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征得朋友同意,针对反毛言论发放一些太祖的历史资料 -- 程不悔

共:💬70 🌺988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别这么着急一下子全放出来啊!

      放长线钓大鱼,真理越辩越清楚,反毛豆屎们这么多,屁股决定大脑,他们真的是不知道史实吗?非也,非也。

      你一点一点地往外放,吸引豆屎们来冲锋,大家都可以获得教育或者娱乐,该多好?

      而且,更重要的是有些错误的史实,比如野狼指出的,可以得到修正啊。

    • 家园 有些内容恐怕不准

      比如说霞姑这段,霞姑被抓是1930年秋天,这时候太祖和一枝花已经结合2年了。在井冈山,太祖和霞姑之间音书断绝是有的,可是真的有误传霞姑牺牲了么,咱们伍同志文革的时候在回答小将们的质疑时是这么说的,可问题是当时伍同志还在上海呀,如何能知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反证就是1929年,太祖还写信给立三,说是极想念家乡的老婆孩子云云,托他问问老二能不能知道霞姑的通信地址。如果是误传牺牲了,怎么还会去打听如何联系。极其想念么,大概确实是真的,不过这时候的一枝花,已经挺着个大肚子了。

      说太祖抛弃了霞姑,甚至霞姑自己在文字里都有这样的怨念,这倒真是冤枉了太祖。太祖还真是没想过要抛弃她们母子,不说多年的感情,就看在三个嫡子份上,太祖也不会放弃霞姑,只不过想红旗不倒,彩旗飘飘罢了。秋收起义前,太祖让霞姑带孩子回娘家,本就是希望她能抚养孩子为他毛家留个香火。其实那几年霞姑基本上就算脱党了,所谓坚持地下斗争云云都是贴金,本来应该是很安全的,太祖也是真没想到后来何键会做的那么绝。

      太祖和一枝花,1928年结合在一起,那里需要什么组织批准,请客吃个饭,把铺盖搬到一起就是了。一个干柴,一个烈火,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脑袋就可能搬家的情况下,为了身体与心灵的慰籍,结合在一起了,本来不是很正常的事么。太祖也无非就是娶了个压寨夫人而已,何况还有一枝花背后那些井冈山的势力。至于后来,太祖和一枝花闹翻,那就是后话了。大晚上的,不在家和老婆孩子呆着,跑到别的女人的窑洞里,搂脖子抱腰蹦嚓嚓,搁谁也得火啊,当然拿着手电棒追得太祖满屋子乱窜,也是太过了一点。一枝花执意要走,太祖多次挽留是有的,可要说38年一枝花在苏联主动提出离婚,这就是没影的事了,实际上是太祖决定和蓝萍妹子结婚以后,就写信通知一枝花咱们从此就只是同志了。所以说,当年太祖娶一枝花的时候,一枝花只不过是个侍妾顶多二奶的身份,霞姑的正妻地位并未改变,而38年这次,太祖是明确地把一枝花休了,蓝萍妹子从一开始就是正妻。

      • 家园 花一个,不过还是有点异议的

        太祖和子珍大姐的结合,这个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基本原因很简单,现在出现的任何史实,都不足以支持正方或者反方的观点,换句话说,这就是个一个中国,两种解释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太祖和子珍大姐28年结合的时候,确实是在相信杨开慧已经牺牲的前提下作出的决定,而之后,尤其是杨开明下山和湖南省委接触,并且工作一段时间再上山以后,这个谣传得以澄清,可那时候已经是东宫西宫木已成舟了。

        一句话说,29年或者30年的证据,证明不了28年发生的事情,这是个逻辑问题。

        • 家园 有一种说法

          毛和贺的结合属于属于古代联姻性质

          毕竟党控制枪的原则还没有彻底建立

          相互信任也不够

          据说这个说法,出现在毛外孙女的书里,我没有考证这点

          • 家园 这当然是一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井冈山上是袁王牵的线,太祖不能不考虑这个因素。不过一枝花容貌出众也是很吸引人的,要真长了个嫫母无盐的样子,太祖也不会屈尊不是。当年太祖刚上山的时候,脚疾严重,一枝花一个黄花大闺女,天天打水给他做足疗,太祖心里能没点想法么。唉,不好意思,又想俗了。

        • 家园 我是不怎么信的

          我是不相信有这样的传言的,太祖自己就没说过听到过这样的谣传么。还有说是当时的媒体妓者瞎编的八卦小道消息呢,能找出这样一张旧报纸么。如果真有这样的传言,太祖怎么着也得表现一下啊,比如给向老太太写封慰问信啥的,比如当即写个花恋蝶蝶恋花啥的,一代文豪么。连蔡兄弟听说他红杏出墙的前妻牺牲以后,还知道用血和泪写下悼念的文字呢。所以说啊,这些无非就是好事者非要替太祖和一枝花结合找补,但怎么编那也是没法编圆的。

          • 家园 你这还是在臆断和猜测

            太祖本纪中,可是有说太祖在田间对大姐言道自己妻儿杳无音信了哦。

            你引申的例证也不成立,太祖一生,真正悼念自己亲人牺牲的诗词没有,毛泽覃,毛泽民,甚至老年失子巨痛的毛岸英,太祖都没有专门的诗词悼念。无他,太祖认为他们为人民牺牲,正当其所,不象有些矮人,专门还把找来革命的兄弟赶回家保留香烟。

            太祖的一首蝶恋花,那是杨柳轻扬,来悼念所有忠魂们的。

            通宝推:左手拈花,
            • 家园 我看是为尊者讳

              比如太祖与一枝花对话这段,是作者自己的想象呢,还是采访大姐,大姐自己说的呢,有没有原始记录啊。音书隔绝是有的,太祖给霞姑写了信,霞姑收到了,但是太祖没有收到过回信。那时是什么通信条件,兵荒马乱的,还不敢走正规的邮政渠道,联系中断不是很正常的事么,这不等于下落不明啊,更不等于已经遇难了呀。何况杨家还有那么大一个家族呢,要真有这方面的传言,太祖还不满世界派人打听去啊,还不得派人去查找三个嫡子的下落啊。所以说啊,有些传记的写法啊,也是为尊者讳。其实有什么好讳的呢,睡到一起了又怎么样,无非临时多个枕边人而已,这完全不等于要抛弃霞姑。

              • 家园 所以说你,我,他芸芸众生凡夫俗子都不可能成为太祖

                太祖之为太祖,正是因为他不会为自己妻儿想,不会为子孙后裔计。

                这话说起来肉麻,但在人精遍地走,派系林立的土共内成就第一人,猜测太祖,不能以寻常人度之。

                太祖还不满世界派人打听去啊,还不得派人去查找三个嫡子的下落啊。

    • 家园 很好的资料,感谢你和你的朋友!

      很好的资料,感谢你和你的朋友!

