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反思路人冷漠,外媒关注女童被压 -- 唵啊吽

共:💬217 🌺1055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南京彭宇案的恶果
        • 家园 南京彭宇案

          作为南京人,对南京彭宇案 表示非常的难受,虽然事过好几年,但是影响越来越恶劣,而且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不知道若干年后,有没有对这个案子的官方评价。

        • 家园 彭宇案告诉我们做什么都可能错,而这个又告诉我们,什么不做

          也是错。

          所以,我们普通人面对繁缛森严的法律,是无可适从的,只好装不在现场。

          有次看央视法律节目,就是那个著名的发生在意大利,米国美女杀同室英国美女的案件,目击者报案前都是要咨询过自己的律师的。——深感震惊,不知道这在西方国家是不是普遍现象,但这至少说明了法治国家,普通人的困境和茫然。

          • 家园 彭宇案有两个问题

            彭宇案最糟糕就在和解上,没有二审,彭宇案的另一方和法院完全失声了,没有任何解释,完全由以抓眼球为主业的媒体来解读。

            抗美要捧蟹帝,搞和谐社会,压住上诉搞调解,弄得法院方面完全失声,由着媒体折腾!

            二月河的《乾隆皇帝》里,乾隆要搞以宽为政,下面就把原被告上到一根夹棍里,强行和解息讼!

            这人心啊,真没啥新鲜的东东!

            要是上诉,二审,事实总会越变越明的,怎会这样葫芦僧判葫芦案!

            这调解和双羽的博士帽差不多,悔不当初啊!

            天津许云鹤,千万可别调解!

            其次,法官判决书的第一段画蛇添足:

            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去掉这一段,并不影响判决的逻辑,加上这段,再被媒体抓住一顿猛炒,宣传机构、司法部门又因为和谐,集体失声,不去消毒,发酵起来,对社会风气伤害太大。

            ————————————————————————————————————————————

            读完在网上搜到的南京彭宇案判决书完整版。

            依据现有证据,个人看来,彭和徐老太是发生了碰撞的,彭前后说法不一,逻辑很难自洽。

            除了画蛇添足的第一段,判决书本身还是有说服力的。

            从判决书采信的证据来看,法官认为彭和徐老太是发生了碰撞的,派出所警察的证言和笔录照片表明,派出所调解时,彭是承认发生了碰撞(徐老太撞到他)。

            判决书虽然采信了碰撞事实,但并未认为彭有过错,彭承担40%,是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分担损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问题就是第一段太违反法律本意了,

              咱不说其他的,至少法律要不违反善良风俗是有明文的,法律的精神毫无疑问,他的话违反了法律精神,理应受到惩处,尤其是扩散到媒体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更应该大声公开的处理,讲清楚那里违反了法律精神,哪里有根据,这也是普法的好题目。好像其实已经处理了,就不肯大声公开的处理,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 家园 可能是现在法律科班生的通病

                本院认定原告系与被告相撞后受伤,理由如下:

                  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析,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还有绊倒或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双方在庭审中均未陈述存在原告绊倒或滑倒等事实,被告也未对此提供反证证明,故根据本案现有证据,应着重分析原告被撞倒之外力情形。人被外力撞倒后,一般首先会确定外力来源、辨认相撞之人,如果相撞之人逃逸,作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应是呼救并请人帮忙阻止。本案事发地点在人员较多的公交车站,是公共场所,事发时间在视线较好的上午,事故发生的过程非常短促,故撞倒原告的人不可能轻易逃逸。根据被告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粗体那段,画蛇添足啊!

                • 家园 我觉得“反证”,在中国被滥用了

                  拿判决书中来说“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析,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还有绊倒或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双方在庭审中均未陈述存在原告绊倒或滑倒等事实,被告也未对此提供反证证明,”

                  我想问一句:假定存在时光机器,可回到事发现场去见证整个事情。现在想帮被告要提出这个“反证证明”,应当怎样来提供。

                  • 家园 判决第一段写的莫名其妙。

                    对于被告来讲,最不利的是其在派出所笔录说了对方撞他,而且,在原告报警指控调解失败之后,既不催收200元借款,又为原告租轮椅,这需要被告给出合符逻辑的解释。

                    对于照片本身,被告可以申请鉴定,1、是否PS;2、签名笔迹。

                    如果要帮被告要提出这个“反证原告绊倒或滑倒的证明”,个人感觉,一是天气明暗程度,二是是否下雨路滑,三是是否有障碍物,四是被告身体状况。

                    估计这几点,被告律师都想到过。

                • 家园 彭宇案那个法官不是科班生,是学中文的

                  作者:胡不秦 回复日期:2011-10-19 09:58:19  回复

                    我是南京的,大三时期在他所在的办公室实习过。当时他还是个小小书记员,两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司法考试,后来就变成审判员(俗称法官,其实这个称谓有点不专业),再后来可能就晋升为法官了,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他是一步步上去的。前年在法院里还见过他,和一个当事人谈话,就一个普通的人。

                    给我的印象就是比较努力刻苦,而且有小聪明,做事很麻利,不过比较自负吧。他好像是中文系毕业的。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一切。至于那个案子,事实真相没有网上传的那么悬,主要还是取证工作不到位。但是具体是怎么个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一切都是我一同事说的,因为他和那个法院里一个法官是朋友,听那法官详细说过,但只对我大概说了几句。

                   听我同事那个法官朋友的语气,就是很不赞赏他,觉得他不是科班出生,理论基础不好,还有点自负。写判决书时自以为是。如果他不那么写判决书,也许结果并没有那么坏。

                      

                    如果我的上述发言是撒谎,我就出门被车撞死,全家死光光。

                    但是我不提供人肉,单纯不喜欢,只是尽量告诉大家一些我所知道的事实。

                • 家园 是啊,我也感觉这些人有很多都如此想,还想要推向社会,

                  所以才主张要大张旗鼓的处理此人,消除其影响。

            • 家园 彭宇案真的是很纠结

              主要是公车上下,不小心撞到人是很合理的,所以如果法院采信了老太的确是被人撞倒的话,彭作为第一个下车的人,是很麻烦的。

              就好像车被撞了,而现场正好有另一辆车,那么另一辆车最好要有"不是我撞的"证明。如果没有的话,有时连保险公司都帮不了你。好多责任不清的车祸,双方都要赔的。有句话叫"瓜田李下"。民事好像不是无罪推定的。

              如果彭只是在车站等车,那么他的处境就有利的多。另外,如果陈先生能作证看见不是彭撞的,那也行。

              判决书的愚蠢之处:做不做好事与是不是撞的没有必然的关系。法官的言下之意,现在谁还会做好事?丢饭碗是应该的。

              • 家园 对,就是判决书第一段,太操蛋!其他逻辑链倒没啥问题!

                那家伙好像是个法学硕士,或许是打算显摆一下!

            • 家园 恶意的推测:这可能正是肉食者想要的效果

              老百姓内部越隔膜、越冷漠、越猜忌,统治起来就越轻松。分而治之,就算挑起群众斗群众不搞了,搞搞挑起群众猜群众也是不错的权术。

              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肉食者最怕什么?不就是“天下p民团结如一人”吗?

              彭宇案一出,犹如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他们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