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许我永远得不到幸福(一) -- 长相忆

共:💬89 🌺36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倒不是等待别人给幸福

        我的问题恰恰在于早期用封闭自己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结果时间长了习惯戴面具,害怕向别人敞开内心,走不出去了。不是我在等别人给幸福,是即使别人上门了,我因为习惯了封闭自己,害怕陌生人进入我的生活带来未知的危险和伤害,就抢先把别人推出我的生活。

      • 家园 幸福不能等着别人给

        坚决同意!

        你还停留在幸福等着别人给的状态,可我觉得最靠谱的事情就是自己有能力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果失之东隅那就收之桑榆。

        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可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时失败,就像现在。所以不要悲观,不要抱怨,你不如自己强大起来,自己把自己和父母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即拯救自己又拯救父母。他们表现的不那么有爱,那么你就去爱他们好了。没有人会拒绝幸福,拒绝关爱。

        • 家园 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强大和包容,说起来总比做起来简单。

          我也希望我是强大的勇者,但现实是我似乎给不了自己幸福。但仍然谢谢你的鼓励!值得高兴的是,我和父母关系已经极大缓解,目前忧虑的不过是自己的问题。

      • 家园 幸福不能等着别人给

        坚决同意楼上的!

        你还停留在幸福等着别人给的状态。可我以为最靠谱的事情就是有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果失之东隅那就收之桑榆!

        你的父母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时失败了,作为他们的孩子,已长大成人的孩子,你有责任来关爱他们。所以强大起来,把自己和父母都当成自己心爱的孩子来关爱吧,如果你能想明白这些,你就会变的强大无比,而且非常幸福,这是多么好的事儿啊。

    • 家园 del
    • 家园 花慰:真诚的赤子之心,总有一个幸福在未来等着每个人
    • 家园 蕾丝边是这样炼成的???

    • 家园 无限同情!

      父母不可以选择,生活也不可能重来。

      只是你不要犯一个错误:父母是不可以报复的,否则你会更后悔。

      当他们需要你的爱的时候,不爱也伪装一下吧!

    • 家园 我觉得你到了你父母的年纪 就会发现他们对你的爱了

      爱有很多种 严格要求也是一种

      说实话 青春期谁都和父母闹很多的别扭 觉得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对 父母简直天生就是为了让我不好过而存在的 但是、但是我现在也快到他们的年纪了,我能理解一部分他们了 我相信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仅仅是方法不同罢了

      • 家园 看不出她妈怎么“爱”,严厉管教跟冷漠是两回事

        楼主的母亲不只是一个严厉而已,至少鱼汤事件中她的做法绝对不应该,就算开始呵斥一句,接下来就该帮女儿包扎之类。我父亲也属于严厉一类的,从同性相斥上说的话,我确实是仇恨过他的,但我还记得他骑自行车载我去打针的情景,到现在还记得。

      • 家园 至少母亲不爱她,严格和挑剔、忽视是两回事。

        我见过这样的妈妈,潜意识里恨孩子使她失去了一些东西。

        • 家园 你说到点子上了,严格和挑剔、忽视是两回事。

          母亲的挑剔和忽视给我性格造成了相当大的问题。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我和父母关系尚可,定期通电话,定期回家看望,也尽量不吵架。当然,比不了一些亲子关系很亲密的家庭,但我觉得已经不错了。

    • 家园 真是不值一提。

      我生于六十年代中期,我们这代人,好像没有几个孜孜于“父母的爱”的。我打上初中起,小毛小病就一直是自己解决,看病、打针、挂水就从不要人陪同。一直到现在还是这个习惯。我一个同学,小时候有一只眼睛稍有斜视,到了初二时,医学发展到可以手术矫正了,他家里就决定要给他动手术。那个年代,星期天医院是没有门诊的,平常日子,孩子要上学,大人要上班,都没空。但每星期五下午,学校不上课,于是这个下午就成为我同学去看医生的日子,家长还是要上班的,是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陪他,连确定手术日期都是他自己搞定的,只是到动手术那天,他父母才“出场”。可我们从没觉得这是父母不爱我们,我们反而觉得这都是平常小事,再正常不过。

      现在的年轻一代,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情感上,对父母的依赖似乎都过于强烈了。相比他们的长辈,也是过于敏感脆弱,这可不是好事。

      • 家园 巴浦洛夫

        不同意。

        不给肉吃,再怎么摇铃当狗也不会流口水的。

        如果父母真的爱子女,子女才不会这么“敏感”呢。

        这里就是因为父母真的不爱子女所以子女成长过程中才会把一些您看来不值一提的事情当成虐待或抛弃的迹象的。一旦这种关联建立起来了,生存的本能就在这里发挥作用了;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最伟大的财富。

        在受父母虐待/被父母抛弃后,大脑的另一种保护机制也会起作用。太令人伤心的事情可能会被选择性遗忘,需要循循善诱或者自身奋力回忆才可以想起来。选择性遗忘弄过火了就是抑郁症,回忆起来太多了就发疯。所以楼主这里说的很可能只是她父母对她的虐待行径的很小的(而且很可能是其中不太严重的)一部分。

        我估计您没挨过父母那种以泄愤为目的的殴打,也没怎么被父母讥笑过。我受到过,从小到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