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动画模仿,功夫兔子痛扁冒牌功夫熊猫^o^ -- 月树

共:💬43 🌺30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魁拔据说不错,百万字的世界观不是盖的

      另外国内动漫界近期还有一个更成为话题的东西...高铁侠,这个真是模仿得惟妙惟肖,丢人丢大发了...

      同步率爆表!高铁侠

      • 家园 2个可能,1、内部义愤故意泄漏,2、自我炒作自我曝光

        到目前为止,网上靠谱的材料就是一篇公开报道,一篇炮轰的网帖,以及一个编辑之后的视频。然后交叉传播,恣意扩散。我感觉一切的源头就是那段关于高铁侠与铁胆火车侠对比的视频。而在此之前,并没有其他与高铁侠相关的任何视频在网上传播,也没有任何与高铁侠相关的信息在公开媒体或者网上传播。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是这段经过编辑的动画视频被公布出去的话,我们都不会知道原来还有一部叫“高铁侠”的动画片存在。

        这,才是整个事件中最有趣的地方。

        当然,也许是我没有搜索完全,如果真是那样,上述文字一律作废。

        这件事情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网帖所揭露的目前国内动画剧集制作主流盈利模式。这样的模式下商人不过就是根据真正买其单的客户特点量身定做产品,动画观众显然不是他们要考虑的对象,反正钱已经入袋,管你吐沫有几口,背过身去就是了。

        基于这一点,不管这种内部有意泄漏出于什么目的,我倒是很乐意让这件事扩散得更广。能够长点记性,很好,不长记性,那就记账,总会有来自某一方面追讨的。

    • 家园 虽然这三部动画都不是我的菜,但是却看了不少他们的戏外戏

      实在非常有意思,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留意到。

      比如说《兔侠传奇》的导演是北京动画学院的院长孙立军,此人是个出位的老FQ,之前就是他在媒体联名要求抵制《功夫熊猫》,再之前又是他猛拍日本动画血腥暴力,是很多动漫粉的眼中钉,所以《兔侠传奇》一出,马上在动漫粉里引起了一片抵制声浪。

      与之相反的是《魁拔》。《魁拔》走的是典型的日本动漫风,讨好的也是哈日漫的动漫粉,《兔侠传奇》请了一众内地明星来配音,而《魁拔》则另辟途径,请了日本有名的声优搞了一个日语配音版,还真打动了不少动漫粉。当然,再打动,动漫粉在中国就是小众,所以《魁拔》首周的票房很惨,只有一百多万吧,看着就是血本无归的样子。但是,《魁拔》的悲情打动了很多动漫粉,纷纷在各地组团支持,估计最终票房顶多也就是五六百万?

      虽然孙立军被动漫粉骂得多,但很多人都预估《兔侠传奇》会超过《魁拔》,首先就是题材大众化,宣传主流化,大牌明星配音,报纸宣传上了,地铁也投了广告,但是片方希望的1.5亿,那大概也只是个梦吧。

      在我看来嘛,《兔侠传奇》的意义其实大过《魁拔》很多,3D化,取材主流化,《兔侠传奇》这样的才是主流啊,像《魁拔》这样一上来就硬销一个中国观众完全不熟悉的世界观的,那是小众啊。《魁拔》还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制作公司的内部矛盾大公开,不过这是题外话了,相比之下《兔侠传奇》却是FQ到底了。

      看过《秦时明月》的介绍,不喜欢,一部用光鲜外表打扮暗地里黑秦始皇捧项羽的反映台湾人落后历史观的伪历史武侠片。

      • 家园 不师美日,如今国内动画剧制作能干什么?上美影模式早已终结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国内电影环境不断恶劣,类似上美影慢工出细活的动画制作模式就已经终结。这里面有技术的升级,有经济模式的转变,有政治大气候的变化,等等。而此后养活国内动画制作人员的主要就是两个行当,一个是广告业,一个是日美动漫业,说白了就是依附,靠打工为生。这样的做法没什么出息,但能养活人,活着总比死去好,从这个意义来讲,放弃打工去拍剧场版动画片,本身就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冒险。事实上从1999年“宝莲灯”算起,在现有的这么个环境下每年都有几部动画电影出现(包括港台公司制作的),不说赚钱,可以留下印象的有几部?!大部分都成了流星。所以我说搞动画电影要有点精神,没谁逼他们去干这些事。他们如果老老实实去给客商打工没谁会说他们——在现在的环境里,这是国内动画从业者的正活,但他们选择去拍动画电影,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就应该肯定。

        选择了,接下来就去干。现在的国内动画制作从业人员绝大部分原本就不是上美影模式培养出来的,而是依附在日美动漫业或者广告业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民工,再优秀些也是个工头,这样的人才结构驾驭短片能力不算差,但驾驭90分钟动画的能力就要打个疑问号,这不是靠精神就能做好的。这里面能够借鉴的成功经验不是美式就是日式,从中还能找出第三种模式吗?