    • 家园 这个系列要和总桶那个放一块

      李根:【原创】论诋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几种常见宣传伎俩(上)

    • 家园 第二章 军事专题 一

      第二章

      军事专题

      反毛言论一:毛泽东领导红军在抗日时期游而不击,趁机壮大自己的力量,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驳:

      (一)共产党军队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1、共产党军队抗战成绩:

      共产党军队装备低劣,国民党军队各种条件优厚,且99.5%以上的外援都给了国民党方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军队在敌后进行游击,当然合乎情理。况且,1966年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领袖军事上的丰功伟业》里也记载:“抗战开始以后,领袖(蒋介石)认定中国当时的军备,决不容许拿硬拼力战的方法,去抵抗协由现代化陆海空军的敌人。……要坚持敌后游击,来争取‘积小胜成大胜’。”不硬拼不是蒋介石的“旨意”么?难道轮到共产党军队就另当别论吗?

      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兵力规模(日军)并不比敌后反扫荡作战大 ①。共产党军队对日作战不仅不是“游而不击”,而且是恶战②。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一直高于正面战场,且抗击着伪军③。自1944年春,敌后八路军、新四军就展开局部反攻,到1945年更是积极大反攻,解放众多地方与人口④。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我敌后战场共歼(毙伤俘)日军52万-55万余人,再加上消灭的伪军,共150多万,而国共兵力比例是200:5 (初期),460:120 (后期),这个成果是“游而不击”能得来的吗?

      2、日军评价:

      1941年1月20日,东条英机在参众两院做关于1940年代总结报告时说:“昭和15年重庆敌军抗战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共产党军于去年8月在华北进行大规模反攻;与之比较,蒋介石嫡系及旁系军队始终采取守势。”

      1943年,北平伪《新民报》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四日载伪中华社讯:“共产党军……正规军二十万,配之以六十万之农民游击队,与组织突破二百万之农民自卫团。……吾人对解决大东亚战争之关键之中国事迹之终局,乃在解决共产党军,此当再加确认者也。”

      1944年,敌西部《朝日新闻》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电:“《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敌大半为共产党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共产党军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共产党军,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共产党军约占半数,而七万四千的俘虏中,共产党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三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共产党军交战意识的昂扬……”

      (二)国民党军的作为:

      1、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国民党军杀敌人数不足45万⑤,投敌人数却相当惊人,党政要员62人,高级将领67人,军队50万人,其中国民党副总裁及中委以上者20人,占全部汪伪军62%⑥。如此相比,还敢说国民党是抗战中流砥柱吗?

      2、直至1941年12月美国对日宣战后,蒋介石政府才对日宣战。

      3、积极剿共:

      在共产党军队艰苦抗战的时候,国民党却背后捅刀子,皖南事变不用再说,博山惨案、平江惨案、确山惨案……一直做着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然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重庆居然还给伪军发饷以支持他们剿共⑦,乃至国民党军配合日军攻击共军⑧。

      4、逼老百姓帮日军打国民党军:

      1944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国民党军几十万人打不过日军几万人,溃逃时被老百姓攻击,5万士兵的武装被解除⑨。

      5、因太差劲才被日军保留不灭:

      日本人认为日军可以与重庆共存,却不可与共产党共存,消灭了重庆则抗战的中国将落入中共手中而使局势危险,共产党才是心腹大患⑩。曾经在八路军根据地生活过多年的英国教授林迈可在1967年就毫不客气地对一个前日本军官断言:如果八路军有像越共得到的那样数量充足的外援,“他们就会在一年内把你们赶出中国。”(【英】林迈可:抗战中的红色根据地——一个英国人不平凡经历的记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21页)

      ① 日军作战以大队(营)为基本单位。每个大队战斗兵员800余人,全部兵员1000余人, 再加上支援部队(骑,炮,工,辎)要超过1500人。日军正面战场作战,规模最大的几次(如长沙,随枣等),投入兵力叁十个大队左右,四、五万人,多数战役投入兵力只有十几至二十个大队,二、叁万人。而敌后战场,日军对共军军分区一级的扫荡作战,投入兵力至少十个加强大队,一万五千人以上。这样的作战有上百次之多。而投入叁、四十个大队,五、六万以上兵力的扫荡作战也有将近二十次。1941年扫荡晋察冀动用了八十多个大队十多万人。 数千人规模的扫荡更是数不胜数。而且这些战役除日军外还要加上相当规模的伪军。

      ②1、晋察冀反“8路围攻”。37年11月24日——12月22日。日军20、108、26师团,中国驻屯兵团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晋察冀军区1万5千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2、收复晋西北7城之战。38年2月22——38年4月1日。日军109、26师团各一部攻共1万多人,攻占黄河东岸晋西北7城,威胁陕甘宁。八路军120师358,359旅和警备6团共5个团1万多人对日军发动进攻。日军战败,八路军攻克晋西北7座县城,开辟了晋西北根据地。

      3、晋东南反“9路围攻”。38年4月4日——38年4月27日。日军20、108、16、109师团大举围攻八路军晋东南根据地。八路军晋东南军区129师、115师344旅689团,决死1、3纵队共2万7千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长乐村一战差点全歼108师团117联队,狼狈撤出晋东南根据地。

      4、晋察冀秋反围攻。38年9月20日——11月7日。日军110、109、26师团+独立2、3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少将常冈宽治被击毙,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5、冀中反“5次围攻”。38年11月12日——39年4月。日军110、27师团各一部+独立8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中根据地。八路军冀中军区2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冀中根据地。

      6、晋南反“11路围攻”。39年1月——39年3月。日军110、27师团各一部+114、10师团+独立2、3 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南根据地。晋南军区3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南根据地。

      7、鲁中夏季反围攻。39年6月1日——7月14日。日军5、21、32、114师团+独立5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鲁中根据地。鲁中军区3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南根据地。

      8、太行夏季反围攻。39年7月——8月。日军10、20、35、36、108、109师团+独立4、9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9、北岳冬季反围攻。39年10月25日——12月8日。日军110师团+独立2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北岳根据地。八路军北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阿部规秀被击毙,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

      10、鲁南春季反围攻。40年4月14——5月5日。日军32、21师团+独立6、10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鲁南根据地。鲁南军区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鲁南根据地。

      11、晋西北春季反围攻。40年6月7日——7月6日。日军26师团+独立3、9、16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八路军晋西北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西北根据地。

      12、百团大战,不用多介绍了。

      13、皖东秋季反围攻。40年9月5日——9月17日。日军10、17师团,大举围攻新四军皖东根据地。新四军皖东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皖东根据地。

      14、太行秋季反围攻。40年10月6日——11月14日。日军36师团+独立4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15、晋西北冬季反围攻。40年12月14日——41年1月24日。日军26、37、41师团+独立3、9、16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八路军晋西北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西北根据地。

      16、鲁西春季反围攻。41年1月11日——2月10日。日军32、21师团,大举围攻八路军鲁西根据地。八路军鲁西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鲁西根据地。

