何一项资产指标都排名第一,自身属于工业型经济实体,血统纯正,有根基,不是简单的车间工厂。破产清算的话,牵扯太多,影响太大,是很坏的选择,劣于最不坏的选择。套用08华尔街危机时的经典名词,真是大而不能倒。所以别的企业可以清盘,彩虹就只能自己动手,淘汰CRT产能,扩大LED产能,这背后也少不了资本的意志和资金支持。它现在的处境有点类似于几年前的京东方,爬在LED产业的坡上,有资金输血,但这时候能不能挺过去,就是打铁还靠自身硬的问题。我想很有可能会有新的重组,因为今年彩虹的资产已经并入中电集团CEC,而CEC在央企里是出了名的“架子大,肚里垃圾多”企业。它一大功能就是要替中央处理一批原电子工业部系统下的企业资产,比较出名的企业就包括长城、桑达、爱华、振华、熊猫、华虹、华大、中软等等,又多又杂,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不良资产,分门别类打包处理是其可选择方式。

            最后还提一句,对于国企合适的生存领域,我觉得完全能够另贴讨论。我只是觉得在你的帖子里关于国企不合适竞争的领域更合适用在大企业上面。在变化多端的民用产品领域,那些资产规模大人员规模更大的企业确实不适宜在竞争中胜出,这和它是不是国企没有直接的联系。国外大企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3com、柯达等等,都是因为规模大,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而失败,它们都不算国企吧

            通宝推:破鱼,忘情,acton,铁手,
            • 家园 讨论啥啊,那就是个秦火火,把大家带坑里了。

              不要忘了,CRT之后,还有背投、等离子,最后才是LCD。

              在CRT年代,能预见将来LCD一统江湖的,那是穿越剧。

              国产CRT站稳市场之后,松下、先锋和索尼还主推了背投和等离子,即使到了等离子与LCD对决的阶段,索尼还押宝等离子。

              如果不是自身策略失误,日系厂家怎会拱手让出电视市场?

              那是整个产业升级淘汰,北美欧洲日本谁都有倒霉的,跟什么国企毫无关系。

            • 家园 鬼子的企业做大了,比中国的国企还官僚

              近几年和北京的德资企业打交道比较多,内部那叫一个烂。

              鬼子们搞起“文革”那一套,一点儿不比中国人差。

              • 家园 一分为二吧

                你没见到他们效率高的那批人和那个部门,要不然做到现在这么大都是侥幸?我观察很久很久了,觉得几乎在每一个领域,西方总有那么一小批人是非常富有创造性和高效的,且都是自觉地勤奋,跟西方底层的工人的懒惰与经常罢工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只是双拳难敌四手,在有代差的时候,豹式/虎式坦克可以横行一时,但是碰到只差一点的大批量T34坦克,法西斯们就该投降了

                那么是谁在自我牺牲顶住法西斯的猖狂进攻、用空间换时间、给我们争取时间建立高水平军备和战略预备队呢?答曰:最底层的中国民工。他们的辛勤工作,使得西方把制造业大量的搬到中国来,大大促进了其它相关产业的进步,而且是资金,技术,税收,见识水平,贸易渠道等全方位的进步。时间久而久之,就厚积薄发了,不就是造XXX吗?谁不会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是的,以前没见过,但是都见过了,这就是那些底层工人们的功劳。

                通宝推:清风居士,
              • 家园 是某S开头的IT企业么
              • 家园 书斋里编造神话,实践中打破神话哈:)

                我是早就不相信这世上存在什么神话了。越是神乎其神的东东我就越是怀疑,现实中哪会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 家园 技术产业就是每个技术进步要死掉一批企业的

            当时我们的电视企业都没有做研发是必须的这种思想。也是,当时CRT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了。正好赶上电视技术换代。你看现在照相技术换代,连柯达都死掉了。话说影印照相业已经发达了很久了。当初柯达甚至还是数码相机的先锋。可还是想脚踩两只船,不能全心全意地发展数码相机。最后下台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经过了抓大放小和几次市场优胜劣汰后,现在的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明显比以前强了很多。

            • 家园 其实不完全是思想的问题

              80年代的老国企是带有生产能力的行政和福利机构,其实不是企业,从一开始设计这个机构的时候就只有生产和福利目标而没有盈利目标。这种机构是整个计划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一环,相当于生产线上的一个工人,不需要在这个小机构内部决策自己的未来走向。

              这种机构不能参与市场竞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本来设计的时候就由政府承包了管理、策划、公关部门,国家一旦不管就相当于一家现代大型企业突然丢掉了大部分上层决策机构和跟客户打交道的渠道。

              想像一下,苹果一夜之间突然失去了CEO、CFO、各种CxO和广告、营销部门以及所有的连锁店,只剩下R&D、生产车间和发放员工福利的工会,这样的苹果即便还能生产iphone、还能研发,又算是个什么东西?没有客户经理的引导和用户的反馈,研发部门再积极又如何知道自己该研发什么呢?一个不完整的机构,思想再先进也无法运行,这就是80年代突然放手的现实。

              父母宠大的孩子,一旦突然放手都会有习惯和人格上的缺陷,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跟孩子是否聪明无关。但只要能熬过去,原来的经历总会成为未来的财富,原来的潜质终将发扬光大。

              通宝推:流云天下,随性自在,
              • 家园 有道理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原有的国有企业甚至连建制都不够完备。之后的抓大放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是这个过程太过痛苦。这种状况知道职业经理人的普及才慢慢的开始改变。

              • 家园 90年代以前的国企,实际上仅仅只是一个车间的角色

                计划经济时代,整个中国,才是一个完整的企业,一机部到七机部是几大分厂,各个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国企,扮演的仅仅是车间的角色。当年的国企,不负责研发决策,不需要负责营销,甚至不需要负责采购,营销采购都是国家计委的事,决策直接就是中央负责。让国企直接去面对市场竞争,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一个车间,没有决策,没有市场,甚至没有采购,怎么面对市场?所以转型期是痛苦的,但一旦转型成功,国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通宝推:随性自在,
            • 家园 你的评论更加公允,送花。

              CRT在当时并未走上技术的穷途末路,相反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应该对当时企业的判断产生了重大影响。我看过一些后期未能面世的短管CRT产品,从产品指标上看优于2010年的液晶电视。听显像管厂的技术人员讲未来还能如何如何,就属于自我慰籍了。

              另外当时还有液晶等离子之争,当时的液晶的机会可不如习总上位586机会大。当时三星等放话液晶是未来,一方面是给自己打气,另一方面是诱导公众选择液晶。就好比奥观海在竞选时要演讲要许诺一样,成王败寇而已。

              • 家园 我至今认为PDP比LCD好,可惜PDP已经式微了

                PDP是主动发光,变化只需接通切断微电路即可。LCD是靠液晶相位变化遮挡背光源的发光,液晶的分子转动与电路相比,相应显然是要慢些的。所以PDP的效果天然会比LCD好。

                PDP的弱点恐怕还是成本问题,成本问题恐怕一在于工艺,二在于技术的可扩散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