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项羽建制史实之探微 -- 姚磊

共:💬33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别说这个“谢”字

                      看到回这么多贴积分又长了我很高兴呢

      • 家园 而且项羽和周天子汉天子不同

        他虽然强大到可以宰制天下,但到底还不过是又一个齐桓晋文罢了,并不是诸侯王的宗主,诸侯王不是他的臣子。诸侯王所辖土地也不是他的土地。

        所以要把诸侯王的土地和他自己的土地并举,说成都是他的,只是采用两种不同的平行管理制度很牵强。

        • 家园 回曹兄

          我从来没有说项羽和周天子相同。

          但是和刘邦是相同的,因为刘邦

          采用了项羽体制。

          当然不是说刘邦的情况和项羽完全一样,

          但是在体制的性质上是一样的。

          诸侯王不是项羽的臣子,那诸侯王也不是

          刘邦的臣子了?

          • 家园 对啊,诸侯王不是刘邦的臣子

            对啊,诸侯王也不是刘邦的臣子,所以在汉六年刘邦即皇帝位之前,无论怎么吹捧刘邦,也不能说他是以“郡国并行制”管理天下的

            • 家园 疑惑

              按你这么一说,原来当时不是刘邦在管理天下。

              那汉朝几十年都可以空白了为诸侯割据时代了。

              管理分几种,有直接管理,有间接管理。

              要是这样管理才算行政,那么联邦制国家首脑也算不上管理了。

    • 家园 别的不说,断章取义的事情就不要干了.

      1 太史公司马迁在其史记记载项羽一生波澜壮阔的经历后,曾感叹之:“然羽非有尺寸乘?耍?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也就是在秦灭汉兴的五年当中,是由项羽主控的五年,故司马迁曰“政由羽出”!

      太史公的评论还是转全了比较好吧.<<项羽本纪>>最后评论,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猩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似鹇つ吨?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显然,太史公说的“政由羽出”是三年亡秦这一段,而不包括五年灭楚.

      2 张良一针见血的指出天下豪杰跟随刘邦的原因不过为裂土分封而已,“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

      这段话也是讲全了比较好吧.<<留侯列传>>原文,

      ......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p魏?p燕?p赵?p齐?p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可见张良根本是否定分封的,也拿来当项羽分封的理论基础,这不是开留侯的玩笑.顶多可以说留侯认为诸侯追随刘邦的原因是希望能够被分封,但是坚决反对刘邦实行分封制.

      3 张耳陈馀更是对陈胜提出复立六国:“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後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策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原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後,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

      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

      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

      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策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陈

      涉不听,遂立为王。

      这一段说词明显是为了反对陈胜自立为王,而不是主张分封.也搬来作分封合理的论据?而且张耳陈余是为了给秦朝找麻烦才建议立诸侯后裔为王.按照这个逻辑,项羽分封是给谁找麻烦?岂不是自找麻烦?

      4 韩信说刘邦也建言“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这句话是韩信见到刘邦后长篇大论的一句.至少,也应该转全下面这一段吧.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

      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里面明明提到项羽"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背约分封不公道.不知道姚磊同学为什么反而在文中大谈项羽分封"第一原则是以军功大小论功分封"?韩信这个长篇大论中把您推崇的项羽贬了个一文不值,姚磊同学何以如此偏爱这一句?

      元宝推荐:香山居士,
      • 家园 回答

        第一,你以为司马迁说的政由项羽出,指的是灭秦三年?先不论司马迁的意思,这样符合历史吗?项羽是灭秦后才主持大权的,所以司马迁做秦楚之际月表,后来以义帝和项羽纪年。而不是前者。

        第二,你可以仔细看,张良是反对分封,反对如何分封的措施,是本质上反对分封吗?刘邦后来分封天下,包括封张良万户侯,张良什么时候反对过?包括那段张良明确表示天下豪杰是因为要封地才跟刘邦,张良反对的是现在封出去以至他们有了封地不再卖命了,可不是反对分封本身。刘邦定天下,张良还不是建议先封刘邦仇人?