      17、冀东夏季反围攻。41年5月——7月。日军27师团+独立15混成旅团,大举围攻八路军冀东根据地。八路军冀东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冀东根据地。

      18、晋察冀秋季粉碎日军“百万大战”。41年8月14日——10月16日。日军为报复百团大战,出动21、23、26、110师团+36、41师团各一部+独立2、3、8、15混成旅团+独立4、9混成旅团各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8万多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19、太岳秋季反围攻。41年9月20日——10月18日。日军36、41师团各一部+独立16混成旅团+独立4、9混成旅团各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太岳根据地。八路军太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

      20、太行冬季反围攻。41年10月31日——11月22日。日军36师团+独立4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21、沂蒙山冬季反“铁壁合围”。41年11月4日——12月28日。日军17、21、32、33师团+独立5、6、10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沂蒙山根据地。八路军鲁中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沂蒙山根据地。

      22、太岳春季反围攻。42年2月3日——2月25日。日军41师团+36师团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太岳根据地。八路军太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

      ③1938 年是58.8%,1939年是62%,1940年是58%,1941年是75%,1942年是63%。这 5年中,还一直抗击着全部伪军。1943年抗击侵华日军的58%,伪军的90%;1944年抗击侵华日军的64%,伪军的95%;1945年则抗击侵华日军的69%,伪军的95%。

      ④自1944年春,敌后之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共进行大小战斗11000余次,攻克日伪据点2580余处,县城20余座。歼灭日伪军20万人(其中晋冀鲁豫军区歼敌72900余人,晋察冀军区歼敌45200余人,新四军〔不含第五师李先念部〕歼敌53198人),解放人口1700万余人。

      战略反攻阶段:在1945年春夏季攻势中,八路军组织了强大的野战兵团,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结合,共进行战役、战斗5500余次,攻克日伪据点3512处,解放县城54座,歼灭日伪军113000余人。

      1945年战略大反攻:八路军和新四军共毙伤俘(包括投诚和反正)日伪军35万余人,收复张家口、邯郸、邢台、烟台、威海、淮阴、山海关、焦作、长治等中小城市250余座,解放2000万人口。

      ⑤日本原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侵华日军死亡43.56万人,美国统计为死亡44.7万人(详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中国战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下册,916页注释2)。这是日本自己的和美国统计的,两个数字相差不大,所以还是比较可信的。也就是说,侵华日军死亡(包括被国民党军打死,被共产党军打死,病死等等,总数)人数为45万以下,即国民党军杀敌人数不足45万。

      ⑥据《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记录:“叛逃的将军1941年有12个,1942年有15个,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50多万军队跟随这些叛逃的将军离去,而日本人则利用这些伪军去保卫其占领的地区,以对抗共产党游击队。”

      ⑦降将们亲口告诉日酋冈村宁次:“我们不是叛国投敌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我们至今(1942年10月)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如果贵军要与中央军作战,我们不能协助。这点望能谅解。”([日]稻叶正夫编写,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翻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327页)

      ⑧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中记载41师团在1942年2月扫荡沁河地区决死一纵队时提到“在此次作战中,山西军第六十一军(军长梁培黄)以其主力,作为我方友军参加战斗。”

      ⑨“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国司令官抱怨说:‘乡民偷偷地穿越战线,把猪、牛肉、大米和酒送给敌人。乡民情愿让敌人统治,却不想在自己政府下当自由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八节)

      “1942—1943年冬天发生了全面的饥荒,许多人吃树皮、草根和牲畜的饲料。据报道有吃人肉的。大约有两三百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另外有300万人逃难到省外。随后,有几十万河南农民被赶到一起,让他们用马车和手推车把粮食运送到征粮中心,为军马找寻饲草,修筑公路,和开挖一条300英里长的巨型反坦克壕沟——最后证明这是完全无用的。将近100万人被征募去加高沿黄河的堤坝。对于这样的劳动,农民得不到工钱,他们常常甚至不得不自备饭食。1944年春,他们深沉的忿懑变得表面化了。当中国士兵在日本的一号作战面前撤退时,农民们凶猛地攻击他们。他们用农具、匕首和土炮武装起来,解除了5万名本国士兵的武装,杀了一些——有时甚至把他们活埋了。”(《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八节)

      “从政治上看,一号作战对国民党人也是一场灾难,因为不论是在重庆还是在战场上,不称职和腐败(除了在湖南尚有英勇的战斗)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几达半年之久。没有比一号战役开始阶段这场灾难更令人触目惊心的了,当时正遇上了1944年春季河南的大饥荒。无论重庆政府,还是河南军政当局,对这场饥荒都毫无准备,尽管灾情的发展已能明显地看出。当饥荒袭来之时,当局远没有提供任何救济,横征暴敛一如既往。投机活动极为普遍。当中国军队面对一号作战逃跑之时,长期受压的农民夺取他们的枪支并向他们射击,然后欢迎日军。”(《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十四节)

      “1944年4月中旬,1944年4月中旬,日本6万军队对中国这个闹饥荒的省(河南)发起了进攻……而当地的农民用草耙就把5万中国军队解除了武装。日本人花了三周的时间,击溃了30万中国军队,控制了到汉口的铁路。”(【美】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第十八章“战争结束”)

      ⑩“华北方面军则认为……日本与重庆之间暂时处于战争状态,却有能够共存的性质。但是,日本与共产党势力之间则是不容许共存的。”(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二章《1942年度前半期的治安肃正工作》第一节《大本营对华处理方案》下小标题《对华积极作战的研究》)而日本参谋本部第一部长在1942年5月的一番分析和思考也许说得令某些人更加惊讶:“攻占重庆后,抗战的中国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险,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估计,攻占重庆就只不过是极端危险的投机……”(出处同上)

      “起先,日本人很少去分辨各种各样的中国武装。日本人只试图扫荡或击溃他们,不管他们性质如何。然而日本人不久认识到,这样的扫荡只会使中共更加容易扩展。到1939年下半年,日本人变得比较有辨别力了。当日本人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地方武装时,中国的非共产党武装袖手旁观。日本人对非共产党人也提出了更为肯定的要求。据日军统计,在1939年年中到1940年年末之间的18个月中,仅华北一地约有70000人从正规程度不一的国民党军陆续投奔日军。日本人也与几位地方司令官达成非正式的‘谅解’,他们的总兵力约30万人。当然,这就是中共猛烈抨击的‘曲线救国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二章第十一节“日本的强化治安”)

      “1941年底治安地区为10%,准治安地区为40%,未治安地区为50%”(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导致1941年华北日军出现粮食接济不上的窘境,“如果不把满蒙、华中、南方的援助算在内,即使调用现有库存粮食,并且严格执行配给及调整消费,米到1941年底,小麦到第二年青黄不接时,估计就要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同上书,下册第一章第二节)。

