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WG和八九 -- 本嘉明

共:💬175 🌺1405 🌵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WG和八九

    先说句题外话。

    葡萄,你真的不适合做宣传。

    “WG就是好”这么个题材,其实还蛮不错的,你勤勤恳恳专心做了几年,就好比一个庄家只围着一个股票,忙忙碌碌了几年,但股价增长仍不如预期,有点做僵了。怎么回事呢?

    首先是你太固执。做宣传,跟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当销售总监,或者追一个校花MM,是一回事,你要观察客户的需求,柔软自己的身段。大家议论你的文风,好几年了,你考虑改进过吗?

    其次,是你的粉丝只会追捧,让你骄傲了,固步自封了。宣传,就是思想上的短兵相接,你的格斗技巧不行。

    书归正传。你既然点了菜,认为WG和八九完全无关,小本我又胡说八道,不能自圆其说了,那么今天其他就不谈,单说这一话题。当然,要说八九,比我有资格的前辈多的是,不过我身临其境,跟你说说也是勉强将就的。

    (一)

    不错,89中,学生是被当枪使了。

    我把这个“当枪使”,切割成三部分:

    1) 给海外势力当枪使。这个,大约占20%。这些海外势力,是美国日本台湾香港官方半官方的很多组织,在整个事件中出人力(出谋划策)财力物力,背后操纵这场中国首次的颜色革命。

    2) 给“当局里的开明派”当枪使,这占10%。所谓当局,就是党的当权派,所对应的“人民”,就是除了国家暴力机关(军队,情报)以外社会各界大多数国民,包括大多数普通党员。

    3) 给“人民”当枪使,这占70%。

    事后批判“风波”时,刻意强调了前两点,回避了第三点。

    至于风波的起因,官方现在允许的,人畜无害的正统观点,是胡逝世+闯物价关失败+官倒。但这三件事,没有对人民基本生活构成致命的冲击,当时生活水准仍在逐年提高,没有过不下去,比起三年自然灾害,算是好的。为什么问题就恶化了?

    学生们打出的口号,初期是博人民的同情,是“拥护党,反官倒”,后来层层加码,直到逼宫,要结束老人政Z。这每次推出加码口号,都是小心翼翼试探社会各界的反应,人民接受了,就铺开。这等于是炒股做庄,股价每突破一次,就盘实,然后再上,温水煮青蛙。当局的保守派对此极为警惕,一直在多方阻击,但学生的口号越来越激进,对当局的开价越来越高,阻挡不住。这其中,尤其是中后期,关键因素,就是全国人民对学生暗暗地同情和支持,以及北京城乡人民公开地同情和支持。敌对势力的人财物支援,只是启动了萌芽,后来就自行发展了。

    那么我的问题就很简单:物价改革,只不过使北京的老爷儿们晚上在大杂院支桌喝酒的时候,不能削三根黄瓜了,只能削两根了。就这,就能让大家拍案而起,提着脑袋去堵军车进城?

    WG前,党的威信犹存;WG一开,老二老三屡屡打倒,不得好死,民怨沸腾,党的威信,虽然不是皇帝的新衣,也已经捉襟见肘了。89一起,当局迅速丧失议价空间,就是因为民众对党疏离,对学生亲近。学生,是人民的“枪”,人民的代言人,人民的子弟,当时北京社会各界同学生(包括大批外地来京学生)的关系,只能用“鱼水之情”来形容。军队开枪进城时,唱着国际歌,去用石块阻挡军队的,主要是北京市民,其次是学生。

    没有WG,人民不会那么明显地站队,那么大比数地倒过去,直至默认“最最反动”的政治要求出笼;没有WG,当局还有多种筹码,89不一定那么急转直下地发展。可以说,人们很讨厌WG那种运动,其实每个国家都会有问题,有了问题用什么方式寻求解决,这也是很大个事,慢一点迟钝点低烈度的方法,最终也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当年的人民几乎是抛弃党,就因为党有这个天生基因,有这个冲动,说不定啥时候又运动了,所以人民想CHANGE。当时只要广大群众站出来说:“学生娃娃,你们这个口号就不对了,反党那就过头了。”事情或许可以遏制,缓慢降温。

    比较讽刺的是,邓公是反WG的受益人,但开枪,首先保了当局,其次保了WG。如果变天,WG就变成德国的纳粹运动,台湾的二二八。不但修史建馆,刨根问底,而且言论钳制。新左派们这几年说的话,很可能100%是敏感瓷,1%就够判刑。

    89的一个极大后续发展,是苏东波。因为89开枪,导致苏东的社会主义政权们无法开枪,无力开枪,被历史的狂潮冲决。这一块,我将来再给大家八卦。

    (二)

    葡萄,我直言不讳一点,你不要生气。

    一, 爆内幕是好事,但你的功利性比较强。

    说简单点,就是你欺负我们读者(这样说,好记一点,没别的意思)。好比说有两个内幕消息,是互相克制,互相平衡的,感觉上你只报了其中一个,藏起了另一个(或者别人只泄露给你一个)。比如前一段,力挺B公,仿佛重Q那个位置多么重要,上峰力求B公去干,谁看不到这一点,那是要被“晃点”的,诸如此类吧。

