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帝国海风云》(一) -- 碧血汗青

共:💬69 🌺1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宝船千余吨的说法应该较为合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有篇文章,认为所说的“长达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其单位应该不是丈,而是“攒”,折合起来,船大约为千余吨。

      • 家园 同意,偶也倾向于一千多吨的观点。

        前两天看见一则新闻,说国内学者取得“一致”认可,应该存在44丈长的大木船,偶当时就晕了,因为如杨?┫壬?这样的,显然不可能同意这个观点,前不久他还在上海一次会议上重申了这个观点。现在的媒体素质,真是没法说他们……

    • 家园 【原创】《明帝国海风云》(三)

      《明帝国海风云》(二)

      碧血汗青

      然而在公元1405年,帖木儿却于东进途中因病去世了,于是这次庞大的军事行动就此夭折,帖木儿的帝国陷入了夺位的纷争之中。

      同年六月,明帝国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永乐大帝下令建造的远洋舰队业已全部建成,并完成了编组工作。郑和,这位永乐大帝的亲信,善于征战的总兵级太监,率领着这支当时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最强大的舰队,开出了中国港口,驶向南中国海和西方的亚非大陆。

      永乐大帝朱棣,确实是明朝最强悍的皇帝,也的确可能是帖木儿最难对付的对手。他甚至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不多的几个最具备军事天赋的皇帝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在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后,便马上派出了他的儿子们去镇守边疆。当时身为燕王的朱棣镇守的是北方军事重镇北京,他在这个据点上屡屡发起对漠北蒙古残元势力的打击,战功累累。对此,朱元璋曾经称赞他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在夺位成功成为明朝皇帝后,永乐大帝和他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的行动是,他的父亲试图在自己家乡――中国腹地安徽建造首都,并实行了“诸王守边”、 “海禁”等一系列本土防御战略,而他却立刻放弃了建造完善、富庶而美丽的南京城,把帝国首都迁到了北方的边镇北京,以一位堂堂天子和帝国的首都去镇守明帝国的北方边疆。

      永乐大帝显然不想实行自汉代以后中原帝国沿长城进行防御的边塞战略。

      他在二十二年的皇帝生涯中,向着中国版图的各个方向全线出击,重点则是西北的蒙古人。所以他自己大多时间驻扎在北京,并五次亲自率领明军深入荒漠,攻击距离最远的一次战役――忽兰忽失温会战,就爆发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乌兰巴托附近。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明成祖朱棣正在试图彻底消灭一千年多来来自中国西北的游牧民族威胁。

      而已经被消灭的蒙元王朝在其统治中原期间,曾经数次自中国大陆向海外用兵,动用兵力数以十万计,战船多达千艘,征途甚至远抵印尼群岛,这导致了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产生了敌意。而素来与中国交好、奉中国为宗主国的日本更由于遭到了大规模的元军攻击,自此开始对中国大陆戒心重重,终元一朝双方不曾有官方来往,倭寇、各国海盗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的现象亦自此始。在明朝立国后的宰相胡惟庸谋反一案中,胡惟庸除了被指控暗中勾结蒙古势力外,还有联络日本的罪状,甚至还牵连到了当时南洋的三佛齐国(今苏门答腊巨港)(5)。

      而位于中亚、西亚的回教世界,则素来精通航海之术,自印度洋到远东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此刻明帝国眼中的元朝“驸马”帖木儿,这个类似“什叶派”的穆斯林统治者(6),却正好统治着这片拥有纯熟航海技术的回教世界。

      这一切,再加上永乐二年传来帖木儿在讹答刺(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土尔克斯坦南帖木儿车站东北)组织了五十万大军准备远征中国的消息,无疑会使任何一位清醒的统治者都明白自己正处于一个由不友好势力组成的庞大包围圈内。