      1942年至1943年,日军的残酷扫荡将八路军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但是1943年秋天开始,华北的“治安”又开始“恶化”了。到1944年秋,中共军势力复振,在方面军占领的三个特别市,四百个县当中,治安良好的除三个特别市以外,只有七个县(占总数的1.4%)。有一三九个县(31.5%),差不多未部署兵力,不得不听任中共活动。还有相当于66.9%的二百九十五个县(包括华北政务委员会直辖行政区的四个县),属于中间地区。在该地区彼我势力浮动很大,行政力量大多不能充分贯彻执行。其中大部是以县城为中心,只将兵力分驻几个乡村,民心多倾向共产觉。”而日军对中共游击军的扫荡结果如何?日军对1942年4月至1944年2月的剿共作战这样总结:“治安肃正作战,因情报不确实,对中共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全不能掌握,从而使讨伐徒劳无功,几乎是毫无成效的,几十次当中,可能侥倖碰到一次。各部队为了取得成果,东奔西跑,迄无宁日。”(同上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ifuleu,桥上,
      • 家园 第二章 军事专题 二

        反毛言论二:抗日时期国民党多位高级将领牺牲,共产党仅仅牺牲了左权一位高级将领:

        驳:

        这一说法实为彻头彻尾的谎言。在抗战中,总体来看,国民党方面的总兵力约600万,陆军、空军齐备;共产党方面的兵力约60万,无空军。国民党有完整的军衔体系,中共没有正规的军衔。共产党方面阵亡的将领合计197位①,国民党阵亡的将领合计100位。比较国共双方10比1的军队实力,共产党付出的阵亡“将领”比率,要高出国民党20倍以上。

        还有拿“国民党军死亡人数比共军多”来作为夸耀国民党的资本,就更可笑了。其一,死了那么多人,仍然没有守住国土和保护得了国民,能以死得多证明成绩大吗?其二,国民党军队无能而导致死伤甚众(譬如南京保卫战),不思自愧自省,反而自夸,岂不是等同于拿冤死的士兵的血染红自己的顶戴?

        ①抗战期间阵亡的共产党武装将领(197名)

        A.八路军:114名

        1.王平陆(1902-1938),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冀热边区特委书记,1937年12月30日在热河省青河沿战斗中负重伤,1938年1月1日牺牲;

        2.陈锦秀(1912-1938),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作战牺牲;

        3.理琦(1908-1938),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委员会主席,1938年2月13日在山东省牟平县雷神庙作战牺牲;

        4.刘礼年(1909-1938),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1938年3月31日在山西省宁武县石湖河作战牺牲;

        5.陆省三(1915-1938)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鲁东地区工委书记,1938年4月在山东省昌邑县瓦城村被敌杀害;

        6.叶成焕(1913-1938),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1938年4月16日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牺牲;

        7.王育民(1914-1938),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1938年5月11日在河北省南宫县被敌杀害;

        8.刘连科(1917-1938),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8年8月在河北省蓟县潮白河战斗中牺牲;

        9.秦进乐(1909-1938),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1938年9月23日在山西省辽县作战牺牲;

        10.陈宇环(1896-1938),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1938年9月与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1.张襄国(1911-1938),路军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1938年9月于北平市北西野山坡战斗中牺牲;

        12.洪麟阁(1902-1938),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 1路总指挥,1938年10月在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3.韩明柱(1913-1938),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1938年10月8日在山东省长山县西蒙家庄战斗中牺牲;

        14.金道松(1911-1938),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1938年11月21日在日军空袭延安时牺牲;

        15.杨靖远(1902-1938),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1938年12月14日在河北省盐山县牺牲;

        16.宣侠父(1898-1938),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7.那恕(1915-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1938年于河北省涞水县作战牺牲;

        18.杨万林(1911-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1938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村战斗中牺牲;

        19.温健公(1908-1938),河北抗日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1938年12月26日在敌机空袭中牺牲;

        20.黄政(1908-1938),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1938年在绥远省陶林县章旦沟战斗中牺牲;

        21.李剑卜(1914-1939),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1939年2月在河北省霸县新镇被敌杀害;

        22.邓永耀(1913-1939),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3日在河北省武邑县徐沙村战斗中牺牲;

        23.陈生庆(1912-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193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4.鲍辉(1904-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30日在山东省博山县遇害;

        25.高唏(1913-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1939年3月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6.蒋洪高(1909-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1939年3月在河北省定县长庄战斗中牺牲;

        27.苏苏(1914-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1939年6月与河北省迁安县大峪战斗中牺牲;

        28.马耀南(1902-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1939年7月22日在山东省垣台县牛王庄战斗中牺牲;

        29.黄胜斌(1912-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1939年于河北省获鹿县作战牺牲;

        30.魏大光(1911-1939),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1939年8月在河北省永清县大宁口村乘船时与日军汽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31.郭征(1919-1939),八路军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1939年9月28日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战斗中牺牲;

        32.王铭森(?-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 年11月15日在山西省应县马牙寺作战牺牲;

        33.胡一新(1913-1939),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1939年11月于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作战负伤后牺牲;

        34.余化臣(1908-1939),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9年于河北省丰润县城关作战牺牲;

        35.段世曾(1904-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1939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战斗中牺牲;

        36.董少白(1912-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牺牲于山东省费县;

        37.杨铁成(1914-1939),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牺牲于河北省霸县;

        38.牟光义(1901-1939),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12月12日在山东省掖县河南村与扫荡的日军遭遇,被捕后牺牲;

        39.曹志尚(1902-1940),八路军鲁西军区汶郓钜嘉游击支队副支队长,1950年2月于山东省嘉祥县响水口战斗中牺牲;

        40.阎祖皋(1914-1940),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1940年3月9日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1.姜林(1918-1940),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 2 支队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9日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2.彭德大(1914-1940),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12日在绥远省武川县后垴包战斗中牺牲;

        43.冷赤斋(1915-1940),八路军冀南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春于河北省滏阳河西地区遇害;

        44.马玉堂(1910-1940)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1940年赴任途中过平汉铁路封锁线时与日军遭遇,不幸牺牲;

        45.闻允志(1900-1940),八路军第2纵队1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1分区政委,1940年春于山东省冠县渡卫河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牺牲;

        46.李荣(1901-1940),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0年7月于河北省永年县临名关战斗中牺牲;

        47.董天知(1910-1940),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政委,1940年8月20日于山西省潞城县王家庄战斗中牺牲;

        48.徐秋(1898-1940),八路军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于山东省郓城县作战牺牲;

        49.王溥(1910-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0.郝玉明(1910-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1.马振华(1907-1940),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1940年于河北省宁津县筛泉作战牺牲;

        52.郭建中(?-1940),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1940 年于山西省文水县作战牺牲;

        53.苏精诚(1912-1941),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27日于山西省武乡县韩壁战斗中牺牲;

        54.张铎(1915-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县马各庄战斗中牺牲;

