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往事忆趣”的故事 —— 往事忆趣之楔子 -- 习之

共:💬144 🌺65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毛主席像章的故事—— 往事忆趣之六

      毛主席像章的故事

      —— 往事忆趣之六

      习 之

      在我珍藏的家庭“历史文物”中,有一枚瓷质的毛主席像章。每当我看到这枚像章,我就会想起那个发生在那特殊年代的有趣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九六九年的一个冬天的夜晚。

      那天,我作为学校的文艺骨干,参加了市“红代会①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为本市召开的“双代会”②的文艺晚会演出。那台晚会中有一个舞蹈,是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③的。舞台上有十几个身着草绿色军装、腰系军用皮带、左臂上戴着红卫兵袖章、左胸上还别着一枚毛主席像章的青年学生在激情地表演。突然,一个女演员别在左胸上的毛主席像章在激烈的舞蹈进行中掉到了舞台上。这一下可急坏了这个女演员:在一两千人的众目睽睽下,将毛主席像章掉到舞台上,这还不是对毛主席极大的不忠、不敬?何况,最让她烦心的是,她知道她别的这枚毛主席像章是瓷质的,如果这枚掉在地上的毛主席像章不小心被人在舞蹈时踏碎,那还不是犯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呀!好在这位女演员的舞台临场处理经验还算比较丰富。她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利用脚下的一个舞蹈动作,将这枚毛主席像章轻巧地用脚拨到了舞台后侧的天幕处。

      演出结束了,还没待演员们开始卸妆,宣传队的队长即刻来通知:先不忙着卸妆,要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队长说指着那位女演员的鼻子说:“你竟敢在这么多先进人物面前用脚踢毛主席像章!”女演员申辩道:“这枚像章是瓷的,我怕舞蹈时不小心踏碎才采取了这个应急措施的。” “谁叫你演出舞蹈佩戴瓷质像章的?”队长用了比女演员声音高八度的嗓门叫了起来。女演员望了我一眼(这枚像章是她向我借的,我借给她时还特意和她说了跳舞时要注意别摔坏)说:“节目组长今天下午才宣布,为了增强演出的效果,佩戴的像章要换大一号的,我眼目前没有,还是临时借的。”“你不要狡辩,”队长说,“我将立即将此事汇报市革委会④。你赶快对此事作出深刻检讨,等候处理吧!”

      后来,这件事竟然就不了了之了。一打听,原来第二天一早,队长确实将这件事原原本本的汇报到了市革委会。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市革委会也不敢怠慢,立即展开了内查外调。调查的结果是:这位女演员的父亲是在本省某特大型国营企业参加“三支两军”⑤工作的一位副师级干部。这事当然也就只有烟消云散了。奇特的是,当时那位女演员不知是觉得自己没有过错,还是倚仗自己有一个当革命军人首长的爸爸,竟然连那份“深刻的检讨”都没有写!

      事后,知道这回事的人都在感叹,这件事要是摊在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身上,结果将会是怎样?要是摊在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人身上,结果又将会怎样?

      ——————

      注释:① 红代会,即当时的红卫兵代表大会。

      ② 双代会,即当时的工人、农民先进代表会议。

      ③ 再教育,即当时关于相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

      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在全

      国兴起的上山下乡运动。

      ④ 市革委会,即六十年代末期成立的用以取代各地市委、

      市人委的政权机构。

      ⑤ 三支两军,即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的简称,

      是当时人民解放军参与地方文化大革命的专用政治名

      词。

      通宝推:njyd,
    • 家园 【原创】恭请非真兄及热心征联活动的各位河友看看这个帖子

      非真兄:您好!