        第三,张耳他们反对陈胜称王,是否就是反对分封本身?张耳是要求复活六国,和当时范增提议的完全是一个意思。

        我举的例子分两大类,一是要求裂土分封为自己,二是要求分封恢复旧国。这两者都是要求分封的社会基础。断章取义的是兄台吧,这些人 的目的当然不同,但是分封的要求是不变的吧?反对秦始皇单一郡县制是相同的吧?

        第四,项羽分封的原则我在文中包括,项羽的话以及后来项羽手下的话已经很明确了。有军功分封的原则,但是任何人分封都不可能完全公平,敌人污蔑不是很正常的吗?难道因为韩信贬低就说明项羽不是这个原则,你可以找找项羽分封的例子,找出大原则是不是以军功封赏。

        至于背怀王约,既然项羽按自己的原则分天下,你认为还可以遵守怀王的要求吗?如果这么说,刘邦封天下,把韩信贬了是不是也是背约呢?这么说刘邦的分封也一钱不值?

        另外请兄台注意,不是历史人物言行每一个字都是事实的,要合理考察其所言隐含的历史事实。也不是每个人的言行中仅有其要表达的主观意愿,从主观意愿中所透漏的客观历史事实也是重要历史依据。

        • 回答
          家园 汉初封候和封王是大不同的吧

          汉初功臣评定,诸侯王都没有参与。封侯者为家臣,封王者基本都独据一方。

        • 回答
          家园 不能苟同

          第一,你以为司马迁说的政由项羽出,指的是灭秦三年?先不论司马迁的意思,这样符合历史吗?项羽是灭秦后才主持大权的,所以司马迁做秦楚之际月表,后来以义帝和项羽纪年。而不是前者。

          是不是符合历史,各有各的看法,我不强求.但是拿纪年来做主政的证据实在荒唐.司马迁做秦楚之际月表,结束在项羽败亡.但是汉元年,田荣反叛,刘邦出兵定三秦;二年,汉定陇西、北地、上郡、渭南等,败于彭城,但是在荥阳成皋顶住了项羽攻势;三年,韩信大败魏豹,背水一战破赵;四年,韩信破齐;五年,亥下,项羽灭亡.难道一直到亥下时还能算项羽主政.而且"后来义帝和项羽纪年",好像仅限于秦楚之际月表吧.纪传中刘邦为汉王后就一律改用高祖纪年.即使在<<项羽本纪>>中,也是"秦二世三年","汉之元年"等等.是不是说从那时起项羽就要听刘邦的了?

          第二,你可以仔细看,张良是反对分封,反对如何分封的措施,是本质上反对分封吗?刘邦后来分封天下,包括封张良万户侯,张良什么时候反对过?包括那段张良明确表示天下豪杰是因为要封地才跟刘邦,张良反对的是现在封出去以至他们有了封地不再卖命了,可不是反对分封本身。刘邦定天下,张良还不是建议先封刘邦仇人?

          刘邦定天下张良是建议先封刘邦仇人,但是建议的是封侯而不是封王.二者差别,萧何为功臣之首,"糖衣炮弹"都算上最后不过一万五千户;陈平白登出奇谋救驾后不过一县,还是汉初功臣中唯一一位尽封一县的人,和诸侯王坐大有能力对抗中央的情势根本不一样,不用我多强调了吧.至于张良对分封诸王的态度,除了上面反对意见外,找遍史记汉书没有记载.张良有反对分封的言论,去纠缠是不是"本质上反对",有什么意义?况且他没有言辞明确支持分封.

          第三,张耳他们反对陈胜称王,是否就是反对分封本身?张耳是要求复活六国,和当时范增提议的完全是一个意思。

          我举的例子分两大类,一是要求裂土分封为自己,二是要求分封恢复旧国。这两者都是要求分封的社会基础。断章取义的是兄台吧,这些人 的目的当然不同,但是分封的要求是不变的吧?反对秦始皇单一郡县制是相同的吧?

          按照张耳原话,当时分封是给秦找麻烦的手段.秦灭亡后,给谁找麻烦呢?刘邦很清楚这一点而项羽不清楚.作为"在野党""执政党"政策是不一样的.按照您的逻辑,张良反对分封是是为了对抗项羽的权宜之计,那么这些话为什么不能看作对抗秦的权宜之计?

