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外交部援助马其顿校车捐赠得好! -- 唵啊吽

共:💬130 🌺729 🌵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这句话我算是领教到了。

          在校车事故前,本来骆大使的经济舱问题已经渐渐平息了。结果赵进军一句“我当大使出去肯定是头等舱”又把火烧起来了。

          校车事故发生后,稍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全国的记者都会盯着任何能与“校车”关联上的新闻。结果外交部真是体贴,立马送上弹药。

          就这水平还外交,援交都嫌你技术不到家!!!

          • 家园 不是外交部不懂权衡利弊,而是所有正面效果都没人愿意看

            外交部本来就是对外表态、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的,这是职责所在。如果这次赠送校车能拉到订单,能让几十上百工人有饭吃,他们的孩子都能从中受益。总盯着政府、商人、老板,总是忽略工人的需求也不好吧?

            如果外交部取消赠送,理由是这样:"不好意思啊,我们有一辆校车出车祸了,国内民众关心这事,所以给你的校车推迟几天……什么?不是不是,赠送的校车没有安全问题,你们别想太多……" 你觉得对方还会下单吗?

            如果外交部真像你一样聪明,无疑断了几百个汽车工人——还有上家不知多少制造零部件的工人——及其妻儿老小的财路,说的严重点,是生路。

            你说的轻松,唯一的原因就是你只需要骂,而不用找到一个在人民之中各个利益小团体都大致能满意的解决方案。全国本来就不是一盘棋,非要用一盘棋的思维去分析和推演,过于苛求了点。

            • 家园 可能你没有注意到我下面的发言

              我其实从很多方面思考过这个问题。

              就赠送校车而言,外交部无可厚非。但如果他们能注意到当时的国内舆论,还是有许多方法可以避免、至少是大大减轻其负面影响的。比如:

              1.不举行赠送仪式;

              2.不发新闻稿;

              3.在新闻稿中不提校车,只说赠送物资一批或赠送车辆一批。

              但是现实就是外交部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刚发生的校车事故,既没刹车、也没转向,就这么狠狠地撞到了枪口上。此事若要究责,无论抓到哪个人头上都很冤枉;然而此事对党与政府的损害也是真真切切的。

              有些事情能做能说,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

              有些事情不能做但能说,

              有些事情不能做也不能说。

              • 家园 损害就损害吧

                政府倒台最好,和平真的太久了,该乱一下让国民体验一下了。至少,国民可以知道政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为政府是负责一切事务的神。

                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家园 还有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如今的媒体,不好说全部,但多一半我敢说就是巴不得TG立马倒台的普世派、带路党。各种各样的事件对这些人来说无非就是一个工具而已,东边有火苗你赶紧弄灭了,他们立马就会奔西边去……只要有一个火苗你看不住,他们就会把汽油给浇上去,至于会不会烧死周围的无辜群众这些人是不会管的,他们只管拆掉现行体制。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谁也没法保证说连一个烟头都不会掉,这么大的基数在,多小概率的事都几乎肯定会发生几次(当然,更何况如今的TG也确实做的不怎样),只要掉一个,立马就有人扇风,有人浇油。

            现在的舆论,其实应该叫“舆论战”。这些媒体人是用打仗的思维做宣传,什么是打仗,就是要消灭敌人,拿下山头。他们要消灭的敌人就是现行体制,至于是上炮还是用枪那不过是依条件而定的战术问题。实在是找不出毛病,人家弄张照片稍微暗示一下,照样是一轮攻势——比如前段时间警察坐车里擦鞋那事。

            说到底,舆论战这东西攻防严重不对称,光防的话,那就是防不胜防,再改进,也没法保证自己的阵营里一头猪都没有。要想扭转局面,无非做两件事。一件是破,主动在向南方系开炮,打掉他们的公信力,这是治标;一件是立,要把30年来一直在糊弄的一些问题,下决心明明白白的说清楚,这是治本,不过这件事就已经超出了舆论战的范畴。