      强悍的永乐大帝面对这样的局面,舍弃了中原帝国一直以来以长城和高山、海洋为界线的固守本土战略,采取了四面出击的主动出击策略,把战火烧到了明帝国境外。

      他一方面试图从根本上消灭威胁中国的各方势力,以破除自蒙元之后形成的异族势力对中国大陆的海陆包围,巩固帝国版图,另一方面显然还有着极强烈的拓边扩张意图,以期有超越其父的建树。

      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篡位者”或者叫“夺位者”,通常而言,其心态总是会与一般的正常继位者有些不一样的。以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几位“篡位”、“夺位”皇帝为例子进行比照的话,就会发现永乐和他们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篡位”、“夺位”手段坐上皇位的皇帝,大约要算隋炀帝、唐太宗和永乐大帝这三位了。

      无论最后的成败如何,这三人都是无一例外地一登上皇位,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拓边和讨伐行动,同时也都有修史和修典籍的强烈愿望及举动,并且对此格外关心,因为这项文治工作关系到他们在后世的名声。另外,他们也都对大规模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很感兴趣,尤其是水利和交通等,只要这些工程一旦成功,那将会让后人们永远对他们感恩戴德并牢牢记住他们。

      从客观上说,这些除军事行动外的建设工作一旦成功的话,确实对整个帝国的建设有极大好处,同时如果其军事行动规划得当,也并不是全无益处的。

      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心态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必须证明自己要比原来指定的继承者或前任统治者更优秀,这样才能让人们承认他们的“篡位”和“夺位”行动是正确而必要的。

      这些举动不但可以证明他们比原来的统治者更适合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他们掩盖继承皇位的程序的不合法性,因为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大家就会称赞他们是明主、雄主,说他们是如何的英明神武,再不会有人提起他们继位的程序合法问题,人们会因为他们带来的利益,而忘却或原谅他们继位的不合法性,甚至会主动去帮助他们寻找其行动在道德和制度上的合理性,以证明他们的“篡位”和“夺位”是必须的、正确的。

      而倘若他们碌碌无为,那恐怕除了“篡位”、“夺位”这些恶劣的名声外,他们将什么也不会留下,但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问题,可怕的是这极可能引发其他宗室和贵族中的野心者对皇位的觊觎,因此而动摇他们的统治者地位。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所有主动的“篡位”和“夺位”者,首先肯定是一个具有极强政治野心和进取意识,又不因循守旧的人,不然的话,他们是不会有“篡位”、“夺位”这些在道德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现实中将会导致灭九族的举动的。

      野心和征服欲,始终是促使他们“篡位”“夺位”最初始的动力。

      也因此他们的侵略性和进攻性,也多半要比一般正常继位的皇帝们来得大,甚至于还可能更胜过那些开国皇帝们。

      然而要证明自己比原来指定的继承者和前任统治者更优秀,是困难的,尤其是面对开国皇帝们,他们必须要做出比前任更为巨大的成就来。

      因此,他们一登位就会无一例外地去进行如开拓疆域,远征异国,宣谕远方确立自己宗主国的地位,修建内河疏浚航道,开垦田地减轻赋税,并按照符合他们利益的准则去编修史书和典籍等等举动。这些行动,是最符合他们需求的。

      永乐大帝在夺取了他侄儿的皇位后,首先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他向各方派出了使者,《明史》载曰:“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永乐元年,内官监李兴奉敕往劳暹罗国王”,“(侯)显有才辨,强力敢任,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

      这个几乎和郑和一样的侯显“五使绝域”,不太为人所知,但是从其行动来看,他并不比郑和差,只不过他的行程不如郑和远。侯显曾经两度奔赴西藏,三次下西洋,率领部队出使到印度半岛的孟加拉邦一带,几乎就到达了帖木儿统治圈的边缘:“帝欲通榜葛剌诸国,复命显率舟师以行,其国即东印度之地,去中国绝远。其王赛佛丁遣使贡麒麟及诸方物。……榜葛剌之西,有国曰沼纳朴儿者,地居五印度中,古佛国也,侵榜葛剌。赛佛丁告于朝。十八年九月命显往宣谕,赐金币,遂罢兵”(7),南亚――西藏――西亚――中亚,从这些半军事化外交使团的行动轨迹中可以看出,永乐大帝的拓边愿望非常强烈。