        55.贾源(?-1941),八路军冀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1941年2月16日于任(任丘)河(河间)大(大城)地区作战牺牲;

        56.朱宝琛(1910-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1941年2月与山西省灵丘县南山战斗中牺牲;

        57.杜希龄(1906-1941),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1年3月于山东省濮县被害;

        58.晏显升(?-1941),八路军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1941年5月29日于山西省汾阳县向阳镇战斗中牺牲;

        59.杨忠,原名欧阳吉善(1909-1941),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1941年9月4日在反扫荡作战中在山东省惠民县涂骇河畔负重伤后牺牲;

        60.刘海涛(1907-1941),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1941年11月与山东省蒙阴县作战牺牲;

        61.刘涛(1911-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1941年12月4日于山东省沂蒙山地区作战牺牲;

        62.戴克信(1918-1941),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2月于山东省巨野县作战牺牲;

        63.王立人(1910-1941),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1年12月与山东省沂蒙山区作战牺牲;

        64.曹有民(1912-1941),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牺牲于河北省望都县;

        65.刘子超(1905-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1941年12月11日于山东省沂水县作战牺牲;

        66.张宝龙(?-1941),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1941年于绥远省大青山地区作战牺牲;

        67.熊德成(1907-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1941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68.郭国言(1913-1942),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2年2月9日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时牺牲;

        69.范子侠(1908-1942),八路军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在百团大战曾经三次负伤。1942年2月12日在河北省沙河县柴关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70.包森(1916-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2年1月12日在著名的果河沿战斗中以七个连的兵力歼灭日伪军千余,1942年2月27日在河北省遵化县野瓠山战斗中牺牲;

        71.刘德明(1911-1942),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2月17日在山西省交城县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2.杨成德(?-1942),八路军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2年2月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3.陆升勋(1907-1942),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1942年春在山东省莱阳县作战牺牲;

        74.刘诚光(1915-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4月3日在河北省遵化县甲山被优势之敌包围,战之弹尽粮绝后跳崖牺牲;

        75.刘诗松(1911-1942),八路军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1942年4月11日于河北省南宫县郑家堤作战牺牲;

        76.郭六顺(1912-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1942年4月17日于河北省交城县陈庄作战牺牲;

        77.杨宏明(1910-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8.孙益民(1913-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9.陈元龙(1912-1942),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4月29日于山东省丘县作战牺牲;

        80.左权(1906-1942),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1.孙开楚(1909-1942),八路军后勤部军工部政委,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2.彭光(1914-1942),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5月在山西省武乡县作战牺牲;

        83.谢瀚文(1908-1942),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4.肖伟成(1906-1942),八路军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1942年5月在山西省长子县社村作战牺牲;

        85.常德善(1911-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6.王远因(1917-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7.袁心纯(1913-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6月9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定县;

        88.王炳三(1915-1942),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6月在冀鲁边区作战牺牲;

        89.石景芳(1912-1942),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1942年6月山东省南皮县作战牺牲;

        90.杜子孚(1910-1942),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 1 分区政委,1942年6月19日与部队在山东省东光县大单家村被日伪军包围,组织突围时牺牲;

        91.张友清(1905-1942),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1942年7月于山西省太原市被敌杀害;

        92.熊德臣(1907-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1942年7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作战牺牲;

        93.魏金山(1911-1942),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9月27日于山东省梁山县大小安山战斗中牺牲;

        94.孔庆同(1913-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42年9月于河北省河间县作战牺牲;

        95.汪洋(1912-1942),八路军鲁中军区政委,1942年10月17日于山东省莱芜县吉山战斗中牺牲;

        96.王泊生(1915-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1942年10月28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南居家庄作战牺牲;

        97.赖国清(1918-1942),八路军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1942年11月牺牲于鲁南地区;

        98.于寄吾(1905-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1942 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99.于一心(1910-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100.王至发(1901-1942),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12月在山东省单县西玉楼作战牺牲;

        101.王东福(1916-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沧石路作战牺牲;

        102.唐克威,原名徐德乾(1913-1943),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1943年1月27日 ,部队在长营村突遭日军20余辆汽车的包围。他在突围失利的情况下焚毁文件自戕殉国;

        103.徐尚武,原名徐荣耀(1912-1943),八路军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1943年1月在山东省临邑县王家楼村与日军遭遇,作战中牺牲;

        104.李永安(?-1943),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3年2月3日日军对3分区所在地大洼进行合围扫荡,李永安在组织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

        105.李忠,原名郑树筠(1913-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1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冀南区二地委书记。1943年3月15日在河北省隆平县(今百尧县)白家塞村与日军遭遇,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弹药将尽自戕殉国;

        106.易良品(1912-1943),八路军、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25日在河北省枣强县西高庄与日军遭遇,重伤后不治牺牲;

        107.赵义京(1912-1943),历任冀南军区5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43年8月30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江关村遭到日伪军两千余人的包围袭击。赵亲自指挥部队掩护与会干部突围,并用缴获的日军战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

        108.陈耀元(1909-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1943年8月30日,在前述的大江关村战斗中与司令员赵义京一道组织突围战斗,并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109.萧永智(1916-1943),八路军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9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战斗中中弹牺牲;

        110.袁鸿化,陕西省高陵县人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9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战斗中牺牲;

        111.杨承德(1908-1943),八路军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3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在河北省庆云县组织反日军扫荡作战中中弹牺牲;

        112.夏祖盛(1907-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当年5月23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马村战斗中牺牲;

        113.朱程(1909-1943),八路军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以后1分区改为5分区,又与6分区合并为4分区,朱始终担任司令员。1943年9月28日所部在山东省曹县王厂村被日军包围,他在与日军肉搏中壮烈牺牲;

        114.符竹庭(1912-1943),八路军115师343旅补充团政委、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1943年11月带领警卫员检查下属部队工作时与日军援兵遭遇,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B.新四军(41名)

        1.田英新,四军都昌留守处主任,1938年4月7日被当地国民党袭杀;

        2.王荣春,历任新四军2支队3团1营政治教导员,支队政治部统战科科长,1939年1月6日当涂博望对日作战中阵亡;

        3.萧国生,历任新四军1支队1团政治处宣教股长,2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3月7日反日军扫荡作战中率一个连掩护主力突围时阵亡;

        4.胡发坚,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江抗第三路副司令员,1939年3月收缴大刀会土匪武装时阵亡;

        5.王赤,江抗第三路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春在武进坂上镇西王村追击日军时中弹阵亡;

        6.黄道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前往新四军军部商讨工作途中患病,遭注射毒针身亡;

        7.涂正坤,新四军上校参仪,驻平江留守处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27集团军突袭新四军平江通讯处,遭杀害;

        8.罗梓铭,八路军总部少校副官,新四军平江留守处中校主任,中共湘赣特委书记,平江惨案遭国民党捕杀;