            • 家园 花你最后一句

              但前面的部分不赞同,火,不是新闻记者和网友点的,他们只是火上浇油。公众的意见和情绪,也不是南方系挑起的,他们只是围观起哄。最终的目标不是抽官老爷的脸,而是冷老百姓的心。舆论战的第一线,在人民群众心里,而不是在媒体的嘴巴。

              • 家园 你啊光知道有钓鱼执法

                知不知道还有钓鱼采访钓鱼抓拍摆拍诱拍截拍,后期编辑选择性报道等等手法。

                他们如果真成无冕之王了,那就是一个太糟糕的局面了,起码大多数人都被当作驴一样成天自觉不自觉的被人踢脑袋。

              • 家园 你可能有点误解

                第一,我并没有说火是媒体放的,我的意思是,鸡蛋有了缝不能成为苍蝇存在的合理依据;

                第二,从我和媒体打交道的经历说,现在很多媒体的确不光是在利用新闻,也没少自己去制造新闻,从以前的那茶水验尿到现在的警察擦鞋,这些都是媒体硬造出来新闻;

                第三,争取民心是舆论战的战略目的,打掉某些无良媒体则是必不可少的战术手段,这两点不矛盾。

            • 家园 擦鞋的那个警察真冤哪

              看后继报道说是被开了,令人寒心!而且一点用处都没有——媒体照样不领情。

              在舆论战上,中共可谓一败涂地。别的不说,网上各种攻击中共的文章一抓一大把,图片也是一大把,而且还是把多张图片加上文字做成的单幅图片,转帖起来不要太方便哦。而反击的人却得做论文似的四处查资料、组织语言,等写好文章,黄花菜都凉了。简直就是散兵游勇对正规军。

              而且中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现在这模样,颇像内战时的国军。

            • 家园 南方系也是党媒哦

              介就和让小蒋打孔令侃的老虎的难度差不多了

              • 家园 难度比起小蒋打老虎还有要小一些的

                当初四大家族打散了,老蒋也就歇菜了。如今的南方系,有些人会在乎,另一些人却不在乎。南方系能做大,找源头无非是92年南巡中,南方系对某人(派)有功,所以从渊源上,让今上下手确实有难度,但换别人就未必了。

          • 家园 这篇报道极有可能是马其顿大使馆的“文书”写的。

            一般这种常驻外国的人员与国内脱节很正常,他普普通通做自己的工作,谁知道1万公里以外有个蝴蝶在扇翅膀呢?

            想象一下过程吧,半年前确定的事情终于办成了,某“文书”把稿件往网站一投,网站编辑理论上要审,可这种官样文章几十年如一日,波澜不惊,基本上是不看或者不细看,于是就放到自己部门的网站上去——结果......我估计每天都有很多新闻,想制造点轰动效应,在掌握话语权的前提下,问题不大。

            我好奇的是,谁在外交部网站上看到这个新闻的,除非有事,类似的国家部委和地方zf的网站我是不去的,就算有事,也从来不看新闻的,找什么内容直接搜索一下(比如我在外交部网站上搜索过一些对外条约的全文——也可能是人大的网站),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和我差不多。

            那么一种可能是:一些媒体从业人员每天从几百上千个zf各部门网站上找新闻,然后制造热点吸引眼球~~~~~~~

            • 家园 有道理。这一问题也没法避免

              对于这一问题应如何避免,我从政府工作流程角度思考过,发现无解。

              正如你所说的,文稿可能是使馆“文书”写的,苛求他密切关注国内舆论不现实。而板子打到网站审稿的人身上也不妥当,文稿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它出现的时机不适宜。退一步讲,即便审稿者嗅觉敏锐,在校车事故后及时毙掉了这篇稿子。那这一次可能就躲过去了,但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躲过去。更何况,如果发稿时并未发生校车事故,等稿子发出后发生了事故,想做文章的人照样可以拿来攻击。所以这是无可避免的。

              一种减小损害的办法是,将援助品模糊化,仅说“援助某国价值**元的物资”,不配图。

            • 家园 媒体设置一个网络爬虫

              抓取各政府部门信息汇总就行了。估计编辑设置关键词比如校车,抓到这个新闻立刻就知道了,不需要人去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