      同样的拓边愿望也体现在了军事上。

      永乐大帝登基后,除了马上把首都迁移到北方军事重镇北京,以便从那里聚集重兵主动出击打击西北的蒙古残元势力,打算解除这个中华帝国的千年之痒外,建立了哈密卫,制造了一个缓冲带以阻止西方帖木儿等蒙古帝国的侵略企图。

      同时对来自南方陆地的威胁,他也一样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战略。

      自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起,他数次派大军出征安南(越南)、老挝等地,甚至远达泰国,对南方邻国及附属国的敌对势力穷追不舍,以稳定南方的陆地疆土。永乐时期,明帝国南方的大规模战事至少持续了十年以上,甚至有部队的主帅病死在征途中。最后,来自南方陆地边疆的威胁基本得以解除,越南也一度被并入了中国版图。

      结合这样的战略部署和当时亚洲大陆的军事背景,永乐大帝一上台就立刻偏离了他父亲的全面“海禁”政策,派出一位具有回教徒和佛教徒双重身份且能征善战的亲信,率领一支极其庞大的舰队去远航南洋和南亚、西亚地区,显然不只是为了追杀建文帝这么简单。而《明史》记载的郑和下西洋的原因,除了“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外,也确实尚有“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之语。

      因此,有相当的理由让人相信,庞大的郑和舰队远航南洋、南亚、西亚乃至红海等地,并不仅仅是为了探察建文帝下落,甚至可能这个理由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大的可能是永乐大帝在陆地开拓疆域的同时,已经把眼睛注视到了广阔无边的海上,准备对“不服则以武慑之”,永乐大帝也许只是以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为借口,来堵住那些固执地坚守以农为本思想的大臣们的嘴。

      事实上,他也的确不仅仅只是对“不服则以武慑之”而已,他已经用这支庞大的舰队,去安抚、震慑甚至消灭了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统治者,使它们不能威胁中国,彻底破除了来自海上的威胁,让他们承认了中国的宗主国地位,甚至或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如果在条件允许可能的情况下,他当然可以直接派遣大规模的远洋舰队远征南洋、南亚、西亚地区,建立一个拥有强大海权的东方帝国。

      但是,话说回来了,要说永乐大帝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包抄帖木儿帝国,则似乎可能性不大。

      因为永乐大帝虽然会知道帖木儿帝国试图对明朝发起战争,但目前还没有资料表明以当时对世界的认知,可以知道自南洋迂回到西亚能对中亚形成包围,目前可以证实的是明人能自海路到达麦加,也就是《明史》中所说的天方,还知道在当地有传说可以自麦加走陆路到中原,其路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而对于其他情况,则不甚了了。

      如由供职行人司的严从简所作,成书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的《殊域周咨录》中道:“天方国与默德那接壤,古筠冲之地,旧名天堂。自忽鲁谟斯四十昼夜可达其国。乃西洋之极尽处也。有言陆路一年可达中国。用回回历,比中国历前后差三日(或云天方回回祖国也)”,而在《卷十六?撒马儿罕》中则道:“撒马儿罕不知古何国,或云汉■宾地。东西相距三千余里,地势宽衍,土田膏腴,为诸番胜。元驸马帖木儿者主其国。东有养夷城、沙鹿海牙、塞蓝城、达失午诸城;西有渴石、失里迷诸城,皆隶焉。本朝洪武二十年,帖木儿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二人开通道路,贡驼马。二十七年,帖木儿遣酋长迭力失等奉表来朝,贡马二百匹。”

      由此可见,即使在万历二年,明人也还不是很清楚位于中亚的“撒马儿罕国”的确切状况,也不知道西亚和中亚之间是否存在通道,同时即使他们能从方位上判断出帖木儿帝国和南亚、西亚之间的地理关系,也无法知道由南亚和西亚可以迂回到中亚。