    我们大家当然很喜欢看内幕,但大家的时间无偿贡献出来,追着你看,就是一个消费者,希望看到保证质量的内幕,而不是被一味地片面误导。如果那样,还不如没有你这内幕,我们转而去看社会上流传的“遥言”,倒比较全面,说啥的都有。

    所谓平衡报道的原则是:你自律,觉得可以平衡了,就公开报道;如果平衡被破坏,就宁可不报道。如果相生相克的两个内幕,你都知道了,但只允许你爆一个,你应该有主见,不爆。

    二, 爆完内幕,不应该加太多的点评

    因为有些点评,比如“卷轴”什么的,我们不容易理解,觉得太飘渺了,连带影响到内幕和你原创思想的可信度。

    三, 不要太迷信“古罗马”

    这等于说,今天的湖南省建设不好,回去看看楚襄王是怎么搞的,这怎么管用呢?

    美国自称“新罗马”,但人家骨子里是立足现实独创的,只不过表面上附庸风雅,就好比曾国藩在死人堆里功成名就后,自称是曾子后裔。

    四,我不是说你了解的那30年几个当权家族的恩怨不重要,但在历史的大潮前,任何家族都是渺小的,齐奥赛斯库,通吃东西方,一夜间说垮就垮了。侯门深如海,你站在侯门里,重重屋檐遮了你的望眼啊。

    ****

    葡萄,你是左派里难得的大才,是有机会建功立业的,在少数几个方面强化一下,说不定就真的举重若轻了。其实你的思想里有很多闪光点,你一直坚持的这套理论(片面地说,“WG至上”论吧,还是为了好记哈,勿怪),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最近这段时间,我感觉你越弄越糟了,反而要把好东西也赔掉了。我支持左右共生,这个关头,希望你能站出来挑大梁,不要再原地踏步了。

    你就把我当少林寺的十八铜人阵好了,我陪你练。

    你如果认为我说的不对,就一笑而过吧,海涵海涵。

    葡萄:很坦率的说话到这里你除了心证之外就是诡辩了

    通宝推:喝咖啡就煎饼,XemK,goodgunner,mezhan,梓童,拿不准,煮酒正熟,水随天去秋无际,MOMOZONE,七宗罪,leqian,夏侯,
    • 家园 有个疑问

      WG前,党的威信犹存;WG一开,老二老三屡屡打倒,不得好死,民怨沸腾,党的威信,虽然不是皇帝的新衣,也已经捉襟见肘了。

      wg前前后后到89那么多年,到底wg让党威信无存,还是官僚主义抬头逐渐失去了人心。

      威信无存是结果,wg是其中一个因素。

      有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好比人感冒了,然后来个猛药,结果就不好了。

      是药过猛有问题,被骂了几十年了,就不该检讨一下感冒病毒。药的疗效不好,部分也因为感冒病毒变异作祟。

      再说明太祖,杀的人多吧,别说老二老三了,功勋的,官僚的,人头收割了几茬,威信捉襟见肘了?

      不同意wg至上,但之前社会,至少个人从小接触的信息,都是全面否定wg

      现在才开始感觉到身边逐渐有人转变这种看法。

      • 家园 官僚是官僚,勋贵是勋贵

        七十年代最后那几年的变革,说白了就是新兴官僚阶层斗不过勋一代的结果;八十年代那几次,还是新兴官僚阶层(换了拨人)斗不过勋一代的结果;92年同样勉强可算是新兴官僚阶层斗不过勋一代的结果。

        然后官僚阶层就老实了,他们在等着二代、三代……,N代后的质量下降。

    • 家园 膜拜亲历者

      当时我还是孩子,课间同学们在黑板写“邓小平大王八”的年龄。

      我的印象,当时宣传主要是反腐败,反官倒。老百姓很支持也是为这个口号。物价问题没有提过。这事后来赵紫阳还专门写书,说当时物价闯关,老百姓有怨言,但是没人在六四里提物价。大概物价是他的锅,他要撇清关系。

      胡耀邦也是后来长大听说的,那个时候大人谈论,也没人提他。

      这两件事,我后来觉得还是宣传部门用来甩锅转移注意的。本来是左派的民意,他们非要拧巴成右派的活动。套用他们的话语,本来九个指头(左派)和一个指头(右派)的关系,他们非要反转下。

    • 家园 啥也不说,

      只贴两个视频地址,也不知失效没有。

      http://www.chinatoday.com/history/tiananmen_1989/tiananmen_1989_home.ht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sixfourevent/atvnews

    • 家园 木樨地的疑问

      这里我想说两件事,不吐不快。

      一,我对于在这篇里,同葡萄争论,现在是后悔的,但过了修改期限,已经无法修改,放在那里,自己目不忍睹。我也希望大家,无视这些意气用事的话。对于葡萄兄,我也要说一句抱歉。观点我在逐步调适,基本的立场现在还没有变,但这么交锋,不合适。