        9.吴(火昆),历任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江抗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员,1939年9月8日对日作战回师时遭忠义救国军突袭阵亡;

        10.时雨,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宣教科科长,1939年9月在无锡梅村对日作战中阵亡;

        11.文明地,历任新四军4支队7团3营政治教导员,9团政治处主任,5支队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5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秋率部在嘉山县石坝圩伏击日军时阵亡;

        12.曹云露,新四军游击2纵队政治委员,第21集团军游击5大队3中队政治教导员,夏家山惨案突围后1939年10月遭黄冈自卫队所杀;

        13.王恩九,新四军驻确山竹沟留守处交际科科长,竹沟惨案中前往确山县政府说理时遭捕杀;

        14.刘震英,历任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新六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12月27日反扫荡作战中与日伪夜战中阵亡;

        15.丁宇宸,21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副大队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参谋长,1940年2月反顽作战中阵亡;

        16.陈文甫,宿西独立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宿县独立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新四军6支队3总队8团副团长,1940年3月17日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友邻国民党军南渡浍河,率该团一营与日军血战竟日,不幸阵亡,同时阵亡的还有副营长张凡锡;

        17.鲁雨亭,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保安处秘书处长,永城县县长,1938年率游击队投奔新四军,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1940年4月1日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18.桂逢洲,历任新四军3支队5团参谋长,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兼3大队队长,新编第九团团长,1940年4月21日无为照明山反顽作战中阵亡;

        19.田丰,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0年3月22日与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交涉释放被扣人员时被扣留,4月被活埋;

        20.曾昭铭,新四军3支队5团副团长,新四军教导总队上干队党支部书记,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3月22日护送张云逸家属等人前往江北指挥部途中遭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扣押杀害;

        21.杨木贵,历任新四军3支队5团军需,支队军需主任,1940年4月26日反扫荡作战中率支队军需处突围时阵亡;

        22.李宗南,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作战参谋,豫鄂挺进纵队作战科长,1940年5月25日反顽作战中阵亡;

        23.仇兆柱,安徽人民自卫军第一路第三直属大队政治指导员,安徽第六行政区抗日剧团副团长,灵壁县特务中队指导员,灵壁县政治工作队队长,调入新四军后任灵北独立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6月对日作战中,组织抢救伤员时遭当地土顽袭杀;

        24.刘树藩,历任新四军5支队组织干事,总支书记,巡视员,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8团政治委员,1940年6月24日反顽作战中阵亡;

        25.杨业珍,新四军鄂东独立团政治处主任,陂安南县大队政委,1940年6月与顽军作战中阵亡;

        26.官楚印,新四军游击6大队代理政治委员,8大队大队长,独立团团长,1940年7月黄陂王家河与日军作战时阵亡;

        27.陈昭礼,新四军军长叶挺秘书,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第70军上校参议兼战时干训班主任,1940年8月13日遭军统特务杀害;

        28.苏震新,四军豫鄂纵队《挺进报》编辑,襄西独立团政治委员,赴任途中遭国民党武装袭杀;

        29.顾士多,新四军4支队9团团长,4支队7团副团长,江北游击纵队2团副团长,1940年8月无为石涧埠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30.徐绪奎,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江抗第三路参谋长,挺进纵队2团团长,苏北指挥部9团团长,1940年9月6日反顽作战中阵亡;

        31.徐世奎,新四军4支队8团留守处政治部主任,4支队7团政治委员,1940年9月,日军15、17师团各一部附伪军一部共1.7万人扫荡津浦路东根据地,率7团回师路东打击扫荡日军,11日在盱(目台)龙王山与日伪激战中阵亡;

        32.王友德,八路军总部野战医院院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三团队政治处主任,1940年9月在京山坪坝保卫战中率部与千余日军激战阵亡;

        33.高昆新,四军4支队7团副营长,9团参谋长,1940年,国民党138师,游击10纵及驻定远,滁县日军对新四军津浦路西根据地实施夹击,10月28日在全椒复兴集战斗中阵亡;

        34.廖毅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政治处主任,1940年10月病故;

        35.邹志辉,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五团队大队长,应城县大队大队长, 1940年11月5日攻打黄家滩日伪据点时阵亡;

        36.王丰庆,新四军1支队2团3营政治教导员,1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新编第六团副团长兼政治处主任,独立1团团长,1940年11月10日掩护苏皖区委书记邓仲铭经过武进县吊桥镇时遭到日军千余人攻击,掩护突围时阵亡;

        37.李复,新四军2支队独立2团副团长,1940年11月10日接应邓仲铭时在吊桥镇遭千余日军合击,战斗中阵亡;

        38.漆承宏,新四军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2团副参谋长1940年11月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39.周大灿,新四军游击支队1团3营营长,八路军4纵队5旅13团副团长,6旅17团副团长,1940年12月12日遭叛变之团长刘子仁扣押,突围时阵亡;

        40.糜云辉,新四军游击支队1总队1大队政治委员,1总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4纵队6旅17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12月12日被叛变之17团团长刘子仁,18团团长吴信容、豫皖边保安司令耿蕴斋扣押,突围时阵亡;

        41.焦勇新,四军挺进纵队2支队大队长,4团参谋长,4团2营营长,1940年11月29日曹甸反顽作战中阵亡;

        C.东北抗联(42名)

        1.李学忠,第二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8月第二军一部在抚松县东岗大碱场密营与敌人发生战斗,李学忠在战斗中牺牲;

        2.史忠恒,第二军第五师师长1936年10月史忠恒率部在图佳铁路老松岭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3.夏云杰,第六军军长,1936年11月26日率部队在汤原西北活动时,遭伏击,身受重伤,牺牲;

        4.王德泰,第二军军长,1936年11月率军部及第四师一部在今靖宇县小汤河活动时,遭敌袭击,壮烈牺牲;

        5.曹国安,第一军第二师师长,1936年12月21日率部在长白县七道沟附近与伪靖安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6.宋铁岩,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11日第一军第一师建立在本溪县和尚帽子的密营遭日伪军包围,突围中,宋铁岩壮烈牺牲;

        7.陈荣久,第七军军长,1937年3月5日率部在小南河与日伪军激战中英勇牺牲;

        8.周树东,第二军第四师政委,1937年4月24日率部在安图县大沙河附近与安图县伪治安队交战,英勇牺牲;

        9.李福林,第三军哈东游击司令,1937年4月在通河与敌作战中牺牲;

        10.郝贵林,第三军第四师师长,1937年 7月率部在勃力青龙山一带活动时,遭到日伪军的攻击,激战中壮烈牺牲;

        11.张甲洲(张进思),原巴彦游击队长,1937年8月28日在抗联独立师接应下,由富锦赴独立师营地途中遭敌袭击,不幸牺牲;

        12.王仁斋,第一军第三师师长,1937年10月率部于清原大扬堡附近遭敌人袭击,壮烈牺牲;