      因此,虽然永乐大帝对西方的帖木儿帝国存有相当的戒备之心,并设立了哈密卫等等战略防御和缓冲地带,但要由此推论说他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形成对帖木儿帝国的包抄,这一假说的证据并不是太充分,成立的基础不够。

      不管怎么样,幸运的是那位号称“毁灭王子”的帖木儿在东征行动发起之时病故,亚洲的这两大帝国之间最终没有爆发战争。不然的话,恐怕永乐大帝将无法从容地实施他的扩张战略,并且会马上面对一个和当年元朝入侵时一样危险的战局。

      无论战事胜负如何,我们都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中原地区届时将要付出的代价是极其庞大的。

      不过帖木儿死后其帝国内部虽然处于分裂状态,可帖木儿帝国和中亚、西亚的亲蒙古回教世界以及其他汗国,对明帝国依然存在敌意,有重新控制东亚中心的企图,因此不但郑和在永乐年间自海路六下西洋,明帝国在陆路通使西域的举动,也始终没有停止过。

      目前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相信的是,永乐大帝试图在构筑一个中国历史上没出现过的,除陆地外兼具海洋霸主地位的东方新帝国。

      能够证明他这个企图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舰队司令官郑和及他的一些重要助手,还有他特意寻觅来的一些舰队特殊成员的身份,以及远洋舰队在海外的军事行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郑和居然是这样的身份。
      • 家园 揪误

        “然而在公元1405年,帖木儿却于东进途中因病去世了,于是这次庞大的军事行动就此夭折,帖木儿的帝国陷入了夺位的纷争之中。

        同年六月,明帝国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 家园 五体投地。中国历史上应该多来几个有篡位野心的皇帝。关于海权

        对于永乐建立强大海权的意图,前些天正好想到这个问题,觉得主观愿望再强烈,这个事情基本上会不了了之。

        这个完全是取决于中国的地理形式。

        如果有类似地中海一样的海洋,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可是,中国的这个海岸线一路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到对岸美洲,这个路程也太远了。

        海洋的唯一好处,在那个时候,大概就是能够提供一个大量货物运输,从而促进大批量生产需求的促进因素。

        有了经济需求的推动,开疆拓土,也就有成了。不然,开了拓了,守却守不了。

        • 家园 高兄问题,可参见俺的下一节:)
        • 家园 所言极是。确实海权和海洋战略是永乐一个强烈的主观愿望

          我也一样认为此事如果缺乏了一个极其强势的领导者,不当成一个政策长期一以贯之的话,最后必然不了了之。

          其实中国除了你所说的这几个原因外,还有一个根本问题是中国是一个富庶的农耕国家,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不但自给自足绰绰有余,而且还富庶得很,包括各种生产资源和矿产,因此即使北、西、南三面都被地理条件所屏障,也依然缺乏向海洋扩张的动力。

          而如果爆发了战争,虽然可能有了动力,但又没有了时间和能力向海外拓展,所以也没有可能。

          我在后面用当时同一时期的葡萄牙的航海亨利做了一个比较,葡萄牙正是因为有着强烈迫切的生存和生活需求,所以导致了它以如此小的国家实力,却成为了一个航海强国,并最后依仗航海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强国,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原始动力,中国扩张的唯一动力,就是君主安邦定国的肃边行动的副作用,或者是他纯粹的拓边野心,所以这只是一个个人行为,无法成为一个举国上下的共识,故而失败是必然的,成功倒是偶然的了。

          • 家园 永乐皇帝有海权这个概念吗?