        所以说,我不管公众如何评论,亦步亦随的学习本身不是坏事,有积累才有原创,积累多了高中低三档俱有的从业人员结构才有成型的希望。“蓝猫模式”看不上的人多了,可它确是可以大大方方赚到动画钱的动画剧集生产模式。有了第一个,才有此后的“虹猫模式”“喜羊羊模式”等等,都是一步步摸索或者说妥协出来的。说实话我也不是很喜欢“秦时明月”表达的观点,但这部动画片本身就是一个突破探索,它在把公开播放的国内动画片针对的主打观众从“少儿”提高到了“少年”,这就意味着此后类似的动画片也可以参照“秦时明月”公开在国内媒体上播放,这就是一种进步。就拿做“魁拔”的青青树公司来说,将魁拔与此前他们制作的动画片“地藏”“悟空传”做对比。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2OTU5Mzc2/v.swf[/FLASH]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IwMjMzMzY=/v.swf[/FLASH]

        印象怎么样?这两部动画已经胎死腹中了。魁拔能够出镜,本身就是冲撞与容纳的结合体。它也许能够做得更好,但能够以现在这样一个面目出现在院线里本身就是最不坏的结果,有第一部才会有第二部。

        当然,兔侠传奇这样更主流的东东就没必要多说什么了。做人是不能光耍嘴皮子的。

        托网游商业模式成功的福,现在国内的动画制作民工越来越多了。而日美动漫业现在其实并不是那么景气尤其是日本,而国内商业电影经营模式通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其实已经有了些许成功经验,加上政府处于自己的考虑愿意为国产动画买单。国内的国产动画已经是此起彼伏,总会有集群碰过来。唯有这样才是好事。一部两部,不跟着别人的背影走又能怎么样,拍多了,自己的原创才能给观众留下印象。怕就怕“高铁侠”这样的垃圾,它制作的目的绝对是中国商业动漫的癌症,不趁着其很傻很天真时候大加鞭挞,后患无穷。

        关键词(Tags): #中国动画#起步通宝推:胡一刀,原味酸奶,
        • 家园 上影的终结是中国动画史上最悲情的一幕!!!

          del

        • 家园 为什么国产动画非要从山寨美日起步呢

          把经典游戏卡通化不好吗,剧本人设的资源都很丰富,又有固定受众,感觉比这样模仿式原创可行。

        • 家园 这些天看戏,最可乐的事儿就是

          《武侠》缠斗《孤岛》,二周票房不是高台跳水,那是高空蹦极。第一周票房一亿,第二周五千万,难怪星美老板要出来骂娘,陈诚意V5啊。身边也有朋友去看了,一个回来叫结局雷死人,一个回来大骂《武侠》三观不正,什么反武侠反思人性狗屁玩意。“一个人犯法,是我们终生的罪,你我皆同谋”“一个杀人犯要杀人其实是所有人的罪”——所以,药家鑫杀人,是所有人的罪,你我皆同谋,要为药八刀负责喽?

          多么荒谬,陈诚意以为他是谁啊?

          对了,顺便说一下,陈诚意已经买下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版权,希望能将该片拍成电影。还有他那个暗讽军婚的《等待》,年年送审年年被毙。星美的大老板支持这家伙拍的都是神马玩意,天上人间泡多了脑子彻底残了吧,祝他们被陈诚意骗到脱裤子血本无归。

          十年最佳之后,陈诚意很有诚意地表示,“我终于找到一个对别人不一定是最公平,但对我最有利的融资模式——不会再有人有我电影投资的百分之五十,永远都不会。”“任何一个公司,无论给我多少钱,都不能让它主导我的方向。”

