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为什么在近代500年间落后于西方-李约瑟问题 -- CaoMeng

共:💬41 🌺38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历代的精英们都是勤于钻文学和艺术的

          所以并不缺乏实践,但是由于没有清晰的概念和严禁的思维,我认为他们的成就仍然是有限的,至少与实验的量不成比例。

          先看音乐,中国古代琴谱不仅没有记载剑法,而且没有记载节奏,根本无法与五线谱相提并论。

          再看绘画,中国古代的画家们是无法画出栩栩如声的作品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他们没有透视的概念。

          不止是绘画,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没有形成科学的色彩理论,设计完全依靠个人的天分和直觉,普通人是无法学习和掌握的。

          最后是文学,我不认为我自己有能力比较中国和西方的文学。仅仅以我有限的观察,我觉得西方文学有能力描写内心活动,而中国古代文学是根本没有这种能力的。原因是西方的文学在研究人的时候是以清晰概念为基础的做系统的逻辑推理。

          老兄说的很对,我就是很cheap的扔一个猜想在这里,但是没有功力去证明。

          • 家园 你的猜想值得思考,但有些不用思考也实难苟同

            尤其是最后一个,诗歌是文学的一种,你认为唐诗宋词没有能力反映人的内心活动?

            需要我举例子吗?

          • 家园 推荐你去看一部电影

            Death Poet Society, 中文名春风化雨

            里面就把你的想法具象化了,教科书式的,比如对诗的评价,有横轴有纵轴

            结尾是,都是Bullshit,统统扔进垃圾堆

            再PS,觉得心理描写不够的,请去看金瓶梅

            再再PS,弗洛伊德算是描写心理大师了吧,可那不是科学,因为没法证伪。

        • 家园 其实前半段也是瞎扯。

          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工程师属于劳心治物,其科技成果往往被上层社会认为是“奇技淫巧”,所以地位不高。而士大夫阶层属于劳心治人,所获得的社会资源远高于科技人士阶层。

          语言严谨不严谨,与语种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完全在于人的书写方式。西方媒体上的胡言乱语没见识过?逻辑何在?

          • 家园 而今英美,工程师地位日益地下,数学牛人跑去墙街骗钱

            大抵社会成熟了,少了外在竞争对手,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就自然地跑去劳心者治人了。回顾冷战与冷战后的美英苏历史,会不会觉得东亚这里过早地统一,文明早熟了呢?

    • 家园 没有李约瑟这个好女婿,我们连四大发明是什么都不知道
    • 家园 关键的科技树爬错了

      基础科学:微积分没爬到

      工程技术:蒸汽机

      这个和星际发展科技树的道理差不多,

      日本没基础,明治维新后按照西方的科技树快速copy

      通宝推:xtqntd,
    • 家园 你这个题目很大了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早熟的文官体系,尤其是科举制度,保障了中华的国家机器始终不会被彻底粉碎,从而从物质上保障了中华文明的存续。

      能存续这么久,今天可以随便看古文字的文明,只此一家了(犹太文明也勉强算,但没有规模了)。

      其实任何文明就是一颗鸡蛋,就看你能不能把它放在棉花套里。希腊文明没有套,不就被一直掩埋到文艺复兴吗?

      科举真正的好处,不是选拔寒门,而是尽当时生产力的极限普及教育,并激发对帝国(也就是“组织”)的忠诚。

      世界上第一张纸币,是宋朝的“交子”,后来在明初,大明宝钞全国发行,同时收回铜币。发行纸币的第一前提是什么?老百姓要识字啊。你至少要识“壹贰参肆”吧。英国学者论证说,大明发宝钞时,全国初步识字的人口大约有1/4。

      一个文明走这么长的路了,有时点儿背是难免的,峰谷周期率嘛。

      以上几句,仅供参考,见笑了。

    • 家园 海盗战胜了农民,呵呵!

      进一步说,是海盗思维战胜了农民思维。

    • 家园 这事没那么复杂

      说地缘政治那就俗了,打个比方。

      3012年,地球统一鸟,且经有效排查,最近的外星文明都在N光年之外。

      那么,是去贸易殖民呢还是打招呼问好呢,好比两千年前阿克赛钦地区对汉武帝的价值。

      于是,地球文明在哲学上就心平气和知常达变了,体现在科技上,能攀就攀,不行就算,没有特别的紧迫性方向性。

      一万年以后,紫微星文明杀过来并感叹,为什么地球文明如此落后呢?