            我觉得至少历史上没有记载表明他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海权以及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关于海权的方案。

            其实唐宋以来,中国与南洋就一直有来往,永历继位以后派一支官方船队去巡视一下这些国家的情况,似乎并不能说明他有比较详细的计划。

            而且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郑和下西洋那么多次,并没有促进中国海上贸易的大发展,也没有获得任何一个由中国控制的港口,殖民活动也没有进行,这个与中国传统上的对外扩张(比如西域、岭南)是有区别的。

            我觉得郑和航海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发现,对皇帝来说可能是猎奇以及炫耀,而不是什么海洋战略。或者说,对于永乐来说,也许不停的派舰队去巡视诸国,就是他所认为的海权,但这个海权同现代意义上的海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觉得直到清末,中国的统治者可能都没有什么海权的概念,这个应该算是大陆国家的通病。

            • 家园 郑和说过一段话

              应该是代表了永乐时期频繁下西洋的动机的,也是比较具备现代海权内涵,他对明仁宗说下西洋目的的时候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至于殖民统治,近年来国内外都有比较多的论文发表,大部分学者认为满剌加和旧港,是具备殖民统治特征的,尤其是满剌加。譬如那里的统治者都是由明帝国选定、任免的,明军在当地有超越当地统治者的权利,并靠明武装力量控制着首都和城市,无偿使用和占有着当地资源,甚至直接在当地建造城池,而明人在那里是由郑和这样的明帝国官吏管制,适用的也是明朝法律,并且一直保持着朝贡等等,很多各种记载都可以供我们仔细甄别。

              不过之所以我们很少有这个印象,是因为我国的一贯传统是政治指导学术,ZF出于一些政治考虑,一向都比较热衷于宣传和表达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热爱和平不搞扩张侵略殖民统治的,郑和下西洋也是和平访问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喜欢听也喜欢说的是郑和与某某地方人民和国王建立了深厚友谊云云,其他的¥?#!%#……%¥―……所以此类论文和观点在国内教育和公众媒体上都一直比较少露面……

              但这些在专业媒体上还是比较多的,前不久还有人专门论证了满剌加是海外殖民地以及它的殖民特征的说。

              这些问题在后面俺都会在几个专门章节里写到的,不过这个玩意是个书稿,另因为牵涉到具体操作考虑,原文中比较多的注释也都去除了而没有放上来,日后会一并放上来。这个稿子也比较长,现在大约才是1/10篇幅,才刚开了个头,倒让高兄久等了的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再问几个问题

                郑和那段话倒是颇有海权味道的,不过还有几个问题:

                1、明朝有没有建立相关部门专门管海外这一块?类似西域都护一类的玩意?

                2、明朝海上贸易为什么没有随着郑和下西洋跟进?

                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欧洲在海外扩展的速度很快,但郑和七下西洋,扩展速度倒只是一般,而且官方色彩很浓,这个是怎么回事?

                • 家园 呵呵,都是大块头:)

                  1,明是有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部门的,叫市舶司,专门负责招待海外使者和朝贡贸易,不过被中断了好多次,原因无外是之后的皇帝和大臣短见,坚持所谓的“祖制”海禁政策。

                  2,明海上贸易带有明显的官方性质,而民间贸易一直是私下见不得光的,一直到嘉靖后才有开放一部分。

                  3,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等人的动机完全不一样,中国由于资源丰富财政和土地以及商贸都自给自足完全不成问题,所以始终没有寻找海外资源的强烈需求,拓边扩张基本是皇帝一个人的主观愿望,无法形成基本国策,所以皇帝一换就很麻烦。

                  另外补充一哈关于你上个帖里的问题,中国当时实际控制了马六甲海峡通道。郑和在马六甲海峡一端至少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有军队长期驻扎,还至少完全控制了六甲海峡两端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港口。

                  这几个问题都很复杂,个头有点大。。。偶在后面都有专门的章节说。

                  • 家园 我觉得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经营更大程度上是避害而不是趋利

                    其最终落脚点都是蒙古高原,因为蒙古高原上的威胁始终存在,所以皇帝始终愿意在西域下本,直到晚清,左宗堂和李鸿章争论塞防和海防时仍然以新疆若失,三蒙震动为理由。

                    反之,在海洋开拓问题上也是如此,因为始终没有来自海上的象样的威胁,统治阶层也就没有经营海洋的积极性,等到了真的威胁到来时,再想争夺就太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