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不合时宜的言行 -- 忘情

共:💬422 🌺2569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数字真是乱

        东方卫视早先报道时现场记者口中说出的是63人,而屏幕上打的是统一口径的32人。就算记者说错,从32到35,抬出的尸体又不止3个,不用忘情说,谁都能看出这里面的问题。这回如果再做缩头乌龟、不处分这些编造数字、掩盖真相的官员的话,高铁是给毁了。哪一级出来澄清,问题就到哪一级为止。

      • 家园 态度不行背后是人不行

        这两天铁道部的表现太令人失望了,官僚,官僚。

    • 家园 这次事故原因应该不难查出

      黑匣子、调度记录都在。凭个人判断,这次主要是人为责任事故。出了事故固然令人痛心,关键是能否吸取教训、切实整改、执行制度、处罚到位、有勇气将真相告知大众。但如果因为个人、部门或小团体利益掩盖真相,甚至乘机打压异己而致处罚失当,就会令人彻底寒心,而且对将来减少、避免事故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要消灭、减少事故,最重要的是人心--人的主动性。奖惩得当,人的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否则,会陷入隐瞒-事故-再隐瞒的恶性循环,本来很小的故障、缺点,就会层层累积,酿成重大事故,即使再完美的系统,也会出现问题。中国这个社会,这些东西是根本瞒不住的。象事故真相、伤亡人数这些,及早如实通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安定人心的办法--防止有人利用事故打击ZF的公信力。对于下面隐瞒问题的做法,上层的应对办法也应该是如实通报,不遮丑、不庇护。这样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如果经历几次如实通报,ZF的公信力就会逐渐树立起来了。

      这次事故,暴露了很多问题。系统设计固然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人的因素更重要。最主要的是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信念。高铁,安全性是最主要的、排他的。正点率这样的指标只能是参考指标,而不是决定性指标。要提高技术水平的话,更多的是应该结合技术、保障水平来衡量铁路运行状况。如果技术、保障水平不能保证的话,强调正点率是犯罪。应该正确看待媒体和舆论的监督和批评,妥善沟通,但不是迁就。这些事,摊到台面上,没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这次动车出轨,处理上有很多不当的地方。事故责任未明,处分就出来了,而且这个处分对象、处分理由没有任何说明--说出来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最恶劣的可能也不过欺上瞒下、掩盖真相、弄虚作假,那披露出来的结果只有是维护上级的公信力,而不是损害,大家看到的是纠错的决心和努力。现在处分管电务、公务的副局长,不由得莫名其妙。这个事故上调度的失职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那主管调度的责任人呢?下达不合理要求的责任人呢?铁路救援,从效率来讲,是很高的,本来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处置列车车厢的问题上的确是失当,而且不可原谅。那个垂直的车厢,绝对不应该这么粗暴地推倒,令人寒心。至于破碎车厢,更是轻率。完全是指挥失当。铁路发言人,他应该是爱高铁的,但是,他的轻率的发言的确犯了众怒,极其不合时宜。这方面值得深刻反省是否有基本的“以人为本”的信念,这方面的素质是一个发言人最起码的,哪怕昏了头,都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如果他有良知,那就应该尽早通过个人或者公开渠道对大众做深刻的道歉,那还有挽回的余地。

      高铁不会因这个大事故而倒下。但如果不从上到下彻查,上至部长,下至基层,切实整改的话,高铁技术上的优势会被管理上的弊端给抹杀。那样,决策层都将为此背上不作为的恶名,在历史上留下不可原谅的印记。

    • 家园 以后会不会安装安全带?

      上星期有幸乘了两次高铁,座椅蛮舒服,前后空间也足够大。

      当时就疑惑一件事,咋不装安全带?是不是,在设计时候,就对高铁的安全性有十足的把握?

      如果有安全带,这次事故的死伤人数,会不会要少?

      这次事故的事后分析,会不会考虑安全带这个因素?

      • 家园 应该加装安全带。

        轿车时速才100,就装安全带了。飞机如果坠毁,接地的速度也不会大于200,也装了安全带。难道就因为铁道部自己说安全,就不装安全带吗?教训太深刻了。

        • 家园 欧洲和日本也没有吧

          如果有安全带的话怎么规定呢?象飞机一样启动和停止时系上?显然意义不大。象汽车一样全程系上,那高铁的舒适性就大打折扣了。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

          • 家园 这件事上,我觉得中国可以引领世界标准

            毕竟现在中国高铁已经在速度上引领了,那么安全标准上也可以自己来制定,国外甚至会学样,需要一些自信。

      • 家园 这么高的速度

        安全带从道理上讲应该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会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一次性投入比较大是一个因素,清洁、维护的工作量也会很大。这些会将票价推高不小。而且,车上有很多站立的人的安全是难以保障的。不过,如果结合座椅材料进行整体设计,估计比汽车、飞机安全带的成本会低不少。其实可以先分等级装,逐步推行。

        俺觉得如果高铁要搞出口,装安全带不可避免。即使有免责条款,出一次事故也会造成非常大的被动,国外这方面的人本意识非常强。不能太高估国外的管理水平、素质和责任心,高铁将来走出国门,面临的最大问题应该是管理和维护,而不是技术。

        • 家园 这么高速度,安全带的作用应该很小了吧

          曾经听说,时速120的汽车发生碰撞事故,乘员幸存率近似于0。动车高铁这么高的速度,恐怕安全带的作用很小了,说不定还对人有直接的伤害。

          • 家园 飞机速度更快,还要安全带呢。

            并非出事时都是高速。象这回减速后撞车,还有车辆出轨翻滚,有安全带跟没安全带差别还是很大的。当然,安全带的作用只能是统计上的意义,不同个体和不同情况,结果可能相反。

            • 家园 飞机上的安全带是针对气流颠簸的

              飞机遇到不稳定气流的时候可能会剧烈颠簸。这时候不用安全带把人固定在座位上就有可能被颠飞起来甚至撞上天花板把脖子扭断。所以坐飞机可能遇到气流的时候机长会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火车要颠成那个样子九级地震也不一定行。

              • 家园 飞机上的安全带就是防撞的。

                民航旅客座椅在取装机许可证的时候,必须装上测试假人,连同安全带一起,放在撞击轨道上,进行撞击试验。试验合格才能颁发座椅的许可证。国内襄樊的航空部航宇集团有这样的试验设施。不知道铁道部的动车和高铁做没做过相应的防撞试验。我知道所有的轿车都需要做。

              • 家园 降落、迫降的时候是不会要求乘客解开安全带的

                反而是提醒。这就说明了问题。

            • 家园 飞机不会急停啊,安全带的伤害会小很多

              如果横向翻滚,有安全带肯定比没有好;如果低速急停,有安全带也有很大作用;但是如果是高速急停,安全带恐怕就是杀手了

              我觉得铁道部的考虑是,高铁如果是正常刹车,哪怕是紧急制动(制动距离有2km),即使没有安全带,对乘客的危害都不大(如下面的乘客感受),有没有安全带区别不是很大;但如果一旦出事,比如撞击,那么有安全带可能反而更糟。所以还不如不设安全带。

              后车D301次动车紧急刹车时,乘客李妍婷感觉车不停地抖动,并发出“咣、咣”减速声响,随着最后一声相撞巨响,她们一家五口全部摔倒在地。
              D301列车在雷雨中继续前行,约40分钟后,列车减速,乘客以为快要进站了,“突然几声巨响,站在车厢里的人摔得很掺,顿时一片漆黑,哭声连天,感觉是火车被撞。”有乘客描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