      二,八平方期间,有一位在纽约大学当教授的华侨,熊玠先生,恰住在北京饭店,他和一些西方人士交流,了解到一个特殊事件。

      63夜,路透社北京分社主任及一名同事,在长安街西侧,公主坟木樨地那一带的现场。据他们说,当时进城部队,列队行进避免单兵脱队,但军人都徒手,枪支集中放在军车上慢速随行。熊教授在北京饭店阳台遥望从东面进入长安街的军队,也是如此,双方可以印证。

      但在半途中,由西侧来的军车被暴徒抢劫。暴徒获得枪支后,掉头向徒手的士兵扫射,据说当场打死军人百人以上。部队随后夺回枪支后,即开始破禁开枪,打死至少两倍于部队的伤亡人数。

      这位路透社主任把目睹的真相,告诉了熊教授和《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纪思道(Nicholas D Kristof)。该主任誓言要秉笔说出真相,但回国后就没有音讯了(当时要这么说,在西方世界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的了)。倒是纪思道随后花数月时间明察暗访,确认属实后,在《NewYork Times Week In REview》曾发表文章记叙此事。

      此事的诡吊之处甚多。一,部队即便徒手,对武器车的警备一定是相当严密的,单靠拿着棍棒砖头的暴徒,不可能迅速驱散精锐的警卫。二,即便军车落入普通群众手里,当时会使用枪支的社会人员不多,较大可能是退伍军人或基干民兵,这些人都是成分好思想端正的,不大可能对徒手的军人开枪(除非有前因)。三,军队猝不及防,说明当时对密集的军队行列开枪的不止一人,因为一支冲锋枪一弹夹也只有30发子弹,不可能迅速导致上百军人中弹。军人训练有素,一听枪响都会卧倒隐蔽。四,此事正好说明暴徒的残忍和军队开枪还击的正当性,但至今20余年,当局讳莫如深。

      此事件肯定不简单,涉及的暴徒看来也相当冷酷专业。权衡前因后果,当局采取“抹去”的处理,一定有其道理。但由于记述此事的当事人还在世,因此事件本身应该可以设法求证。目前公开说过此事的,就是熊教授;纪思道当年的文章,我没有查到。

      历史就是历史,不论我们站在这一事件的哪一边,我们要尊重事实的原貌。此事进一步的挖掘,恐怕要靠大家的努力,这里我只是说明一下,有这么一个线索。

      通宝推:盲人摸象,审度,陈王奋起,煮酒正熟,桥上,
      • 家园 有个想法,请让我来假设一下

        不好意思啊接下来这个假设要说的比较模糊暧昧,不是我说不清楚,也不是我故弄玄虚。

        如果最高层已经决定要用最强硬手段了,已经决定要让大家伙见点颜色了,那么就有个最大难题摆在他们面前:那个时候的人民子弟敢执行这个命令吗?

        或者换个问法,怎么样做才能让人民的子弟放下心理负担,毫不犹豫的坚决执行这个残酷命令呢?

      • 家园 我觉得最大可能就是假造的

        经历这事的人很多,绝大部分健在。很容易辟谣。

        • 家园 还用说吗,一眼假

          海外年年纪念大事件,从来也没有考证出这么些骇人听闻的事情来。民运里有搞专题调查研究的,天安门母亲也一直致力于搜集整理遇难者名单。大事件里死亡的军人就那十几个获得共和国卫士称号的,而遇难群众最多的,就是在6月3日深夜和6月4日凌晨,倒在38军自西向东的开进路线上。

      • 家园 “当场打死军人百人以上”太夸张了吧

        整件事情牺牲的军人加起来不到二十人吧,其中还包括车祸死亡以及心脏病突发死亡的

        • 家园 我说了出处

          我自己也没有能力求证,只是提供一个线索。

          5月35号的事,最大的伤亡,不是凌晨清场那一段,而是35号,36号两天里,北京市民上街后大骇,很多人忍不住质问军人,结果子弹过来。其中尤以南城百姓为多,南城多是北京城里的“低端人口”,但引水贩浆之流,正是侠者所在。

          鹅城的血性被杀下去了,但至少我们知道了,鹅人是怎么样的爷儿们。

      • 家园 啥话都有人信呢
      • 家园 我的很多老师、师兄是亲历者

        他们没有提到类似事件。一辆被人群踩变形的自行车圈还丢在实验室某个角落当文物。某个老师给每届新生讲了十几年自己单车沿长安街入城的英雄事迹。木樨地开枪是先向地下打撵人,然后慢慢抬高,直到达到人的身上,娃们开始以为是吓唬人,大概过于兴奋不知道痛,低头看见血才开始四散奔逃。这个自行车圈于是遭难。这些师兄随后很多人都出国了,现在有几个千人计划回国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提起这事。

        通宝推:八段锦,审度,
      • 家园 当真要去调查就问问当时住在木樨地长安街上的居民

        这些亲历者不在少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