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江山解码-以谋士的视角看历史 -- 秦纵轩

共:💬35 🌺28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诺夫哥罗德不是俄国

            诺夫哥罗德看成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这是有争议的,按照马克思的意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俄罗斯在伊凡雷帝之前根本就是个游牧国家~

            • 家园 1487年莫斯科大公国兼并诺夫哥罗德

              到1617年,俄罗斯和瑞典议和,割让芬兰湾沿岸的土地为止,这段时间,总是俄罗斯历史吧。这段时间内,俄罗斯在芬兰湾沿岸有一小块出海口(和现在俄罗斯的出海口大小类似),但老熊总不知足,和瑞典、波兰打了很长时间战争,试图夺取现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领地,结果偷鸡不成失把米,终于在1598-1613的混乱时间内,被波兰、瑞典打败,失掉大片领土,波兰人两度支持伪沙皇,甚至占领莫斯科,几乎把俄罗斯灭国。瑞典人也占领了芬兰湾沿岸直到诺夫哥罗德 一带的领土,1617年的合约,俄国人收复诺夫哥罗德,但出海口一直没有夺回来,所以彼得大帝最低目标只不过是要收复旧疆罢了,当然打赢了,顺带多抢了一些

              • 家园 请注意彼得一世

                整理一下我的思路

                古代俄国是一群游牧征服者建立的,“俄罗斯的首都,留里克建在诺夫哥罗德,奥列格迁至基辅,而斯维亚托斯拉夫又企图建在保加利亚,这种迁都本身无疑证明了入侵者只是在探索道路,只是把俄罗斯当做继续南下的落脚点”,只是“由于齐米斯基统治下的东罗马帝国的抵抗,最终才把落脚点放在俄罗斯的”

                引用的这两段是在证明,俄罗斯民族寻求出海口这个欲望,在彼得一世之前是不存在的。彼得登基之前游历西欧诸国,对海洋在增强国力寻求财富有了一个很直观的印象,登基之后种种行为。数次针对瑞典的战争,以及对民族经济思维诸方面的改造,才把寻求出海口这一印记深深刻在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之上。

                彼得大帝被称作是近代俄国之父,不是没有道理的。

                • 家园 彼得登基之前游历西欧诸国也不对

                  游历西欧诸国是他正式掌权之后。但这次游历非常重要,俄国熊的领土野心一直是那么强,即使是弱智费多尔沙皇,也成功的从瑞典手里夺回了一次出海口(雷帝时代失掉的)。而且,俄国的产品必须要输出到西欧才能换回自己所需,因此没有一代沙皇不重视海外贸易的。但是,只有彼得下定决心向西方全面学习,几乎凭一己之力,让俄国变了样,惟其如此,俄国才有夺得和巩固沿海领土的实力

                • 家园 不同意见,目前的历史教科书太过强调彼得大帝的作用了

                  1 “古代俄国是一群游牧征服者建立的”这是常识错误,瓦兰人虽然是征服者,却不是游牧民族;而且你讨论的是基辅罗斯,那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俄罗斯(基辅罗斯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共同源头)

                  2 近代的俄国是从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起来的,莫斯科一开始确实是个内陆国,而且里海-黑海北的大平原,还在钦察汗国和其后分裂的游牧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等)统治之下,俄国作为农业国,与之交战不利(克里米亚汗国在157x年,曾大掠莫斯科,抓走数万俘虏;俄国搞到黑海海口比波罗地还要晚)

                  3 但是,莫斯科1478年占领诺夫哥罗德之后,就已经同时拥有白海和 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了,而诺夫哥罗德本身就是海外贸易起家的,是汉萨同盟最东的据点;伊凡雷帝时期,英国人已经建立了莫斯科东方公司,专门和俄国交易,谁说俄国不重视出海口了?伊凡雷帝和波兰争夺利沃尼亚恶战十几年呢

                  4 1598-1610年间,俄罗斯发生王位争斗,被波波和瑞典痛打,国力大损;但俄国其实并未放弃扩张的打算,只是力量不足,而且1648年乌克兰起义之后,俄国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合并乌克兰(乌克兰本身有自立的意思,而波波战斗力尚强,火鸡国也插手)

                  5 彼得比他之前的皇帝强的地方,是他全力向西方学习,从而让俄国具备了扩张的国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