      我根据你的指引,看了《楞伽经》的全文。“不生不死”等确实是佛学专用词汇。请海涵我佛学知识的浅薄,让您见笑了。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讨论你对的这个下联吧。

      不过在讨论之前,我还要先给你讲一个关于对对联的故事:

      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漂亮的公主,养在深闺,尚未出嫁。国王想要招一个驸马,就来征求公主的意见。公主同意国王的想法,但提出要自己征联招婿。国王也恩准了公主的这个“创意”。

      于是,城门前上悬挂了一张公主征联招婿的皇榜。公主出的上联是这样写的:

      “烟锁池塘柳”

      一时间,城门前面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大都是在摇头晃脑地吟诵上联,有的还拿出纸来将上联抄回家去,就是没有人敢揭这张皇榜。

      公主在城头观望,甚是有些着急。

      突然,公主看见一个青年相公打马从远处走来。他看了一眼皇榜,毫无表情的打马离开了。

      公主一见,忙叫手下的人赶快去追回那相公询问。

      公主见了相公问道:“你怎么这样匆匆而来,又急急而去呢?”(此时,相公并不知道问话的就是公主)

      相公回答道:“我听说公主征联招婿,从数百里之外打马而来,一见这对联,知道这是个绝对,认为这是公主在捉弄百姓,招婿之事只是子虚乌有,所以打马而去。”

      “你为什么说这是个绝对呢?”公主问道。

      “小姐有所不知,这个上联里暗扣着五行呀!”相公说。

      公主一听,心中暗喜,但还是故意问道:“此话怎讲?”

      相公说:“五行,金木水火土也。这烟即暗扣火、这锁暗扣金、这池暗扣水、这塘暗扣土、这柳暗扣木。以”金木水火土”作的上联自是绝对,无人能对,所以我便急急离开,打马而去。”

      公主喜出望外。忙叫来国王,说:“眼前这位相公就是我要招的夫婿、您的驸马!”

      ......

      我说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想说,我的这个上联里也暗扣一个类似五行似的东西,即“蝴蝶泉”、“董酒”、“可口可乐”都是较有名气的食品,对下联,在相应的位置也必须对上同一词性的东西才能算是对上了。而且,我的上联出的是“烟”、“酒”、“饮料”,下联最好就不要再用“烟”、“酒”、“饮料”了,否则就显得掉价了。很多热心我的征联活动的河友并不知道这一“机关”,所以都纷纷“落马”了。

      您是迄今为止很少几个看清了这个“机关”,并越过了这个“机关”的应征者。特别是您用佛教学词汇来对我的上联,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更显得格调高雅,不同凡响!

      所以,我愿意不避饾饤,与您共同商讨一下您对的这个下联。

      我说过,从字面上看,您的下联已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下联了。但还有几个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从平仄方面来看:

      首先,一般对联习惯采用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如:我的上联末字为“乐”,是仄声,而你的下联末字是“死”也是仄声。不太符合对仗的这一要求。即使替换“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等也是如此。这是对联平仄的最低要求。

      其次,从全联的平仄来要求,我的上联的平仄是“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严格意义上说,下联应该是“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您的下联“菩提树下诵金经不生不死”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除了三、四、六、七、十一对上了的话,其他均为未对上。我提的条件是“平仄合理”,就是考虑到了“严格”太难,所以只要求“合理”,故前面七个字均可算“合理”,但后四字就必须“严格”了。

      看您是否能在这下点功夫,做到白玉无瑕呢?

      二、从对仗方面来看:

      我认为,您的下联从对仗方面来说,前面七个字是做得比较好的,而且下联比上联来得更加高雅,有品位。但后四个字好像有点不太合适。我的“可口”和“可乐”是两个近义词,而“不生”和“不死”是两个反义词。是吧?

      三、从语义方面来看:

      不知是不是我对“不生不死”这一佛教学词汇的真谛不了解,我认为“菩提树下诵金经”和“不生不死”,好像没有内在的、必然的关系。我的上联用白话“翻译”就是:“在蝴蝶泉的边上喝董酒既好喝又惬意”。要我用白话来“翻译”您的下联就成了:“在菩提树下诵读金经读得不生不死”,这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总之,我上面的这些话语,只是想和非真兄讨论研究,并非其他用意,浅薄之见,管窥蠡测,未毕中肯。还要非真兄,多多指教,共同探讨。

      我翘首以盼您能将我那瓶珍藏二十多年的董酒“归为己有”!

