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业评论:原教旨主义汉堡In-N-Out Burger -- 混天球

共:💬43 🌺2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In-n-Out是不错

      Five-Guys个人觉得不怎么样。

      都比不上Shake Shack.

    • 家园 分析的很到位,花一个

      国内短期出不了类似的企业。

      为啥?

      国内企业都是以上市为最终目的的,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老板不再那么积极想上市,可是他们手下的管理团队不是那么想的。

      上市后,就要追求扩张,高增长。。。blablabla,所以上市后的企业很难再维持以前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模式了。

      想起朋友的一个例子,她在美资的家族企业干了好多年,开始都很好,福利待遇,人文关怀什么的。后来那个家族不知道听谁的忽悠,把祖宗好好的产业卖给巴菲特了,对员工的影响就是降低工资,增加工作量,减少休假天数,家庭一样的氛围消失殆尽。。。。

    • 家园 吃过SFO附近的一家In-N-Out

      感觉很一般,分量太少,肉不新鲜。就餐环境恶劣,人很多很吵,地板也不干净。

      想起Scent of a Woman里面纽约大饭店里三十几美元的burger(还是1992年的美元),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子。

      • 家园 人家就想让你赶快吃完走人。

        他家就靠翻台速度了。 毕竟每个汉堡那么便宜。

      • 家园 你可以吃4x4呀

        他家的装修和菜单从1950年代就没怎么变过,看着很老气。

        就餐环境恶劣,人很多很吵

        这说明生意好。午餐时间,In-N-Out和 Five Guys平均排队30人左右,不是盖的。

        地板也不干净

        实际上Five Guys一大特色是进门排队是一人一个纸杯子,门口放一个大桶,装满了新鲜的烤花生,随便吃,随便拿,吃完了皮可以扔地上。很多顾客扔的不亦乐乎。这样的餐馆还有挺多,比如Logan, Texas Roadhouse,等等。地板肯定都不干净。

    • 家园 难怪俺当初没听说过

      在学校解决午饭问题,除了实验室旁边的一家中餐馆,就只认Buger King。若干年后,在德国又一次见到Buger King的招牌,差点泪流满面,拖着领导和几个没去过米国的哥们儿,一定要让他们尝尝汉堡包。

    • 家园 它也是林书豪球打得那么好的原因

      看了你的介绍才知道问什么Jeremy Lin一个劲地说如何想念In-N-Out Burger,可惜本人不住在那两个州。

      看来我要不搬家的话,我就得学会忘记让我儿子进NBA打球的梦想。

    • 家园 想起我以前看过的《Small Giants》那本书

      家族企业坚持“不做大”,最后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In-N-Out可能也是这样类型的。

      国内的餐饮行业与之相似的,我觉得其实不是全国布点的海底捞,而是主攻浙江的外婆家。

      很喜欢仁兄的这些商业评论。受教很多。请继续!

      • 家园 谢兄鼓励

        他们也想做大,但是坚持服从约束条件,就是自己培养的合格经理。外婆家兄给多讲讲?这个得有亲身体验才行。海底捞和In-N-Out的近似点是用精神上的东西来支撑企业的发展。当然这和传销,卖保险,李阳英语的那种激励不一样。那个著名的问题:海底捞能否复制?兄以为如何?

        我觉得不能复制了。要当教主,必须得身先士卒。现在的年代,有资本的不会去辛苦当那个教主。还愿意当教主的,现在的年代(除非出现重大改革)已经没有什么机会让他们成长资本。

        事实上,有点心酸的是海底捞自己能否坚持他们的成长模式都是个问题。每年20多亿的销售,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能容得你走自己的路呢。

        张勇曾坦言,海底捞是一家“平民公司”,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背景,现在正在逐步做大,而且会越来越大。“生意越大,麻烦越多;如果我们是上市公司,碰到惹不起的人和麻烦,可能就多一层保护,至少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也会帮帮我们”。

        • 家园 餐饮业的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除非开的是mom and pop那种特色私房餐馆,否则做到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必然是连锁店,这时候就得放弃对明星厨师的依赖,就得建设大型的中央厨房,加强集中的采购和配送。意味着,老板必须在个人特色和标准化之间采取一些平衡的做法。

          我觉得这些标准化不难做,只要企业家往里砸钱,谁都可以复制出类似真功夫、大娘水饺、乡村基这种快餐企业。就算俏江南、顺峰这种所谓高端连锁中餐也毫无特别之处。

          说白了餐饮的标准化管理的门槛根本就不高,餐饮这东西毕竟不是rocket science。真正的运营窍门,或者说门槛,我觉得是两个。第一是所谓的“街头智慧”,怎样摆平公安、卫生、消防、城管、工商、税务各个衙门。如果摆不平,这些部门就会变成你的股东,人家还不用出资。第二是服务,服务是比街头智慧更高的门槛,这是海底捞成为海底捞的关键。如果只吃火锅,小肥羊、澳门豆捞,这些店的口味跟海底捞差异有限,但服务差的太多。我最近和上海一个中餐连锁企业老板见面,他的餐饮企业做的也很大了,和海底捞的老板也很熟。他说给服务员的奖金不比海底捞少,可是死活做不出海底捞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可见服务不是花钱就能砸出来的。

          外婆家的优点不在于服务而在市场定位明确。杭州的门店几乎都要排队等号,等半个小时算运气好。这种景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肯定不是靠短期的营销攻势或者打折得来的。我觉得他的定位是中低收入人群,聪明在于为这些人创造了体面的环境:优雅的装修,高档的商圈,客单价只30元,快餐价格享受商务感受。外婆家的长期问题也许是盈利能力,有点赔本赚吆喝的感觉。不过,做small giants的企业家也许没几个是奔着钱去的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外婆家在宁波就开了一家,

          一直听说生意好,有天中午逛街就去看一下,一拿号,吓死了,前面还有80多桌在等,没吃就就走了。后来找了个周五晚上边陪老婆逛街边等,6点半等到8点半才吃上啊。不过菜的味道还可以,最主要的是便宜啊,可乐一听卖2.5,都和路边摊的价格一样了,就是他的包厢不行啊,开放式的,吃饭感觉很吵

    • 家园 吃过,手里还有他的礼品卡没有花掉

      味道确实不错,不过里面的背景还真是不了解。

      文章结尾的思考题太难了,什么时候公布答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