          真有诚意啊,问题么,星美投的百分之三十是实的,诚意投的那百分之三十是虚,看星美老板气急败坏的样子又有SB被诚意坑了吧。而照诚意的方向,《武侠》如是,《等待》和《大江大海1949》原作是什么玩意,拍出来的又是什么玩意,TG你真是高风亮节啊,花钱净养些挖自己墙角甩自己耳光的纯王八蛋了。

          纯·王·八·蛋,一百遍,不用多解释了。

          题外话,话说我早就有这个感觉了,视野偏左,影音向右,这倒是跟文艺界的屁股一脉相承的,港台更反动些。之前有位文艺界电影业内人士说AVV的贴子被转到视野,他说说文艺界那些八卦见闻狗屁倒灶的事人民群众还挺喜闻乐见的,可惜最后那个一亮屁股,让辛苦码那么多字的效果归零,挨了砖头还插了草。

          我跟那位仁兄先对过一轮,看着心里就发笑。

          有人可能会解释说自己并不指望洗谁的脑,不过在我看来效果大抵是“之前很多人是不了解AVV的艺术是嘛玩意就厌恶AVV,现在是了解AVV艺术是嘛玩意就更厌恶AVV了。”

          如果是想洗白AVV的艺术跟政治无关,完败。他是刁民还是政治投机客我想河友们心里雪亮得很。如果想解释洗白AVV的艺术不是装逼的玩意,还是完败。冠再多艺术装逼词,屎也不会变成黄金。

          下里巴人长了见识就是这么难侍候的。文艺界骂完体制,下一轮要骂的就是像我这样开了化的要讲三观的下里巴人。

          我知道文艺界的人不爱三观这玩意,他们认为有了三观就有了约束,有了局限,艺术家就不能尽情艺术了,艺术就是要有自由才有创作灵感。很多爱好者也不爱三观,娱乐而已还搞这么累。但是你想娱乐,还得被陈诚意这种挟带私货的膈应了难受不?

          不要以为动画这类别就能幸免于难,我上面说到的《秦时明月》就是一例子,有人可能还在为《秦时明月》感动不已,说终于有部动画不是低幼的了。可《秦时明月》的历史观正常吗?我觉得《秦时明月》的历史观太不正常了,在内地,经过TG的历史观改造,骂秦始皇的虽还有但哪还会有公然扭曲历史事实抹黑秦始皇抬高项羽鼓吹分裂的?荆轲刺秦王这段语文书还有,但老师解释时有多少不加一句荆轲此举是逆历史而行的?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坑了三十万人,墨家是反秦的,却匈奴七百余里的蒙括是大反派……这个动画可是在CCTV放给小朋友看的哟。

          果然我后面一查,这玩意说是杭州做的,实际幕后老板是台湾的。

          觉得不妥的东西就上网查查,多半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另外,我觉着对着“中国动画”,内地的动画人好动画粉都有着一股“怨气”,这股“怨气”一是来自日本这个样板,二是来自做动画的人好看动画的人也好,总想证明动画不只是小孩子的玩意,《秦时明月》和《魁拔》所受到追捧大部分就是来自这个人群。

          但是我觉得中国不是日本,在某些方面,其实中国及中国人的选择更接近美国。在日本,一切都可以做成动画,但在中国,不可以。而很多时候日本人也只能做动画,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最瑰丽的想象只存在于动画,但中国人不是。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动漫大国,但是就我本人的感觉,他们的路线差异性是很大的,美国的动画电影随好莱坞风靡全世界,是老少皆宜,全家乐的动画,漫画有印象的是英雄漫画,虽然有动画化,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改编成真人电影,全世界卖座。

          日本的动画电视上比较多,电影院里很少,看过宫崎峻的动画,给我的感觉是主角虽然是少年少女,故事却很成人化。日本的漫画一般会改编动画,但真人化不多,效果往往很雷人。

          对比日美这两种动漫路线,我一直认为,中国会走的是美国路线,不是日本路线,甚至有可能走的比美国还极端。

          比如说,不接受动画的分级。电影的分级都是个难题,何况动画?但是中国的动画人就是有这个奢望,这是个比电影分级还不切实际的想法,也是不具重大意义的想法,除了那些一心想改变他人“看动画就是低幼”印象的动画人和动画粉。

          看看美国,他有电影分级吧,有拍给成人看的《南方公园》《美国战队》吧,但是成人动画的产量和全民动画的产量是个怎么样悬殊的比例?再看看日本动画在内地放映的票房成绩,有哪一部日本动画电影突破了五千万的?