      • 家园 西西河里建家园有趣有益,加个横批是“一炮双响”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另外,大乘佛家讲五色五蕴皆空。生死亦作如是观。“在菩提树下诵读金经读得不生不死”。正是看破生死,摆脱生死约束,脱离苦海证菩提之象。习兄请想,菩萨是生、是死、还是不生不死?

        平仄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不太好对。

      • 家园 ’烟锁池塘柳‘ 有人对过了

        炮镇海城楼:)

      • 家园 我的回复在下面。另,您如果真要征联的话,建议贴到

        “文化百家”板块,那里有不少高人的,这里是时事板块,他们不太来这的。

        • 家园 谢谢非真兄,

          我不过是在说故事时,顺便提及了过去征联的事情。如有人愿意聊聊,我也乐意。但要正儿八经去征联,我现在也没这份闲心。包括写这个系列故事都是我的“业余”爱好而已(正如我在故事的楔子里说的那样)。我的“正业”是在搞吴晗研究。目前正在编篆《吴晗年谱》。顺便也写了一点小评,发表在本河的《视野新近》上(铁手推荐去那的)。非真兄如有余兴,可去看看,也好给小弟一点点拨!

          • 家园 习之兄客气了!关于吴晗的帖子我早去看过,实在插不上话,

            呵呵!我建议您去征联,只是觉得绝对应该有个完美的归宿,也是我对于对联的一个兴趣而已。

            另,从习之兄文中看,我多半比您小,千万别抬举我了,不胜惶恐!

            • 家园 谢谢您对我写的吴晗的帖子的关注,

              至于,特意去征联,看我哪天闲暇了再说,现在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谢谢你的美意。

              至于生理年龄,我觉得对于我来说,不是那么十分关注。俗话说,能者为师,我生硬的杜撰一句:智者为兄,或许也行。

              再说,在学问界好像互相称对方为“兄”,不是依据生理年龄、也不是依据“智者为兄”的法则,而是一种通用的习俗。

      • 家园 最后四字改成“无法无相”如何?
    • 家园 【原创】买包菜的故事—— 往事忆趣之五

      买包菜①的故事

      —— 往事忆趣之五

      习 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委员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但消费品市场却日益短缺、低靡。别说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耐用消费品要凭“购货券”②购买,买棉布要布票、买香烟要烟票、买食糖要糖票外,就连日用食品的猪肉还要肉票、粉丝要粉丝票、豆腐要豆腐票,继而迅速发展到每天必须吃的蔬菜还要菜票才能购买的局面。

      由于僧多粥少的原因,虽然发了菜票,还是有很多人买不到每天所需要的蔬菜。于是,排队抢购就成了必然。那排队的场景可谓蔚为壮观,少的时候一二百人,多的时候四五百人,弯曲逶迤长达百米有余。劳动力好的,倒可大显身手,劳动力差一点的只好“叹”为观止了!

      那时,我还没有参加工作。学校也早已停课搞文化大革命,我们就自然成了排队抢购蔬菜的生力军。记得每次要去买菜前,总是邀上至少四五个同龄好友,先每人花五分钱买一张露天电影院的电影票,看一场不知看过N遍、台词都能倒背如流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黑白影片,或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之类的八大样板戏的影片,然后就伊伊呀呀地哼着样板戏京剧的唱腔,结伙成群地开拔到蔬菜商店门前去排队。

      看完电影也才晚上十点多不到十一点。国营蔬菜商店虽然早上开门的时间比一般商店早一点,但也得到六七点钟呀。这八九个小时,怎么熬得过呢!对于这个我们早有“策划”,事先邀上四五个人就是为了这个:每人带了张报纸,席地而坐,就着昏暗的路灯,打起了“百分”③。

