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续】大手术[上] -- 老顽童

共:💬51 🌺30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给红包办不好,这个就是你的理解有偏差了

            但凡是一个有点责任心的医生,没有一个想把手术做坏的,对待每一台手术,不管送没送红包,找没找熟人,都是要尽心尽力做好的。没有一个医生想惹医疗纠纷的,你以为医疗纠纷那么好处理啊,出了纠纷不但要赔钱,还要受到医院处分,以后晋职称都受影响。再说,跟你一个科室竞争的医生巴不得你出纠纷呢,这样他就能多收病人,多赚钱了!外科医生要看口碑的,我想每一个患者看病前,都要打听一下这个医生水平如何,经常出医疗纠纷的医生你敢找他看病吗?医生没像你说的那么不堪,不给红包就手术漫不经心,就要手术出医疗事故。

            医生,现在大家的压力都很大,每天可谓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处理不当,出医疗纠纷,生怕自己跟别人解释的不到位,被病人砍了!

            还有送没送红包的区别就是,可能术后主刀医生查房的时候能往你的病床前多跑几趟,多跟你耐心的聊几句,用药的时候可能会给你用点便宜的!所以我作为一个医生的建议,大家都不要给医生送红包!

            • 家园 同意,还是以北医三院为例

              几十年来我没少去,尤其岳父是老病号,家人前后在三院做的手术也有4、5次了,关于是否送红包的问题,多次跟同病房病人的探讨,大家有不送的,并未遇到明显的怠慢。我们胆儿小,每次不敢不送,大夫也毫不客气的收。这点还是有心有微言的。利用病人的弱势地位收钱,多少不义

            • 家园 我的经验,在重要场合医生还是靠得住的

              自己和家人经历过几次手术,当时十分紧急,主治医生体现的专业和敬业还是很感人的。但是某些年青的年轻医生,刚毕业或进修阶段的,工作责任心和为人态度很不好,给我家人也带来了相当大的痛苦。从这点来说,医德医风在年轻一代的培养传承相当重要。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医生,从小就生活在金钱至上的年代,尤其令人担心在医术之外的仁心。

              • 家园 医生这职业成魔要么成圣。

                河里的人说的,我想也是,看了多少生死离别。我被高度怀疑癌症的时候做活体检查的时候去拿结果,结果是放在筐子里自己拿的,可能是怕亲手给病人接受不了什么的吧,知道是拿这样的结果的护士的态度也不是很好,就在那里,自己去拿吧!那语气没话说了。上一个未分化癌,下一个菱癌我的夹在中间吓都吓死了,手都在发抖。年轻的医生好的也碰到过挂号都不要我的,直接看病了,很耐心态度很好,星期六下午没人上班,要不去急诊看结果要住店到星期一。拿医生也挺年轻的,中国人越来越不像中国人但还是有传统的国人。

                • 家园 医生也是人,和大家一样

                  也会有喜怒哀乐,有好人,也有不那么好的,只是从事的职业比较神秘,正如你说的,看多了生离死别,有时候比较“麻木”,或者说冷漠,但是也是职业要求,不然大家天天哭哭啼啼,怎么工作啊?大家有时候不太理解。

                  经常有同事去美国医院交流访问,回来就是感慨,美国医生收入好高!地位也高!工作一点也不忙!竟然还有秘书帮你打报告!羡慕的不得了。说到水平,感觉也就那么回事,一点也不高。还有就是那里医生对待病人态度真好,仔细的询问,做检查时有护士陪同,大家感觉都很好,那和中国一样,搞得和菜市场一样。不过这是有代价的,背后高昂的医药费不是中国能接受的,医护人员的高收入也是中国承担不起的,也算是一个围城吧。

                  • 家园 有秘书帮打报告的医生?算了吧。

                    那种医生如果普及的话,那真的是根本没办法看病了,普通的农民或者小老百姓那里看的起那样的医生啊,至于医术我不觉的会有什么提升的。

                    • 家园 所以不可能学美国的

                      而且我觉得美国的做法根本不适合中国,中国就是个发展中国家,不能去和发达国家比较谁更住的房子更大,车更好,收入更高!有些宣传就是别有用心胡扯而已。很多事情要看国情的,脱离实际照搬别人的做法就是祸国殃民!但是借鉴人家一些好的做法还是可取的,比如严格医师准入制度,提高医生素质,保障医生的合法权益,还是值得学习的。

              • 家园 社会大环境如此,不能要求别人都是圣人

                社会风气不好转,光去埋怨医生这个群体是没用的。

                要是发现自己周围小孩品行好,学习好的话,建议他或她去报考医学院校吧,让他或她读个十几年书,能留下来的可以说都具有一颗博爱的心!