          第四,项羽分封的原则我在文中包括,项羽的话以及后来项羽手下的话已经很明确了。有军功分封的原则,但是任何人分封都不可能完全公平,敌人污蔑不是很正常的吗?难道因为韩信贬低就说明项羽不是这个原则,你可以找找项羽分封的例子,找出大原则是不是以军功封赏。

          至于背怀王约,既然项羽按自己的原则分天下,你认为还可以遵守怀王的要求吗?如果这么说,刘邦封天下,把韩信贬了是不是也是背约呢?这么说刘邦的分封也一钱不值?

          这一点您说对了.我确实认为刘邦分封是权宜之计,内心并不信任分封制度.张良劝说定都长安的说词就很清楚,

          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ヶ迹?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ズ?,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对"诸侯有变"是有所担心的.即使是同姓诸侯,刘邦也不放心,以至于刘濞上任时当面就问将来你不会造反吧.所以后来包括高祖在内的西汉朝廷对诸侯王一直是主动打压,一直到景帝镇压七国之乱.刘邦自己恐怕也不认为这个分封值几个钱.

          至于项羽分封的原则,<<张耳陈余列传>>中就说得很清楚:馀客多说项羽:“陈馀、张耳一体有功赵。”羽以馀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县封之。是不是军功第一,还真是很微妙.顶多可以说项羽在(包括形式上)臣服于自己的部下中时论功行赏.

          另外,断章取义的帽子不敢当.我顶多算"取义",可从不敢"断章".至于韩信的言词算不算"污蔑",汉五年就把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打得自刎,不是污蔑吧.

          • 家园 简答如下

            第一,司马迁毕竟是汉朝人,汉朝规定汉承秦制,硬要把秦灭接上汉,司马迁不用这个纪年用哪个,就好比现在还用公元呢。如果控制不住局面就不是主政的话,那么秦二世怎么算?头年就爆发起义,那更是没有主政了。按你这样的说法,只要有人造反或则当权者控制不住局面都是没有主政。这样算,中国有多少年主政,或则刘邦也没有主政过。一直到死都在平乱。

            第二,你还真扣字眼,那张良建议封韩信,这该是封王了吧?何况分封本来就包括封侯,不仅仅是分王才是分封。你说找不到张良支持分封,那张良建议项梁立韩王按你的意思也不是分封了。至于张良心理怎么想的我们无法知道,但是不管他出于策略还是别的原因,张良从头到尾都是支持分封的,也建议从王到侯的分封,,包括自己还是受益者。

            第三,我们研究历史,难道权益之计就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证据。或则张耳就是喜欢郡县,但是此时为什么立足分封,是制造麻烦还是真心拥护有什么区别?换了张耳当皇帝,恐怕他再也不会说要分封。同样项羽当然也想做秦始皇,可惜要考虑下面的意愿,这才是我引用的目的,才是当时社会潮流的基础。你连我的意思都没有懂,如何不是断章取义?

            再张良没有反对分封,而是如何分封的问题。难道一个人不许枪毙犯人,要用电刑,结论是他反对杀犯人?

            第四:刘邦是权宜之计,你如何知道项羽不是?项羽合并别人的地盘,难道不想多要?是人都想更多权益,还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条件。

            要是从内心打算,我看哪个统治者都想做“教主”呢,这样说每个人的政策都是不值一钱。

            项羽的封功原则清楚得很,但是没有任何人完全作到公平。只要大概符合就是,按你这样说,历史学家认为刘邦建立的军功制度,秦朝的军功制度都是假的,都可以找到几个不是那么符合。包括民主体制也可以找到专制的,独裁的也可以找到民主的。按你这么说,那根本没有任何原则了。

            断章取义还是留给你吧,我是没有办法在文章中把所有资料解释清楚,至少所用材料的正确性是没有问题的。至于韩信的言词算不算"污蔑",是看事实,不是看是否失败。如果这样说,gmd也失败,那么说gcd说的国民党的一切都是真的,都是客观的。

        • 回答
          家园 做学问就是要注意细节,以及历史纪录背后的真实含义

          希望赵括兄也能仔细写上一段,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如何?

          个人觉得,楼主的确是个认真做学问的人,这种态度首先就让人尊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