      早上蔬菜商店一开门,原本排得秩序井然的长龙,顿时就骚乱了起来,大伙都使尽全身解数,奋不顾身的冲向柜台。先到为君的公理在这时已不起作用,劳动力强这时才是真正的英雄!虽然现场也有工人纠察队员在维持秩序,但也终因“寡不敌众”,只好退避三舍。还是年轻力大,我和同邀一起来买菜的几个同龄好友都奋勇当先地冲到了卖菜柜台的最前列。很快就都胜利地买到了二颗包菜(为了保证让更多的顾客买到蔬菜,蔬菜商店领导规定:每人每次限制只能买二颗包菜)。

      我们互相望着头上汗水涔涔、和大熊猫一样的眼圈的样子,捧着花了八九个小时代价才“缴获”的战利品—— 两颗包菜,志得意满的笑了。

      ——————

      注释:① 包菜,又名圆白菜、包心菜、卷心菜、洋白菜等。

      ② 购货券,当时由各地方政府发放的一种凭以购买规定

      范围内的工业耐用消费品的证券(样式见附件图

      片)。

      ③ 百分,一种打扑克的游戏方式。

      附件:笔者保存的当年发放的“购货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njyd,
    • 家园 【原创】 对对联的故事 —— 往事忆趣之四

      对对联的故事

      —— 往事忆趣之四

      习 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年,岳父家的几个兄妹约定,每人带一种食品到年夜饭的酒席上供大伙享用。记得大哥带了一瓶陈年佳酿、享有中国八大名酒之一美誉的董酒;二哥带了一箱刚从国外带回的听装可口可乐饮料;大姐带了家乡人爱嚼的“究老壳”①槟榔;我带了一条蝴蝶泉牌的香烟……

      年夜饭上,岳父大人又即席发表了他那最近几年经常采用的就席感言:“这一桌菜,要是在十多年前,不敢想象呀!”

      大家听罢也都感慨万端,溢美之词、尽从腮旁缓缓流出。

      望着桌上这些珍馐佳肴,我突然来了灵感,站起来对大伙说:“我以桌上的有关食品为题,作一个上联,请大家对对下联怎样?”

      大家齐声应允。特别是我那喜好诗词歌赋的岳父大人更是击节叫好。

      我出的上联是: 蝴蝶泉边饮董酒可口可乐

      大家一边饮酒吃菜,一边玩味我出的这个上联。虽然个个都像佛教徒念经似的口中念念有词,但谁也没有对出这下联来。我那岳父大人也只能是口占“上乘之作!上乘之作!”罢了。

      过了几年,这个上联还没有对出下联来。又到了要过年的时候了,我决计到厂报和市报上登个征联启事。条件是:对仗工整、平仄合理、语义连贯。奖品是:董酒一瓶、蝴蝶泉的香烟一包、可口可乐饮料一听。

      征联启事登出去以后,应征的电话我是没少接,但大都是生硬地凑上了十一个字的那种。个别的能做到对仗较为工整的,但语义都不甚连贯,没有我出的上联那种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的味道,都有那种拉郎配的感觉,更谈不上平仄合理的要求(我不敢要求平仄严谨)了。

      时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虽然我仍不时地向人谈及当年我出的那条上联,但迄今为止也还没有人按我的要求给对出来。这条上联也就成了我真正知道的“绝对”了。那包留作奖品的蝴蝶泉牌的香烟早已“烟飞灰灭”,那听可口可乐也不久就演变成了农家的肥料,只有那瓶可以长期妥善保存的董酒至今还矗立在我的酒柜当中。

      这个关于对对联的故事是讲完了,但我还饶有余兴的在这里说:如果现今有谁能严格按照我的上述条件对出下联,那瓶矗立在我的酒柜当中二十多年的董酒自然就会向他作出所有权的转移啦②!

      ————

      注释: ① 究老壳,家乡人对自己公认最好的那种槟榔的俗称。

      ② 如果哪位读者确认自己有严格符合我所提出的条件的

      下联,可致函: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通宝推:廖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