        13.金根,第八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12月3日在桦川县七星砬子被叛徒杀害;

        14.马德山,第六军第一师师长,1938年4月率部在萝北与敌激战中牺牲;

        15.金正国,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在桦川县李贵屯牺牲;

        16.张相武,第四军第一师师长,1938年5月27日率部途经富锦县国强街基附近遭敌包围,壮烈牺牲;

        17.刘曙华,第八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在勃利县通天沟遭叛徒杀害;

        18.常有均,第三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0月4日率远征部队到达海伦后,在通北一撮毛活动时被叛徒杀害;

        19.吴景才,第三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0月在方正县老道庙与敌作战中负重伤,不久牺牲;

        20.李延平,第四军军长,1938年11月20日在五常县一面坡西南方错草顶子宿营时,被叛徒杀害;

        21.徐光海,第六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1月23日在宝清县张家窑与敌作战中牺牲;

        22.王光宇,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12月在五常县九十五顶山牺牲;

        23.雷炎,龙南指挥部第四支队长,1939年2月16日率部在海伦与望奎交界的李洛涿屯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

        24.王克仁,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23日与五军主力部队在突围中于穆棱泉眼河伏击前来追击的日伪军,战斗中壮烈牺牲;

        25.侯国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1939年8月24日在率部队攻克安图县敌军重要据点大沙河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26.李文彬,第二路军五军三师师长,1939年9月13日率部在宝清遭敌袭击牺牲;

        27.冯治纲,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1940年2月4日率部队在内蒙阿荣旗任家窝堡与日军战斗中牺牲;

        28.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23日在今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敌战斗中壮烈牺牲;

        29.曹亚范,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1940年4月8日在今靖宇县龙泉镇西瓮村圈不幸被叛徒杀害;

        30.王汝起,第二路军一支队支队长,1940年5月21日率部队在大饶河县大岱河伏击伪军的战斗中牺牲;

        31.赵敬夫,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1940年7月20日日伪军偷袭第三路军总指挥部驻地德都县朝阳山,在抗敌战斗中牺牲;

        32.张兰生,中共北满省委委员,1940年7月20日与赵敬夫在同一次战斗中牺牲;

        33.高禹民,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1940年12月1日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在阿荣镇鸡冠山与敌遭遇,战斗中,高禹民牺牲;

        34.陈翰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1940年12月8日在宁安县镜泊湖南湖头小湾湾沟被日军包围,激战中壮烈牺牲;

        35.汪雅臣,第十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在五常县石头亮子与敌战斗中壮烈牺牲;

        36.张忠喜,第十军副军长,1941年1月29日与汪雅臣在同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37.韩仁和,中共南满省委委员、第一路军参谋兼警卫旅政委,1941年2月8日在宁安县镜泊湖上湾沟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38.魏拯民,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第一路军副司令,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县牡丹岭突围时壮烈牺牲;

        39.郭铁坚,第三路军第九支队参谋长,1941年9月20日率部在莫力达瓦旗郭泥屯与日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

        40.赵尚志,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率小部队在袭击鹤岗县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遭混入队内的特务枪击,受伤被俘后英勇牺牲;

        41.许亨植,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8月3日到巴彦、木兰、东兴一带检查工作后,在返回总指挥部途中于青峰岭被敌包围,壮烈牺牲;

        42.陶净非,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1952年8月陶净非率小部队执行任务时牺牲;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ifuleu,
        • 家园 以前河里苍野列过抗战中共阵亡旅及以上军官126人名单

          和正副政委及军分区司令的名单,黄河故人补充了抗联的军级名单,链接找不到了,我把名单贴这里吧,看起来也方便一点。

          【原创】抗战中共阵亡旅及以上军官126人名单(草稿)[ ★苍野 ] 于:2009-11-14 04:54:30 复:2517513

          名单是早就理出来了,不过前言还没完成,有河友要名单,就先发吧。

          包 森1911-1942 陕西蒲城 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

          鲍巨奎1909-1940 黑龙江阿城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

          才 山1910-1945 辽宁黑山 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

          蔡雍泉1914-1941 山东文登 山东军区东海司令部政委兼军政委员会书记

          柴世荣1894-1944 山东掖县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

          常德善1912-1942 江苏邳县 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

          陈 明1902-1941 福建龙岩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陈文彬1911-1940 湖南茶陵 八路军第一二0师津南自卫军政委

          陈锦秀1912-1938 河南固始 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陈耀元1909-1943 湖北黄陂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

          陈宇寰1897-1938 河北滦州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

          陈元龙1912-1942 河北辛集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青年纵队政治部副主任

          邓永耀1912-1939 湖南茶陵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 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董天知1911-1940 河南荥阳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政委

          董毓华1908-1939 湖北蕲春 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

          杜子孚1916-1942 山东宁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

          范子侠1908-1942 江苏丰县 太行军区独立第十旅旅长兼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符竹庭1912-1943 江西广昌 中共滨海区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委

          桂干生1911-1945 河南罗山 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郭 征1914-1939 江西泰和 八路军第一二0师独立第一旅参谋长

          郭国言1911-1942 湖北黄陂 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郭好礼1904-1943 河北临漳 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 路南支队司令员

          郭志强1900-1943 河南偃师 第十八集团军供给部部长

          洪麟阁1902-1938 河北遵化 冀东抗日联军副总司令

          胡发坚1906-1939 江西吉安 新四军第一支队参谋长

          胡乃超1917-1944 内蒙古凉城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

          黄 骅1911-1943 湖北阳新 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一五师第六旅副旅长

          金正国1912-1938 朝鲜庆尚北道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康俊仁1908-1944 山西夏县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孔庆同1912-1942 河南光山 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代理司令员

          赖国清1918-1942 江西兴国 八路军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冷赤斋1915-1940 湖北黄陂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

          李 荣1901-1940 江西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李 忠1915-1943 河北冀县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

          李恒泉1915-1944 河北唐县 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李枚青1914-1943 山东新泰 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李学福1902-1938 吉林延吉 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

          李延平1903-1938 吉林延吉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李永安1912-1943 山东宁津 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梁雨田1909-1938 河南邓县 雁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廖海涛1909-1941 福建上杭 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政委兼苏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廖少康1912-1940 河南商城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参谋长

          林 铎 -1941辽宁辽中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卫生部政委

          刘诚光1915-1942 湖北黄安 八路军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刘德明1910-1942 陕西礼泉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

          刘海涛1907-1941 山东东阿 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

          刘礼年1909-1938 江西莲花 八路军120师359旅政委

          刘连科1917-1938 河北滦县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刘志超 -1938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

          刘子超1906-1941 广东兴宁 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龙树林1911-1939 江西上饶 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罗忠毅1907-1941 湖北襄阳 新四军第六师参谋长兼第十六旅旅长

          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 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

          马耀南1902-1939 山东长山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 辖第十团和特务团

          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 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 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