              • 家园 嗯,也算是中国特色了,关键时刻要顶上啊

                我所接触的绝大部分医生,都是很敬业的,关键时刻绝对能顶上的,也可能跟我所在的医院是医学院的附院有关,治疗什么的都是比较正规的。

                非典的时候,应该是中国医生地位最高的时候,很多人都去了不知生死的前线抗击非典,这时候中国医院行政部分属性就显现出来了,上级给你压力你必须上,不然就撤职、下岗,当时的媒体妓者们也是一片赞扬声,什么白衣天使啊都是甜甜的叫着,社会对医生的观感也变了,突然这些白眼狼们瞬间高尚了;结果非典过去没多久,医生们还没出这种崇高中走出来,媒体妓者们就开始“南方体了”,什么八毛钱治疗巨结肠,缝肛门事件这类耸人听闻的新闻层出不穷啊,后来八毛钱事件被打脸后媒体们也不深入报道了。中国的看病难,看病贵,难不成是医生多收钱、吃药物回扣造成的吗,难道国外的医院收费很便宜吗?说到底医疗改革难还是国家投入太少,举个例子说医保病人,在我这个城市,医保病人住院,可以不交或者只交很少的押金就能住院,然后住院后医院把账单给医保局,医保局跟医院结算;现在的情况是病人出院了,账单给了医保局了,医保局一看账单,说这些药物、这些治疗都不是医保范围内的,你们医院用了,我们没法给你们报,这部分你们医院要自己承担,结果就是医院收的医保病人越多,医院越亏钱,医保局给医院的报销总量也是有名额的,结果各个科室,各个医生都有医保名额,每个月收治的医保病人都是有限度的,多了就要赔钱了,这样大家怎么有积极性收治医保病人呢?对了,人家人民日报还是新闻联播不是说了吗,世界上没有完全免费医疗的国家,都是要病人自己掏一部分钱的,只有古巴免费医疗,但是只能保证很初级的医疗,这潜台词不就是咱们中国的医保也是不错的,你们这帮屁民别想着免费医疗,我们是不会大量投入的!!!

                我也接触过不少县级医院的医生,他们诊疗过程有时确实不是太合适,但是也绝对是会为病人着想的。红包、药物回扣,要说哪个临床大夫从没有收过,我是不大相信的,大环境如此,正常收入就是这么低,国家不投入,医院赚了钱后不知道钱都去哪了,后勤臃肿,一堆吃闲饭不干活的,医院有了钱就疯狂盖楼,疯狂买设备。中国的医疗是要改革了,要好好改改了,单看这个医院教育就够乱的,有3年制的专科,有5,6年制的本科,有7年制的本硕连读,有8年制的本硕博连读,有3+2的专升本;本科后有3年制的硕士,有2年制的硕士,有5年的硕博连读;硕士后有3年的博士,有4年制的博士;硕士、博士还分临床型和科研型的;是不是够乱的,这绝对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医学教育体系了,别看人家印度其他地方乱,但是人家的医学教育绝对不乱,人家可是直接跟欧美看齐的。你连医学教育都不能理顺,还去谈医疗改革,制度制定了,没有合适的人去实施也是空中楼阁,再说连制度还没有了,中国医改的路我看长着呢。

                不说了,一堆牢骚,该干活还得好好干活,干活去了!

                通宝推:土八路,
                • 家园 医改,医改,没有医生参与怎么也改不好

                  就和改革一样,大家都在叫改革,至于怎么改都是自说自话。医改就是这样,谁也可以说说医改,就是医生自己没有发言权。出主意的都不知道是哪路神仙,改来改去,还是那样。

                  涉及利益的人太多了,难啊!

            • 家园 我当年动手术的时候就没有给医生送红包。

              我是一直想不通,如果这个医生收了红包,就能给你不同的治疗,你怎么敢找他动手术。

              • 家园 送红包很多就是图个放心

                觉得医生会对自己负责一点,关心一点。其实都一样,最多差别就是对你多关心一下,查房时多说几句,其他都一样,都会尽心尽责的,只是这些事大家看不到而已。

            • 家园 老兄也是医生吧

              我感觉,多数人不了解医生这个行业,也存在很大的误解。

              很多地方存在看病送红包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最后就成你送我也送,不送觉得就不能看病,严重影响医生的形象。但是因此就说“不收红包就漫不经心”,道听途说的可能性就大了点。没有那个医生故意不把病人看好的。老兄的解释够详细了,不过人家不信也没办法。

              • 家园 嗯,是的

                苦读11年后,即将踏上正式工作岗位的外科小大夫。作为不拿工资的医生已经在临床干了四五年了。

                终于要开始工作了,也真切体验到了找工作的艰辛,体验到了穷人没背景的人要上升的艰难。我还是一个博士生,自认为还不算太差,找工作时体验了各种黑幕,转战全国,每个医院招聘的时候都是冠冕堂皇,说是公平竞争;实际呢,80%以上的岗位都内定完了,都是明码标价,没钱没权,还想进好点的三甲医院,想到别想!

                最终,经过几多曲折,定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医院,本想开始打算努力工作,社会对医生有这么多负面情绪!

                看着高中同学都混的小有成绩了,内心痛楚只有自己知道,还好相恋多年的女友,没有嫌我没车没房,一直在我身边鼓励我,自己给自己加油了,也一定会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对得起女友、父母期望的好医生的!

                • 家园 说起来都是一肚子苦水啊

                  好不容易研究生毕业了,还不能工作,得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喽

                  还好,马上就结束了,可以正式工作了!不过还得熬好几年,以后还要继续读博士啊!不读博士职称都升不了,:-(

                  我不做临床,就在放射科,比较起来,比外科工作要轻松一些,纠纷相对也要少一些,不过不管什么科,目前的大环境下,大家都不容易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