      探子回报:紫微星系环境得天独厚1光年内存在上百个文明体系,彼此连年征战弱肉强食血腥暴力,每一项科技进步,需求都是实实在在的,都是在灭九族的压力下取得的。

      东西方技术力量的差异,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吧,环境封闭了由不得你多开放,文明倒是无所谓进步落后的。

      • 家园 这个社会结构和主流文化还是有一些影响的吧。

        就是说要有一些人能够脱离生产,研究并且法律和社会可以保护研究成果。

        中国中央集权社会,有才学的人,主要去当官,做个文人骚客,风流一番。所以,即使出一些成绩,也由于基数小,数量上不足,而且,由于局限于小圈子,不容易被推广。

        而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僧侣们为了研究神学,创建了一些大学,并且并设了数理,哲学等的研究,这种专门教育和研究的场所,大大提高了科学的发展速度。而中世纪末期的大航海时代,重商主义开始流行,因此,通过改善生产效率获得财富也成为了可能。这个对于近似于自然经济的其他各国来说,显然领先了许多。

        当然,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对于地球的掠夺超过地球自身的积累速度,导致生活环境急剧恶化,加速人类的消亡速度,就是后话啦。这个也是一种类似于使用兴奋剂的过程,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未必就是一个好事情,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

        • 家园 你难道以为西方不想中央集权?

          非不想也,实不能也。

          没有做到,不是因为西方人劣等,更不是因为他们有所谓的“契约精神”。

          理由如上。地图如下。

          谁要想在这片区域“灭六国”,就必须先把航海技术搞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秦皇汉武则不用那么麻烦。当然,做到了也并不一定是好事,例如东方做到了,技术发展就停滞了。

          • 家园 西方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是因为教廷的原因

            所谓“君权神授”,实际意思是说那些国王啊女王啊什么的,想要继承王位,必须得到教廷的承认和授权,就跟当初中国周边的藩属国的新任国王必须让中央集团的中国皇帝承认和授权,是一样的。

            那么对教廷来说,当然是几十个分散的小国家好管理,怎么可能会承认和任命一个能统一欧洲的人来当国王呢?那样的话,教廷的地位还有谁在乎?看看拿破仑只不过能够横扫欧洲,都还没有统一欧洲呢,拿破仑要当法兰西皇帝,表面上还说要教廷任命一下,但是在真正实行典礼的时候,拿破仑很不客气,拿过王冠自己戴在头上,根本没有等教会的人给他戴。你说这种人,教会怎么可能不想办法收拾他呢,难道等到他统一了欧洲,还不更加把教会踩在脚下么?

            中国因为历来敬祖宗多过敬鬼神,而且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在中国境内并没有某种大的宗教势力,因此控制不了政治局势,所以中国可以建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国。

            而美国在美洲大陆能够统一大片领土,没有建成几十个独立的小国,就是因为美国接受的是新教,不承认教廷的领导。教会的力量一时半会控制不了美洲大陆,因此美国才能建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国。如果当时美国人都信天主教,任命个总统也需要教廷的“神授”的话,美国也必然会建成多个独立的小国。别的不说,华盛顿之后两个候选人竞争总统位置,教廷必然说,你俩别争,俺们给你们各自划一片区域,任命你俩都当“神授的”总统。到南北战争时候,教廷必然说,别打仗,要和平,南北各自建国,俺们奉上帝的旨意,各“神授”一个总统给你们。 这样就四个美国了。而拿下加利福尼亚等原墨西哥领土的领导人,必然也会得到教廷的封赏,说不定又“神授”一个新总统。对教廷来说,惠而不费,多“神授”几个国王总统什么的,还可以多收些教会税,还可以让这些国王总统争相讨好教廷,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你看欧洲是15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摒除了教廷对神权(进而对君权)的控制之后,欧洲才发展起来的。反观中国,从15世纪开始,儒家对社会的控制,已经从最初的政府控制儒家甚至打压儒家,变成了儒家全面控制从上到下的各个阶层,甚至已经超越宗教性质,比西方教廷对欧洲的控制还要严密了,这种情况下,技术发展才相对停滞的。在15世纪之前,中国尽管已经中央集团了1000多年,然而技术的发展仍然是处于世界前沿的。而西方分裂了那么多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可没啥领先的。

            所以说宗教才是对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今天中东科技发展落后也可以说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在伊斯兰教泛滥之前,人家的科技也不落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