          彭 光1902-1942 河南信阳 八路军第三纵队政治部副主任

          彭 雄1914-1943 江西永新 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

          祁致中1913-1939 山东曹县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

          秦进乐1909-1938 湖北黄安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参谋长

          石景芳1912-1942 山东无棣 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石蒲江1909-1945 山东淄博 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

          宋干卿1909-1940 山东荣成 八路军山东东海纵队副司令员

          苏精诚1915-1941 福建澄海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孙伯龙1903-1942 山东峄县 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

          孙春林1906-1941 山东海阳 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

          孙开楚1910-1942 湖南郴县 八路军总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孙毅民1914-1942 河北新河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田守尧1915-1943 安徽六安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汪 洋1913-1942 山东东阿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政委兼泰安地委书记

          汪雅臣1911-1941 山东蓬莱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

          王 文1912-1943 陕西绥德 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 胶东军区副政委

          王邦秀1909-1940 江西吉安 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

          王炳臣1892-1938 河北乐亭 冀东抗日联军总队长

          王泊生1915-1942 河北景县 中共冀南军区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王光宇1911-1938 吉林德惠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

          王立人1910-1941 天 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

          王伟民1918-1940 河南濮阳 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王文瑞 -1938 河北文安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

          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 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王兴汉1905-1942 河北广宗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工兵主任

          王远音1916-1940 山西五台 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

          王作栋1902-1939 河北正定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纵队政治部主任

          魏大光1911-1939 河北霸县 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

          魏金山1911-1942 山东长清 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魏明伦1917-1943 河南南阳 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魏拯民1909-1941 山西屯留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委

          文立征1911-1945 湖南衡山 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

          闻允志1903-1940 湖北浠水 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兼华北抗日民军政委

          吴其芳 -1944 河南叶县 新四军第五师供给部部长兼政委

          吴世禄1913-1938 河南新县 平原军分区司令员

          夏云超1917-1942 山东荣成 八路军胶东军区卫生部政委

          夏祖盛1907-1943 湖北黄安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

          萧永智1915-1943 湖北黄安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七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地委书记

          谢翰文1908-1942 湖南耒阳 八路军前方总部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熊德臣1907-1941 河南光山 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参谋长

          徐 秋1898-1940 湖南平江 八路军鲁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

          徐 翼1917-1944 江苏吴县 八路军鲁西军区鲁西军分区副司令员

          徐尚武1913-1943 山东无棣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杨 忠1909-1941 江西安福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

          杨承德1908-1943 江西于都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杨宏明1910-1942 湖北黄安 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叶成焕1913-1938 河南光山 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

          易良品1910-1943 湖北麻城 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于化臣1908-1939 河北唐山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 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

          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 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

          于文彬1915-1938 河南息县临河店 八路军冀鲁边抗日游击队政委

          于一心1910-1942 山东牟平 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

          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 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

          袁鸿化1911-1943 陕西高陵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袁心纯1913-1942 山东荣成 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曾锦云1908-1944 江西永新 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曾明桃1914-1945 江西吉安 八路军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曾仁文1907-1943 江西吉水 八路军总后勤部参谋主任

          张 铎1915-1941 山东荣成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政治部主任

          张俊峰1913-1942 河南太康 豫皖苏军区豫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张友清1904-1942 陕西神木 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

          赵尚志1908-1942 辽宁朝阳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义京1911-1943 湖北黄陂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赵玉川1912-1943 山东莱芜 八路军滨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郑前学1916-1943 湖北黄安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

          郑行福1908-1943 湖北黄安 新四军江北游击总队政治部主任

          朱 程1910-1943 浙江平阳 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

          朱立文1909-1941 广西百色 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副旅长

          左 权1905-1942 湖南醴陵 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

          军分区正副司令、正副政委阵亡名单[ ★苍野 ] 于:2009-11-14 05:13:29 复:2540681

          军分区司令17人

          常德善1912-1942 江苏邳县 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

          范子侠1908-1942 江苏丰县 太行军区独立第十旅旅长兼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桂干生1911-1945 河南罗山 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郭国言1911-1942 湖北黄陂 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康俊仁1908-1944 山西夏县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李 荣1901-1940 江西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 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石景芳1912-1942 山东无棣 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孙春林1906-1941 山东海阳 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

          田守尧1915-1943 安徽六安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 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吴世禄1913-1938 河南新县 平原军分区司令员

          徐尚武1913-1943 山东无棣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杨宏明1910-1942 湖北黄安 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易良品1910-1943 湖北麻城 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 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

          赵义京1911-1943 湖北黄陂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军分区政委11人

          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 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杜子孚1916-1942 山东宁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

          赖国清1918-1942 江西兴国 八路军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李 忠1915-1943 河北冀县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

          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 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

          王泊生1915-1942 河北景县 中共冀南军区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王远音1916-1940 山西五台 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

          闻允志1903-1940 湖北浠水 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兼华北抗日民军政委

          萧永智1915-1943 湖北黄安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七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地委书记

          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 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

          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 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

          军分区副司令11人

          包 森1911-1942 陕西蒲城 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

          陈耀元1909-1943 湖北黄陂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

          冷赤斋1915-1940 湖北黄陂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

          李永安1912-1943 山东宁津 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刘志超 -1938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

          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 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

          石蒲江1909-1945 山东淄博 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

          夏祖盛1907-1943 湖北黄安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

          徐 秋1898-1940 湖南平江 八路军鲁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

          徐 翼1917-1944 江苏吴县 八路军鲁西军区鲁西军分区副司令员

          杨承德1908-1943 江西于都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军分区副政委2人

          李恒泉1915-1944 河北唐县 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文立征1911-1945 湖南衡山 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

          黄河故人的

          抗联的名单[ ★黄河故人 ] 于:2009-11-15 06:34:26 复:2542588

          这份名单当然不全,我从抗联编成各军前身开始算,只算最高一级的领导,这样赵一曼也被排除在这个名单之外,不知可否?这个时间起点在1933年左右,再往前不能明确说共军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第一军

          (抗联多以政治部主任行使政委职责)

          杨靖宇 宋铁岩 方振声,李红光 朴翰宗

          第二军

          王德泰 李学忠 魏拯民

          第三军

          赵尚志 许亨植 张兰生 冯治纲

          第四军

          李延平 王光宇 何忠国 黄玉清 孟泾清

          第五军

          柴世荣 张中华

          第六军

          夏云杰

          第七军

          陈荣久 李学福 景乐亭(现已平反)

          第八军

          刘曙华

          第九军

          李向阳 魏长魁 王克仁

          第十军

          汪雅臣 张忠喜 侯启刚

          第十一军

          祁致中 金正国

          有错误还请指出

          一共三十多人吧,国军的十分之一左右,抗联大约三万,国军只有三十万人么?

          当初用word存的,就把名单贴这里吧,西西河的检索功能是不太方便

          关键词(Tags): #中共阵亡军官名单通宝推:程不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