          在内地票房成绩好的都是哪些?《功夫熊猫2》,现在内地票房六个亿了,全球票房六亿美元,他是个什么级的,观众有认为这只是拍给小孩子看的吗?所以我说,所谓中国的动画电影分级根本不具备任何重大的意义,很大程度是个噱头。

          中国的漫画,也有可能走美国路线,甚至跳过动画,直接真人化。我觉得是有这个苗头的,从多年前《流星花园》的火爆就露出端倪。《流星花园》原来是日本的一部漫画,后来由台湾改编成偶像剧,搞了个F4,风靡一时。香港的武侠漫画,《风云》到《龙虎门》都拍的真人电影。几年前番茄台也把日本的《网球王子》改成了真人电视剧,挨骂也不少但收视率居然还不错。

          中国人不是日本人,中国人最感兴趣最关心最多八卦的还是[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崇拜的“神”,也是[人]。

          我好像说了很多无关的废话,再扯几句正题吧。

          《兔侠传奇》首周一千万,但是导演孙立军还得继续FQ,因为本周《变形金刚3》就要上了,百分之九十的排位都会给它,《兔侠传奇》刚开了个头,就到头了。其实不怪《变形金刚3》,是出品方时间没有掌握好。德国山寨动画《动物总动员》内地6月24日上映,累计票房6千万淡定下线了。

          《兔侠传奇》其实已经具备未来国产主流动画的模样了,但是能不能延续下去才是关键。还有个问题就是孙院长虽然你被动画迷骂得惨,但是完全不用介意,这些骂的人其实是小众,你看他们不骂组团力挺的《魁拔》首周才多少点票房啊,《喜羊羊》过亿的票房里他们做了多少贡献啊?忽悠局长张召忠当年FQ也被骂,可这些年下来,张局长荣升了,也拥有了一批忠实粉丝,所以……孙院长你大可顶着骂把“孙立军动画”或者“北京动画学院”这个招牌打响,上美已经完蛋了,但内地动画还是得要有块坚实招牌,不然怎么跟皮克斯梦工厂叫板啊。孙楠唱的主题歌挺好听的,但是他今年多大年纪,粉丝又多大年纪了?麻烦下次换个小年轻来唱啦。多了解点市场,光FQ不行的,另外希望海外是真的有希望,没有资金技术人员的积累,哪有发展。

          你贴的“地藏”“悟空传”,我在爆料贴看到的是《地藏》涉及宗教,根本不可能立项,制作人员早已经被逼走了。《悟空传》做了十年也没有做出来。

          《魁拔》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在中国,它就是小众,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三观没问题就行了。

          通宝推:李根,红茶,秦桑,
      • 家园 万达在力挺兔侠呢

        不知道万达有没有投资,各种给兔侠站台

        加上这个档期的大头武侠太烂,动画片和小片反而有了生存空间

        兔侠首周过1000W了,现在兔侠的通稿在拿白天票房超过武侠说事- -

      • 家园 第一次送花得铢。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 家园 前两部没看过,

        《秦时明月》看的时候就觉得他的历史观有问题。原来是台湾人写的啊。

      • 家园 哈哈,同意非大的观点

        原来兔侠的主创还有这么个背景,怪不得里面反面人物是个伪熊猫。

        说到台湾历史观,游戏里的轩辕剑就是了,特别是那个外传云之遥。落不落后我不知道,不过作为大陆人玩不下去,虽然做的比仙侠好

    • 家园 光看你贴的这副图,就是穿藏袍的日本人.
    • 家园 打算这个周末去看看

      宣传少,排片密度低,对票房影响很大。象《雪花秘扇》这种烂片都有三千多万票房,与宣传强大以及排片密度大很有关系。例如我会去看《雪花秘扇》,纯粹只是因为去到电影院时发现,除了它其他片子时间都不合适。本来想看《秋之白华》,结果发现每天只排了一场。《雪花秘扇》就每天排了十多场。

      这里有《魁拔》其中一个主创人员的博文,批评青青树(魁拔的制作方)急功近利,导致魁拔的整个创作、生产直到销售,都很不专业。外链出处

      不过无论如何,还是会去支持一下国产动画电影的。现在这个阶段国产片质量比不上欧美是正常的,总要有资金才会有后续发展。所以用几张电影票去支持一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